期刊文献+
共找到617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血管意外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及满意度分析
1
作者 林宏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4年第10期166-168,共3页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脑血管意外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的预防效果及满意度。方法:选择从2022年2月到2024年2月在医院治疗的脑血管意外患者80例进行研究。按数字随机表法划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脑血管意外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的预防效果及满意度。方法:选择从2022年2月到2024年2月在医院治疗的脑血管意外患者80例进行研究。按数字随机表法划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LDVT的发生率,血流动力学的指标,HAMA及HAMD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LDVT的发生率是2.50%,相比于对照组的17.50%更低(P<0.05)。护理后两组的血浆黏度和全血高、低切黏度相对于护理前明显下降,且组间比较观察组(1.61±0.29)mPa·s、(4.39±0.53)mPa·s、(8.99±1.33)mPa·s较对照组(1.79±0.27)mPa·s、(5.37±0.51)mPa·s、(9.75±1.26)mPa·s更低(P<0.05)。观察组的HAMA(11.34±3.51)分及HAMD评分(10.99±2.33)分较对照组(13.28±2.74)分、(11.98±2.08)分更低(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是97.50%,较对照组的80.00%更高(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够较好地提升脑血管意外患者LDVT的预防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还可改善血流动力学的指标及情绪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护理 脑血管意外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效果 满意度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血管意外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分析
2
作者 连利萍 张瑜 李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012-0015,共4页
研究旨在通过简单化随机法,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集100例老年脑血管意外病人作为实验样本,从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比较早期康复护理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之间的关系,以期发现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 研究旨在通过简单化随机法,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集100例老年脑血管意外病人作为实验样本,从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比较早期康复护理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之间的关系,以期发现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本研究将两组患者分别纳入研究并实施早期康复护理,以探究其在接受护理干预之后的表现。记录下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方面的变化,包含血浆黏性、全血高切黏性和全血低切黏性,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情况。通过这项研究来评估早期康复护理的有效性,以期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同时继续研究这些因素,以期为临床提供有益的建议。经过早期的康复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出现概率明显降低(P<0.05),这表明早期的治疗可以有效地减少老年人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同时也可以提高血流动力学的状况,因此,这种治疗方法具备良好的疗效,应当在临床实践中加以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脑血管意外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早期康复护理 预防效果
下载PDF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综合康复教育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分析
3
作者 李小华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HA)围术期综合康复教育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07—2023-01在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行HA的67例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围术...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HA)围术期综合康复教育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07—2023-01在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行HA的67例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围术期行常规康复护理指导,观察组实施综合康复教育。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凝血酶原时间(PT)、血清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时间(TT)凝血功能指标水平。评价2组患者出院时及末次随访时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统计随访期间下肢DVT发生率和患者及其家属对康复教育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4周时,2组患者的下肢DVT预防知识问卷评分和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均较干预前提升,且观察组患者的提升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均高于出院时,且观察组Harris评分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及其家属对康复教育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HA的髋部骨折患者开展围术期综合康复教育,有利于提高其DVT预防知识掌握程度,改善凝血功能,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降低术后下肢DVT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综合康复教育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加速术后康复护理对预防剖宫产术后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分析
4
作者 于红翠 杜娟 付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118-0121,共4页
探讨加速术后康复护理对预防剖宫产术后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收住入我院内的10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随机均分2组各50例,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ERAS组(加速术后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 探讨加速术后康复护理对预防剖宫产术后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收住入我院内的10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随机均分2组各50例,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ERAS组(加速术后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ERAS组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静脉血栓消失时间与治疗方案实施时间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临床实施加速术后康复护理来改善产妇的病情,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术后康复护理 剖宫产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影响
下载PDF
基于行为改变的康复管理方案在防控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
5
作者 冯亚宇 李群英 +1 位作者 朱园园 胡彬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194-1199,共6页
目的观察基于行为改变的康复管理方案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防控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拟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 目的观察基于行为改变的康复管理方案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防控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拟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外科护理,观察组患者于此基础上行基于行为改变的康复管理,干预至患者出院后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健康信念,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及术前、术后1 d、3 d、7 d DVT相关症状,随访1个月DVT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健康量表中的疾病严重性、疾病易感性、健康行为障碍、健康行为益处、自我效能、健康动力维度评分分别为(4.32±0.62)分、(3.98±0.49)分、(4.33±0.50)分、(4.18±0.73)分、(4.45±0.82)分、(4.32±0.7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7±0.52)分、(3.12±0.52)分、(3.25±0.61)分、(3.42±0.67)分、(2.98±0.65)分、(3.12±0.62)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d、3 d及7 d的患肢髌上15 cm周长分别为(46.10±2.36)cm、(46.13±2.12)cm、(45.82±3.36)cm,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9.23±3.47)cm、(49.34±2.33)cm、(47.36±2.98)cm,患肢髌上15 cm皮温分别为(34.28±1.18)℃、(34.53±1.24)℃、(34.10±1.6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96±1.30)℃、(36.00±1.51)℃、(35.12±1.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DVT发生率为0,与对照组的10.4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行为改变的康复管理方案可提高患者健康信念水平,增强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降低术后肿胀及皮温,对膝关节置换术后DVT的防控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康复管理 行为改变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强化康复护理联合电脑中频治疗仪干预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6
作者 陈晓瑜 黄丽萍 孔敏霞 《医疗装备》 2024年第14期123-125,129,共4页
目的分析强化康复护理联合电脑中频治疗仪干预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医院收治的5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强化康... 目的分析强化康复护理联合电脑中频治疗仪干预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医院收治的5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强化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电脑中频治疗仪干预,两组均干预30 d。比较两组下肢DVT发生率、肢体功能评分、肌张力评分、神经功能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肢、下肢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屈腕肌、踝跖屈肌肌张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偏瘫患者采用强化康复护理联合电脑中频治疗仪干预,可有效降低下肢DVT发生率及肌张力、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康复护理 电脑中频治疗仪 脑梗死偏瘫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综合康复护理对预防脊柱骨折术后患者下肢疼痛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体会
7
作者 于海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22-0025,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脊柱骨折术后患者应用综合康复护理方法以减轻下肢疼痛和预防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8月本院收治的40例脊柱骨折术后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了包括心理护理、... 本研究旨在探讨脊柱骨折术后患者应用综合康复护理方法以减轻下肢疼痛和预防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8月本院收治的40例脊柱骨折术后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了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并发症预防、康复护理、健康教育以及出院指导在内的综合护理措施,而对照组则接受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了两组在下肢疼痛发生率、DVT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的效果。结果 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术后下肢疼痛和DVT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住院时间缩短,并且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较低。结论 综合康复护理方法能够有效减轻脊柱骨折术后患者的下肢疼痛和预防DVT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并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为患者的早期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综合康复护理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快速康复护理在预防股骨颈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效果
8
作者 李梦醒 王一如 +2 位作者 吴艳 罗迎秋 董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29-0132,共4页
探讨针对临床收治的发生股骨颈骨折的病例重视快速康复护理模式的引入及对机体深静脉血栓形成防范作用。方法 对我院共计60例病发股骨颈骨折的病例抽取,均以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为研究时段,随机做规范分组操作,各计入30例,对照组在展... 探讨针对临床收治的发生股骨颈骨折的病例重视快速康复护理模式的引入及对机体深静脉血栓形成防范作用。方法 对我院共计60例病发股骨颈骨折的病例抽取,均以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为研究时段,随机做规范分组操作,各计入30例,对照组在展开照护过程中,引入常规手段,观察组引入快速康复护理手段。结果 观察组经展开系统检测,有更低的凝血功能水平(P<0.05)。下肢静脉流速数据呈更大显示(P<0.05)。观察组所评测出的Harris项目、Barthel项目均表现为更高,疼痛项目、生活质量项目更低(P<0.05)。更低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P<0.05)。结论 针对发生股骨颈骨折在完成手术后引入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展开干预的患者加以观测,此项护理干预方案可有效改善凝血指标,促进下肢静脉流速恢复正常,降低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防范术后深静脉血栓不良事件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快速康复护理 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基于护士主导的早期康复护理模式预防脊柱外科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研究
9
作者 胡艳 陈赟 《赣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0期1038-1042,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护士主导的早期康复护理模式预防脊柱外科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3年1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76例行脊柱外科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常规... 目的:探讨基于护士主导的早期康复护理模式预防脊柱外科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3年1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76例行脊柱外科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接受护士主导的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干预,比较2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凝血指标、脊柱功能、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BP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PT、APTT水平均升高,观察组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D-D、BPC水平均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国际脊柱侧凸研究协会22项问卷表(SRS-22)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2组患者ODI、SRS-22评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护士主导的早期康复护理模式预防脊柱外科术后患者DVT的效果良好,能有效降低DVT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凝血状态,提高住院期间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脊柱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术后患者 深静脉血栓形成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 效果研究
下载PDF
基于5E康复模式的护理对预防下肢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评价
10
作者 周怡欣 龚海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024-0026,共3页
以本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探析基于5E康复模式的护理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通过1:1简单随机化法将本院诊疗的72例下肢骨折患者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组均纳入36例,对照组治疗期间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治疗期... 以本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探析基于5E康复模式的护理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通过1:1简单随机化法将本院诊疗的72例下肢骨折患者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组均纳入36例,对照组治疗期间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治疗期间应用基于5E康复模式的护理,统计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肢体活动功能、生活质量,研究日期为2022年12月-2023年12月。结果 对比组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得知,观察组较对比组低(P<0.05);对比组间肢体活动功能评分得知,观察组较对比组高(P<0.05);对比组间生活质量评分得知,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下肢骨折患者应用基于5E康复模式的护理具有较高可行性,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理想的预防效果,可缓解临床症状,促进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有利于全面提升生活质量,作为理想的护理方案,在临床实践中具有较高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5E康复模式的护理 下肢骨折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护理效果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切除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因素分析及康复护理策略 被引量:2
11
作者 夏林林 徐小琴 +1 位作者 王霞 陆燕华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第22期124-127,共4页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切除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相关因素,为制订骨科患者康复护理干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使用横断面研究法,选取2020年7月1日~2023年2月28日骨科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切除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切除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相关因素,为制订骨科患者康复护理干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使用横断面研究法,选取2020年7月1日~2023年2月28日骨科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切除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下肢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将其分为DVT组31例和非DVT组89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恐动症评分量表(TSK)、数字疼痛分级法(NRS)等调查工具,对其进行单因素分析、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年龄、术后卧床时间、TSK评分、术后NRS评分、术肢肿胀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切除术患者下肢DVT的影响因素(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长期卧床、术肢肿胀、老年患者、运动恐惧、术后疼痛显著均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切除术后患者下肢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切除术后患者下肢DVT发生的因素较多,其中以术后卧床时间、术肢肿胀、年龄、运动恐惧及疼痛为主要影响因素,护理人员需缩短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减轻患肢肿胀程度,提高老年患者的巡视频率,疏导运动恐惧感知,减轻术后疼痛,预防下肢DV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切除术 康复护理
下载PDF
依达拉奉治疗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红 刘琴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86-687,共2页
目的:比较依达拉奉治疗(Edaravone)脑血栓形成与脑栓塞的疗效差别。方法:对我院2 0 0 4年1月~2 0 0 4年10月收治的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患者2 2例给予依达拉奉治疗。结果:治疗后患者的主要神经症状、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改善,脑栓塞的神经... 目的:比较依达拉奉治疗(Edaravone)脑血栓形成与脑栓塞的疗效差别。方法:对我院2 0 0 4年1月~2 0 0 4年10月收治的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患者2 2例给予依达拉奉治疗。结果:治疗后患者的主要神经症状、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改善,脑栓塞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ESS)和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较脑血栓形成高。结论:依达拉奉在治疗脑梗塞急性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且脑栓塞的疗效优于脑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形成 脑栓塞 依达拉奉 自由基
下载PDF
标准化康复护理在下肢骨折后预防深静脉形成及提高生活质量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孙静茹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025-0029,共5页
探讨标准化康复护理对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形成的预防作用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4月~2023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下肢骨折患者60例,被随机分为研究组(n = 30)和对照组(n = 30)。3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均只接受... 探讨标准化康复护理对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形成的预防作用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4月~2023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下肢骨折患者60例,被随机分为研究组(n = 30)和对照组(n = 30)。3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均只接受骨折术后常规护理,而30例研究组患者在术后同一天由标准化康复护理干预干预。术后两月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发生率、护理有效率、生活质量(SF-36)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各项比较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通过实施标准化的康复护理进行积极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凝血指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以及出院后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生活质量 下肢骨折 康复护理
下载PDF
依达拉奉治疗脑血栓形成与脑栓塞的疗效差别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向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5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比较依达拉奉治疗脑血栓形成与脑栓塞的疗效差别。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脑血栓形成患者44例(对照组)和脑栓塞患者52例(实验组)给予相同剂量的依达拉奉进行治疗,治疗方案为依达拉奉30mg/次加入生理盐水100ml稀释... 目的比较依达拉奉治疗脑血栓形成与脑栓塞的疗效差别。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脑血栓形成患者44例(对照组)和脑栓塞患者52例(实验组)给予相同剂量的依达拉奉进行治疗,治疗方案为依达拉奉30mg/次加入生理盐水100ml稀释后静脉滴注,30分钟内滴完,2次/天,治疗时间为14天。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主要神经症状和日常生活能力均得到改善,实验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比对照组好,疗效评定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达拉奉对脑梗塞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对于脑栓塞的疗效优于脑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血栓形成 脑栓塞 自由基
下载PDF
下肢骨折患者康复护理对预防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分析
15
作者 卢莎 柯海燕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4期2898-2904,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康复护理对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术后当天接受康复护理干预。术后3个...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康复护理对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术后当天接受康复护理干预。术后3个月复查。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并发症发生率、血液流变学、生活质量(SF-36)评分、凝血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液流变学指标高于对照组(P < 0.05)。两组SF-36总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研究组SF-36总分的增加更为显著(P < 0.001)。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0.004)。结论:对于接受通过标准化康复护理进行深静脉血栓治疗等下肢骨折手术的患者,通过规范的康复护理,可以有效调整凝血指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血液流变学 下肢骨折 康复护理
下载PDF
5A康复护理结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结直肠癌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及对凝血-纤溶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覃文华 杨汉霞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4期166-168,共3页
目的探讨5A康复护理结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结直肠癌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接收的96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 目的探讨5A康复护理结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结直肠癌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接收的96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5A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低于对照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血栓调节蛋白(TM)、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复合物(t-PAIC)、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IC)水平低于对照组,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进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A康复护理结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可预防结直肠癌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提高患者舒适度,改善凝血-纤溶功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A康复护理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 结直肠癌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凝血-纤溶功能
下载PDF
静脉曲张患者的血栓形成风险因素研究
17
作者 王景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080-0084,共5页
探讨静脉曲张患者的血栓形成风险因素并研究其相关影响。方法 选择2 0例静脉曲张病人,用计算机随机数表将其分成两组,每组100名。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方法进行,观察组给予康复指导、科学用药及健康教育,对两组病人的并发症、依从性、生活... 探讨静脉曲张患者的血栓形成风险因素并研究其相关影响。方法 选择2 0例静脉曲张病人,用计算机随机数表将其分成两组,每组100名。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方法进行,观察组给予康复指导、科学用药及健康教育,对两组病人的并发症、依从性、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并发症比较,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t=4.915, P=0.025)。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康复指导后,在科学用药和健康宣教后的遵从性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05)。结果表明,在生理、心理、社会及躯体层面上,实验组生存质量显著好于对照组(P<0.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x2=4.035, P=0 45)。结论通过康复指导护理、科学的用药护理、健康教育等措施,静脉曲张病人的并发症减少了,遵医依从性增强了,生活质量也提高了,同时也提高了护理的满意度,提示这样的护理模式对减少静脉曲张病人的血栓风险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曲张 血栓形成风险 康复指导护理 科学用药护理
下载PDF
女性非瓣膜性房颤心房内血栓形成及抗凝疗效分析
18
作者 寇玲杰 程林 《妈妈宝宝》 2024年第4期162-163,共2页
心房颤动(AF)是一种常见且危害较大的心律不规律状况,对患者生活质量和临床治疗均构成重大挑战,有“心律失常迷宫”之称。全球范围内,其发病率为2%~3%,与之伴随的是血栓形成、中风、住院乃至死亡风险的显著升高。在AF类别中,非瓣膜性心... 心房颤动(AF)是一种常见且危害较大的心律不规律状况,对患者生活质量和临床治疗均构成重大挑战,有“心律失常迷宫”之称。全球范围内,其发病率为2%~3%,与之伴随的是血栓形成、中风、住院乃至死亡风险的显著升高。在AF类别中,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占据主体,不仅加剧了医疗资源负担,还因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如脑栓塞而令人担忧,此类并发症预后多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栓塞 死亡风险 医疗资源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非瓣膜性房颤 血栓形成 患者生活质量 心律失常
下载PDF
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对剖宫产后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19
作者 蔡忠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8期151-154,共4页
研究分析剖宫产术后以快速康复护理方式干预患者对其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干预作用及影响性。方法 剖宫产方式分娩产妇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共140例,随机数字表分配,参比组予以基础护理,研究组采取快速康复护理,护理作用分析。结果 深... 研究分析剖宫产术后以快速康复护理方式干预患者对其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干预作用及影响性。方法 剖宫产方式分娩产妇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共140例,随机数字表分配,参比组予以基础护理,研究组采取快速康复护理,护理作用分析。结果 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两组比对研究组发生率偏低(P<0.05),术后恢复,研究组开展快速康复护理后患者指标项用时较短(P<0.05),凝血系统功能,研究组开展护理干预后稍显良好(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相比参比组略高(P<0.05),开展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及情绪状态于组别间较为良好(P<0.05)。结论 护理剖宫产后患者,快速康复护理的开展能够有效抑制其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促进其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护理 剖宫产 深静脉血栓形成 干预作用
下载PDF
早期三步康复护理措施对于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
20
作者 王庆灵 刘琳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11期139-142,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三步康复护理措施对于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4月菏泽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行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早期三步康复护理措施对于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4月菏泽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行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早期三步康复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术后DVT发生率,术前与术后7 d下肢血流峰速、平均流速、大腿与小腿周径变化、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研究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下肢血流峰速与平均流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下肢血流峰速与平均流速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研究组下肢血流峰速与平均流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大腿与小腿周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大腿与小腿周径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大腿与小腿周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服务评价情况比较中,研究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三步康复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下肢DVT形成,保障患者的康复效果,适于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三步康复护理 下肢骨折 术后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