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迷路后径路内镜下行脑桥小脑三角区手术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朱杭军 廖建春 +2 位作者 丁学华 秦时强 王志潮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45-447,共3页
目的 :为临床上保留迷路在内镜下行桥脑小脑三角区病变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在 2 0例 40侧成人尸头上模拟颞骨径路保留迷路内镜手术 ,测量乙状窦内侧至总骨脚、岩上窦下缘至外半规管在岩部后骨板延长线之间距离 ,对可操作范围进... 目的 :为临床上保留迷路在内镜下行桥脑小脑三角区病变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在 2 0例 40侧成人尸头上模拟颞骨径路保留迷路内镜手术 ,测量乙状窦内侧至总骨脚、岩上窦下缘至外半规管在岩部后骨板延长线之间距离 ,对可操作范围进行评估 ,对内镜的导入角度进行研究。并就如何避免损伤半规管、颈静脉球、面神经、乙状窦、岩上窦等结构提出看法。结果 :岩上窦下缘至内淋巴囊上缘距离为(9 .5 3± 2 .64 )mm ,乙状窦内侧至总骨脚距离为 (13 .89± 2 .3 4)mm ,至内淋巴管距离为 (10 .62± 2 .0 9)mm ;由该三条线构成的上底为 13 .89mm ,下底为 10 .62mm ,高为 9.5 3mm的梯形为内镜操作范围。乙状窦距颞骨表面距离 (以乙状窦上膝为标准 )为 (5 .2 7± 1.60 )mm ,乙状窦宽度为 (11.97± 2 .10 )mm ,上下膝长度为 (2 4.78± 4.2 1)mm ,乙状窦与外耳道后壁距离为 (13 .5 9± 3 .0 3 )mm ,岩骨后骨板至后半规管后缘、总骨脚后缘距离分别为 (4 .0 7± 1.2 6)mm和 (5 .5 8± 1.49)mm ,内镜的导入角度应力争与岩部上嵴平行 ,这样的角度最便于观察和操作 ,且不易损伤内部重要结构。我们测得的岩部上嵴与矢状线之间角度为 (63 .87± 9.3 1)°。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路 内镜 脑桥小脑三角区 半规管 乙状窦 手术 解剖
下载PDF
桥小脑角病变切除手术配合的改进与体会
2
作者 吕凌云 王伟 +1 位作者 李艳荣 艾昕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396-1396,1400,共2页
[目的]为了适应现代化神经外科微创、高、精、尖手术发展的特点,对某院神经外科对脑桥小脑三角区病变患者的手术方法和手术体位进行改进。[方法]手术过程中使用神经内窥镜,通过微型摄像及高清晰显像系统将手术野的周缘及时显示于电视屏... [目的]为了适应现代化神经外科微创、高、精、尖手术发展的特点,对某院神经外科对脑桥小脑三角区病变患者的手术方法和手术体位进行改进。[方法]手术过程中使用神经内窥镜,通过微型摄像及高清晰显像系统将手术野的周缘及时显示于电视屏幕上,辅助显微镜操作切除脑深部病变,以及术中采用侧俯位。[结果]内窥镜视野广阔,有效的弥补了显微镜管状视野而看不到的死角和较隐蔽的部位,减少对脑干、脑神经的牵拉和重要血管的损伤。术中采用侧俯位不仅易于术野的暴露,而且易于医生操作,准确方便,更可减少术中并发症。[结论]本文中3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不同程度的缩短了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 脑桥小脑三角区 侧俯位 手术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