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压氧及低压缺氧预适应对家兔实验性大脑中动脉闭塞后梗塞灶体积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邓聪颖 张礼均 +8 位作者 刘智 李飞 陈志 吴南 孟辉 朱刚 林江凯 王宪荣 冯华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7年第5期521-524,共4页
目的:观察高压氧预适应(HBOP)及低压缺氧预适应(HHP)对实验性家兔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后梗塞灶体积的影响,探讨HBOP及HHP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雄性家兔72只随机分为单纯MCAO组、HBOP+MCAO组,HHP+MCAO组,采用改良Bederson法建立家兔MCA... 目的:观察高压氧预适应(HBOP)及低压缺氧预适应(HHP)对实验性家兔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后梗塞灶体积的影响,探讨HBOP及HHP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雄性家兔72只随机分为单纯MCAO组、HBOP+MCAO组,HHP+MCAO组,采用改良Bederson法建立家兔MCAO模型,分别于MCAO后1d、3d、10d及20d观察家兔行为学、病理学及脑梗塞灶体积。结果:行为学评分,单纯MCAO组第1天为3.91±0.14,第3d为3.42±0.47,第10d为2.03±0.56,第20d为1.97±0.35;HBOP+MCAO组和HHP+MCAO组的行为学评分则明显改善(P<0.05),HBOP+MCAO组分别为3.58±0.27(1d)、2.85±0.69(3d)、1.63±0.81(10d)和1.55±1.12(20d),HHP+MCAO组分别为3.47±0.46(1d)、2.78±0.7(3d)、1.5±1.02(10d)和1.41±0.82(20d)。HBOP+MCAO组和HHP+MCAO组的脑梗塞灶体积分别于MCAO后3d、10d和20d也小于单纯MCAO组(P<0.05),单纯MCAO组则为(375.6±15.6)mm3(3d)、(257.5±9.1)mm3(10d)和(231.5±13.9)mm3(20d),而HBOP+MCAO组分别为(332.0±17.6)mm3(3d)、(202.2±12.2)mm3(10d)和(195.3±14.3)mm3(20d),HHP+MCAO组分别为(324.2±15.4)mm3(3d)、(208.1±12.1)mm3(10d)和(201.9±9.9)mm3(20d),但HBOP+MCAO组和HHP+MCAO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HBOP和HHP能明显改善实验性MCAO家兔行为学,缩小梗塞灶体积,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低压缺氧 预适应 梗塞体积
下载PDF
井穴刺血疗法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IL-8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秀花 孙世晓 徐博佳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05年第2期112-113,共2页
关键词 急性梗塞患者 IL-8水平 刺血疗法 中性粒细胞减少 血清 井穴 病理生理机制 神经功能缺损 缺血损伤 继发性损伤 脑梗塞体积 再灌注损伤 血管通透性 过氧自由基 炎性反应 炎症反应 去白细胞 水肿组织 溶酶体酶 正相关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体积与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张钦昌 张衍 张继中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0年第2期65-67,共3页
目的全面系统地观察分析空腹血糖(FPG)、血清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性(IR)与急性脑梗死体积的相 关性及其意义。方法同步采集急性脑梗死体积(CT多田氏法计算)、FPG(特异性葡萄糖氧化酶法)、FINS(放射... 目的全面系统地观察分析空腹血糖(FPG)、血清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性(IR)与急性脑梗死体积的相 关性及其意义。方法同步采集急性脑梗死体积(CT多田氏法计算)、FPG(特异性葡萄糖氧化酶法)、FINS(放射免疫法)、 IR[In( 1/FPG×FINS)法]的数值,并与急性脑外伤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组间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计量资料 t检验,两变量 间关系采用直线相关分析。结果FPG、FINS、IR在急性脑梗死时与急性脑外伤时一样,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 (p< 0.01)。急性脑梗死体积与FPG、IR呈正相关,有显著性意义(P< 0.05)。与FINS虽呈正相关,但无显著性意义(P> 0.05)。结论急性脑梗死中大灶梗死体积与FPG、IR水平呈明显正相关,而与FINS无明显相关性。此时FPG、FINS、IR升高 主要与机体应激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体积 血糖 胰岛素 胰岛素抵抗性
下载PDF
氧化苦参碱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娜 李付彪 +4 位作者 刘洁 韩丹丹 陈燕萍 马兴元 陈霞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39-441,共3页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性损伤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8)、脑缺血模型组(n=8)、路路通组(LLT,31.25mg.kg-1,n=8)及OMT35、70和105 mg.kg-13个剂量组(n=8)。结扎大脑中动脉制备大鼠局...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性损伤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8)、脑缺血模型组(n=8)、路路通组(LLT,31.25mg.kg-1,n=8)及OMT35、70和105 mg.kg-13个剂量组(n=8)。结扎大脑中动脉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术后腹腔注射给药5 d,以神经学评分及脑梗塞体积为指标观察氧化苦参碱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同时测定大鼠血清NO及脑组织中MPO含量以探讨氧化苦参碱的作用机制。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氧化苦参碱35、70和105 mg.kg-1剂量组大鼠脑梗塞体积减少(P<0.05,P<0.01,P<0.001),70和105 mg.kg-1剂量组神经学评分降低(P<0.01);氧化苦参碱各剂量组大鼠血清NO及脑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含量降低(P<0.05或P<0.01)。结论:氧化苦参碱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脑缺血性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抗炎可能为其作用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苦参碱 缺血 神经学评分 脑梗塞体积 髓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前列腺素E_1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冯国清 张贺鸣 +3 位作者 王振基 戴伟娟 付润芳 翁世艾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44-447,共4页
目的 探讨前列腺素E1 (PGE1 )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线栓法 ,经颈内动脉 (ICA)插入颅内深度1 8~ 2 0mm阻断左侧大脑中动脉 ,复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 6 0min ,再灌注 2 4h对每只动物进行神经症状评分... 目的 探讨前列腺素E1 (PGE1 )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线栓法 ,经颈内动脉 (ICA)插入颅内深度1 8~ 2 0mm阻断左侧大脑中动脉 ,复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 6 0min ,再灌注 2 4h对每只动物进行神经症状评分后 ,断头取脑 ,并进行脑梗死体积 ,脑含水量测定及病理学捡查。结果 ①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出现典型神经缺损症状 ,而PGE1 三剂量组均能改善大鼠神经功能障碍 ,其行为评分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②缺血再灌注模型组脑梗死体积百分比高达 (2 8.4 0± 1 .82 6 9) %,而PGE1 中、高剂量组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明显缩小 [(1 0 .2 5± 2 .772 ) %,(1 2 .90± 2 .5 772 ) %],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③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栓塞侧脑含水量明显增加 (83.0 3± 0 .6 1 1 0 %) ,而PGE1 3个剂量组脑含水量均低于模型组 [(79.93± 0 .6 95 0 ) %;(79.6 7± 1 .1 2 4 4 ) %;(80 .2 6± 1 .6 32 5 ) %],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④缺血再灌注模型组脑组织病理形态学捡查可见 :大量神经细胞固缩坏死 ,重度脑水肿 ,部分可见软化灶形成 ,而PGE1 3个剂量组脑水肿及神经细胞坏死程度均明显减轻 ,两者相比有明显差异。结论 PGE1 能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E1 缺血再灌注损伤 神经症状 脑梗塞体积 含水量
下载PDF
抗脑血栓片对大鼠缺血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桂玲 郭莲军 +2 位作者 徐旭林 曲玲 罗璨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7-10,共4页
目的观察抗脑血栓片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灌胃给予抗脑血栓片,连续14天,每天2次。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制作急性局灶性脑梗塞动物模型,观察缺血24h后对脑梗塞体积和神经行为学变化... 目的观察抗脑血栓片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灌胃给予抗脑血栓片,连续14天,每天2次。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制作急性局灶性脑梗塞动物模型,观察缺血24h后对脑梗塞体积和神经行为学变化的影响,以及对大鼠体外血栓形成、血小板聚集、血液黏度等指标的影响。结果抗脑血栓片可依剂量性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所致的脑梗塞体积以及改善由脑缺血引起的神经症状。大、中、小剂量组脑梗塞体积分别为(11.18±3.35)%、(14.60±7.00)%和(15.37±7.21)%,与模型组(27.51±4.71)%比较,各组依次分别下降59.36%、46.93%和44.13%(P<0.01),各剂量组对体外血栓的干、湿重量均亦可明显减轻,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可显著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降低全血黏度,但对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无明显影响。结论抗脑血栓片对脑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它改善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有关,对其确切作用机制,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片 中动脉阻塞 脑梗塞体积 血小板聚集 血液黏度
下载PDF
天麻超微粉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6
7
作者 陶陶 曾可斌 胡常林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4-296,共3页
目的:探讨天麻超微粉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脑缺血2小时再灌注24小时的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模型。用 HE 染色、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免疫组化方法分别观察使用天麻超微粉后脑片的病理改变、脑... 目的:探讨天麻超微粉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脑缺血2小时再灌注24小时的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模型。用 HE 染色、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免疫组化方法分别观察使用天麻超微粉后脑片的病理改变、脑梗塞的体积和神经细胞凋亡相关蛋白 Bcl-2、Bax 表达的变化。结果:(1)各组脑梗塞体积比较:天麻超微粉能缩小脑梗塞的体积,其低、中、高剂量组与缺血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 P<0.01);(2)HE 染色结果:天麻超微粉低、中、高剂量组缺血半球纹状体残存细胞百分率与缺血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3)各组 Bcl-2/Bax 比值比较:缺血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天麻超微粉低、中、高剂量组与缺血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天麻超微粉具有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调控凋亡相关蛋白 Bcl-2、Bax 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保护作用 超微粉 天麻 蛋白BCL-2 Bcl-2/Bax 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血再灌注模型 免疫组化方法 凋亡相关 大鼠缺血 Bax表达 脑梗塞体积 显著性 高剂量 HE染色 病理改变 神经细胞 梗塞 0.05 染色结果 相比 局灶性
下载PDF
免疫干预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晓琴 徐艳 赵发国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3年第4期224-225,共2页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剂甲基强的松龙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线栓模型,将缺血1h再灌注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甲基强的松龙组,观察脑梗塞体积、血清胞浆酶及微血管内聚集与...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剂甲基强的松龙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线栓模型,将缺血1h再灌注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甲基强的松龙组,观察脑梗塞体积、血清胞浆酶及微血管内聚集与粘附的多形核白细胞(PMNL)的变化。结果:甲基强的松龙能够缩小脑梗塞的体积,使血清LDH、CK、CK-BB明显降低,并减少PMNL在微血管内聚集与粘附。结论:甲基强的松龙干预后能够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干预 大鼠 缺血 再灌注损伤 生理盐水 甲基强的松龙 血清胞浆酶 脑梗塞体积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及其动态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清华 崔元孝 +3 位作者 刘敬花 于兆昂 孟红梅 冯建利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8年第11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脑梗死体积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病例组)及95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血清IL-6、TNF—α水平,并分析其与脑梗死体积和预后的关系。结果病例组入院时...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脑梗死体积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病例组)及95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血清IL-6、TNF—α水平,并分析其与脑梗死体积和预后的关系。结果病例组入院时IL-6水平即达到高峰,为(0.93±0.17)ng/L,在入院第3天又有一个高峰(0.94±0.23)ng/L,以后逐渐下降,第10天降至(0.34±0.19)ng/L;入院第7天最终脑梗死体积3.4~486.4ml,平均(184.35±124.10)ml,病例组患者入院6d以内IL-6水平与脑梗死体积密切相关;IL-6水平与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具有相关性。病例组各时间点TNF-α水平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L-6能反映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脑组织损害程度,并且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可以作为急性脑梗死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塞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预后 脑梗塞体积
下载PDF
3-CP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脑保护作用
10
作者 胡国汉 卢亦成 +4 位作者 董艳 张光霁 朱诚 Bruce Lyeth Joe Watson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5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讨3-CP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血管内尼龙线栓塞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脑缺血和再灌注通过激光多普勒监测局部脑血流来证实。所有动物均缺血1h再灌注24h,动物分为4组:实验一组(3-CP100m g/kg;n... 目的探讨3-CP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血管内尼龙线栓塞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脑缺血和再灌注通过激光多普勒监测局部脑血流来证实。所有动物均缺血1h再灌注24h,动物分为4组:实验一组(3-CP100m g/kg;n=6),实验二组(3-CP10m g/kg;n=6),实验三组(3-CP1m g/kg;n=6)和对照组(0.9%生理盐水,n=5)。3-CP和生理盐水均在再灌注开始1m in内注射入血管。脑梗塞体积用TTC染色法显示,用图象分析软件计算梗塞体积。结果实验一、二、三组和对照组脑梗塞体积分别为(44.4±16.5)m m3、(39.5±20.3)m m3、(107.0±18.3)m m3和(146.0±63.6)m m3,实验一、二组和对照组相比,相差显著(P<0.01)。结论100m g/kg3-CP和10m g/kg3-CP剂量的3-CP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中再灌注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损伤 保护作用 大鼠 局灶性缺血模型 血管内尼龙线栓塞法 0.9%生理盐水 TTC染色法 神经保护作用 局部血流 多普勒监测 脑梗塞体积 对照组 分析软件 实验 24h 人血管 内注射 动物
下载PDF
6-氟基丁基苯酞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
11
作者 察雪湘 陈华艳 +3 位作者 高远 胡香杰 海莉丽 乔海灵 《中国药理通讯》 2009年第2期42-42,共1页
目的:观察6-氟基丁基苯酞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SPF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除假手术组,余5组(分别为丁基苯酞组、模型对照组和6-氟基丁基苯酞80,40,20mg/kg组)均以改良的线拴法制作... 目的:观察6-氟基丁基苯酞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SPF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除假手术组,余5组(分别为丁基苯酞组、模型对照组和6-氟基丁基苯酞80,40,20mg/kg组)均以改良的线拴法制作急性大鼠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丁基苯酞组、昏氟基丁基苯酞80,40,20mg/kg组于缺血2小时灌胃给药,再灌注4小时后断头取脑,观察药物对脑梗塞体积以及抗脂质过氧化和病理保护的研究,并进行神经行为评分。结果:与模型组大鼠相比,6-氟基丁基苯酞80,40mg/kg组和丁基苯酞组大鼠神经运动功能障碍均明显改善(P〈0.01),但昏氟基丁基苯酞20mg/kg与模型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与模型组大鼠相比,6.氟基丁基苯酞80,40mg/kg组和丁基苯酞组大鼠能明显缩小脑梗塞体积(P〈0.01;P〈0.05);但6-氟基丁基苯酞20mg/kg与模型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与模型组大鼠相比,6-氟基丁基苯酞80,40mg/kg组和丁基苯酞组能显著提高神经细胞成活率(P〈0.01;P〈0.05);但6-氟基丁基苯酞20mg/kg与模型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作用机制可能与能够提高SOD活性有关(P〈0.01;P〈0.05)。与丁基苯酞组相比,6-氟基丁基苯酞80mg/kg缩小梗塞体积优于丁基苯酞组(40mg/kg)(P〈0.05),显著提高细胞成活率(P〈0.05)。结论:6-氟基丁基苯酞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损伤 Wistar大鼠 丁基苯酞 保护作用 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神经行为评分 脑梗塞体积
下载PDF
6-溴基丁基苯酞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
12
作者 高远 陈华艳 +3 位作者 察雪湘 胡香杰 海莉丽 乔海灵 《中国药理通讯》 2009年第2期41-41,共1页
目的:观察6-溴基丁基苯酞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SPF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除假手术组,余5组(分别为丁基苯酞组、模型对照组和6-溴基丁基苯酞80,40,20mg/kg组)均以改良的线拴法制作... 目的:观察6-溴基丁基苯酞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SPF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除假手术组,余5组(分别为丁基苯酞组、模型对照组和6-溴基丁基苯酞80,40,20mg/kg组)均以改良的线拴法制作急性大鼠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丁基苯酞组、6.溴基丁基苯酞80,40,20mg/kg组于缺血2小时灌胃给药,再灌注4小时后断头取脑,观察药物对脑梗塞体积以及抗脂质过氧化和病理保护的研究,并进行神经行为评分。结果:与模型组大鼠相比,6.溴基丁基苯酞80,40,20mg/kg组和丁基苯酞组大鼠神经运动功能障碍均明显改善(P〈0.01);能明显缩小脑梗塞体积(P〈0.01:P〈0.05);能显著提高神经细胞成活率(P〈0.01:P〈0.05);作用机制可能与能够提高SOD活性有关(P〈0.01;P〈0.05),并且6-溴基丁基苯酞80mg/kg能显著减少MDA的含量。与丁基苯酞组相比,6-溴基丁基苯酞80,40mg/kg缩小梗塞体积优于丁基苯酞组(40mg/kg),显著提高细胞成活率(P〈0.01;P〈0.05)。结论:6-溴基丁基苯酞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损伤 Wistar大鼠 丁基苯酞 保护作用 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神经行为评分 脑梗塞体积 抗脂质过氧化
下载PDF
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时间窗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程发峰 郭少英 +2 位作者 钟相根 鲁艺 王庆国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207-2209,共3页
目的:研究清开灵注射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时间窗。方法:线栓法制备昆明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在缺血后0、1、3、4、6h经尾静脉给予清开灵注射液,24h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处死后取脑,TTC染色并计算脑梗塞体积... 目的:研究清开灵注射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时间窗。方法:线栓法制备昆明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在缺血后0、1、3、4、6h经尾静脉给予清开灵注射液,24h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处死后取脑,TTC染色并计算脑梗塞体积。结果:各给药组均能显著减少梗塞体积,各组局灶功能损伤均有显著改善,一般功能损伤和Bederson评分只有0h给药组有显著改善。结论:清开灵注射液可减少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的脑梗塞体积并改善其神经功能,其治疗时间窗可达到6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缺血 清开灵注射液 时间窗 脑梗塞体积 神经功能评分
原文传递
人参皂甙Rb1对脑缺血半影区葡萄糖转运体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方成 陶宗玉 +3 位作者 刘安民 李军亮 吴中华 林吉惠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71-573,共3页
关键词 人参皂甙RB1 葡萄糖转运体 缺血半影区 缺血损伤 缺血再灌注模型 缺血再灌注损伤 增强机体免疫力 脑梗塞体积 神经保护机制
原文传递
二氮嗪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兆航 王志萍 +1 位作者 王胜 曾因明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82-84,共3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iming of diazoxide injected and its effect against brain damage after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 in male rats,and to establish a simple,sensitive,rapi...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iming of diazoxide injected and its effect against brain damage after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 in male rats,and to establish a simple,sensitive,rapid method of quantitative analysis.Methods 8 mmol/L diazoxide(6 μl) was injected into the lateral cerebral ventricle at the time of 30 min before ischemia,10 min,30 min,and 60 min during ischemia,and 10min during reperfusion,respectively.After reperfusion 22 hours,the tissue of hemisphere was incubated in 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 for 30 minutes,and then red formazan was extracted by solvent extraction and measured by Microplate Reader.Results Neurological score was improved 22 h later in the animals treated with diazoxide before ischemia and 10 min during ischemia compared with sham treatment(P<0.05).Spectrophotometric measurements of the extract showed diminished formazan coloration in all samples that was experienced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compared to sham-operated controls.This apparent hemisphere injury was attenuated in the group of ischemia rats that received diazoxide at the time of 30 min before ischemia(0.28±0.06,P<0.01),10 min during ischemia(0.35±0.06,P<0.01),30 min during ischemia(0.41±0.09,P<0.01) compared to ischemia group without diazoxide administrated(0.52 ±0.06).Conclusion These finding suggest that opening of mitoKATP channels before ischemia and during early ischemia,but not that upon reperfusion,is important for enhancement of brain tolerance against infarction,and solvent extraction and microplate Reader quantitation of formazan has potential utility as an simple,objective way to index experimental brain inju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损伤 二氮嗪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线粒体ATP敏感钾通道 大鼠 KATP通道 神经保护作用 TTC染色 中动脉栓塞 脑梗塞体积
原文传递
急性期升高血压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贾建平 矫黎东 +1 位作者 周冀英 赵洪波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6期1813-1815,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期升高血压治疗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梗塞体积和脑血流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6只,被随机分为单纯缺血3、4、6h组及缺血2、3、5h升高血压1h组,共6组,每组6只。制备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量大... 目的探讨急性期升高血压治疗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梗塞体积和脑血流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6只,被随机分为单纯缺血3、4、6h组及缺血2、3、5h升高血压1h组,共6组,每组6只。制备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量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各时相皮层缺血中心边缘区局部脑血流(rCBF),并于各时间点取大鼠脑切片,红四氮唑染色后,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量脑梗死体积。结果缺血2、3、5h升压组大鼠rCBF分别恢复至基础rCBF的(81.8±3.1)%、(56.0±2.1)%和(38.8±2.0)%。缺血2h、3h升压组脑梗死体积分别为(14±7)mm3、(90±24)mm3,均显著小于相应的单纯缺血组比较梗塞体积显著缩小(均P<0.05)。结论改善缺血中心边缘区脑血流可能是急性期升压疗法治疗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主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缺血损伤 升高血压 急性期 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 大鼠局灶性缺血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 中动脉梗死 红四氮唑染色 rCBF 脑梗塞体积 高血压治疗 局部血流 梗死体积 缺血大鼠 SD大鼠 切片 升压疗法 边缘区
原文传递
新型化合物FLZ对脑卒中动物的保护作用
17
作者 张建军 马波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16-116,共1页
FLZ是对从番荔枝叶中分离到的活性成分进行化学修饰而成的酰胺类新化合物,含有多个酚羟基。已有的研究表明FLZ有很强的神经保护作用。
关键词 神经保护作用 化学修饰 血流 动物 番荔枝 大鼠模型 活性成分 脑梗塞体积 缺血再灌注 新化合物
原文传递
东菱精纯克栓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6例体会
18
作者 燕子清 康舟军 张晓华 《中国基层医药》 CAS 1997年第1期58-58,共1页
东菱精纯克栓酶(DF—521)是一种单成分溶血栓促微循环的新型血栓治疗剂,我科ICU病房自1994年10月~1995年7月用该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脑梗塞、脑栓塞)共46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所有患者均为来院ICU住院病人。46例中5... 东菱精纯克栓酶(DF—521)是一种单成分溶血栓促微循环的新型血栓治疗剂,我科ICU病房自1994年10月~1995年7月用该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脑梗塞、脑栓塞)共46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所有患者均为来院ICU住院病人。46例中5例诊断为脑栓塞(有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维性颤动病史),男2例,女3例,年龄37~62岁;脑梗塞41例,男22例,女19例,年龄48~75岁。发病距用药时间【6h3例,6~24 h27例,1~3 d8例,3~7 d5例,1~2周2例,3周1例。所有患者均有神经定位及肢体瘫痪症状,经头颅CT证实。脑梗塞体积(ml)按Pullicino公式计算,即脑梗塞体积(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菱精纯克栓酶 缺血性 卒中 脑梗塞体积 风湿性心脏病 栓塞 中4 用药时间 东菱克栓酶 住院病人
原文传递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7年第6卷总目次
19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I0001-I0010,共10页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破裂 脊髓炎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垂体腺瘤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胶质瘤 胶质瘤干细胞 大鼠海马 中动脉 缺血再灌注损伤 显微手术切除 蛛网膜下腔出血 帕金森病 脑梗塞体积 局灶性 神经干细胞移植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目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