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7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72
1
作者 王大力 赵晓晶 +3 位作者 张江 薛新宏 刘洋 阮向华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51-253,共3页
目的评价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对399例ACI患者在发病3d内分别进行A-PACHEⅡ和NIHSS评分,以发病28d时生存或死亡判断预后。以ROC... 目的评价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对399例ACI患者在发病3d内分别进行A-PACHEⅡ和NIHSS评分,以发病28d时生存或死亡判断预后。以ROC曲线下面积衡量两种评分系统预测预后的能力,找出最佳界值;应用判别分析方法对两种评分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建立函数方程式计算准确度。结果APACHEⅡ和NIHSS评分预测ACI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5和0.822,生存或死亡的界值分别为12分和10分,预测准确度分别为74.5%和76.9%;二者联合的预测准确度为85.5%。结论APACHEⅡ和NIHSS评分对预测ACI患者的预后均有较高的价值,但两者结合预测的准确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预后
下载PDF
脑梗死的病理生理改变及治疗现状 被引量:15
2
作者 陈杰 李庚富 +2 位作者 訾艳丽 胡茜 翟庆燕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1年第6期681-683,共3页
脑梗死系指脑供血管由于各种原因引起闭塞、血液停止导致缺氧而发生的坏死,并由此产生血管供应区脑功能损害和神经症状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高及并发症多的"四高一... 脑梗死系指脑供血管由于各种原因引起闭塞、血液停止导致缺氧而发生的坏死,并由此产生血管供应区脑功能损害和神经症状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高及并发症多的"四高一多"的特点.目前脑梗死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对人类健康及社会经济造成很大负担[1].因此,认识脑梗死病理生理改变和形成基础,对积极做好脑梗死的防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 治疗
下载PDF
肝性脑病治疗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被引量:1
3
作者 段芳龄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1998年第1期32-34,共3页
肝性脑病(HE)实际上是一个综合症,其发病机制各不相同.本文所叙述的仅仅限于在肝硬化的基础上面引起的慢性肝性脑病.慢性肝性脑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是严重的脑代谢异常,而脑代谢异常与肝性脑病之间的关系就是肝性脑性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肝性脑病(HE)实际上是一个综合症,其发病机制各不相同.本文所叙述的仅仅限于在肝硬化的基础上面引起的慢性肝性脑病.慢性肝性脑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是严重的脑代谢异常,而脑代谢异常与肝性脑病之间的关系就是肝性脑性的病理生理学基础.针对其发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对症下药无疑是治疗肝性脑病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 治疗 病理生理学 肝功能衰竭
下载PDF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患者的再闭塞影响因素及替罗非班治疗效果 被引量:2
4
作者 徐忠海 代允义 +1 位作者 马瑜 代全德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8-31,37,共5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的影响因素及替罗非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是否再闭塞分为闭塞组(n=42)和非闭塞组(n=58)。闭塞组给予替罗非班治疗。比较2组一般资料...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的影响因素及替罗非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是否再闭塞分为闭塞组(n=42)和非闭塞组(n=58)。闭塞组给予替罗非班治疗。比较2组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的影响因素。观察闭塞组治疗总有效率、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r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水平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结果2组在2型糖尿病、血糖、收缩压、NIHSS评分、起病-溶栓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血糖、收缩压、NIHSS评分、起病-溶栓时间是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的影响因素(P<0.05)。42例溶栓后再闭塞患者经替罗非班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8.10%(37/42)。治疗3、7 d,rPA高于治疗前,PAI-1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4周,MMSE评分高于治疗前,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血糖、收缩压、NIHSS评分、起病-溶栓时间可对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产生影响。再闭塞后予以替罗非班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与rPA、PAI-1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再闭塞 替罗非班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介入治疗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宁方波 赵大鹏 +1 位作者 王琳 黄化云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9期77-80,共4页
目的 探究介入治疗联合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合理且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清学... 目的 探究介入治疗联合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合理且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清学相关指标(神经生长因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脑钠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 d、7 d、2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生长因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脑钠肽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神经生长因子(95.31±9.65)ng/m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10.26±1.37)μg/L、脑钠肽(157.43±13.25)ng/L均低于对照组的(116.38±10.46)ng/ml、(15.86±1.86)μg/L、(189.46±17.78)ng/L(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5.43±2.21)s、凝血酶原时间(13.26±1.53)s、凝血酶时间(17.46±2.24)s比对照组的(30.48±2.15)、(10.93±1.29)、(15.55±1.87)s更长,纤维蛋白原(2.44±0.43)g/L比对照组的(4.21±0.64)g/L更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0%比对照组的25.00%更低(P<0.05)。结论 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静脉溶栓联合介入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学状况,且可以有效改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相关临床指标,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该治疗方案临床应用效果理想,预后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溶栓 介入治疗 急性 神经功能
下载PDF
介入溶栓治疗颅内大血管狭窄急性闭塞致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BDNF GAP-43和NGF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崇 刘亚婷 +1 位作者 张壮 宋彦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35-39,共5页
目的 探讨介入溶栓治疗颅内大血管狭窄急性闭塞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和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56例颅内大血管狭窄急性闭塞致脑梗死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 目的 探讨介入溶栓治疗颅内大血管狭窄急性闭塞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和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56例颅内大血管狭窄急性闭塞致脑梗死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28例)和研究组(2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介入溶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脑血流灌注指标、生存质量综合评定问卷简表(WHOQOL-BREF)评分及血清BDNF、GAP-43和NGF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NHI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脑血流平均通过时间(MTT)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研究组患者WHOQDL-BREF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BDNF、GAP-43和NG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介入溶栓治疗颅内大血管狭窄急性闭塞致脑梗死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神经缺损程度,改善脑部供血,提高其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颅内大血管狭窄 急性闭塞 溶栓
下载PDF
以手口综合征为唯一临床表现的脑梗死4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7
作者 颜谈 张艳 +2 位作者 王国防 刘璐 王幼萌 《安徽医药》 CAS 2025年第1期166-169,共4页
目的分析4例以手口综合征为唯一临床表现的脑梗死的疾病特点,提高大家对该综合征的认识,避免漏诊、误诊。方法回顾性总结于2021年2月至2022年11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例以手口综合征为唯一临床表现的脑梗死病人的人口学信息、既往史... 目的分析4例以手口综合征为唯一临床表现的脑梗死的疾病特点,提高大家对该综合征的认识,避免漏诊、误诊。方法回顾性总结于2021年2月至2022年11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例以手口综合征为唯一临床表现的脑梗死病人的人口学信息、既往史、临床表现、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学分类标准(TOAST)分型、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所示病变部位、头颈部血管成像、治疗方式及长期预后等资料。结果4例病人均存在至少1种脑梗死高危因素,均表现为同侧口周手部麻木症状,均为腔隙性脑梗死且均为轻型卒中,头颈部血管壁存在斑块或狭窄,给予抗栓、调脂固斑等治疗,2例长期预后留有感觉障碍后遗症,2例无任何后遗症。结论手口综合征最常见于脑梗死病人,该类型脑梗死与其他类型的脑梗死危险因素、TOAST分型、治疗及预后方面存在共性,然而局限性的手口麻木为其特有临床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口综合征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对急性大核心脑梗死早期血管内治疗效果的预测效能
8
作者 郑素洁 刘芳 +3 位作者 姜鑫钊 郭舜源 耿昱 史宗杰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638-642,共5页
目的分析CT灌注成像对急性大核心脑梗死早期血管内治疗效果的预测效能。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2年11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接受早期血管内治疗的急性大核心脑梗死患者54例,根据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观察... 目的分析CT灌注成像对急性大核心脑梗死早期血管内治疗效果的预测效能。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2年11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接受早期血管内治疗的急性大核心脑梗死患者54例,根据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观察组)23例和预后不良组(对照组)31例。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CT灌注成像等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T灌注成像与急性大核心脑梗死早期血管内治疗临床预后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CT灌注成像对急性大核心脑梗死早期血管内治疗效果的预测效能。结果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不匹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IHSS评分和不匹配率均是急性大核心脑梗死早期血管内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均P<0.05)。ROC曲线显示,不匹配率预测急性大核心脑梗死早期血管内治疗预后良好的AUC为0.660(95%CI:0.509~0.811,P=0.046),最佳截断值为2.30,灵敏度为0.696,特异度为0.645。结论CT灌注成像与急性大核心脑梗死早期患者血管内治疗临床预后密切相关,有一定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核心 CT灌注成像 早期血管内治疗 临床预后
下载PDF
血清Cx43、Gal-9水平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预后的评估价值
9
作者 蒋召芹 穆永芳 +1 位作者 刘宇鹏 聂亚冬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4期1715-1719,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间隙连接蛋白43(Cx43)、半乳糖凝集素-9(Gal-9)水平对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在该院行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106例老年ACI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期来... 目的探讨血清间隙连接蛋白43(Cx43)、半乳糖凝集素-9(Gal-9)水平对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在该院行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106例老年ACI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期来该院体检的10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Cx43、Gal-9水平。治疗2周后参考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106例老年ACI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81例)与预后不良组(25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x43、Gal-9水平对老年ACI患者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预后的评估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老年ACI患者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血清Cx43、Gal-9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Cx43、Gal-9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清Cx43、Gal-9预测老年ACI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1(95%CI:0.673~0.758)、0.837(95%CI:0.787~0.886),二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01(95%CI:0.857~0.946)。预后不良组高血压占比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OR=3.487,95%CI:1.564~7.773),血清Cx43≥106.53 pg/mL(OR=4.586,95%CI:1.982~10.611),血清Gal-9≥11.84 ng/mL(OR=4.345,95%CI:1.957~9.648)是老年ACI患者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Cx43、Gal-9在老年ACI患者中均呈高表达,可用于评估老年ACI患者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预后,二者联合检测的评估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隙连接蛋白43 半乳糖凝集素-9 老年 急性 静脉溶栓治疗 预后
下载PDF
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管内低温治疗时实现早期幽门后喂养的流程优化研究
10
作者 曹闻亚 常红 +3 位作者 李苗 范琳琳 田飞 刘刚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52-458,共7页
目的优化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管内低温治疗时实现早期幽门后喂养的护理流程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连续入住北京某三甲医院神经科ICU行血管内低温治疗的53例首发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 目的优化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管内低温治疗时实现早期幽门后喂养的护理流程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连续入住北京某三甲医院神经科ICU行血管内低温治疗的53例首发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为2019年1月—2020年5月的25例患者,实验组为2020年6月—2021年12月的28例患者。实验组采用优化护理流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鼻肠管置入成功率、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置管总耗时及血管内低温治疗启动耗时。结果实验组的鼻肠管置入成功率为85.7%,高于对照组(P<0.05);置管总耗时(48.84±19.12)min,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实验组鼻肠管置入时鼻咽黏膜出血、消化道出血及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血管内低温启动耗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管内低温治疗期间实现早期幽门后喂养的优化流程可确保血管内低温治疗按时启动,有效缩短鼻肠管置管耗时,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球大面积 血管内低温治疗 早期幽门后喂养 流程优化
下载PDF
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血栓病理对机械取栓后出血转化的影响
11
作者 崔涛 于创伟 +2 位作者 赵曙光 刘静 王宇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438-441,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血栓病理对机械取栓后出血转化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6月~2022年5月太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45例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机械取栓后出血转化情况分为出血转化组和非出... 目的:分析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血栓病理对机械取栓后出血转化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6月~2022年5月太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45例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机械取栓后出血转化情况分为出血转化组和非出血转化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及血栓病理,并分析影响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后出血转化的血栓病理因素。结果:145例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中,30例(20.69%)机械取栓后发生出血转化。出血转化组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多次取栓及血栓病理为红细胞富集占比高于非出血转化组(P<0.05),并与机械取栓后出血转化均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高、多次取栓、血栓病理为红细胞富集均是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血栓病理为红细胞富集会增加机械取栓后出血转化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大血管闭塞 机械取栓 血栓病理 出血转化
下载PDF
高压氧联合针刺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运动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12
作者 黎翠玲 刘玉华 +5 位作者 李翔 赵红艳 罗文丽 冯洋 胡锦庆 杜珂 《中医学》 2024年第11期3090-3096,共7页
目的:研究高压氧联合针刺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11月到2024年0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0例,将其随机抽选为对照组、针刺组、高压氧组和针刺 + 高压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针刺组在对照组的... 目的:研究高压氧联合针刺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11月到2024年0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0例,将其随机抽选为对照组、针刺组、高压氧组和针刺 + 高压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针刺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针刺治疗,高压氧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高压氧治疗,针刺 + 高压氧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高压氧联合针刺治疗,对比四组的中风病类评分、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四组的中风病类评分、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4周后,针刺 + 高压氧组的中风症状明显好转于其他三组,针刺 + 高压氧组的神经功能优于其他三组,针刺 + 高压氧组的肢体运动功能比其他三组更正常,针刺 + 高压氧组的认知功能好于其他三组,针刺 + 高压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远远低于其他三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hyperbaric oxygen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A total of 200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who received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22 to March 2024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control group, acupuncture group, hyperbaric oxygen group, and acupuncture + hyperbaric oxygen group, with 5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treatment, the acupuncture group received acupuncture treatment in addition to the control group’s treatment, the hyperbaric oxygen group received hyperbaric oxygen treatment in addition to the control group’s treatment, and the acupuncture + hyperbaric oxygen group received both hyperbaric oxygen and acupuncture treatment in addition to the control group’s treatment. The stroke classification scores, neurological function, motor function, cognitive function,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among the four groups. Results: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troke classification scores, neurological function, motor function, and cognitive function among the four groups (P > 0.05). After 4 weeks of treatment, the acupuncture + hyperbaric oxygen group show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stroke symptoms compared to the other three groups. The neurological function of the acupuncture + hyperbaric oxyge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 three groups. The motor function of the acupuncture + hyperbaric oxygen group was more normal than that of the other three groups. The cognitive function of the acupuncture + hyperbaric oxygen group was superior to that of the other three groups.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acupuncture + hyperbaric oxygen group was much lower than that in the other three groups,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hyperbaric oxygen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ir clinical symptoms,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neurological function, enhance their motor and cognitive functions, and have a low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high safety, and good treatment eff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针刺治疗 运动和认知功能
下载PDF
老年脑梗死中医病理因素与1年后的生存质量及执行功能关系
13
作者 张敬华 张越 +1 位作者 虞鹤鸣 傅雅丽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5期2957-2960,共4页
目的观察老年脑梗死中医病理因素与1年后的生存质量及执行功能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在南京市中医院住院的脑梗死急性期160例患者,根据中医病理因素分为风、火、痰、瘀组,对各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结果老年性脑梗死中医... 目的观察老年脑梗死中医病理因素与1年后的生存质量及执行功能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在南京市中医院住院的脑梗死急性期160例患者,根据中医病理因素分为风、火、痰、瘀组,对各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结果老年性脑梗死中医证候痰证居多,各组TMT-A和TMT-B耗时比较,痰、瘀组较风、火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中医病理因素分组之间,卡片B(SCWT-B1)的耗时数、卡片C与B的正确数之差[SCWT-(C-B)2]比较,瘀证组较火证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片C与B的耗时之差[SCWT-(C-B)1],痰证、瘀证组较风证、火证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片C的耗时数(SCWT-C1)瘀证组较风、火、痰证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风火痰瘀病理因素对于老年脑梗死患者1年生存质量及执行功能有部分影响,临床需要辨证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老年 生存质量 执行功能 中医病理因素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标准化治疗的依从性与复发的关系分析
14
作者 李敏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14期268-271,共4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接受标准化治疗时的依从性以及疾病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蚌埠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案例。所有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接受基于《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21》的生...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接受标准化治疗时的依从性以及疾病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蚌埠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案例。所有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接受基于《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21》的生活指导与用药干预,同时在出院时提供规范指导用药,治疗依从性和复发的相关性。结果:出院后3月、6月、12月时患者使用降压药物、降糖药物的依从性相对较高,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依从性较差。60例患者总复发率16.67%。出院后3月、6月、12月脑梗死复发和用药依从性高低有较大数据差异,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在临床中仍然存在部分药物使用率较低的现象,治疗依从性和疾病复发有着密切关联,临床中应当注重标准化治疗的依从性管理,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治疗 依从性 疾病复发 相关性
下载PDF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循经刮痧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相关血液指标的影响
15
作者 张丽曼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25期55-57,共3页
目的 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循经刮痧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相关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石家庄市中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研... 目的 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循经刮痧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相关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石家庄市中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口服联合循经刮痧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相关血液指标[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红细胞比容(HCT)、血浆黏度(PV)]、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0.00%(χ^(2)=5.000,P=0.025)。治疗2周后,2组Hcy、Fib、D-D水平及HCT、PV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SS-QOL评分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0%vs.5.00%,P=1.000)。结论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循经刮痧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可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修复受损神经,减轻脑组织损伤,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循经刮痧 血液指标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急性大核心脑梗死血管内治疗研究进展
16
作者 殷聪国 桑红菲 +2 位作者 刘克勤 顾鑫 张政 《心电与循环》 2024年第5期426-431,I0001,共7页
缺血性卒中(即脑梗死)是致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的疾病,而大核心脑梗死是较为严重的一种。早期血管内治疗是目前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近期有多项关于大核心脑梗死血管内治疗的临床研究结果发表,包括RESCUE-Japan LIMIT、ANGEL-ASPECT、SELEC... 缺血性卒中(即脑梗死)是致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的疾病,而大核心脑梗死是较为严重的一种。早期血管内治疗是目前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近期有多项关于大核心脑梗死血管内治疗的临床研究结果发表,包括RESCUE-Japan LIMIT、ANGEL-ASPECT、SELECT 2、TENSION、LASTE研究,但也存在诸多疑惑。本文将从大核心脑梗死研究现状、5项临床研究特点等方面展开,就急性大核心脑梗死血管内治疗研究进展作一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核心 血管内治疗 体积
下载PDF
抗栓治疗后血小板参数对非心源性脑梗死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
17
作者 徐迎春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4期15-19,共5页
目的研究抗栓治疗后血小板参数对非心源性脑梗死(NCCI)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71例NCCI患者,所有患者均于入院首日抗栓之前完成血小板参数[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计数(PLT)、PDW/PLT、MPV/PLT]测定。抗栓7 d后... 目的研究抗栓治疗后血小板参数对非心源性脑梗死(NCCI)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71例NCCI患者,所有患者均于入院首日抗栓之前完成血小板参数[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计数(PLT)、PDW/PLT、MPV/PLT]测定。抗栓7 d后,所有NCCI患者均完善PDW、MPV、PLT、PDW/PLT、MPV/PLT复查,分别以PLT7、PDW7、MPV7、MPV7/PLT7、PDW7/PLT7表示。选取改良Rankin量表(MRS)对患者6个月时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做出评估,根据预后评估结果分为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分,10例)与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61例)。①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血化验结果;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CCI患者抗栓7 d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③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阳性指标对NCC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抗栓后,61例患者预后良好,10例患者预后不良。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饮酒、吸烟、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白细胞计数、尿酸、尿素氮、肌酐、同型半胱氨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MPV、PDW、PLT7、PDW/PLT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PLT(157.72±46.53)×10^(9)/L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的(195.04±55.42)×10^(9)/L,MPV/PLT(0.77±0.14)×10^(-10)fl/L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的(0.61±0.23)×10^(-10)fl/L,差异有显著性(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MPV7、MPV7/PLT7、PDW7、PDW7/PLT7分别为(14.72±4.07)fl、(0.73±0.23)×10^(-10)fl/L、(11.63±1.48)fl、(0.92±0.39)×10^(-10)fl/L,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的(12.29±3.26)fl、(0.52±0.21)×10^(-10)fl/L、(9.81±1.58)fl、(0.71±0.25)×10^(-10)fl/L,差异有显著性(P<0.05)。将单因素分析中显示差异有显著性的因素(PLT、MPV/PLT、PDW7、PDW7/PLT7、MPV7、MPV7/PLT7)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PV7为NCCI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7.668,95%CI=(1.526,38.527),P=0.012<0.05]。ROC曲线显示:MPV7对NCCI患者的预后具有预测价值,以10.13 fl为临界值,MPV7预测NCCI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86[95%CI=(0.677,0.896),P=0.001<0.05],灵敏度为83.33%,特异度为69.50%。结论抗栓7 d后MPV为NCCI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可辅助预测NCCI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心源性 抗栓治疗 血小板分布宽度 平均血小板体积 血小板计数
下载PDF
早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
18
作者 王远波 马晓艳 于德明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7期67-70,共4页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早期给予他汀类药物的疗效。方法目的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潍坊市中医院收治的96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前组基础上早期给予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早期给予他汀类药物的疗效。方法目的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潍坊市中医院收治的96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前组基础上早期给予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脂指标和氧化炎症指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疗效为95.83(46/48),高于对照组的83.33%(4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8,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较对照组更低,高密度脂蛋白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氧化炎症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可进一步改善血脂指标,降低机体氧化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治疗 他汀类药物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基于质量控制理论下的护理干预在老年急性脑梗死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9
作者 余爱华 王苗苗 李敬 《医药前沿》 2024年第31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质量控制理论下的护理干预在老年急性脑梗死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8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 目的:探讨基于质量控制理论下的护理干预在老年急性脑梗死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8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基于质量控制理论下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神经功能损伤情况、生活质量、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7d、干预后1个月,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GQOL-74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GQOL-74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质量控制理论下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老年急性脑梗死介入治疗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提升其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老年 质量控制理论 护理干预 介入治疗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20
作者 孙冠军 戚远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5期91-94,共4页
目的 分析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单县中心医院于2022年1月—2023年9月收治的15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法分组,对照组75例,使用氯吡格雷治疗,干预组75例,开展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对比两... 目的 分析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单县中心医院于2022年1月—2023年9月收治的15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法分组,对照组75例,使用氯吡格雷治疗,干预组75例,开展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干预组治疗有效率(94.67%)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92,P<0.05)。治疗后,干预组的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干预组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同型半胱氨酸及炎性因子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干预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效果良好,有临床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氯吡格雷 联合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