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0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偏瘫肢体康复训练在脑梗死伴肢体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
作者 周丹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041-0044,共4页
探究脑梗死伴肢体偏瘫患者接受护理期间,为其提供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效果。方法 将100名患者均分设置到实验小组内,时间2022.12-2023.12,将实行常规护理的病人投入对照组,将实行偏瘫肢体康复训练的病人投入观察组。汇总数据并分析。结果 ... 探究脑梗死伴肢体偏瘫患者接受护理期间,为其提供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效果。方法 将100名患者均分设置到实验小组内,时间2022.12-2023.12,将实行常规护理的病人投入对照组,将实行偏瘫肢体康复训练的病人投入观察组。汇总数据并分析。结果 为患者运用训练之前,患者身体神经损伤问题以及运动功能均比较差(P>0.05)。在为患者运用训练之后,神经损伤以及运动功能均明显恢复,日常能力也逐渐提高,观察总数值更优,P<0.05。在实行干预之前,患者平衡能力比较弱,P>0.05,在为患者实行训练之后,观察组平衡能力较强,为患者运用训练以前生活质量比较差(P>0.05)。为患者运用训练之后,观察组生活质量逐渐增强(P<0.05)。结论 对存在脑梗死伴肢体偏瘫的患者实行护理期间,运用偏瘫肢体康复训练,能够有效使患者神经功能损伤问题得到改善,并令患者肢体功能逐步恢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令患者平衡能力逐渐得到改善,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肢体康复训练 偏瘫 护理效果
下载PDF
偏瘫肢体康复训练在脑梗死伴肢体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王雪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3年第3期239-241,共3页
研究偏瘫肢体康复训练在脑梗死伴肢体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提升此类患者的康复效率和康复质量提供理论方向和数据支持。方法:随机选取符合标准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相同的常规护... 研究偏瘫肢体康复训练在脑梗死伴肢体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提升此类患者的康复效率和康复质量提供理论方向和数据支持。方法:随机选取符合标准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相同的常规护理,实验组加入康复训练。将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神经与运动功能、平衡能力、GQOLI-74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作为观察指标,并对其进行具体分析。结果:神经与运动功能恢复、平衡能力恢复、GQOLI-74评分(实验组患者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和社会功能)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在并发症方面,实验组患者中出现肩关节脱位、足下垂、髋关节外旋以及压疮的具体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结论:康复训练的加入对于脑梗死伴肢体偏瘫患者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更加迅速地推动该类患者恢复正常生理功能,进入正常生活状态,即康复训练的加入对该类患者群体病情的好转具有明显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肢体康复训练 脑梗死伴肢体偏瘫患者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偏瘫肢体康复训练在脑梗死伴肢体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郭丽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年第8期80-84,共5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伴肢体偏瘫患者进行偏瘫肢体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脑梗死肢体偏瘫患者158例,以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n=79)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79)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偏瘫肢体康复训练.采用美国国... 目的探讨脑梗死伴肢体偏瘫患者进行偏瘫肢体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脑梗死肢体偏瘫患者158例,以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n=79)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79)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偏瘫肢体康复训练.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AM)评分评估患者干预前后的神经与运动功能,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与步行功能分级量表(FAC)评估患者干预前后的平衡能力,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价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另调查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为(10.42±2.25)分,低于对照组;FAM上肢、下肢评分分别为(42.73±6.41)分、(26.69±3.20)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FAC分级为(3.14±0.52)级、BBS评分为(28.81±3.06)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各项GQOLI-74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3%,低于对照组的1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伴肢体偏瘫患者进行偏瘫肢体康复训练能改善神经与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平衡能力及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风险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偏瘫 康复训练 平衡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益气化痰通络汤联合穴位针刺对急性脑梗死后偏瘫伴失语症患者肢体功能及汉语失语成套测验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韩多林 刘生发 汪铭 《四川中医》 2024年第1期137-140,共4页
目的:探究益气化痰通络汤联合穴位针刺对急性脑梗死后偏瘫伴失语症患者肢体功能及汉语失语成套测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9月到2021年9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后偏瘫伴失语症患者84例,按抽签方式分为观察组(n=42例)和对照组(n=42... 目的:探究益气化痰通络汤联合穴位针刺对急性脑梗死后偏瘫伴失语症患者肢体功能及汉语失语成套测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9月到2021年9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后偏瘫伴失语症患者84例,按抽签方式分为观察组(n=42例)和对照组(n=4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言语兼肢体训练,对照组采用穴位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益气化痰通络汤联合穴位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神经功能指标及语言、肢体功能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肢体障碍、口角㖞斜、言语困难等中医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语言功能(CRRCA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步行能力(Holden)、上下肢运动(Fugl-Mey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CF)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泛素C末端水解酶-L1(UCH-L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化痰通络汤联合穴位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伴失语症后,有利于改善中医症候积分,有助于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及语言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化痰通络汤 穴位针刺 急性偏瘫失语症 肢体功能障碍 语言功能障碍
下载PDF
中药熏蒸联合针刺治疗脑梗死偏瘫患者对脑血流动力学以及肢体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钱跃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偏瘫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与针刺治疗基础上增加中药熏蒸治疗对脑血流动力学以及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2019年1月—2023年2月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4... 目的探讨脑梗死偏瘫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与针刺治疗基础上增加中药熏蒸治疗对脑血流动力学以及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2019年1月—2023年2月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增加针刺治疗,观察组(54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接受中药熏蒸治疗。对比两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大脑动脉的阻力指数、搏动指数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平均血流速度指标水平为(58.71±6.23)cm/s,高于对照组的(53.80±5.65)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90,P<0.05)。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上肢功能、下肢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和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中药熏蒸治疗,可促使脑梗死偏瘫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改善,大幅度减轻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全面提高肢体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熏蒸 针刺 偏瘫 血流动力学 肢体功能 神经功能
下载PDF
老年脑梗死患者偏瘫侧正中神经和胫神经电生理变化及对肢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海福荣 张俊清 +1 位作者 孙智敏 刘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53-1556,共4页
目的 分析老年脑梗死患者偏瘫侧肢体正中神经和胫神经的电生理变化及其对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单侧偏瘫患者60例为患者组,其中非偏瘫侧肢体为对照组,偏瘫侧肢体作为观察组;并同期选择不患有脑卒中疾病或对肌... 目的 分析老年脑梗死患者偏瘫侧肢体正中神经和胫神经的电生理变化及其对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单侧偏瘫患者60例为患者组,其中非偏瘫侧肢体为对照组,偏瘫侧肢体作为观察组;并同期选择不患有脑卒中疾病或对肌电图没有影响的人群70例纳入正常组。比较3组不同时点正中神经与胫神经的神经传导参数及不同时点肢体功能状况(Brunnstrom分级)。结果 病程早期(T0),3组正中神经、胫神经传导速度与波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个月及3个月(T1、T2)时,对照组和观察组传导速度与波幅明显提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间各时点传导速度与波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0、T1、T2时,对照组与观察组Brunnstrom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各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Kendall tau-b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正中神经与胫神经传导速度与肢体功能呈正相关(P<0.05);正中神经与胫神经的波幅与肢体功能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神经电生理技术可反映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偏瘫侧肢体功能;随着康复治疗时间延长,患者正中神经及胫神经的电生理变化逐渐改善,且与其肢体功能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神经 电生理变化 肢体功能
下载PDF
多学科合作连续康复护理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齐培培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2期188-190,198,共4页
目的探讨针对脑梗死(CI)偏瘫患者实施多学科合作连续康复护理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78例CI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n=39)采用多学科合作连续康复... 目的探讨针对脑梗死(CI)偏瘫患者实施多学科合作连续康复护理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78例CI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n=39)采用多学科合作连续康复护理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照组(n=39)采用常规护理,两组均持续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Fugl-Meyer肢体功能评估量表(FMA)、日常生活能力指数量表(ADL)、脑卒中专用生存质量量表(SS-QOL)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FMA量表中的上肢、下肢功能评分分别为(39.45±4.05)分、(25.66±3.7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1.44±3.71)分、(19.25±3.49)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ADL、SS-QOL评分分别为(78.74±7.33)分、(180.42±19.43)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8.62±6.79)分、(166.65±18.77)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合作连续康复护理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能够改善CI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提升日常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多学科合作连续康复护理 任务导向性训练 肢体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肢体训练联合电针疗法对脑梗死急性期偏瘫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李超 李全琴 +2 位作者 张瑜 范晓艳 赵富强 《贵州医药》 2024年第1期74-75,共2页
目的探讨肢体训练联合电针疗法对脑梗死急性期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00例在我院就诊的脑梗死急性期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肢体训练+电针疗法)和对照组(肢体训练)各50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生活能力和肢体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 目的探讨肢体训练联合电针疗法对脑梗死急性期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00例在我院就诊的脑梗死急性期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肢体训练+电针疗法)和对照组(肢体训练)各50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生活能力和肢体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BI评分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NIHSS评分更低,BI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MA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急性期偏瘫患者采用肢体训练+电针疗法能促进脑功能更快恢复,对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和肢体功能有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期 偏瘫 肢体训练 电针疗法
下载PDF
自我决定理论视角下多模态运动训练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袁琳萍 张金丽 刘杨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866-869,共4页
目的探讨自我决定理论视角下多模态运动训练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108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和观察组(采取自我决定理论视角下多模态运动训... 目的探讨自我决定理论视角下多模态运动训练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108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和观察组(采取自我决定理论视角下多模态运动训练),每组54例。比较2组间干预前后患者心理状态(状态-特质焦虑问卷),肢体功能(肢体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自我效能(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和生活自理能力(扩展Barthel指数量表)。结果干预后,2组心理状态评分均降低(P<0.05),2组肢体功能评分,自我效能评分和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和对照组上述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决定理论视角下多模态运动训练能有效改善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心理状态,增强肢体功能,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决定理论 多模态运动训练 偏瘫 肢体功能
下载PDF
核心稳定性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玮 赵婷婷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630-632,共3页
目的 探讨核心稳定性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CIH)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 将86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核心稳定性康复训练干预)和对照组(常规康复干预),各43例。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4周后肢体功能改善情况... 目的 探讨核心稳定性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CIH)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 将86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核心稳定性康复训练干预)和对照组(常规康复干预),各43例。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4周后肢体功能改善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水平变化。结果 干预4周后,两组的FMA、FMB、FAC评分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且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两组的SF-36各项目评分均有升高,且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核心稳定性康复训练可对CIH患者的肢体功能有较大改善作用,同时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稳定性康复训练 偏瘫 肢体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脑梗死肢体偏瘫患者应用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11
作者 林炳池 汤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79-0082,共4页
观察脑梗死肢体偏瘫患者应用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22年1月-202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患者中选取80例脑梗死肢体偏瘫患者入组,按照康复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组目标对象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脑梗死肢体偏瘫患者应用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22年1月-202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患者中选取80例脑梗死肢体偏瘫患者入组,按照康复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组目标对象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观察组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各项康复指标、护理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研究数据显示,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各项康复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 脑梗死肢体偏瘫患者的康复过程中, 康复护理干预模式作用显著,不仅能够缩短康复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还可以提升患者满意度,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 肢体偏瘫患者 肢体康复训练 护理干预效果
下载PDF
吸氧结合早期良肢位摆放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肢体功能的影响
12
作者 赵金凤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98-101,共4页
目的 探讨脑梗死偏瘫患者采用吸氧结合早期良肢位摆放干预的效果及对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94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给予吸氧结合早期良肢位摆放干预,比... 目的 探讨脑梗死偏瘫患者采用吸氧结合早期良肢位摆放干预的效果及对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94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给予吸氧结合早期良肢位摆放干预,比较2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2组干预后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比偏(P<0.05)。2组干预后的步行能力、下肢运动功能、日常运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87%高于对照组的76.60%(P<0.05)。结论 脑梗死偏瘫患者采用吸氧结合早期良肢位摆放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肢体功能、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吸氧 良肢位摆放 肢体功能 日常运动能力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加减配合偏瘫肢体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分析
13
作者 郑伟挺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9期113-116,共4页
目的分析血府逐瘀汤加减配合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脑梗死后偏瘫患者7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联合组,各37例。对照组行偏瘫肢体康复训练,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血府逐瘀汤加减配合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脑梗死后偏瘫患者7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联合组,各37例。对照组行偏瘫肢体康复训练,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78.38%)对比,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4.59%)更高(P<0.05)。治疗后,联合组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謇涩、感觉减退评分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别为(1.46±0.19)、(1.28±0.26)、(1.27±0.18)、(1.21±0.15)、(8.40±1.15)分,较对照组的(2.39±0.27)、(2.15±0.31)、(2.38±0.29)、(1.96±0.24)、(12.10±1.59)分低(P<0.05)。治疗后,联合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中上肢运动功能评分(48.97±4.45)分、下肢运动功能评分(25.96±2.87)分较对照组的(42.58±3.69)、(20.49±2.15)分高(P<0.05)。联合组治疗后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184.37±10.87)分比对照组的(163.25±11.90)分高(P<0.05)。结论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经血府逐瘀汤加减与偏瘫肢体康复训练联合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缓解神经损伤,促进肢体功能恢复,且利于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汤 偏瘫肢体康复训练 偏瘫 神经功能 肢体运动功能
下载PDF
针灸结合综合性康复策略对脑梗死伴偏瘫患者康复质量的影响
14
作者 孔盼盼 王珣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2期49-52,共4页
目的 探究针灸结合综合性康复策略对脑梗死伴偏瘫患者康复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 以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于徐州市中医院接受系统治疗及康复训练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循信封随机法将患者分别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其中,对照... 目的 探究针灸结合综合性康复策略对脑梗死伴偏瘫患者康复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 以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于徐州市中医院接受系统治疗及康复训练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循信封随机法将患者分别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接受综合性康复策略,观察组基于综合性康复策略接受针灸。对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临床疗效、关节痉挛程度、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对比。结果 2组间在干预后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经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8周后,2组改良Ashworth量表中的腕关节、踝关节、肘关节及膝关节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均<0.05),且观察组的各关节评分均比对照组更低(P均<0.05)。干预2周和8周后,2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和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均比干预前更优(P均<0.05),且观察组在上述对应时间点的评分均比对照组更优(P均<0.05)。结论 针灸结合综合性康复策略对于改善脑梗死伴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关节痉挛程度、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提升临床疗效均起到积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针灸 综合性康复策略 神经功能 关节痉挛
下载PDF
良肢位摆放结合偏瘫肢体康复训练对脑梗死伴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淑娴 刘莉玲 方毓芬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3年第4期162-164,共3页
目的 分析对脑梗死伴偏瘫患者采用良肢位摆放结合偏瘫肢体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接受系统化治疗的98例老年脑梗死伴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2组。... 目的 分析对脑梗死伴偏瘫患者采用良肢位摆放结合偏瘫肢体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接受系统化治疗的98例老年脑梗死伴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2组。对照组(49例)给予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观察组(49例)给予良肢位摆放联合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运动量表(FMM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护理前比较,2组在护理1个月和3个月后的NIHSS和ADL评分均降低,上肢和下肢功能评分均升高(P均<0.05);2组在护理3个月后的上述评分与护理1个月后相比均更优(P均<0.05);观察组均较同期对照组更优(P均<0.05)。结论 良肢位摆放结合偏瘫肢体康复训练可改善脑梗死伴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其神经功能、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良肢位摆放 偏瘫肢体康复训练 神经功能 肢体功能
下载PDF
电针联合偏瘫肢体综合训练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分析
16
作者 徐玉凤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0期38-41,共4页
目的综合分析电针联合偏瘫肢体综合训练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7月—2023年7月收治的8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偏瘫肢体综合训练,观察... 目的综合分析电针联合偏瘫肢体综合训练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7月—2023年7月收治的8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偏瘫肢体综合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与运动功能、脑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脑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为(25.49±2.74)分,低于对照组的(29.87±3.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MA评分为(79.59±3.47)分,高于对照组的(73.21±3.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脑中动脉与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均快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死神经功能康复阶段,施行电针联合偏瘫肢体综合训练有显著价值,可以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与运动功能,并促进脑血流状态的优化,最终有利于提高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偏瘫肢体 综合训练 神经功能 运动功能
下载PDF
康复训练对女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肢体康复的影响
17
作者 宋丽娜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12期108-111,共4页
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对女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肢体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兰陵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后偏瘫的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模式干预)及观察组(40例,康复训练... 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对女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肢体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兰陵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后偏瘫的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模式干预)及观察组(40例,康复训练模式干预)。观察两组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平衡能力及上肢运动、下肢运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髋关节外旋、足下垂、压疮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复训练在女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中应用,有利于神经功能、肢体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训练 女性 偏瘫 肢体功能 神经功能
下载PDF
阶梯式康复护理在脑梗死后肢体偏瘫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18
作者 韦文璐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179-0182,共4页
观察阶梯式康复护理在脑梗死后肢体偏瘫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脑梗死后肢体偏瘫患者66例(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随机分为阶梯式康复护理的观察组(33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3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FMA、Barthel评分高,NI... 观察阶梯式康复护理在脑梗死后肢体偏瘫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脑梗死后肢体偏瘫患者66例(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随机分为阶梯式康复护理的观察组(33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3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FMA、Barthel评分高,NIHSS评分低,满意度评分高,生活质量评分高,P<0.05。结论 给予脑梗死后肢体偏瘫患者阶梯式康复护理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梯式康复护理 肢体偏瘫 效果
下载PDF
赋能理论指导下的强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
19
作者 章凤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099-0101,共3页
探究脑梗死偏瘫患者中执行赋能理论指导下的强化康复护理所产生的效果和价值。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纳入62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均源自本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时期收治,采用动态随机化策略,将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分成两组(对照组、观察... 探究脑梗死偏瘫患者中执行赋能理论指导下的强化康复护理所产生的效果和价值。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纳入62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均源自本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时期收治,采用动态随机化策略,将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分成两组(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1例,前组接受常规护理,后组接受赋能理论指导下的强化康复护理,对护理前、后的自我效能感、功能恢复以及生活质量展开观测对比。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测验所得GSES量表4个领域评分均更高(P<0.05)。护理后,经对NIHSS、FMA、BI、SS-QOL4个量表进行评估观测,观察组前一个量表评分更低,后三个量表评分更高(P<0.05)。结论 赋能理论指导下的强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自我效能感提升、神经及运动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等均可产生积极影响,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荐和施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赋能理论 强化康复护理 神经功能 肢体功能
下载PDF
偏瘫肢体康复训练结合环节式健康教育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
作者 李金燕 王淑汝 邓洁连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1期150-152,共3页
目的研究和分析偏瘫肢体康复训练结合环节式健康教育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单双数法进行分组。单数为观察组(n=52例),行常规护理;... 目的研究和分析偏瘫肢体康复训练结合环节式健康教育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单双数法进行分组。单数为观察组(n=52例),行常规护理;双数为对照组(n=52例),在观察组基础上加用偏瘫肢体康复训练结合环节式健康教育。对干预前后两组肢体功能(上下肢FMA评分)、生活质量(WHOQOL-BREF评分)水平变化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干预30d后,观察组上、下肢FMA评分升高,且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0d后,观察组生理、心理各维度WHOQOL-BREF评分升高,且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脑梗死患者行偏瘫肢体康复训练结合环节式健康教育,可促进上下肢体功能的恢复,实现生活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肢体康复训练 环节式健康教育 肢体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