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阳还五汤对急性脑梗死再灌注大鼠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周光辉 郑丽娴 +3 位作者 廖仲波 赵青 朱永坤 张继平 《新中医》 CAS 2017年第10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预处理对急性脑梗死再灌注大鼠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Ⅰ(cTnⅠ)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补阳还五汤低剂量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各12只。模型...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预处理对急性脑梗死再灌注大鼠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Ⅰ(cTnⅠ)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补阳还五汤低剂量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各12只。模型组及假手术组灌胃无菌水,补阳还五汤高、低剂量组给予补阳还五汤颗粒剂溶液灌胃,给药剂量分别为29.69g/(kg·d)及14.84g/(kg·d),连续14天。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模型,ELISA法检测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CK、CKMB、cTnⅠ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CK、CK-MB含量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模型成立。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高、低剂量组大鼠血清CK、CK-MB含量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再灌注可引起血清心肌酶CK、CK-MB升高,补阳还五汤预处理可降低其CK、CK-MB含量,提示补阳还五汤对急性脑梗死再灌注引起的继发性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再灌注 心肌损伤 补阳还五汤 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 CK) 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isoenzyme CK-MB) 肌钙蛋白Ⅰ(troponin cTnⅠ) 动物实验 大鼠
下载PDF
丁苯酞对超早期脑梗死再灌注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血清NSE、S-100β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杜洪彬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9年第31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超早期脑梗死再灌注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血清NSE、S-100β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62例行溶栓治疗的超早期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尿激酶行静脉溶...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超早期脑梗死再灌注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血清NSE、S-100β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62例行溶栓治疗的超早期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尿激酶行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加用丁苯酞治疗。于溶栓前,溶栓后1、7 d,检测两组炎症因子、NSE、S-100β蛋白表达水平,并评估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溶栓后1 d,两组血清IL-6、TNF-α、NSE、S-100β蛋白含量均较溶栓前明显上调,但至溶栓后7 d两组含量均较溶栓前明显下调,且观察组溶栓后1、7 d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溶栓后7 d,观察组NIHSS评分为(5.48±0.7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56±0.98)分(P<0.05)。结论:丁苯酞可改善超早期脑梗死再灌注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其保护作用可能与减轻炎症损伤,下调NSE、S-100β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脑梗死再灌注 炎症因子 NSE S-100Β 蛋白
下载PDF
丁苯酞对脑梗死再灌注患者血清s-100β蛋白、NSE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3
作者 吴佳逸 《黑龙江科学》 2020年第24期62-63,66,共3页
探讨丁苯酞对脑梗死再灌注患者血清s-100β蛋白、NES及神经功能缺陷的影响。选取106例脑梗死再灌注患者,因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治疗组与丁苯酞治疗组,每组各53例。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丁苯酞治疗组采用丁苯酞进行治疗,... 探讨丁苯酞对脑梗死再灌注患者血清s-100β蛋白、NES及神经功能缺陷的影响。选取106例脑梗死再灌注患者,因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治疗组与丁苯酞治疗组,每组各53例。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丁苯酞治疗组采用丁苯酞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经治疗干预后,丁苯酞治疗组的血清s-100β蛋白与NSE水平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丁苯酞治疗组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应用丁苯酞能够有效降低脑梗死再灌注患者的血清s-100β蛋白与NSE水平,恢复脑梗死再灌注患者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脑梗死再灌注 S-100Β蛋白 NSE 神经功能缺损 恢复效果
下载PDF
益肾通脉方对急性脑梗死缺血再灌注大鼠氧化应激、脑组织形态学改变及行为学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郭娜 张树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2期52-55,共4页
目的探究益肾通脉方对急性脑梗死缺血再灌注大鼠氧化应激、脑组织形态学改变及行为学的影响。方法选取180只健康SD雄性大鼠,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对大鼠进行分组,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与低、中、高剂量益肾通脉方组,每组36只。给予益肾通... 目的探究益肾通脉方对急性脑梗死缺血再灌注大鼠氧化应激、脑组织形态学改变及行为学的影响。方法选取180只健康SD雄性大鼠,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对大鼠进行分组,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与低、中、高剂量益肾通脉方组,每组36只。给予益肾通脉方组大鼠中药灌胃(低剂量组:25 mg/kg;中剂量组:50 mg/kg;高剂量组:100 mg/kg),给予假手术组与模型组大鼠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连续1周。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后再灌注大鼠模型,筛选出建模成功的大鼠,每组32只。假手术组大鼠在建模过程中仅进行血管分离,不进行动脉栓塞。治疗14 d后,各组分别取8只大鼠断头取脑制备成匀浆,按照试剂盒的操作说明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NO的含量水平;各组分别取8只大鼠断头取脑制备成匀浆,用酶标仪检测ATP酶活力情况;分别于治疗7、14 d对各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进行评估与记录;治疗14 d后,各组随机抽取8只大鼠,断头取脑制备成匀浆,通过比色法测定大鼠脑组织caspase-3、caspase-8、caspase-9活性情况;治疗14 d后,各组随机抽取8只大鼠,断头取脑制成切片并镜检,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形态学改变情况;并通过显微图像分析系统计算梗死灶体积及梗死率。结果治疗14 d后,模型组大鼠SOD水平明显低于假手术组,MDA、NO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各剂量益肾通脉方组氧化应激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Na+-K+-ATP酶活力与Mg2+-ATP酶活力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各剂量益肾通脉方组ATP酶活力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治疗7、14 d之后,模型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各剂量益肾通脉方组神经行为学评分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治疗14 d后,模型组大鼠caspase-3、caspase-8、caspase-9表达水平明显强于假手术组(P<0.05);各剂量益肾通脉方组大鼠caspase-3、caspase-8、caspase-9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治疗14 d后,模型组大鼠脑组织细胞坏死明显,各剂量益肾通脉方组大鼠坏死细胞占比明显减少。模型组大鼠梗死灶体积、梗死率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各剂量益肾通脉方组大鼠梗死灶体积、梗死率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益肾通脉方能够有效减轻急性脑梗死缺血再灌注的氧化应激反应,提高ATP酶活力,降低caspase-3、caspase-8、caspase-9表达水平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对神经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通脉方 急性缺血灌注 氧化应激 组织形态学 行为学
下载PDF
益肾通脉方对急性脑梗死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血-脑脊液屏障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于之祺 张树泉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0年第9期1078-1082,1085,共6页
目的:探讨益肾通脉方对急性脑梗死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血-脑脊液屏障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80只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益肾通脉方组(低、中及高剂量),每组36只。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后再灌注... 目的:探讨益肾通脉方对急性脑梗死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血-脑脊液屏障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80只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益肾通脉方组(低、中及高剂量),每组36只。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后再灌注大鼠模型,筛选出建模成功的大鼠,每组32只。假手术组大鼠在建模过程中仅进行血管分离,不进行动脉栓塞。益肾通脉方组大鼠给予益肾通脉方灌胃(低剂量组:25 mg/kg;中剂量组:50 mg/kg;高剂量组:100 mg/kg),假手术组与模型组大鼠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灌胃,连续1周。分别在治疗7、14 d检测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伊文思蓝(EB)染料检测大鼠血-脑脊液屏障通透性;剥取大鼠脑组织检测脑组织含水量与梗死体积;采用试剂盒检测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丙二醛(MDA)表达水平;在大鼠断头取脑前,取大鼠主动脉血检测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水平。结果:治疗7、14 d,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高于假手术组,且益肾通脉方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脑组织EB含量、脑含水量、脑梗死体积及MD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益肾通脉方组大鼠上述指标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SOD水平明显低于假手术组,益肾通脉方组大鼠SOD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低于假手术组,红细胞刚性指数、聚集指数、血沉及红细胞压积明显高于假手术组;中、高剂量益肾通脉方组大鼠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高于模型组,红细胞刚性指数、聚集指数、血沉及红细胞压积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通脉方能够有效修复急性脑梗死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功能,改善大鼠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对血-脑脊液屏障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通脉方 急性缺血灌注 神经功能 血-脊液屏障 血液学指标
下载PDF
丁苯酞治疗脑梗塞再灌注患者对血清s-100β蛋白、NSE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丁辉燕 邓立军 韩裕富 《血栓与止血学》 2018年第5期783-785,共3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治疗脑梗死再灌注患者对血清s-100β蛋白、NSE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早期脑梗塞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40例患者采用尿激酶再灌注手段,对照组40例... 目的探讨丁苯酞治疗脑梗死再灌注患者对血清s-100β蛋白、NSE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早期脑梗塞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40例患者采用尿激酶再灌注手段,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包含溶栓在内的常规治疗,而实验组在静脉溶栓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丁苯酞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之后血清s-100β蛋白、NSE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溶栓前血清中的s-100β蛋白、NSE、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溶栓后24 h、7 d,血清中的s-100β蛋白含量逐渐下降,溶栓治疗的过程中,血清中的NSE含量开始升高,溶栓治疗结束后,NSE含量随之下降,溶栓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P<0.05)。结论丁苯酞治疗脑梗死再灌注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和NSE,有助于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降低再灌注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脑梗死再灌注 血清S-100Β蛋白 神经功能缺损
下载PDF
半枝莲总黄酮调控RIP1/RIP3通路减轻急性脑梗死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的损伤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立波 姚袁媛 +1 位作者 王清勇 刘雯 《中医学报》 CAS 2020年第7期1476-1484,共9页
目的:分析半枝莲总黄酮通过调控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eceptor interaction protein kinase-1,RIP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eceptor interaction protein kinase-3,RIP3)通路减轻急性脑梗死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损伤的机... 目的:分析半枝莲总黄酮通过调控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eceptor interaction protein kinase-1,RIP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eceptor interaction protein kinase-3,RIP3)通路减轻急性脑梗死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损伤的机制。方法:从48只SPF级SD大鼠中随机挑出40只建立大鼠中脑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剩余8只记为阴性对照组。将MCAO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半枝莲总黄酮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以30 mg·kg^-1尼莫地平溶于2 mL生理盐水中灌胃;半枝莲总黄酮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分别使用200 mg·kg^-1、100 mg·kg^-1、50 mg·kg^-1半枝莲总黄酮溶于2 mL生理盐水中灌胃;模型组和阴性对照组使用2 mL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连续给药10 d。给药前后分别使用Longa评分标准对大鼠神经功能进行评分;治疗前后分别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IL-6水平。断头法处死大鼠后,取模型大鼠大脑皮层梗死部位组织和阴性对照组大鼠大脑皮层相同部位组织,通过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观察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凋亡情况;采用HE染色观察大脑皮层组织病理变化;使用RT-qPCR检测大脑皮层组织中RIP1、RIP3和MLKL mRNA相对表达量;通过蛋白免疫印记法检测大脑皮层组织RIP1、RIP3和MLKL蛋白表达量及p-RIP1、p-RIP3、p-MLKL水平。结果:神经功能评分比较显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半枝莲总黄酮不同剂量组均低于治疗前(P<0.05)。给药后,模型组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阳性对照组和半枝莲总黄酮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低于模型组(P<0.05),半枝莲总黄酮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低于阳性对照组和半枝莲总黄酮低剂量组(P<0.05),半枝莲总黄酮高剂量组低于半枝莲总黄酮中剂量组(P<0.05)。大鼠血清中IL^-1β、TNF-α和IL-6水平显示:模型组给药后以上指标高于给药前(P<0.05),阳性对照组和半枝莲总黄酮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给药后均低于给药前(P<0.05);给药后,模型组高于阴性对照组(P <0. 05),阳性对照组和半枝莲总黄酮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低于模型组(P <0. 05),半枝莲总黄酮高剂量和中剂量组低于阳性对照组和半枝莲总黄酮低剂量组(P <0. 05),半枝莲总黄酮高剂量组低于半枝莲总黄酮中剂量组(P <0. 05)。脑神经细胞凋亡TUNEL染色结果显示:阳性对照组和半枝莲总黄酮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均低于模型组(P <0. 05),半枝莲总黄酮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均低于阳性对照组和半枝莲总黄酮低剂量组(P <0. 05),半枝莲总黄酮高剂量组低于半枝莲总黄酮中剂量组(P <0. 05)。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大脑皮层组织出现严重水肿,空泡样变,阳性对照组和半枝莲总黄酮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均减轻,其中半枝莲总黄酮高剂量组病变程度最轻;RIP1、RIP3和MLKL蛋白表达量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RIP1、RIP3和MLKL m RNA相对表达量和p-RIP1、p-RIP3、p-MLKL水平结果显示:阳性对照组和半枝莲总黄酮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均低于模型组(P <0. 05),半枝莲总黄酮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低于阳性对照组和半枝莲总黄酮低剂量组(P <0. 05),半枝莲总黄酮高剂量组低于半枝莲总黄酮中剂量组(P <0. 05)。结论:半枝莲总黄酮能降低急性脑梗死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功能损伤,减轻炎性反应,减轻神经元损伤,推测其作用机制与下调RIP1、RIP3和MLKL m RNA表达,降低p-RIP1、pRIP3、p-MLKL水平,抑制RIP1/RIP3通路对细胞程序性凋亡的调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枝莲总黄酮 急性缺血灌注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 神经元损伤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