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梗死危险因素与血管内皮功能 被引量:6
1
作者 陈洪汉 黎红华 《医学综述》 2011年第20期3054-3056,共3页
脑梗死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尿酸血症等均能导致血管内皮功能损伤。且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可能具有协同作用。脑梗死危险因素导致血管内皮损伤的... 脑梗死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尿酸血症等均能导致血管内皮功能损伤。且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可能具有协同作用。脑梗死危险因素导致血管内皮损伤的共同病理机制可能是氧自由基反应及炎性反应,且氧自由基反应及炎性反应引起血管内皮功能损伤亦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危险因素 血管内皮功能 氧自由基反应 炎性反应
下载PDF
中药汤剂结合西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对血脂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评《脑梗死》
2
作者 肖树强 吕强 +2 位作者 王胜 魏卿 李郭茜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I0004-I0004,共1页
《脑梗死》由赵建国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ISBN:9787117074513。主要介绍了与脑梗死疾病相关的专业知识。近年来,国内外对于脑梗死疾病的研究和实践已经取得了很大程度的进步。主要表现在:更多脑梗死危险因素被发现和有效控制;更早... 《脑梗死》由赵建国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ISBN:9787117074513。主要介绍了与脑梗死疾病相关的专业知识。近年来,国内外对于脑梗死疾病的研究和实践已经取得了很大程度的进步。主要表现在:更多脑梗死危险因素被发现和有效控制;更早开展介入和溶栓治疗;恢复期为患者提供神经康复治疗等。同时应当看到一些问题的存在,即:虽然发现了很多危险因素,但是仍有不少脑梗死患者的发病原因无法确定,还需开展规范且系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卫生出版社 溶栓治疗 中药汤剂 赵建国 炎症因子水平 脑梗死危险因素 缺血性卒中患者 神经康复治疗
下载PDF
脑卒中护理门诊的4C管理模式在脑梗死高危人群中的应用
3
作者 王小丽 曹俊景 +2 位作者 李玲杰 张冬 司晓娜 《华夏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96-201,共6页
目的分析脑卒中护理门诊的4C管理模式应用于脑梗死高危人群中的效果。方法以2021年1月至12月收治的73例脑梗死高危人群为对照组,以2022年1月至12月收治的75例脑梗死高危人群为4C管理组。对照组采用脑卒中护理门诊的常规延续护理模式,4C... 目的分析脑卒中护理门诊的4C管理模式应用于脑梗死高危人群中的效果。方法以2021年1月至12月收治的73例脑梗死高危人群为对照组,以2022年1月至12月收治的75例脑梗死高危人群为4C管理组。对照组采用脑卒中护理门诊的常规延续护理模式,4C管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脑卒中护理门诊的4C管理模式。干预并随访6个月,调查脑梗死危险因素达标率,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Ⅱ)评估健康行为,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估自我护理能力。结果干预后,4C管理组的血压、血脂、血糖、运动能力、体质量指数等脑梗死危险因素达标率,健康责任、自我实现、营养、运动锻炼、人际关系、压力管理等健康行为评分,自护技能、自护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等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脑梗死高危人群管理期间脑梗死发生率高于4C管理组(P<0.05)。结论脑卒中护理门诊的4C管理模式可以显著改善脑梗死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达标率,能够提升健康行为及自我护理能力,预防脑梗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护理门诊 4C管理模式 高危人群 脑梗死危险因素达标率 健康行为 自我护理能力
下载PDF
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对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洪汉 黎红华 +1 位作者 林琅 杨梅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3期196-198,共3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危险因素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与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作为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评价指标。将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多危险因素脑梗死组、单危险因素脑梗死组,并选取... 目的探讨脑梗死危险因素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与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作为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评价指标。将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多危险因素脑梗死组、单危险因素脑梗死组,并选取健康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其血清中vWF与sEPCR含量。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且分别将vWF、sEPCR作为因变量,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作为自变量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多危险因素脑梗死组血浆中vWF与sEPCR含量显著高于单危险因素脑梗死组(P<0.001)。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等脑梗死危险因素均与vWF和sEPCR存在线性回归关系。结论脑梗死危险因素越多,则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可能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危险因素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
下载PDF
36例新生儿脑梗死的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宁伟伟 江倩男 仇丽华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27期61-63,共3页
目的总结新生儿脑梗死临床资料,以探讨其常见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有效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新生儿脑梗死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脑梗死患儿中21例(58.3%)为剖宫产出生;15例(41.7%)顺产患儿中4例产钳助产;5例孕母合并妊娠期... 目的总结新生儿脑梗死临床资料,以探讨其常见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有效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新生儿脑梗死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脑梗死患儿中21例(58.3%)为剖宫产出生;15例(41.7%)顺产患儿中4例产钳助产;5例孕母合并妊娠期糖尿病;6例妊娠期高血压;6例有围生期缺氧病史。患儿的首发症状为抽搐21例(58.3%),阵发性青紫6例(16.7%),反应差、易激惹或呼吸暂停8例(22.2%),口角歪斜1例(2.8%)。患儿均进行了头颅MRI+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左侧脑梗死26例(72.2%),右侧脑梗死9例(25%),双侧脑梗死1例(2.8%),其中大脑中动脉分支或主干梗死29例(80.6%)。26例随访病例中单侧肢体肌张力偏高6例,单侧肌力低3例;2例脑性瘫痪,智力及运动发育落后;2例语言发育落后。结论新生儿脑梗死常见危险因素为异常分娩、围产期缺氧及妊娠期糖尿病或高血压。临床上多以抽搐发作为首要症状,以左侧脑梗死多见,累及的血管为大脑中动脉分支或主干。头颅磁共振是最可靠的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脑梗死危险因素 诊断
下载PDF
短暂脑缺血发作短期发展为脑梗死1例报告 被引量:1
6
作者 郝姗姗 黎凯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2年第11期63-64,共2页
报告1例短暂脑缺血发作(TIA)治疗失败短期发展为脑梗死典型病例,探析中风先兆病因病机系脏腑气血虚损而致内生痰、火、风、瘀等实邪,TIA发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乃脑血管狭窄、脑梗死病史、高龄、高血压、TIA发作时间较长,结合"治未... 报告1例短暂脑缺血发作(TIA)治疗失败短期发展为脑梗死典型病例,探析中风先兆病因病机系脏腑气血虚损而致内生痰、火、风、瘀等实邪,TIA发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乃脑血管狭窄、脑梗死病史、高龄、高血压、TIA发作时间较长,结合"治未病"化痰、滋阴、息风、化瘀等方法中医药干预可防治中风先兆,改善TIA的预后,减少TIA发展为脑梗死,从而预测TIA长期预后,期望提醒重视中医药对TIA早期干预,改善TIA患者长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缺血发作 中风先兆 病因病机 脑梗死危险因素 治未病 长期预后 病例报告
下载PDF
积极预防缺血性卒中
7
作者 李大伟 《小康》 2024年第15期81-81,共1页
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脑梗死危险因素发生发展和临床事件的上游措施,是疾病预防的基石。缺血性卒中又称脑梗死,是指由多种因素导致脑血管堵塞或严重狭窄,使脑血流灌注不足,进而缺血、缺氧导致供血区域内脑组织坏死的疾病。随着我国人口老... 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脑梗死危险因素发生发展和临床事件的上游措施,是疾病预防的基石。缺血性卒中又称脑梗死,是指由多种因素导致脑血管堵塞或严重狭窄,使脑血流灌注不足,进而缺血、缺氧导致供血区域内脑组织坏死的疾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缺血性卒中是我国人群的主要死亡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血流灌注 供血区域 临床事件 组织坏 疾病预防 健康生活方式 脑梗死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