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醒脑开窍针刺介入时机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2021年3月—2022年8月收诊的86例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醒脑开窍针刺疗法,观察组(43例)在发...目的分析醒脑开窍针刺介入时机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2021年3月—2022年8月收诊的86例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醒脑开窍针刺疗法,观察组(43例)在发病后48 h内开始介入针刺疗法,对照组(43例)则在生命体征稳定48 h后开始介入针刺疗法,对比两组疗效差异、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变化、血清S-100β蛋白含量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35%(41/43)比对照组74.42%(32/43)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FMA)、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生活质量评估表(SS-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疗后两组血清S-100β蛋白含量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介入醒脑开窍针刺治疗对脑梗死患者效果明确,优于晚介入针刺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体感模拟训练联合间歇充气加压(IPC)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40例。使用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将他们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21)和联合...目的探讨体感模拟训练联合间歇充气加压(IPC)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40例。使用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将他们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21)和联合组(n=19)。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体感模拟训练联合IPC治疗。主要结局:干预前后主动伸展任务期间肘部伸展和躯干向前运动的变化。次要结局:干预前后上肢Fugl-Meyer评估、积木箱子测验、行动研究手臂测试(ARAT)、运动活动日志(MAL)和卒中影响量表(SIS)。结果2组肘部伸展角度在干预后都有所增加,并且联合组的增加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6.4±0.9 vs 2.5±0.6,P=0.04,效应量=0.68)。2组躯干向前运动在干预后都有所降低,并且联合组的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6.1±0.8 vs−2.3±0.4,P=0.04,效应量=0.70)。2组Fugl-Meyer评分在干预后均有所增加,并且联合组干预后Fugl-Meyer评分明显大于对照组(49.0±4.6 vs 42.1±4.9,P=0.03,效应量=0.81)。2组在ARAT、积木箱子测验评分、MAL评分及SIS的变化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感模拟训练联合IPC治疗有助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肘部伸展、Fugl-Meyer评分,减少躯干向前运动。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分析醒脑开窍针刺介入时机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2021年3月—2022年8月收诊的86例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醒脑开窍针刺疗法,观察组(43例)在发病后48 h内开始介入针刺疗法,对照组(43例)则在生命体征稳定48 h后开始介入针刺疗法,对比两组疗效差异、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变化、血清S-100β蛋白含量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35%(41/43)比对照组74.42%(32/43)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FMA)、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生活质量评估表(SS-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疗后两组血清S-100β蛋白含量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介入醒脑开窍针刺治疗对脑梗死患者效果明确,优于晚介入针刺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文摘目的探讨体感模拟训练联合间歇充气加压(IPC)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40例。使用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将他们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21)和联合组(n=19)。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体感模拟训练联合IPC治疗。主要结局:干预前后主动伸展任务期间肘部伸展和躯干向前运动的变化。次要结局:干预前后上肢Fugl-Meyer评估、积木箱子测验、行动研究手臂测试(ARAT)、运动活动日志(MAL)和卒中影响量表(SIS)。结果2组肘部伸展角度在干预后都有所增加,并且联合组的增加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6.4±0.9 vs 2.5±0.6,P=0.04,效应量=0.68)。2组躯干向前运动在干预后都有所降低,并且联合组的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6.1±0.8 vs−2.3±0.4,P=0.04,效应量=0.70)。2组Fugl-Meyer评分在干预后均有所增加,并且联合组干预后Fugl-Meyer评分明显大于对照组(49.0±4.6 vs 42.1±4.9,P=0.03,效应量=0.81)。2组在ARAT、积木箱子测验评分、MAL评分及SIS的变化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感模拟训练联合IPC治疗有助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肘部伸展、Fugl-Meyer评分,减少躯干向前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