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4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列地尔治疗脑梗死后脑动脉供血不足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彩云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年第8期67-69,共3页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治疗脑梗死后脑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11月-2018年12月莒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后脑动脉供血不足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为复方丹参注射液组和前列地尔组,每组50例。复方丹参注射液组给...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治疗脑梗死后脑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11月-2018年12月莒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后脑动脉供血不足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为复方丹参注射液组和前列地尔组,每组50例。复方丹参注射液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前列地尔组则给予前列地尔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血液流变学恢复正常时间;治疗前后2组血浆比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水平;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前列地尔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组的78.00%(P<0.05);治疗后,2组血浆比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前列地尔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大于复方丹参注射液组(P<0.05);前列地尔组症状改善时间、血液流变学恢复正常时间为(5.21±1.02)、(7.27±1.27)d,短于复方丹参注射液组的(7.77±1.22)、(8.80±1.78)d(P<0.05);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前列地尔治疗脑梗死后脑动脉供血不足的效果显著,可缩短病情好转时间,改善患者血浆比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水平,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 复方丹参注射液 脑梗死后脑动脉供血不足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前列地尔治疗脑梗死后脑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盛卫丰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9期123-125,共3页
目的:分析前列地尔治疗脑梗死后脑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1年9月-2017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2例脑梗死后脑动脉供血不足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组采用前列地尔... 目的:分析前列地尔治疗脑梗死后脑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1年9月-2017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2例脑梗死后脑动脉供血不足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组采用前列地尔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97.56%,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301,P<0.05);治疗组血浆比黏度(1.50±0.25)m Pa·s、全血比黏度(5.10±0.30)m Pa·s、红细胞比容(0.43±0.04)L/L、红细胞聚集指数(1.55±0.31)、纤维蛋白原(3.52±1.75)g/L,均低于对照组的(1.70±0.18)m Pa·s、(6.11±0.68)m Pa·s、(0.49±0.05)L/L、(1.80±0.36)、(4.45±1.33)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脑梗死后脑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展开专业治疗时,予以其前列地尔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可明显提升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 脑梗死后脑动脉供血不足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前列地尔辅助治疗脑梗死后脑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神经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朱少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第4期66-68,共3页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辅助治疗脑梗死后脑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6月湖南省双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后脑动脉供血不足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每组5...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辅助治疗脑梗死后脑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6月湖南省双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后脑动脉供血不足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常规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功能指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常规组的70.00%(χ^(2)=6.250,P=0.012);治疗后,2组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比容及纤维蛋白原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常规组(P <0.01);治疗后,2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神经生长因子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常规组(P <0.01)。结论前列地尔辅助治疗脑梗死后脑动脉供血不足可明显提高效果,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神经功能,对患者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 脑梗死后脑动脉供血不足 临床疗效 液流变学指标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前列地尔辅助治疗脑梗死后脑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神经功能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李文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9期41-42,共2页
研究前列地尔辅助治疗在脑梗死后脑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脑梗死后脑动脉供血不足患者100例,收治时间为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将其分为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组对症治疗)与观察组患者(采取前列地尔治疗),... 研究前列地尔辅助治疗在脑梗死后脑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脑梗死后脑动脉供血不足患者100例,收治时间为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将其分为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组对症治疗)与观察组患者(采取前列地尔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指标以及血流变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疗效上有差异,且观察组患者比常规组患者高,P<0.05;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两两比较有差异,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低于常规组患者,神经生长因子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前列地尔辅助治疗有着显著效果,可以考虑积极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 辅助治疗 脑梗死后脑动脉供血不足 疗效 液流变学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前列地尔治疗脑梗死后脑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冯雪艳 王小云 《医学综述》 2014年第12期2262-2263,共2页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治疗脑梗死后脑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新疆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5例脑梗死后脑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纳入本研究,均给予前列地尔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脑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血液流变学...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治疗脑梗死后脑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新疆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5例脑梗死后脑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纳入本研究,均给予前列地尔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脑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经过为期14 d的治疗后,患者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的脑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前列地尔治疗脑梗死后脑动脉供血不足,有助于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脑动脉供血不足情况,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 动脉不足
下载PDF
前列地尔治疗脑梗死后脑动脉供血不足中的效应体会 被引量:4
6
作者 黄庆荣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8期73-73,共1页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治疗脑梗死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将法较多,疗效各异。前列地尔是一种天然前列腺素(PGE1)类物质,具有广泛的生理药理作用,能够明显的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红细胞变形等从患者30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15例,采用...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治疗脑梗死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将法较多,疗效各异。前列地尔是一种天然前列腺素(PGE1)类物质,具有广泛的生理药理作用,能够明显的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红细胞变形等从患者30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15例,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25例,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观察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功能缺损程度指标评分(NDS)的变化。结果治疗组NDS下降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 动脉不足
下载PDF
前列地尔治疗脑梗死后脑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陈雄辉 《中国处方药》 2019年第8期87-88,共2页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对脑梗死后脑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6年4月~2019年3月收治的106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样本,随机分组后,对照组予以基础诊疗,观察组除基础诊疗外,另加用前列地尔,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对脑梗死后脑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6年4月~2019年3月收治的106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样本,随机分组后,对照组予以基础诊疗,观察组除基础诊疗外,另加用前列地尔,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临床效果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总有效率(92.5%)显著高于对照组(7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能有效治疗脑梗死后脑动脉供血不足,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 动脉不足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前列地尔在脑梗死后脑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有效率分析
8
作者 张永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062-0066,共5页
本研究旨在深度探讨前列地尔在治疗脑梗死后导致的脑动脉供血不足问题上的实际效果。方法 在我院,我们挑选了100名脑梗死后脑动脉供血不足的病人,并根据他们的健康状况进行了分组,实验组还额外采用了前列地尔。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对... 本研究旨在深度探讨前列地尔在治疗脑梗死后导致的脑动脉供血不足问题上的实际效果。方法 在我院,我们挑选了100名脑梗死后脑动脉供血不足的病人,并根据他们的健康状况进行了分组,实验组还额外采用了前列地尔。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对两个不同组别的临床试验数据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和分析。结果 在血液流变学的多个指标、临床症状缓解的时间长度、神经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实验组在接受治疗后的表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前列地尔在脑梗死后导致的脑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中显示出了明显的治疗效果,能够显著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后脑动脉供血不足 前列地尔 临床效果 神经功能
下载PDF
不同针灸介入时机对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
9
作者 杨利 何晓宏 +2 位作者 王小慧 李梦雪 姚生荣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6-200,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针灸介入时机对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8月收治的116例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针灸介入时机分为两组。两组均进行静脉溶栓及常规... 目的观察不同针灸介入时机对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8月收治的116例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针灸介入时机分为两组。两组均进行静脉溶栓及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61例患者于发病72 h内给予针灸治疗,对照组55例患者于发病2周时给予针灸治疗。检测两组不同时间点侧支循环代偿情况、脑损伤标志物的水平,评估两组不同时间点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神经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中医症状评分的差异,统计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侧支循环代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和随访时,两组患侧大脑前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与对侧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比值(Ratio of the average flow ve⁃locity of the affected anterior cerebral artery to the average flow velocity of the contralateral middle cerebral artery,iVACA/cVM⁃CA)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同时间点较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患侧大脑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与对侧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比值(Ratio of the average flow velocity of the affected 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 to the average flow velocity of the contralateral middle cerebral artery,iVPCA/cVMCA)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脑损伤标志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和随访时,两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同时间点较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钙结合蛋白β(Calcium binding proteinβ,S100β)、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 protein,GFAP)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同时间点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前,两组Fugl-Meyer评分、中医症状评分等相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和随访时,两组MMSE评分、BI评分及上肢和下肢Fugl-Meyer评分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同时间点较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中医症状评分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同时间点较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52%(54/61)高于对照组的72.73%(4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病72h内采用针灸治疗可改善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脑损伤标志物的表达,改善脑血流,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动脉 急性 损伤标志物 神经功能
下载PDF
脑梗死与慢性脑供血不足转归结局影响因素的回顾性研究分析
10
作者 郝晓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001-0004,共4页
分析脑梗死与慢性脑供血不足转归结局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脑梗死与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共40例,其中,脑梗死与慢性脑供血不足各有20例患者,分析两组的一般资料和多因素回归分析,了解其转归结局影响因素。结果 ... 分析脑梗死与慢性脑供血不足转归结局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脑梗死与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共40例,其中,脑梗死与慢性脑供血不足各有20例患者,分析两组的一般资料和多因素回归分析,了解其转归结局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如性别、年龄、病程、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同半胱氨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两者之间的一般数据没有显著的差别(P>0.05)。非条件多因子逻辑回归分析发现,如性别、年龄、病程、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各项指标均未产生明显或没有作用(P>0.05),而Hcy可作为判断脑梗死及慢性脑缺血结局的重要参考指标。结论 脑梗死与慢性脑供血不足转归结局影响因素的回顾性分析显示Hcy对两者的结局有明显影响,随着Hcy升高,患者的结局出现恶化现象,因此,需要在患者治疗过程加强Hcy的监测和控制,以更好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不足 转归结局 影响因素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老年人脑干梗死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病例回顾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管锦群 王鲁宁 +3 位作者 王振福 孙鹏 高峰 张熙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25-227,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脑干梗死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 I)临床特点的异同。方法回顾分析14例老年脑干梗死患者以及95例老年VB I患者的症状、体征、化验结果、影像学等临床资料。结果脑干梗死组运动障碍、感觉障碍、饮水呛咳、构音障碍以及颅... 目的探讨老年人脑干梗死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 I)临床特点的异同。方法回顾分析14例老年脑干梗死患者以及95例老年VB I患者的症状、体征、化验结果、影像学等临床资料。结果脑干梗死组运动障碍、感觉障碍、饮水呛咳、构音障碍以及颅神经体征、浅感觉障碍、下肢病理征、肌力减退和共济失调的发生率(71.4%、57.1%、50.0%、71.4%、92.9%、35.7%、100.0%、78.6%、42.9%)显著高于VB I组(19.0%、16.4%、3.2%、3.2%、18.9%、14.7%、36.8%、20.0%、15.8%)。脑干梗死组高血压的患病率(85.7%)显著高于VB I组(50.5%)。脑干梗死组入院后血糖均值(5.05±0.77)mmol/L低于VB I组(6.00±1.14)mmol/L。结论对于有后循环系统缺血临床表现的老年患者,应更加重视症状、体征的特征性变化,而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以及发病时血糖的水平有助于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底动脉不足 诊断 鉴别 老年人
下载PDF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6
12
作者 郭立斌 施宛辰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5期5000-5002,共3页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8例脑梗死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一般治疗,对照组患者在一般治疗基础上给予疏血...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8例脑梗死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一般治疗,对照组患者在一般治疗基础上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ivgtt,qd。观察组患者在一般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ivgtt,qd。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和血液黏度指标,并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血液黏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血脂水平和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明显低于或快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用于治疗脑梗死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血脂水平、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和血液黏度,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不足 丹参川芎嗪 液黏度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对脑梗死患者椎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3
作者 骈林萍 李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7年第5期62-62,共1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脑梗死患者颅外段椎动脉血流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脑梗死患者的椎动脉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设非脑梗死60例作对照组,观察其形态、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结果100例患者的椎动脉均显示有不同程度的管壁增厚,...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脑梗死患者颅外段椎动脉血流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脑梗死患者的椎动脉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设非脑梗死60例作对照组,观察其形态、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结果100例患者的椎动脉均显示有不同程度的管壁增厚,内径狭窄,血流量减少,阻力指数增高,其中血流量减少、阻力指数增高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对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脑梗死患者的诊断提供了血流动力学和形态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不足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小脑梗死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8例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汪东林 田东 《吉林医学》 CAS 2008年第9期782-782,共1页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不足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和脑干梗死患者的瞬目反射检测 被引量:1
15
作者 房建北 温杰 +2 位作者 肖立崇 刘义国 张为烈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3年第4期204-206,共3页
目的 :探讨瞬目反射 (BR)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I)及脑干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表面电极刺激三叉神经眶上支 ,在双侧眼轮匝肌进行记录。对BR异常者治疗 1、3、6个月后复查。结果 :VBI组 80例治疗前BR异常者 5 8例 (72 5 % ) ... 目的 :探讨瞬目反射 (BR)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I)及脑干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表面电极刺激三叉神经眶上支 ,在双侧眼轮匝肌进行记录。对BR异常者治疗 1、3、6个月后复查。结果 :VBI组 80例治疗前BR异常者 5 8例 (72 5 % ) ,治疗一个月后复查BR恢复正常者 39例 ,BR正常或治疗后恢复正常者近期都能获得基本痊愈 ,而BR持续异常者则预后较差。脑干梗死组 2 6例 ,BR全部异常且异常程度重于VBI组。结论 :在对VBI及脑干梗死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评价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目反射 检测 椎基底动脉不足 临床资料
下载PDF
脑梗死与慢性脑供血不足危险因素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许康 阮清源 +3 位作者 郭建敏 陈小奇 孙国兵 李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2922-2925,共4页
目的研究脑梗死与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危险因素的差异性。方法 176例住院患者,其中脑梗死患者101例,慢性脑供血不足者75例。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 目的研究脑梗死与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危险因素的差异性。方法 176例住院患者,其中脑梗死患者101例,慢性脑供血不足者75例。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明确患者原发性高血压、Ⅱ型糖尿病诊断。采用非条件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统计方法,分析上述各危险因素中能够预测脑梗死或慢性脑供血不足两种不同转归的因素。结果在脑梗死或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中,上述各危险因素中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一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5.426,P<0.001),其他危险因素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梗死或慢性脑供血不足两种不同转归的预测因素,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者并发脑梗死的几率高于慢性脑供血不足;而高血压病、Ⅱ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三者并发脑梗死或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几率没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慢性不足
下载PDF
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的预后与梗死区供血动脉的关系 被引量:5
17
作者 游平弟 李康增 +4 位作者 郑建明 郑志雄 岳增昌 王建忠 叶晓峰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94-397,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梗死区供血动脉对急性腔隙性脑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经MRI检查证实的急性腔隙性脑梗死住院病例,根据其梗死部位的供血动脉对病例进行分组,通过电话沟通的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用Rankin(MRS)评分和Barthel指数(BI)... 目的 探讨不同梗死区供血动脉对急性腔隙性脑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经MRI检查证实的急性腔隙性脑梗死住院病例,根据其梗死部位的供血动脉对病例进行分组,通过电话沟通的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用Rankin(MRS)评分和Barthel指数(BI)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评估以及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根据MRS评分和BI指数将病例分为预后好组和预后差组,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对预后产生影响的因素.结果 共随访到102病例,分为大脑中动脉深穿支27例,脉络膜前动脉44例,基底动脉旁中央支20例,大脑后动脉深穿支11例,共4组.各组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糖尿病史或高胆固醇血症史的患者较其他患者的预后差(P〈0.05).结论 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的预后与供血动脉无显著相关性.高龄、糖尿病史和高胆固醇血症史的患者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隙性 动脉 预后
下载PDF
酷似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小脑梗死10例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洪哲仁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5期204-205,共2页
目的探讨以眩晕为主要表现的小脑梗死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早期诊断对疾病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以眩晕为主要症状但无共济失调表现的小脑梗死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年龄40~70岁,CT检查未发现梗死灶,MRI阳性率为100%。脑梗... 目的探讨以眩晕为主要表现的小脑梗死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早期诊断对疾病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以眩晕为主要症状但无共济失调表现的小脑梗死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年龄40~70岁,CT检查未发现梗死灶,MRI阳性率为100%。脑梗死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入院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8例患者小脑梗死的病灶主要位于单侧小脑半球后下部,属于小脑后下动脉(PICA)供血区域;2例小脑梗死的病灶位于小脑蚓部后部及其附近的两侧小脑半球,属于小脑后下动脉中间支(mPICA)供血区域。结论无共济失调小脑梗死常见于PICA供血区。对于有脑梗死危险因素的眩晕患者,如果症状频繁发作或持续时间长,即使无共济失调表现,也应完善MRI检查明确有无小脑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共济失调 椎基底动脉不足
下载PDF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徐金娥 柳志一 王音 《当代医学》 2019年第29期15-17,共3页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脑梗死后VBI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一般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脑梗死后VBI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一般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一氧化氮(NO)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后两组ET-1、vWF水平降低,NO水平升高(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后VBI效果良好且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不足 丹参川穹嗪
下载PDF
西比林联合血塞通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合并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金曦东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29期607-608,共2页
目的探讨西比林联合血塞通用于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合并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选择我院2007年5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西比林;观察组患者采用西比林联合血塞通联合治疗,... 目的探讨西比林联合血塞通用于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合并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选择我院2007年5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西比林;观察组患者采用西比林联合血塞通联合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颅内血管平均血流速度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46%,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4%;观察组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凝聚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大脑前、中动脉,椎动脉(TAMX)显著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西比林联合血塞通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合并腔隙性脑梗死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比林 塞通 椎基底动脉不足 腔隙性 临床观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