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8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巴曲酶联合丁苯酞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D-二聚体水平影响
1
作者 毕春辉 瞿玲玲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048-0053,共6页
研究巴曲酶与丁苯酞联用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病人血浆hs-CRP和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0月-2022年4月收治的130例急性进展期脑梗死病人,随机分成两组66名,对照组66名,对照组64名,对照组口服巴曲酶注射液,观察组口服巴曲... 研究巴曲酶与丁苯酞联用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病人血浆hs-CRP和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0月-2022年4月收治的130例急性进展期脑梗死病人,随机分成两组66名,对照组66名,对照组64名,对照组口服巴曲酶注射液,观察组口服巴曲酶与丁苯酞,共14天。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脑血流动力学,认知功能,生存质量,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IL-6,TNF-α,内皮功能,副反应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后,两组的 Vs, Vd, Vm, PI, RI均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实验组 Vs, Vd, Vm, PI, RI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SS-QOL总分均有明显下降, MMSE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SS-QOL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MMSE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hs-CRP,D-dimer,IL-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下降(P<0.05);治疗前后,血浆hs-CRP,D-二聚体,IL-6,肿瘤坏死因子-α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浆 ET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 NO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 ET和 NO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的副作用比较无显著性(P>0.05)。结论 巴曲酶加丁苯酞治疗急性进展期脑梗死,可改善脑组织灌注,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改善认知功能,改善患者预后,其机制可能与抑制hs-CRP、D-dimer、TNF-α、IL-6等表达及分泌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曲酶 丁苯酞 急性进展性 hs-CRP d-
下载PDF
动态监测D-二聚体水平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的意义分析
2
作者 杨磊 周文勤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7期123-125,共3页
目的:分析动态监测D-二聚体水平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3年6月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溶栓效果分为观察组[溶栓有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目的:分析动态监测D-二聚体水平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3年6月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溶栓效果分为观察组[溶栓有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下降>50%,患者症状改善]与对照组(溶栓无效,NIHSS评分未下降,症状无改善),各60例。分析患者溶栓前及溶栓后2、6、24、48 h的D-二聚体水平。结果:溶栓前,两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溶栓前比较,两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在溶栓后2 h升高,随后逐渐降低,且观察组溶栓后2、6、24、48 h的D-二聚体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监测D-二聚体水平可以及时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溶栓治疗效果,分析患者具体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监测 d- 急性 溶栓治疗
下载PDF
活血化瘀通络方联合火针刺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血清D-二聚体、IL-6、TNF-a的影响
3
作者 杨雪 李亦聪 +2 位作者 林景琳 余文林 李轶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1-255,共5页
目的 探究活血化瘀通络方联合火针刺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血清D-二聚体、白介素-6(interleakin-6,IL-6)、肿瘤坏死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1年2月—2022年2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内... 目的 探究活血化瘀通络方联合火针刺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血清D-二聚体、白介素-6(interleakin-6,IL-6)、肿瘤坏死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1年2月—2022年2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及中医康复科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根据病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包含阿司匹林肠溶片、依达拉奉、复方甘露醇、胞二磷胆碱注射液),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活血化瘀通络方联合火针刺法,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脑血流动力学指标、D-二聚体、IL-6、TNF-α、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最大峰值流速(spectral atlas systolic peak velocity, Vs)、舒张末流速(end diastolic velocity, Vd)、平均流速(mean velocity, Vm)、血管搏动指数(pulsatile index, PI)、血管阻力指数(resistant index, RI)等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Vs、Vd、Vm、PI、RI等水平较高(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eural function defect score, NFDS)、生活质量量表(quality of life scale, SS-QOL)评分降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评分增高(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NFDS评分、SS-QOL评分降低,MMSE评分较高(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D-二聚体、IL-6、TNF-α水平降低(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清D-二聚体、IL-6、TNF-α水平较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血化瘀通络方联合火针刺法能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指标,促进认知功能的恢复,其作用机制与抑制血清D-二聚体、TNF-α和IL-6的合成与释放具有密切相关性,适宜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通络方 火针刺法 急性 血流动力学 d- IL-6 TNF-α
下载PDF
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Caprini评分、D-二聚体对急性脑梗死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高冕 杨雄杰 周守贵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4期95-99,共5页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AR)、Caprini评分、D-二聚体(D-D)对急性脑梗死后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3年3月在安徽省芜湖市中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2例,根据住院期间双下肢...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AR)、Caprini评分、D-二聚体(D-D)对急性脑梗死后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3年3月在安徽省芜湖市中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2例,根据住院期间双下肢静脉彩超结果将其分为血栓组(42例)和无血栓组(80例),收集两组的基本资料,比较两组FAR、Caprini评分、D-D等指标的差异。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急性脑梗死后LDVT形成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曲线比较FAR、Caprini评分、D-D单独及联合对急性脑梗死后LDVT形成的预测价值。结果 血栓组糖尿病患者占比、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14分患者占比、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8分患者占比、使用脱水药物>5 d患者占比、Caprini评分及D-D、FAR水平均高于无血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aprini评分(OR=1.803,95%CI:1.173~2.769)、D-D(OR=1.589,95%CI:1.235~2.043)、FAR(OR=1.609,95%CI:1.075~2.408)为急性脑梗死后LDVT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Caprini评分、FAR、D-D三者联合预测急性脑梗死后LDVT形成的受试者操作曲线下面积高于三者单独预测(P<0.05)。结论 FAR、Caprini评分、D-D与急性脑梗死后LDVT形成有关,可作为LDVT的预测指标,三者联合检测能提高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 Caprini评分 d-
下载PDF
N端脑钠肽、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5
作者 倪文伟 《系统医学》 2024年第6期1-4,共4页
目的探究N端脑钠肽、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与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8月南通市瑞慈医院收治的11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使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National H... 目的探究N端脑钠肽、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与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8月南通市瑞慈医院收治的11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使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National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对患者疾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根据NIHSS评分将患者分成轻度组(n=35)、中度组(n=46)和重度组(n=37),对比3组患者N端脑钠肽、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分析上述指标与急性脑梗死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3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N端脑钠肽、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低于中度组和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N端脑钠肽、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与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95、0.30、0.78,P均<0.05)。结论N端脑钠肽、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与急性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以作为疾病严重程度的反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端钠肽 同型半胱氨酸 d- 纤维蛋白原 急性 严重程度 相关性
下载PDF
D-二聚体、肿瘤坏死因子-α高水平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后的预后有影响
6
作者 陈涛 张杰 李宗仁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4年第1期80-82,87,共4页
目的:探讨D-二聚体、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择回顾性队列分析。收集经PCI治疗的368例STEMI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术后D-... 目的:探讨D-二聚体、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择回顾性队列分析。收集经PCI治疗的368例STEMI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术后D-二聚体、TNF-α、LDL-C的四分位界值进行分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估上述指标与预后的关系。终点指标为全因死亡和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结果:368例患者(男210,女158),年龄34~79岁,平均60岁。随访时间21.7(13.8~63.7)个月,期间全因死亡率为6.5%(22/368),MACCE发生率为10.1%(37/368)。单因素分析显示D-二聚体、TNF-α是影响STEMI患者PCI术后全因死亡和MACCE发生的危险因素(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D-二聚体≥600μg/L、TNF-α≥20.5 pg/mL是影响STEMI患者PCI术后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D-二聚体≥345μg/L、TNF-α≥20.5 pg/mL是影响STEMI患者PCI术后MAC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过高的D-二聚体、TNF-α水平对STEMI患者PCI术后的预后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 肿瘤坏因子-Α 低密度脂蛋白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急性心肌 预后
下载PDF
多模式CT联合血清D-二聚体和同型半胱氨酸在急性脑梗死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7
作者 徐春燕 简雯 +1 位作者 吴志忠 欧阳红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探讨多模式CT联合血清D-二聚体(D-D)、同型半胱氨酸(Hcy)在急性脑梗死(ACI)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医院收治的ACI患者82例,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其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 目的:探讨多模式CT联合血清D-二聚体(D-D)、同型半胱氨酸(Hcy)在急性脑梗死(ACI)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医院收治的ACI患者82例,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其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比较不同病情ACI患者的基线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分析多模式CT检查参数、血清D-D和Hcy水平与AC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并分析多模式超声检查参数联合血清D-D和Hcy水平预测ACI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不同病情严重程度ACI患者多模式CT下对称性测量双侧相应区域的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P)、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血清D-D及Hcy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序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随着MTT,TP,CBF,CBV及血清D-D,Hcy水平的升高,重度ACI的可能性分别为0.413倍、1.441倍、0.001倍、0.002倍、1.007倍、1.313倍(P<0.05);Kendall's tau-b相关性分析显示,TP及血清D-D,Hcy水平与AC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P<0.05),MTT,CBF,CBV与AC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MTT,TP,CBF,CBV及血清D-D,Hcy水平预测ACI患者预后不良风险的AUC均>0.70,预测价值理想,且以联合预测价值最佳。结论:多模式CT参数及血清D-D,Hcy水平与AC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且上述指标可预测ACI患者预后不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多模式CT d- 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CHA_(2)DS_(2)-VASc评分联合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比值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朱仁欢 刘凯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141-146,共6页
目的探讨CHA_(2)DS_(2)-VASc评分联合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比值(DFR)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IRA-SR)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安庆市立医院2021年9月至2023年1月ASTEMI患者108例,入院后均行急诊冠... 目的探讨CHA_(2)DS_(2)-VASc评分联合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比值(DFR)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IRA-SR)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安庆市立医院2021年9月至2023年1月ASTEMI患者108例,入院后均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及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TIMI),将TIMI 2~3级纳入SR组(35例),TIMI 0~1级纳入非SR组(73例)。比较两组CHA_(2)DS_(2)-VASc评分、DFR水平、不同CHA_(2)DS_(2)-VASc评分患者DFR水平,分析CHA_(2)DS_(2)-VASc评分与DFR相关性及两者对ASTEMI患者IRA-SR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CHA_(2)DS_(2)-VASc评分等级存在显著差异(P<0.05);SR组CHA_(2)DS_(2)-VASc评分、D-D、FIB、DFR水平低于非SR组(P<0.05);SR组、非SR组CHA_(2)DS_(2)-VASc评分1~2分患者D-D、FIB、DFR水平<3~4分患者<4分以上患者(P<0.05);SR组、非SR组CHA_(2)DS_(2)-VASc评分与DFR均呈正相关(r=0.600、0.790,P均<0.001);CHA_(2)DS_(2)-VASc评分、DFR预测ASTEMI患者IRA-SR的AUC为0.832(95%CI0.748~0.897)、0.816(95%CI 0.730~0.884);根据2.4 ROC曲线分析中所获取最佳截断值分为高水平与低水平,CHA_(2)DS_(2)-VASc评分、DFR低水平的ASTE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SR可能性高于高水平患者(P<0.05);CHA_(2)DS_(2)-VASc评分联合DFR预测ASTEMI患者IRA-SR的AUC为0.907(95%CI 0.836~0.955),敏感度为71.43%,特异度为95.89%,优于二者单独预测。结论CHA_(2)DS_(2)-VASc评分联合DFR预测ASTEMI患者IRA-SR的价值较为可靠,能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指导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 相关动脉 自发再通 CHA_(2)DS_(2)-VASc评分 d-/纤维蛋白原比值 预测价值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D二聚体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分析及检测作用
9
作者 袁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02-0105,共4页
观察并分析针对于患有脑梗死患者,在临床检测中分析D二聚体、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价值。方法 以2020~2023年期间,8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相同时期、数量的健康人员,对其均检测D二聚体、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观察不同组别的... 观察并分析针对于患有脑梗死患者,在临床检测中分析D二聚体、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价值。方法 以2020~2023年期间,8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相同时期、数量的健康人员,对其均检测D二聚体、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观察不同组别的指标情况,同时分析不同程度患者的水平情况,并观察治疗前后水平改善情况。结果 通过研究发现,脑梗死患者的D二聚体、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升高(p<0.05),并且急性期高于恢复期,同时在治疗后进行检测,也可明显观察到相关数值水平的降低,各组间数据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结论 通过分析脑梗死患者的D二聚体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及时分析患者的病情时期,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检测作用
下载PDF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清碱性磷酸酶、D二聚体在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
10
作者 马春红 王珂 相闽 《临床研究》 2024年第4期112-115,共4页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D-二聚体(D-D)、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将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64例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期选取60例老年高血压与6...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D-二聚体(D-D)、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将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64例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期选取60例老年高血压与6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观察,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分为高血压脑梗死轻型神经功能缺损组(高血压脑梗死A组)和高血压脑梗死中重型神经功能缺损组(高血压脑梗死B组)。比较各组Hcy、D-D、ALP水平差异;Pearson相关性分析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Hcy、D-D、ALP水平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三组Hcy、D-D、ALP水平存在差异,通过两两对比,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与单纯高血压组高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三项指标水平最高,其次为单纯高血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比较高血压合并脑梗死不同严重程度下的相关指标发现,高血压脑梗死B组的Hcy、D-D、ALP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cy、D-D、ALP水平与高血压脑梗死患者入院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r=0.700、0.852、0.724)。结论Hcy、D-D、ALP在老年高血压和高血压并脑梗死患者中均处于较高水平,且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三者联合检测之下对预测脑血管病变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对合理选择治疗方案,选择最佳术式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D 老年高血压
下载PDF
血浆ApoB/ApoA1比值和D-二聚体水平的列线图模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左心室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
11
作者 赵德轩 刘慧 贾蕾蕾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28-234,270,共8页
[目的]分析血浆ApoB/ApoA1比值和D-二聚体(D-D)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PCI术后左心室血栓形成(LVT)的预测价值,并建立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阜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87例STEMI患者。根据患者术后2... [目的]分析血浆ApoB/ApoA1比值和D-二聚体(D-D)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PCI术后左心室血栓形成(LVT)的预测价值,并建立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阜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87例STEMI患者。根据患者术后28天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LVT组和非LVT组。对两组患者血浆ApoB/ApoA1比值和D-D水平等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STEMI患者PCI术后L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并对列线图模型的诊断效能进行评价。[结果]血浆ApoB/ApoA1比值升高(OR=1.320,95%CI:1.057~1.648)、D-D水平增加(OR=1.031,95%CI:1.020~1.042)、术前TIMI为0级(OR=4.141,95%CI:1.018~16.849)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OR=0.906,95%CI:0.853~0.963)是PCI术后L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上述指标预测LVT形成的AUC分别为0.792、0.800、0.623和0.726。基于以上指标建立列线图模型,ROC曲线分析表明,模型一致性指数为0.926,校正曲线显示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一致性。[结论]STEMI患者血浆ApoB/ApoA1比值升高和D-D水平增加与PCI术后LVT形成具有密切关系,基于上述指标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对预测LVT有较高的诊断效能,有利于临床医务人员对高危患者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 载脂蛋白B 载脂蛋白A1 d- 左心室血栓形成
下载PDF
D-二聚体、超敏肌钙蛋白I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心脑血管事件预测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佳玉 张佳 +2 位作者 申园 李晶津 魏欣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3年第5期8-11,38,共5页
目的探讨D-二聚体、超敏肌钙蛋白I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因急性脑梗死就诊,病因急性脑卒中Org10172治疗试验分型为大动脉粥样硬... 目的探讨D-二聚体、超敏肌钙蛋白I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因急性脑梗死就诊,病因急性脑卒中Org10172治疗试验分型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的患者。本研究共纳入急性脑梗死患者464例,平均随访(46.44±13.35)个月。根据是否发生主要终点事件进行分组,有事件组患者124例,无事件组患者340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主要终点事件为再发脑梗死及急性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结果有事件组男性、年龄、吸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评分、血肌酐、估计肾小球滤过率、脑钠肽(BNP)、超敏肌钙蛋白I、D-二聚体与无事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z/χ^(2)=9.415、6.086、20.672、5.550、3.293、2.210、-5.365、-9.739、-14.399、-12.639,P<0.05)。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D-二聚体升高是再发脑梗死的预测因素(HR=4.318,95%CI=1.807~10.320,P<0.01),超敏肌钙蛋白I升高是急性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素(HR=3.924,95%CI=1.649~9.339,P<0.01)。男性、年龄、吸烟、BNP水平和NIHSS评分不是主要终点事件的预测因素。多因素Cox回归交互作用分析发现,D-二聚体升高及超敏肌钙蛋白I升高对主要终点事件的预测作用同其他因素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D-二聚体升高使急性脑梗死患者再发脑梗死风险增加4.3倍,超敏肌钙蛋白I升高使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急性缺血性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3.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 超敏肌钙蛋白I 急性 急性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D-二聚体、肌钙蛋白I在急性心肌梗死与主动脉夹层早期鉴别中的诊断价值
13
作者 李灿梅 吴振阳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1091-1093,共3页
目的:探究D-二聚体、肌钙蛋白I在急性心肌梗死与主动脉夹层早期鉴别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玉林市容县人民医院2020年4月~2022年3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组以及5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作为主动脉夹层组,比较... 目的:探究D-二聚体、肌钙蛋白I在急性心肌梗死与主动脉夹层早期鉴别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玉林市容县人民医院2020年4月~2022年3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组以及5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作为主动脉夹层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以及D-二聚体与肌钙蛋白I的情况,同时采取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二聚体、肌钙蛋白I联合诊断鉴别急性心肌梗死以及主动脉夹层的应用价值。结果:与主动脉夹层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肌钙蛋白I水平较高,D-二聚体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采用肌钙蛋白I在诊断与鉴别急性心肌梗死与主动脉夹层时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3,最佳截断值为0.951,诊断灵敏性为90.2%、特异性为89.2%;采用D-二聚体在诊断与鉴别急性心肌梗死与主动脉夹层时的AUC值为0.966,最佳截断值为1.209,诊断灵敏性为90.4%、特异性为85.3%;利用D-二聚体,肌钙蛋白I联合诊断鉴别急性心肌梗死与主动脉夹层时的AUC值为0.981,诊断灵敏性为96.1%,特异性为95.4%。结论:D-二聚体、肌钙蛋白I联合诊断鉴别急性心肌梗死以及主动脉夹层的应用价值较高,当肌钙蛋白I<0.951μg/L、D-二聚体>1.209 mg/L时,患者被判断为心肌梗死的可能性较小,在判断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则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 肌钙蛋白I 急性心肌 主动脉夹层 早期鉴别 诊断价值
下载PDF
PLR、D-二聚体联合CHA2DS2-VASc评分预测急性心肌梗死PCI后住院期间MACE的价值
14
作者 王天潇 陈亮 +3 位作者 王力 宗刚军 吴刚勇 沈沁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201-206,共6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D-二聚体(D-D)联合CHA2DS2-VASc评分预测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2年6月本院接受PCI术的8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前检... 目的探讨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D-二聚体(D-D)联合CHA2DS2-VASc评分预测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2年6月本院接受PCI术的8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前检测患者PLR,D-D,并计算CHA2DS2-VAsc评分,随访至出院,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MACE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分析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住院期间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术前PLR、D-D、CHA2DS2-VAsc评分及三者联合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住院期间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随访至出院,89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发生MACE 21例,MACE发生率为23.60%,其中心力衰竭13例、恶性心律失常1例、心源性死亡1例、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3例、再发心肌梗死3例,剩余68例(76.40%)均未发生MACE。发生组年龄、心衰病史例数占比、术前冠脉病变Gensini评分、C反应蛋白(CRP)、PLR、D-D、CHA2DS2-VAsc评分高于未发生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加、术前PLR升高、D-D升高、CHA2DS2-VAsc评分升高为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住院期间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术前PLR、D-D、CHA2DS2-VAsc评分及三者联合预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住院期间发生MACE的AUC值分别为0.708、0.660、0.658、0.805(P<0.05),且三者联合的AUC值均高于单一指标检测的AUC值(P<0.05)。结论PLR、D-D、CHA2DS2-VASc评分在预测急性心肌梗死PCI后住院期间是否发生MACE中具有重要价值,且三者联合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d- CHA2DS2-VASc评分 急性心肌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主要心脏不良事件 预测价值
下载PDF
CT灌注参数联合D-二聚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
15
作者 刘丹 陈伟彬 +1 位作者 陈妍 程明慧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期1525-1531,共7页
目的:探讨CT灌注参数联合D-二聚体(D-Dimer, D-D)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重症病房进行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85位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 目的:探讨CT灌注参数联合D-二聚体(D-Dimer, D-D)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重症病房进行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85位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发病后1.0~4.5 h内来院就诊,在6 h以内进行溶栓治疗,于溶栓后24 h内行CT灌注检查。根据患者7 d后CT检查是否发生出血,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同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血清D-二聚体水平以及CT灌注主要参数,将所得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绘制ROC曲线,分析CT灌注参数联合D-二聚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发生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结果:溶栓后共有24位患者发生出血转化,出血率为28.24%。出血组患者NIHSS评分及血清D-二聚体水平较未出血组升高(P < 0.05);出血组患者的脑血容量(CBV)和脑血流量(CBF)较未出血组呈明显下降趋势(P < 0.05);出血组患者的达峰时间(TTP)较未出血组呈上升趋势(P < 0.05);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BV (OR = 0.199)、CBF (OR = 0.883)、TTP (OR = 1.214)及D-二聚体(OR = 1.006)为发生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提示,相较于其他灌注参数,CBF的AUC值最大,为0.761,其敏感度为75.0%,特异度26.2%。当CBV及D-二聚体联合出现时,敏感性及特异性略有上升。结论:CT灌注参数CBF及血清D-二聚体水平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是否发生出血转化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溶栓 灌注成像 出血转化 d-
下载PDF
血清D-二聚体、cTnI、NT-proBNP水平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评估中的效能
16
作者 赵裴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0期139-141,共3页
目的:观察血清D-二聚体、肌钙蛋白I(cTnI)、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评估中的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10月该院收治的110例AMI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设为观察组,根据不同预后将其分... 目的:观察血清D-二聚体、肌钙蛋白I(cTnI)、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评估中的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10月该院收治的110例AMI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设为观察组,根据不同预后将其分为预后良好患者71例和预后不良患者39例,另选取同期该院进行体检的11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及不同预后AMI患者D-D、cTnI、NT-proBNP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D、cTnI、NT-proBNP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在AMI患者预后评估中的效能。结果:观察组D-D、cTnI、NT-pro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患者D-D、cTnI、NT-proBNP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D-D、cTnI、NT-proBNP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评估AMI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0、0.729、0.698、0.952,且联合检测评估AMI患者预后的效能高于三者单项检测。结论:D-D、cTnI、NT-proBNP水平联合检测在AMI患者预后评估中的效能高于三者单项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d- 肌钙蛋白I N末端钠肽前 预后 评估 效能
下载PDF
动态检测D-二聚体浓度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的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爱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5期89-91,共3页
目的探究动态检测D-二聚体浓度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的意义。方法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溶栓治疗后行血管造影检查的结果,以脑血管是否开通分为溶栓未通组和溶栓再通组,各50例。检测比较两组溶栓前及溶栓后2、6、24、48 h的D-... 目的探究动态检测D-二聚体浓度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的意义。方法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溶栓治疗后行血管造影检查的结果,以脑血管是否开通分为溶栓未通组和溶栓再通组,各50例。检测比较两组溶栓前及溶栓后2、6、24、48 h的D-二聚体浓度。结果溶栓前,两组D-二聚体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2、6、24、48 h,溶栓再通组D-二聚体浓度分别为(4.06±0.44)、(3.31±0.31)、(1.48±0.13)、(1.32±0.14)mg/L,均低于溶栓未通组的(4.38±0.42)、(3.66±0.33)、(3.51±0.32)、(1.67±0.12)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D-二聚体浓度可有效反映溶栓再通效果,D-二聚体可作为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及判断脑血管是否再通的有效指标,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d- 溶栓治疗 血管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与初发性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敏 林增榕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28期95-98,共4页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与初发性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初发急性脑梗死患者129例,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对病情严重程度进...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与初发性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初发急性脑梗死患者129例,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对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分为轻度脑梗死组和中重度脑梗死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年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与初发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通过ROC曲线分析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对初发性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年龄、同型半胱氨酸与初发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无相关性(P>0.05),性别、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与初发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有相关性(P<0.05);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对初发性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具有预测价值。其中,纤维蛋白原的AUC为0.622,P<0.05;D-二聚体的AUC为0.663,P<0.05。结论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是影响初发性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二者对初发性急性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具有预测价值,临床应关注初发性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凝血指标变化情况,结合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给予针对性干预治疗,以降低急性脑梗死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同型半胱氨酸 纤维蛋白原 d-
下载PDF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及D-二聚体与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狭窄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叶惠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3年第6期30-32,35,共4页
目的探讨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D-D)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脑血管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0月到2022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并接受治疗的ACI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按照血管造影和颈... 目的探讨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D-D)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脑血管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0月到2022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并接受治疗的ACI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按照血管造影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的结果将不同血管病变程度ACI患者分为血管正常组(n=10)、血管狭窄组(n=40)、血管闭塞组(n=20)三组,其中血管狭窄组分为单支狭窄组(n=15)和多支狭窄组(n=25)。同期收集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sdLDL-C、Hcy、D-D在各组间的表达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CI患者血管狭窄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的Glu、TG、sdLDL-C、Hcy、D-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dLDL-C、Hcy、D-D在ACI患者血管正常组、血管狭窄组、血管闭塞组中逐渐升高(P<0.05)。血管狭窄组患者中,多支狭窄组患者的sdLDL-C、Hcy、D-D水平明显高于单支狭窄组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dLDL-C、Hcy、D-D是影响ACI患者血管狭窄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sdLDL-C、Hcy、D-D在ACI患者中明显升高,且与患者脑血管狭窄程度密切相关,是影响ACI患者血管狭窄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同型半胱氨酸 d-
下载PDF
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D-二聚体浓度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后左心室血栓发生的关系
20
作者 曹琳 顾彬 +2 位作者 王叶宝 余晓娟 张旻慜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364-369,394,共7页
目的分析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D-二聚体(D-dimer,D-D)浓度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PCI治疗后发生左心室血栓(left v... 目的分析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D-二聚体(D-dimer,D-D)浓度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PCI治疗后发生左心室血栓(left ventricular thrombosis,LVT)的关系。方法选取泰州市人民医院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120例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在医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于治疗后2周内行超声检查,根据患者LVT发生情况分为LVT组和非-LVT组。PCI治疗前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检测相关实验室指标[血糖(blood glucose,B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GHb)、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NT-proBNP、D-D、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等],分析各指标与STEMI患者PCI治疗后发生LVT的关系,重点检验血浆NT-proBNP、D-D浓度对STEMI患者PCI治疗后发生LVT的预测效能。结果PCI治疗后2周内发生LVT的患者占18.33%,未发生LVT的患者占81.67%;LVT组患者心功能Killip分级Ⅲ级占比多于非-LVT组,入院时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低于非-LV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T组患者的全血BG、GHb、TC、TG浓度高于非-LVT组,血浆NT-proBNP、D-D浓度高于非-LV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直线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LVEF、BG、GHb、TC、TG、NT-proBNP、D-D与STEMI患者PCI治疗后发生LVT呈正相关(r>0,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单独及联合预测STEMI患者PCI治疗后发生LVT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8、0.795、0.884,均有一定预测价值。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结果显示,血浆NT-proBNP、D-D浓度与STEMI患者PCI治疗后发生LVT呈线性剂量反应关系(P<0.05)。结论血浆高NT-proBNP、D-D浓度与STEMI患者PCI治疗后发生LVT有关,随着血浆NT-proBNP、D-D浓度升高,患者PCI治疗后LVT发生的风险呈递增趋势,联合检测血浆NT-proBNP、D-D浓度可预测PCI治疗后LVT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血管成形术 经皮 经腔冠状动脉 左心室血栓 氨基末端钠肽前 d-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