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龄脑梗超早期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黄平 《中外医疗》 2018年第30期90-91,94,共3页
目的研究高龄脑梗超早期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6年10月—2018年5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84例,均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根据年龄大小的分为高龄组42例(年龄>80岁)与低龄组42例(年龄... 目的研究高龄脑梗超早期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6年10月—2018年5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84例,均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根据年龄大小的分为高龄组42例(年龄>80岁)与低龄组42例(年龄≤80岁)。并收集同一段时间住院的42例(年龄>80岁)未经溶栓治疗的高龄脑梗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结果高龄组患者在治疗后6 h为(8.2±3.1)分、7 d为(5.7±1.2)分、3周为 (3.6±1.3)分的NIHSS评分与低龄组比较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1,4.62,4.03,P<0.05);高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81%明显高于低龄组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93,P<0.05)。结论高龄组严格把握指征其获益大于风险。但溶栓病人的NIHSS改善效果比未溶栓组好,高龄溶栓与未溶栓病人均有可能合并梗死后出血,导致恢复不良甚至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脑梗超早期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治疗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
2
作者 滕玉环 徐晨辉 +1 位作者 陈季南 李军荣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9期13-16,共4页
目的 探究对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行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南京市江宁医院于2021年10月—2023年1月收治的112例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红蓝球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 目的 探究对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行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南京市江宁医院于2021年10月—2023年1月收治的112例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红蓝球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能力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4.76±1.17)分、改良Rankin量表(1.16±0.32)分较对照组患者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80、3.884,P均<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能力指数评定中穿衣、进食、如厕、转移床椅能力评分较对照组患者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总发生率(1.79%)较对照组患者(12.50%)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46,P<0.05)。结论 对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且患者的生活水平稳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右莰醇 阿替普酶 早期急性 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 安全性
下载PDF
血栓分子标志物检测在超早期脑梗死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王莹宇 陈文柏 《医药前沿》 2024年第7期45-47,共3页
目的:分析血栓分子标志物检测在超早期脑梗死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90例超早期脑梗死患者纳入研究组,根据其神经损伤程度分为轻度组(42例)、中度组(33例)、重度组(15例),根据... 目的:分析血栓分子标志物检测在超早期脑梗死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90例超早期脑梗死患者纳入研究组,根据其神经损伤程度分为轻度组(42例)、中度组(33例)、重度组(15例),根据病灶大小分为小梗死组(45例)、中梗死组(28例)、大梗死组(17例),另选取同期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健康体检的90名健康者纳入对照组,采集受试者血液样本,检测并比较各组的血栓分子标志物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PIC)、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复合物(t-PAI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神经损伤程度患者的血浆TM、D-D、FDP、PIC、TAT、t-PAIC比较,其中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灶大小患者的血浆TM、D-D、FDP、PIC、TAT、t-PAIC水平比较,其中大梗死组>中梗死组>小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溶栓72 h的血浆TM、D-D、FDP、PIC、TAT、t-PAIC水平低于溶栓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超早期脑梗死患者进行血栓分子标志物检测,有助于评估其疾病情况,并可评价患者溶栓治疗效果,为临床诊疗提供客观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血栓分子标志物 诊断价值
下载PDF
阿替普酶急诊静脉溶栓对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4
作者 谢荣宝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083-0086,共4页
探讨阿替普酶在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急诊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时间: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和对照组(常规尿激酶)各60例。比... 探讨阿替普酶在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急诊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时间: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和对照组(常规尿激酶)各60例。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凝血功能、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1小时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各项凝血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与治疗总有效率更优,(P<0.05),但两组在治疗1天、7天和14天后的NIHSS评分上无差异(P>0.05)。结论 对于超早期急性脑梗死的患者,使用阿替普酶进行静脉注射治疗有助于修复神经受损,并优化血液凝固功能,从而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替普酶 急诊静脉溶栓 早期急性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血栓分子标志物对超早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许光银 常立国 +4 位作者 许红霞 钱海英 张斌 冯宁 赵顺锋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3年第4期6-11,共6页
目的:探讨血栓分子标志物对超早期脑梗死患者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超早期脑梗死患者作为病例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选择同期本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免... 目的:探讨血栓分子标志物对超早期脑梗死患者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超早期脑梗死患者作为病例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选择同期本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两组血浆中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hrombin-antithrombin,TAT)、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纤溶酶-a2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a2-plasmin inhibitor-plasmin complex,PI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inhibitor complex,t-PAIC),免疫比浊法检测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s.FDP)及D-二聚体(D-dimer,DD)。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评价各项标志物的诊断价值。对综合评估符合静脉溶栓指征ACI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并于溶栓后24h、48h、72h检测血栓标志物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并分析评价溶栓效果。结果:病例组血浆TM,TAT、PIC,t-PAIC,FDP和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176,-10.572,-10209-5.552,-9.181,-9.564,P均<001)。ROC曲线分析表明,TM,TAT,PIC,t-PAIC,FDP和DD单独诊断超早期脑梗死患者的AUC(95%CI)分别为0.753(0.687-0.819),0.933(0.895-0971),0918(0.875-0.960),0727(0.658-0796),0876(0.829-0922)和0890(0848-0933),联合诊断超早期脑梗死的AUC为0975(0939-0993)溶栓后24h血浆TAT,PIC,t-PAIC水平较溶栓前显著升高且NIHSS评分显著下降(X^(2)=27.761,42340,8.175 t=15.953,P均<005)。结论:超早期脑梗死患者血浆TM.TAT,PIC.t-PAIC水平明显升高,有助于判定其高凝状态及血栓形成,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溶栓患者动态监测血栓标志物水平,有助于评价溶栓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 分子标志物 早期 诊断价值
下载PDF
阿替普酶急诊静脉溶栓对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6
作者 田城坡 《临床研究》 2023年第10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超早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采用阿替普酶(rt-PA)急诊静脉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2月在河南许昌中医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超早期ACI患者共计11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58)与对照组(n=58),对照... 目的探讨超早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采用阿替普酶(rt-PA)急诊静脉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2月在河南许昌中医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超早期ACI患者共计11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58)与对照组(n=58),对照组采用尿激酶急诊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采用rt-PA急诊静脉溶栓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凝血功能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8.28%)较对照组(84.48%)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降低,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蛋白原(FIB)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T、PT较对照组更长,FIB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45%)较对照组(17.24%)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PA急诊静脉溶栓应用于超早期ACI患者治疗中,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及凝血功能,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替普酶 急诊静脉溶栓 早期急性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阿替普酶急诊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7
作者 蓝敏亮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6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急诊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南方科技大学医院急诊科收治的80例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联合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和阿司匹...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急诊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南方科技大学医院急诊科收治的80例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联合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和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实施阿替普酶急诊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凝血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1 d、7 d及14 d,研究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反射波增强指数、红细胞比容、全血黏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阿替普酶急诊溶栓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降低患者神经缺损功能,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情况,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替普酶 急诊溶栓 早期急性 凝血功能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丁苯酞注射液预处理对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6
8
作者 李茜 李永秋 +1 位作者 张冬森 张晓涵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19-522,共4页
目的 观察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溶栓前及早给予丁苯酞注射液对超早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3月唐山工人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ACI患者81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 目的 观察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溶栓前及早给予丁苯酞注射液对超早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3月唐山工人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ACI患者81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降压、降糖、降脂稳定斑块、神经保护、活血化瘀等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按溶栓治疗指南直接给予rt-PA静脉溶栓;观察组在入院行头颅CT决定溶栓后,在等待实验室检查结果或转院过程中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静滴),静脉溶栓后若病情平稳,复查头CT除外颅内出血后继续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每日2次静滴,两次间隔时间7 h,连用14 d;病情有变化随时复查头颅CT;如病情无变化,静脉溶栓24 h后常规行头颅CT检查,两组患者除外颅内出血后在原治疗基础上加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rl指数(BI)评分,观察两组神经功能恢复状况、溶栓后出血转化率、病死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BI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以观察组治疗14 d后的变化较对照组更显著〔NIHSS评分(分):3.87±3.46比7.37±4.18,BI评分(分):87.38±9.34比75.67±8.05,均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3.2%(30/41)比55.0%(22/40),P〈0.05〕,出血转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4%(1/41)比7.5%(3/40),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1/41)比2.5%(1/40),P〉0.05〕.结论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超早期ACI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丁苯酞注射液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下载PDF
偏低剂量rt-PA静脉溶栓治疗不同分型超早期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韩金玲 王传明 +3 位作者 李巷 李雯飞 张玲玲 杨春水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198-200,共3页
目的探讨偏低剂量(0.7 mg/kg)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Human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治疗不同分型的超早期(发病<4.5 h)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根据急性缺血性卒中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入... 目的探讨偏低剂量(0.7 mg/kg)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Human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治疗不同分型的超早期(发病<4.5 h)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根据急性缺血性卒中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入选病例标准选择74例治疗病例,以rt-PA静脉溶栓治疗规范进行治疗,根据TOAST分型,分析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偏低剂量rt-PA(0.7 mg/kg)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可以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早期恢复,改善患者预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程度较轻。结论偏低剂量rt-PA(0.7 mg/kg)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疗效肯定,可以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rt-PA 早期 静脉溶栓
下载PDF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186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0
作者 郑德泉 董闽田 +4 位作者 卢武生 黄伟勇 洪春永 韩玉惠 钟耀艺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34期11-12,39,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超早期脑梗死(ACI)发病6h内应用尿激酶(UK)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AS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6例)与对照组(110例)。治疗组又分为A1组:3h内用UK100万U溶于生理盐水100mL静脉点滴,次日应用50万U静滴连用2d;A2组3~6h内用UK100... 目的观察急性超早期脑梗死(ACI)发病6h内应用尿激酶(UK)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AS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6例)与对照组(110例)。治疗组又分为A1组:3h内用UK100万U溶于生理盐水100mL静脉点滴,次日应用50万U静滴连用2d;A2组3~6h内用UK100~80万U溶于生理盐水100mL静脉点滴,余同A1组。同时使用脱水剂、自由基清除剂、脑保护剂、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的中药制剂。对照组(B组)给予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250mL+复方丹参注射液16mL,其他同治疗组。并于治疗前、治疗后1、7、14、21、90d后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活动量评分。结果治疗A1、A2组近期显效率及远期疗效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均<0.01)。A1组总有效率大于A2组(P值<0.05)。结论超早期脑梗塞静脉尿激酶溶栓治疗时间越早、起效越快、效果越好,相对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尿激酶 静脉溶栓
下载PDF
r-PA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周翠兰 于景彬 +2 位作者 刘玉法 刘纳新 房信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第22期68-70,共3页
目的比较观察应用r-PA瑞替普酶(瑞通立、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第3代溶栓药与尿激酶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将101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r-PA组34例,给予r-PA18mg入NS10ml,静推3min,尿激酶组37例,给予尿激酶10... 目的比较观察应用r-PA瑞替普酶(瑞通立、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第3代溶栓药与尿激酶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将101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r-PA组34例,给予r-PA18mg入NS10ml,静推3min,尿激酶组37例,给予尿激酶100万U溶于5%葡萄糖100ml中30min内静脉滴注,以同期非溶栓治疗的具有相同条件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仅行常规基础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6h、24h、7d的NIHSS评分减少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PA组与uK组6h、24h、7d的NIHSS评分减少程度r-PA组高于u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PA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优于尿激酶,出血率,三组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PA 尿激酶 早期
下载PDF
阿替普酶急诊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8
12
作者 章启东 刘静 时良玺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545-548,共4页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急诊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接受阿替普酶急诊静脉溶栓治疗的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3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接受尿激酶急诊溶栓治疗的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溶...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急诊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接受阿替普酶急诊静脉溶栓治疗的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3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接受尿激酶急诊溶栓治疗的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溶栓前后的凝血功能指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预后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溶栓治疗后1,7和14d的NIHS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2组患者溶栓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预后良好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溶栓前后6h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溶栓6h后的PT、TT、FIB和APTT值均显著高于溶栓前(P<0.05),2组溶栓后6h的PT、TT、FIB和APTT值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用阿替普酶急诊溶栓治疗,能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改善患者预后,且出血风险小、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替普酶 尿激酶 急诊溶栓 早期急性
下载PDF
超早期脑梗死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1
13
作者 曹婧 王雪梅 刘佳乐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7期217-218,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超早期脑梗死患者209例,43例符合条件的患者进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在溶栓前后给予丁苯酞;... 目的探讨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超早期脑梗死患者209例,43例符合条件的患者进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在溶栓前后给予丁苯酞;对照组在静脉溶栓前后不给予丁苯酞。两组在溶栓后24 h均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钙等药物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前、溶栓后24 h及溶栓后14 d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别为(15.87±6.34)、(9.55±5.10)、(7.11±1.44)分;对照组上述时间点NIHSS评分分别为(16.85±6.30)、(13.24±1.88)、(11.20±2.58)分,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且治疗组NIHSS评分改善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基本痊愈8例,显效2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基本痊愈5例,显效3例,有效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60.9%,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现溶通后再闭塞1例,死亡1例。对照组出现溶通后血管再闭塞3例,脑出血1例。结论超早期脑梗死选择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与丁苯酞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阿替普酶 丁苯酞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下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郑利群 杨楠 +2 位作者 白伟杰 何希俊 张志强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12期2561-2563,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70例超早期脑梗死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组)和普通病房(对照组)两组。疗效观察指标为治疗前后NIHSS评分、FIM评分以及死亡率和...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70例超早期脑梗死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组)和普通病房(对照组)两组。疗效观察指标为治疗前后NIHSS评分、FIM评分以及死亡率和复发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FIM评分较入院时均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在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年后的病死率和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能明显促进超早期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降低病死率和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卒中单元 中西医结合 针灸疗法 中药疗法
下载PDF
双排螺旋CT脑灌注成像在超早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清水 袁国奇 刘海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09-111,115,共4页
目的 探讨双排螺旋CT脑灌注成像技术在超早期脑梗死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  对1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行头部CT平扫,选择基底核区或感兴趣区行CT脑灌注成像,获 取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和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图;出院时复... 目的 探讨双排螺旋CT脑灌注成像技术在超早期脑梗死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  对1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行头部CT平扫,选择基底核区或感兴趣区行CT脑灌注成像,获 取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和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图;出院时复查CT,与 入院时CT片比较。对同一例患者脑灌注后资料作统计学分析。 结果 患者发病90min后,CT 脑灌注即可显示出病灶区域血流灌注异常,与对侧相比CBF、CBV下降,MTT延长。对于CT平 扫未见病灶的患者,可预示有无梗死灶的存在、位置及范围;对于已有梗死灶的患者可预示病灶 的发展趋势。12例CT脑灌注异常的同一例患者,左、右两侧半球脑实质内CBF、CBV及MTT差 异均具有显著意义(P<0.05~0.01),6例无CT脑灌注异常者,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0.01)。 结论 CT脑灌注成像技术可超早期预示脑梗死病灶及其发展趋势,有重要的临床应用 价值。统计学分析可作为诊断脑血流灌注异常的一种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排螺旋CT 灌注成像 早期 CT诊断 统计学分析
下载PDF
丁苯酞在超早期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16
16
作者 马荣 李瑞卿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21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在超早期(发病4.5 h内)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超早期脑梗死患者5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观察组22例。两组均接受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观察组于溶栓前0.5 h、溶栓后3 d静脉滴注丁苯酞注射液100 m L/次,2次/... 目的探讨丁苯酞在超早期(发病4.5 h内)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超早期脑梗死患者5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观察组22例。两组均接受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观察组于溶栓前0.5 h、溶栓后3 d静脉滴注丁苯酞注射液100 m L/次,2次/d。两组均于溶栓后24 h给予抗凝、调脂、补液等治疗。溶栓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对两组神经功能进行评价,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氧化损伤指标、炎症指标及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溶栓后24 h、3 d、7 d两组NHISS评分均较溶栓前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溶栓后24 h、3 d,观察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丙二醇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溶栓后24 h、3 d,观察组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PAF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早期脑梗死患者溶栓前后使用丁苯酞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缓解氧化损伤及炎症反应,提高溶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丁苯酞 阿替普酶 溶栓 再灌注损伤 神经功能
下载PDF
丁苯酞对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超早期脑梗死患者氧化损伤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洪震 王丽轩 +3 位作者 张丽冉 郭建 黄少越 张俊玲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6期580-584,共5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超早期脑梗死患者氧化损伤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136例超早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对照组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溶栓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静脉滴注,对比...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超早期脑梗死患者氧化损伤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136例超早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对照组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溶栓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静脉滴注,对比两组患者溶栓前后24 h、7 d、14 d的NIHSS评估结果并对比两组患者溶栓前、溶栓后24 h、3 d的超氧化歧化酶(SOD)、丙二醇(MD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检测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溶栓前、溶栓后14d的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溶栓后24 h、7 d和14 d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溶栓后24 h、3 d的SOD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溶栓后24 h、3 d的MDA、hs-CRP、TNF-α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溶栓14 d后的ET-1、NO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丁苯酞可减轻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超早期脑梗死患者的氧化损伤,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RT-PA 静脉溶栓 早期
下载PDF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8
作者 胡火有 肖小华 雷志浩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8年第11期1698-1700,共3页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30日~2017年1月30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超早期脑梗死患者,按照治疗顺序的单双号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常规医治(时间窗内阿替普酶...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30日~2017年1月30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超早期脑梗死患者,按照治疗顺序的单双号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常规医治(时间窗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溶栓24h后给予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自理能力、血清应激因子表达水平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自理能力、血清应激因子表达水平和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均更具优势(P<0.05)。结论超早期脑梗死患者进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丁苯酞联合治疗,能够改善神经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替普酶 溶栓 丁苯酞 早期
下载PDF
尤瑞克林联合阿替普酶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19
作者 史哲 卫景沛 +1 位作者 张茗 王拥军 《北京医学》 CAS 2015年第5期498-499,共2页
急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脑梗死的主要方法,虽然静脉溶栓治疗已取得一定效果,但严格的时间窗仍是治疗的难点。况且医师与家属最大的顾虑是发生脑出血,为了降低风险,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一般建议溶栓后24 h内不... 急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脑梗死的主要方法,虽然静脉溶栓治疗已取得一定效果,但严格的时间窗仍是治疗的难点。况且医师与家属最大的顾虑是发生脑出血,为了降低风险,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一般建议溶栓后24 h内不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这就出现了溶栓后24 h内的用药盲区,但恢复组织血流灌注、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挽救缺血半暗带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药物治疗 疗效观察 阿替普酶 尤瑞克林 缺血再灌注损伤 静脉溶栓治疗 抗血小板药物
下载PDF
中医药干预超早期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方案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金民 李得民 +1 位作者 江涛 方晓磊 《山东中医杂志》 2007年第2期83-85,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药干预超早期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33例超早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中医药干预静脉溶栓治疗组(17例)和单纯静脉溶栓对照组(16例)。分别在治疗后24 h、7 d、30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 目的:观察中医药干预超早期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33例超早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中医药干预静脉溶栓治疗组(17例)和单纯静脉溶栓对照组(16例)。分别在治疗后24 h、7 d、30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总显效率在24 h、7 d治疗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在30 d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药干预超早期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方案安全可行,此法在溶栓后30d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静脉溶栓治疗,有必要进一步开展中医药与溶栓药早期联合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静脉溶栓 中医药干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