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氧分压与颅内压联合监测在指导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
作者 刘海鹏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4年第10期1347-1348,共2页
目的探讨脑氧分压联合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收集84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A、B、C 3个组,每组28例,分别给予单独脑氧分压监测、单独颅内压监测和脑氧分压联合颅内压监测,分别统计3个组患者入院时... 目的探讨脑氧分压联合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收集84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A、B、C 3个组,每组28例,分别给予单独脑氧分压监测、单独颅内压监测和脑氧分压联合颅内压监测,分别统计3个组患者入院时和治疗72h后的脑氧分压值、治疗1周内的甘露醇应用总量、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各等级的病例数进行对比。结果 A组和C组治疗后脑氧分压值的上升水平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治疗1周内应用甘露醇的总量明显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恢复良好的11例,明显多于A组的4例和B组的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无死亡患者,明显少于A组的4例和B组的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脑氧分压联合颅内压监测既可及时有效地指导纠正脑缺血缺氧情况,又可正确地指导脱水剂的应用,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和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氧分压 颅内压 监测 重型颅损伤
下载PDF
亚低温治疗对重型脑损伤急性期脑氧分压和脑温的影响 被引量:58
2
作者 只达石 张赛 +11 位作者 林欣 陈荷红 肖绪林 苏晨方 尚彦国 牛玉德 刘敬业 张楷文 毛瑞 曹海华 杨谨涛 马宁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 研究重型脑损伤急性期脑组织氧分压 (PbtO2 )和脑温 (BT)的变化及亚低温治疗对PbtO2 和BT变化的影响。方法 重型脑损伤病人 18例 ,在伤后 1~ 2 0小时内行亚低温治疗 ,直肠温度 (RT)控制在 31 5℃~ 34 9℃ ,持续 1~ 7天 ,平均 ... 目的 研究重型脑损伤急性期脑组织氧分压 (PbtO2 )和脑温 (BT)的变化及亚低温治疗对PbtO2 和BT变化的影响。方法 重型脑损伤病人 18例 ,在伤后 1~ 2 0小时内行亚低温治疗 ,直肠温度 (RT)控制在 31 5℃~ 34 9℃ ,持续 1~ 7天 ,平均 5 7 7± 2 8 4小时。同时监测病人的PbtO2 和BT等指标。PbtO2 和BT监测使用LICOX Ⅱ型 (德国 )PbtO2 和BT代谢仪 ,分别用PbtO2 和BT探头置于无明显损伤的额叶白质内 (硬膜下 2 7~ 36mm深处 ) ,持续监测 1~ 5天 ,平均 5 4 8± 2 7 0小时。伤后 3个月时根据GOS评估法判定预后。结果 本组 18例病人脑损伤后 2 4小时内PbtO2 值 (9 6± 6 8mmHg)均明显低于正常值水平 (16~ 40mmHg)。亚低温治疗 2 4小时后PbtO2 显著提高到 2 8 7± 8 8mmHg ,伤后第 3天时仍稳定在正常值范围内。重型脑损伤急性期BT高于RT ,亚低温治疗使BT与RT差距增大。过度换气 (PaCO2 =2 5mmHg左右 )可降低脑损伤后的高颅压 ,但同时导致PbtO2 明显下降。结论 在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应用PbtO2 和BT直接监测技术 ,安全可靠 ,对于判定病情以及指导亚低温和过度换气等治疗措施 ,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损伤 急性期 脑氧分压 亚低温治疗
原文传递
颅内压联合脑组织氧分压监测在颅脑外伤治疗中的作用
3
作者 艾散·色依提 张开元 邹志浩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4期5305-5311,共7页
颅脑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之一,主要由外界暴力伤害所致,比如高空坠落、交通事故、异物严重撞击等,其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且易处于脑组织缺血缺氧状态,发生低氧血症、低血压症,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良影响,对家庭和社会也... 颅脑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之一,主要由外界暴力伤害所致,比如高空坠落、交通事故、异物严重撞击等,其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且易处于脑组织缺血缺氧状态,发生低氧血症、低血压症,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良影响,对家庭和社会也带来重大负担。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 ICP)和脑组织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brain tissue oxygen, PbtO2)监测并管理显著降低了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ICP作为反应颅内顺应性指标的概念,是对几个世纪前Monroe和Kellie提出的学说,与标准颅内压指导治疗相比,ICP联合PbtO2监测指导治疗相结合被认为可以改善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患者的预后。本文将对ICP联合PbtO2监测对TBI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意义和前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损伤 颅内压监测 组织氧分压 氧监测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后脑组织氧分压和颅内压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许璟 陈大庆 +2 位作者 尹波 张弩 牟朝晖 《浙江创伤外科》 2002年第4期211-213,共3页
目的探求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ICP)和脑组织氧分压(PbtO2)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重型脑损伤患者(GCS<8)28例,PbtO2持续监测,同时行颅内压(ICP)、血电解质、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测定;分析ICP和PbtO... 目的探求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ICP)和脑组织氧分压(PbtO2)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重型脑损伤患者(GCS<8)28例,PbtO2持续监测,同时行颅内压(ICP)、血电解质、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测定;分析ICP和PbtO2的变化规律及意义。结果(1)伤后24小时PbtO2≤5mmHg,ICP≥40mmHg无法降压者预后不良;(2)伤后ICP、PaO2、PaCO2明显影响患者PbtO2;(3)没有发生与插入监测电极相关的并发症。结论脑组织氧分压测定是一种安全、可靠、灵敏的脑组织氧合程度监测方法,可反映出重型脑损伤后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情况,提示预后,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脑氧分压 颅内压 监测
下载PDF
尼莫地平联合常规疗法治疗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分析
5
作者 朱益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4期40-42,共3页
目的:分析尼莫地平联合常规疗法治疗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8月湘潭县人民医院急诊ICU收治的62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分析尼莫地平联合常规疗法治疗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8月湘潭县人民医院急诊ICU收治的62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尼莫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3 d后,两组脑组织氧分压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7 d后,两组颅内压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两组动态血管阻力、脑血管阻力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平均血流量、伤侧颈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结论:尼莫地平联合常规疗法治疗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患者脑组织氧分压、血流动力学参数,降低颅内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尼莫地平 组织氧分压 颅内压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丙泊酚对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氧分压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黄绍农 刘友坦 +3 位作者 张云 卢健芳 陈志聪 李维平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673-1674,共2页
目的观察镇静剂量丙泊酚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氧分压及颈静脉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16例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格拉斯哥(GCS)评分≤8分,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例,A组为对照组,按颅脑损伤患者的处理规程进行脱水、降低颅内压等治疗;... 目的观察镇静剂量丙泊酚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氧分压及颈静脉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16例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格拉斯哥(GCS)评分≤8分,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例,A组为对照组,按颅脑损伤患者的处理规程进行脱水、降低颅内压等治疗;B组丙泊酚组,除常规治疗外,静脉给予镇静剂量丙泊酚;先从静脉给予0.5mg/kg丙泊酚,然后以每小时1mg/kg静脉泵注,测定给药前(T0)、给药后1h(T1)、给药后1.5h(T2)、给药后2h(T3)脑组织氧分压(PbrO2)、颈静脉血氧饱和度、颅内压(ICP)、平均动脉压(MAP)、脑灌注压(CPP)的变化。结果丙泊酚组T3时间点,脑组织氧分压较T0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T2,T3丙泊酚组SjvO2升高,脑氧化谢率(CERO2)较对照组为低(P<0.05)。结论镇静剂量的丙泊酚能够改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脑组织氧分压,保持脑氧代谢和脑血流的良好匹配,可以作为颅脑损伤患者镇静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闭合性 损伤 丙泊酚 组织氧分压
下载PDF
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局部脑组织氧分压与能量代谢物的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国斌 只达石 +4 位作者 张赛 黄慧玲 杨智 李爱林 莫丽冬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29-531,共3页
目的 :研究脑组织细胞外液(extracellularfluid,ECF)中能量代谢物的变化与脑组织氧分压[p(O2)]之间的关系。方法 :14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3~8分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 ,使用LICOX或Neurotrend_7系统监测脑组织p(O2)的同时 ,用微透析技术监测... 目的 :研究脑组织细胞外液(extracellularfluid,ECF)中能量代谢物的变化与脑组织氧分压[p(O2)]之间的关系。方法 :14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3~8分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 ,使用LICOX或Neurotrend_7系统监测脑组织p(O2)的同时 ,用微透析技术监测ECF中葡萄糖 (Glu)、乳酸 (Lac)、丙酮酸 (Pyru)浓度并计算乳酸/葡萄糖比值(L/G)和乳酸/丙酮酸比值 (L/P)。监测创伤周边区的白质 ,微透析探针灌注速率为0 3μL/min ,标本和数据每1h同步采集、记录1次。结果 :脑组织 p(O2)和L/G逐渐升高 ,Glu下降 ;脑组织 p(O2)与Glu呈负相关(rs= -0.355,P<0.01) ,脑组织p(O2)与L/G呈正相关(rs=0.543,P<0.01)。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氧分压 重型颅创伤 患者 能量代谢 局部 监测 白质 结论 供能 负相关
下载PDF
尼莫地平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对脑组织氧分压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王金林 崔建忠 +3 位作者 周开顺 王凯杰 刘爱军 余波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8年第4期485-487,共3页
目的研究尼莫地平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氧分压(PbtO2)的影响。方法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0例,分为对照组和尼莫地平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尼莫地平组除常规治疗外,于24小时内加用尼莫地平。两组均持续监测PbtO2,并对不同时段PbtO2进行... 目的研究尼莫地平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氧分压(PbtO2)的影响。方法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0例,分为对照组和尼莫地平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尼莫地平组除常规治疗外,于24小时内加用尼莫地平。两组均持续监测PbtO2,并对不同时段PbtO2进行统计分析,对每例患者于伤后3个月行GOS评分并对两组患者预后进行比较。结果尼莫地平组和对照组患者入院时、治疗8小时时段PbtO2无显著差异(P>0.05),但尼莫地平组在治疗24小时4、8小时、72小时时段PbtO2均高于对照组(P<0.05),伤后3个月GOS评分显示尼莫地平组预后优于对照组。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早期应用尼莫地平可改善脑的血液循环,减轻继发性脑损伤,促进功能恢复,降低患者死亡率。PbtO2监测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近期病情监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损伤 尼莫地平 组织氧分压 颅内压 预后
下载PDF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中脑组织氧分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赵青菊 董怀萍 +2 位作者 杨凤海 韩秀华 王继跃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407-409,共3页
目的观察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过程中患者颅内压及脑组织氧分压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8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亚低温组入院后或术后立即给予亚低温治疗,保持肛温在32~34℃,持续24h^... 目的观察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过程中患者颅内压及脑组织氧分压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8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亚低温组入院后或术后立即给予亚低温治疗,保持肛温在32~34℃,持续24h^5d;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两组均观察颅内压(ICP)和脑组织氧分压(PbtO2)变化。结果亚低温组治疗后,ICP明显下降,PbtO2逐渐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亚低温治疗能降低脑外伤后增高的ICP,提高PbtO2;伤后24h内持续PbtO2<5mmHg预示患者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重型颅损伤 组织氧分压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灌注压、颅内压对脑组织氧分压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秋生 李维平 +3 位作者 张猛 梁世杰 黄贤键 纪涛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24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脑灌注压、颅内压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氧分压及预后的影响。方法:观察9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灌注压(CCP)、颅内压(ICP)、脑组织氧分压(PbtO2)的变化,比较CCP、ICP与PbtO2预后的相互关系。结果:当颅内压在20~50mmHg之间... 目的:探讨脑灌注压、颅内压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氧分压及预后的影响。方法:观察9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灌注压(CCP)、颅内压(ICP)、脑组织氧分压(PbtO2)的变化,比较CCP、ICP与PbtO2预后的相互关系。结果:当颅内压在20~50mmHg之间时,脑氧数值与颅内压呈负相关(r=-0.693,P<0.01)。当脑灌注压在40~80mmHg时,脑氧数值与脑灌注压呈正相关(r=0.893,P<0.01)。ICP(24h及72h)与预后有显著相关,随着ICP的升高,预后良好的比例明显下降。CCP(24h及72h)与预后有显著相关,随着CCP的升高,预后良好的比例明显升高。结论:PbtO2及预后与ICP、CPP均有显著性相关,24h及72h的CCP、ICP对预后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损伤 组织氧分压 颅内压 灌注压 预后
下载PDF
脑组织氧分压脑灌注压及颅内压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秋生 张猛 +3 位作者 林恒州 纪涛 何毅 李维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11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脑组织氧分压、脑灌注压及颅内压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观察112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脑灌注压(CCP)、颅内压(ICP)、脑组织氧分压(PbtO2)的变化,比较CCP、ICP、PbtO2与预后的相互关系。结果 PbtO2(24h及72h)与预后有... 目的探讨脑组织氧分压、脑灌注压及颅内压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观察112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脑灌注压(CCP)、颅内压(ICP)、脑组织氧分压(PbtO2)的变化,比较CCP、ICP、PbtO2与预后的相互关系。结果 PbtO2(24h及72h)与预后有显著性相关,随着PbtO2的升高,预后良好的比例明显升高。ICP(24h及72h)与预后显著相关,随着ICP的升高,预后良好的比例明显下降。CCP(24h及72h)与预后有显著性相关,随着CCP的升高,预后良好的比例明显升高。结论 PbtO2、ICP、CPP与预后均有显著相关性,24h及72h的CCP、ICP对预后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创伤 组织氧分压 颅内压 灌注压 预后
下载PDF
大剂量纳络酮对重型颅脑损伤脑组织氧分压与颅内压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陈大庆 张志军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190-192,共3页
目的:观察纳络酮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和脑组织氧分压变化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重型脑损伤患者(GCS计分3~8分)80例。随机分组,治疗组40例,除采用临床综合治疗外应用大剂量纳络酮,对照组仅采用临床综合治疗。监测脑组织氧... 目的:观察纳络酮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和脑组织氧分压变化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重型脑损伤患者(GCS计分3~8分)80例。随机分组,治疗组40例,除采用临床综合治疗外应用大剂量纳络酮,对照组仅采用临床综合治疗。监测脑组织氧分压、颅内压及常规临床监护。结果:治疗组脑组织氧分压明显高于对照组,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预后较对照组预后好并发症少。结论:大剂量纳络酮能够改善重症颅脑损伤引起的脑组织乏氧,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剂量纳络酮 组织氧分压 颅内压 重型颅损伤
下载PDF
尼莫地平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氧分压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金林 崔建忠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60-61,共2页
目的进一步探讨尼莫地平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近期疗效及机制。方法将同期收治的2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3例和观察组12例,均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尼莫地平静滴。两组均持续监测氧分压(PbtO2),伤后3个... 目的进一步探讨尼莫地平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近期疗效及机制。方法将同期收治的2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3例和观察组12例,均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尼莫地平静滴。两组均持续监测氧分压(PbtO2),伤后3个月行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判定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24、48、72 h观察组PbtO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伤后3个月GO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尼莫地平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改善患者PbtO2,提高疗效;PbtO2监测利于判定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近期疗效及预后,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重型 尼莫地平 组织氧分压
下载PDF
不同麻醉用药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氧分压及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5
14
作者 孙金龙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麻醉方法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氧分压及代谢的影响。方法 78例颅脑重症损伤患者分为A组(丙泊酚静脉全凭麻醉)、B组(七氟烷吸入全麻)和C组(静吸复合全麻)。比较3组患者于麻醉前(T_0)、插管前即刻(T_1)、插管后2 min(T_2)...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麻醉方法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氧分压及代谢的影响。方法 78例颅脑重症损伤患者分为A组(丙泊酚静脉全凭麻醉)、B组(七氟烷吸入全麻)和C组(静吸复合全麻)。比较3组患者于麻醉前(T_0)、插管前即刻(T_1)、插管后2 min(T_2)、手术开始后10 min(T_3)、手术开始后30 min(T_4)及术毕(T_5)时的有创血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颈内静脉血氧含量(Cjv O2)、桡动脉血氧含量(Ca O2)、脑氧摄取率(CERO2)。结果与T_0、T_1比较,3组患者T_2~T_5的MAP均显著下降(F=5.112、4.040、4.301,P=0.0002、0.0018、0.0011)。麻醉后,3组患者Sjv O2均显著上升(F=3.833、3.322、8.114,P=0.0027、0.0071、<0.0001),Da-jv O2均显著降低(F=3.127、2.635、4.886,P=0.0094、0.0258、0.0004),CERO2均显著减小(F=14.37、8.805、25.72,P<0.01)。结论丙泊酚静脉全凭麻醉、七氟烷吸入全麻和静吸复合全麻均具有良好的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颅损伤 丙泊酚 七氟烷 脑氧分压 氧代谢
下载PDF
重型脑损伤后脑组织氧分压变化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丽君 杨瑾涛 毛瑞 《天津护理》 2000年第2期59-60,共2页
对1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脑组织氧分压(PbrO_2)持续监测,同时监测血氧饱和度(Sp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颅内压(ICP)及脑组织灌注压(CPP)。从伤后平均7h开始连续监测,24~72h,发现有86%病人PbrO_2≤2... 对1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脑组织氧分压(PbrO_2)持续监测,同时监测血氧饱和度(Sp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颅内压(ICP)及脑组织灌注压(CPP)。从伤后平均7h开始连续监测,24~72h,发现有86%病人PbrO_2≤2.67Kpa,其伤后24h PbrO_2逐渐上升,当SpO_2波动在98~100%及PaO_2波动于11.06~14.42Kpa之间时,PbrO_2基本处于正常状态,影响PbrO_2的主要因素为PaO_2和PaCO_2。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及适当的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及做好气切及头部导管的护理,有利于PbrO_2保持正常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损伤 组织氧分压 护理
下载PDF
脑组织氧分压对颅脑损伤患者脑功能状态的监测和评估作用
16
作者 邢学民 冯华 王宪荣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9期3866-3868,共3页
脑组织氧分压监测是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电子和光纤技术发展而成熟起来的监测脑氧代谢的一种方法,目前主要有LICOX监测系统和neurotrend多参数监测系统两种,在颅脑损伤的脑功能状态和监测和评估中具有安全、准确、微创等优点,但也存在着... 脑组织氧分压监测是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电子和光纤技术发展而成熟起来的监测脑氧代谢的一种方法,目前主要有LICOX监测系统和neurotrend多参数监测系统两种,在颅脑损伤的脑功能状态和监测和评估中具有安全、准确、微创等优点,但也存在着监测范围小,受镇静和麻醉深度的影响等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氧分压 损伤 功能状态 监测 评估 预后 灌注压 颅内压
下载PDF
亚低温治疗重型脑损伤急性期脑氧分压的变化
17
作者 朱岩湘 姚杰 +2 位作者 卢尚坤 章更生 周关仁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689-691,共3页
关键词 亚低温治疗 重型损伤 急性期脑氧分压 血流 氧代谢
原文传递
脑组织氧分压联合ICP监测用于指导重型颅脑损伤治疗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彦蛟 董春艳 +2 位作者 韩敬 刘小艳 陈志茹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26-27,共2页
目的观察脑组织氧分压(PbtO2)联合颅内压(ICP)监测用于指导重型颅脑损伤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ICP监测,研究组给予PbtO2联合ICP监测。记录两组监护期间监测参数和研究组的PbtO... 目的观察脑组织氧分压(PbtO2)联合颅内压(ICP)监测用于指导重型颅脑损伤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ICP监测,研究组给予PbtO2联合ICP监测。记录两组监护期间监测参数和研究组的PbtO2监测结果,比较两组监护期间的甘露醇使用总量,统计两组监护6个月后的预后情况。结果两组监护期间ICP监测天数、最高ICP平均值、平均每天ICP值、ICP>20mmHg次数、最低脑灌注压(CPP)平均值、平均每天CPP值、CPP<60mmHg次数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甘露醇使用总量为(141.56±19.22)g,显著低于对照组(168.27±24.03)g(P<0.05);研究组监护6个月后的预后良好率(64.71%)显著高于对照组(38.24%)(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过程中应用PbtO2联合ICP监测,可以很好地反映出患者脑缺血缺氧状况,并能准确指导脱水剂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损伤 监测 组织氧分压 颅内压 预后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Lindegaard比值与脑组织氧分压的相关性
19
作者 姜海洋 陈虎 +1 位作者 郭星 刘宇峰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8期640-642,共3页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 SAH)病人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Lindegaard比值(LR)与脑组织氧分压(PbtO2)的相关性。方法2019年8月至2022年2月前瞻性收集a SAH共46例。使用LICOX-Ⅱ型脑组织氧分压监测系统,采用氧分压探针(Clark...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 SAH)病人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Lindegaard比值(LR)与脑组织氧分压(PbtO2)的相关性。方法2019年8月至2022年2月前瞻性收集a SAH共46例。使用LICOX-Ⅱ型脑组织氧分压监测系统,采用氧分压探针(Clark型微型电极)记录大脑中动脉供血脑组织PbtO2,其中PbtO2<20 mmHg且持续时间≥10 min定义为局部组织缺氧。TCD检测PbtO2探针同侧MCA和颈内动脉(ICA)颅外段,LR指同侧MCA与ICA颅外段平均血流速度比值,LR≥3存在脑血管痉挛。结果根据PbtO2监测结果,16例出现脑组织缺氧(缺氧组),30例无脑组织缺氧(非缺氧组);与非缺氧组相比,缺氧组入院GCS评分较低(P=0.041),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呈增高趋势(P=0.057)。LR判断存在脑血管痉挛37例,无脑血管痉挛9例。LR与PbtO2呈显著负相关(r=-0.305,P=0.039)。LR≥3预测脑组织缺氧的特异性很高(93.3%),但敏感性较低(56.3%);LR对脑组织缺氧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8%和80.0%。结论aSAH病人在预防性迟发性脑缺血监测时,TCD检测LR是预测脑组织缺氧较好的非侵入性方法,但其敏感性低,不能单纯通过LR结果正常而排除发生迟发性脑缺血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组织氧分压 迟发性缺血 Lindegaard比率
下载PDF
持续颅内压及脑组织氧分压监测在重型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后指导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高健 揭家广 +2 位作者 邢红伟 张龙飞 侯文俊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CAS 2021年第8期73-75,78,共4页
重度颅脑损伤为临床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常出现颅内压增高,易引发脑疝[1,2]。目前,去骨瓣减压术为临床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常用方法,术后给予持续颅内压检测可有效指导术后合理用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而改善预后[3-5]。但是探究更为... 重度颅脑损伤为临床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常出现颅内压增高,易引发脑疝[1,2]。目前,去骨瓣减压术为临床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常用方法,术后给予持续颅内压检测可有效指导术后合理用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而改善预后[3-5]。但是探究更为有效的术后指导治疗方式为临床一直探究的重要内容。脑组织氧分压为临床直接、敏感、独立的脑缺氧预测因子,可用于评估、调节、判断脑组织缺氧情况,进而有效指导临床治疗,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预后[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创伤 组织氧分压监测 持续颅内压监测 去骨瓣减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