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白贤淑 廖红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0年第6期700-704,共5页
神经营养因子是一种分泌性多肽类生长因子家族,参与神经系统的多种生理功能活动,研究发现成熟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其前体分子具有不同的生物学活性,它们的受体以及介导的细胞内信号通路也大相径庭。本文对近年来关于脑源性神经营养... 神经营养因子是一种分泌性多肽类生长因子家族,参与神经系统的多种生理功能活动,研究发现成熟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其前体分子具有不同的生物学活性,它们的受体以及介导的细胞内信号通路也大相径庭。本文对近年来关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分子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着重讨论其体内分布、生物合成与分泌、生物学活性以及与疾病的联系。研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分子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作用将对未来的药物开发和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分子 分布 生物合成 生物学功能
下载PDF
甲状腺激素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水平与抑郁症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娜 傅希玥 +6 位作者 张帆 蒋玉凤 杨淑 莫敏 杨财花 张少川 周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00-1104,共5页
背景随着对抑郁症了解的深入,人们发现其不仅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同时还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HPT轴)密切相关,而抑郁症的神经营养因子假说则认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proBDNF)在抑郁症的发病过程中发挥着一定作用,但抑郁症、HP... 背景随着对抑郁症了解的深入,人们发现其不仅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同时还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HPT轴)密切相关,而抑郁症的神经营养因子假说则认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proBDNF)在抑郁症的发病过程中发挥着一定作用,但抑郁症、HPT轴和proBDNF三者间的关系却鲜有研究。目的探索甲状腺激素、proBDNF水平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6月在云南省精神病医院住院及门诊治疗的抑郁症患者43例为病例组。同期选取本院健康体检者31例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甲状腺激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proBDNF水平;分析病例组甲状腺激素、proBDNF水平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24)总分及其各因子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甲状腺激素与proBDNF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两组T3、FT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T4、FT3、TS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FT3水平与HAMD-24总分及认知障碍评分呈正相关(P<0.05)。两组proBDN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proBDNF水平与HAMD-24总分及其各因子评分均无相关性(P>0.05)。病例组甲状腺激素水平与proBDNF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更容易出现焦虑、自杀、偏执、强迫、绝望感及睡眠障碍等问题,且有并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甲状腺激素 神经营养因子 下丘-垂-甲状腺轴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蛋白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认知障碍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吴慧芬 贝筝 +2 位作者 叶苗苗 郑芳昆 邢增娈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1年第5期365-369,373,共6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蛋白(pro-BDNF)水平,分析其与病情严重程度、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海南省干部疗养院(海南省老年病医院)自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110例PD患者为PD组,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8...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蛋白(pro-BDNF)水平,分析其与病情严重程度、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海南省干部疗养院(海南省老年病医院)自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110例PD患者为PD组,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89例健康者为健康组。两组均采血检测血清pro-BDNF水平,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认知功能。根据Hoehn-Yahr(H-Y)分期将PD患者分为1期组(n=38)、2~3期组(n=51)、4~5期组(n=21),比较3组血清pro-BDNF水平及MoCA评分。根据MoCA评分将PD患者分为认知障碍组(n=46)与非障碍组(n=64),比较两组血清pro-BDNF水平、H-Y分期。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血清pro-BDNF水平与H-Y分期、MoC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PD组血清pro-BDNF水平高于健康组,MoCA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期组、4~5期组血清pro-BDNF水平高于1期组,且4~5期组高于2~3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期组、4~5期组MoCA各维度评分及总分低于1期组,且4~5期组低于2~3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障碍组血清pro-BDNF水平、H-Y分期高于非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血清pro-BDNF水平与H-Y分期呈正相关,与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命名、注意力、语言、延迟回忆、定向力评分及MoCA总分呈负相关(P<0.05);血清pro-BDNF水平与抽象评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pro-BDNF在PD患者血清中呈高水平表达,与患者的H-Y分期、MoCA评分均有相关性,可能成为临床评估PD进展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神经营养因子蛋白 Hoehn-Yahr分期 认知障碍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大鼠神经前体细胞向多巴胺神经元分化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赵荷剑 柴立辉 +2 位作者 吴素霞 高林 贺维亚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体外诱导胎鼠纹状体神经前体细胞向多巴胺(dopamine,DA)神经元分化的机制,为临床上应用细胞移植替代治疗诸如帕金森病等神经精神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离获取胎龄14.5d的SD大鼠纹状体神经前体细胞,白细胞介素-...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体外诱导胎鼠纹状体神经前体细胞向多巴胺(dopamine,DA)神经元分化的机制,为临床上应用细胞移植替代治疗诸如帕金森病等神经精神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离获取胎龄14.5d的SD大鼠纹状体神经前体细胞,白细胞介素-6(IL-6)(10μg/L)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50μmol/L)分别或联合对胎鼠纹状体神经前体细胞进行诱导。诱导2周后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RT-PCR检测NSE、TH及转录因子Nurr1和Lmx1b mRNA的表达。结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表明IL-6处理组、BDNF处理组及2者联合处理组均较对照组NSE和TH阳性率高,且IL-6和BDNF联合处理组较单用IL-6或BDNF处理组的细胞阳性率高(P<0.05);RT-PCR结果显示对照组仅有NSE的表达,而IL-6处理组、BDNF处理组及2者联合处理组均有NSE、Nurr1、Lmx1b和TH mRNA的表达。结论:IL-6和BDNF均可在体外诱导胎鼠纹状体神经前体细胞向DA神经元分化,并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细胞 多巴胺神经 白细胞介素-6 神经营养因子 大鼠
下载PDF
眼针和体针对24 h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脑血流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徐畅 邰东梅 +8 位作者 马贤德 潘茜 王莹 高原 于丹 井欢 王守岩 赵金茹 王哲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178-2181,共4页
目的:观察眼针和体针对24 h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CIRI)大鼠脑血流以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表达的影响,探讨眼针与体针治疗CIRI机制的差异。方法:线栓法复制大鼠CIRI模型,将SD大鼠48只随机分... 目的:观察眼针和体针对24 h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CIRI)大鼠脑血流以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表达的影响,探讨眼针与体针治疗CIRI机制的差异。方法:线栓法复制大鼠CIRI模型,将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4 h假手术组,24 h模型组,24 h穴区组,24 h体针组以及24 h穴区外组。脑缺血再灌注后24 h采用ZeaLonga评分法进行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脑皮层血流速度,Western Blot方法和RQ-PCR方法测定脑组织BDNF蛋白以及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穴区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脑皮层血流速度增加;脑组织BDNF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5)。眼针组与体针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眼针与体针均具有改善大鼠24 h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其机制脑血流速度增加以及脑组织BDNF表达上调有关,眼针与体针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针 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血流速度 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血管性痴呆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4
6
作者 孟胜喜 付剑亮 +11 位作者 霍清萍 王兵 彭文波 王宇新 梁芳 汪天湛 张洪艳 余忠海 刘华 彭学丰 曹健美 李文涛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2期134-137,159,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aD)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3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VaD组175例和非血管性痴呆(N...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aD)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3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VaD组175例和非血管性痴呆(NVaD)组56例。同时选取52例健康志愿者为健康组。比较3组血Hcy、hs-CRP、D-二聚体、BDNF及bFGF水平,分析VaD患者认知功能与上述指标的关系。结果VaD组的血Hcy、hs-CRP及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和NVaD组(均P<0.05),血BDNF及bFGF水平均低于健康组和NVaD组(均P<0.05)。轻度VaD组、中度VaD组、重度VaD组的血Hcy、hs-CRP和D-二聚体水平依次升高,血BDNF及bFGF水平依次降低(均P<0.05)。VaD患者的痴呆程度与血Hcy、hs-CRP、D-二聚体水平呈正相关,与血BDNF及bFGF水平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VaD患者血Hcy、hs-CRP、D-二聚体升高,而BDNF及bFGF降低;以上指标可能与VaD的发生发展有关,或可用于VaD预测以及疗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痴呆 认知功能 同型半胱氨酸 超敏C反应蛋白 D-二聚 神经营养因子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补肾活血中药对大鼠慢性高眼压模型外侧膝状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李翔 谢钊 +6 位作者 郭红建 谢学军 路雪婧 王毅 王超 杨东梅 王桃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18-921,共4页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中药对大鼠慢性高眼压(elevated intraocular pressure,EIOP)模型外侧膝状体(lateral geniculate nu-cleus,LGN)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n factor,BDNF)的干预作用,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烙闭...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中药对大鼠慢性高眼压(elevated intraocular pressure,EIOP)模型外侧膝状体(lateral geniculate nu-cleus,LGN)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n factor,BDNF)的干预作用,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烙闭上巩膜静脉法,烙闭SD大鼠3支上巩膜静脉,建立大鼠慢性EIOP模型,将30只(30眼)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给药组,每组各10只。连续灌胃8周,并于8周末处死大鼠,观察补肾活血法对EIOP大鼠眼压及BDNF表达的影响。结果造模后大鼠眼压均较造模前明显升高(均为P<0.01),在造模后8周眼压仍为造模前的2~3倍。造模后,模型组造模后即刻、造模后给药组8周眼压分别为(28.1400±7.3919)mmHg(1kPa=7.5mmHg)、(27.5800±6.3129)mmHg,给药组分别为(31.7400±8.3153)mmHg、(25.6400±5.5894)mmHg,与空白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LGN病理切片半定量分析表明:模型组BNDF表达总面积(168614±10724)μm2、平均光密度(3066±708)、积分光密度(44443±3721),与空白组的总面积(255985±31225)μm2、平均光密度(6070±609)、积分光密度(61174±6226)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给药组的BDNF表达总面积(211739±28336)μm2、积分光密度(55793±7608),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给药组BDNF表达总面积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补肾活血中药有助于增强EIOP大鼠LGN的BDNF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补肾活血法 神经保护 大鼠慢高眼压模型 外侧膝状 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肝癌细胞株HepG2体外转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肖震宇 王雅丹 陈孝平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7-291,共5页
背景与目的: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浸润转移是临床治疗失败的最常见原因,浸润转移的发生与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迁移、侵袭、增殖)密不可分。近年来,人们已认识到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 背景与目的: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浸润转移是临床治疗失败的最常见原因,浸润转移的发生与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迁移、侵袭、增殖)密不可分。近年来,人们已认识到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BDNF)作为一种功能性蛋白特异地存在于HCC组织中,并与HCC的进展密切相关,但其确切功能不明。本实验初步探讨BDNF对肝癌细胞株HepG2体外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观察BDNF对HepG2细胞增殖的作用,应用肿瘤细胞体外迁移实验和肿瘤细胞体外侵袭实验评价BDNF对HepG2细胞浸润转移能力的影响。采用RT-PCR法和Westernblot法分别从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检测HepG2细胞中BDNF特异性受体Tr!B的表达情况。结果:外源性的BDNF能有效促进HepG2细胞的增殖,在<100ng/ml的范围内,这一效应呈明显的浓度依赖性;经过50ng/ml和100ng/mlBDNF处理的HepG2细胞,迁移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167vs.100,203vs.100,P<0.05);Transwell侵袭实验中,50ng/ml和100ng/mlBDNF组的每视野侵袭细胞数分别为167±38和215±51,与对照组(113±22)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较之正常肝细胞,HepG2细胞高表达Tr"B。结论:BDNF可调节肝癌细胞的生长、迁移与侵袭,是具有促进肝癌浸润转移的细胞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因子 肝细胞 HEPG2细胞株 迁移能力 外实验
下载PDF
损伤脊髓匀浆上清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髓鞘前脂蛋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刘然 范东艳 +2 位作者 金鹏 范洪学 王苹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1,共5页
背景:损伤脊髓匀浆上清成分复杂,其中不仅存在多种化学物质,而且也存在着多种细胞因子,这些物质能否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分泌功能还不清楚。目的:探讨损伤脊髓匀浆上清成分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 背景:损伤脊髓匀浆上清成分复杂,其中不仅存在多种化学物质,而且也存在着多种细胞因子,这些物质能否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分泌功能还不清楚。目的:探讨损伤脊髓匀浆上清成分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髓鞘前脂蛋白的影响。方法:贴壁法分离纯化Wistar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稳定传到第3代后,分别用正常和损伤的Wistar大鼠脊髓匀浆上清诱导培养20d。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细胞,ELISA法检测培养液内髓鞘前脂蛋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含量,即时定量-PCR检测髓鞘前脂蛋白mRNA、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RNA水平。结果与结论:损伤脊髓匀浆上清液诱导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细胞率和培养液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髓鞘前脂蛋白的含量在各个时间点均较正常脊髓匀浆上清液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组高。提示,损伤的脊髓匀浆上清液能够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髓鞘前脂蛋白,有利于向神经细胞方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因子 髓鞘脂蛋白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脊髓匀浆上清液 损伤脊髓
下载PDF
眼针与体针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皮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原 王哲 +6 位作者 于丹 王莹 井欢 潘茜 赵金茹 王守岩 关洪全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4105-4107,共3页
目的分别观察眼针与体针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探讨眼针疗法与体针疗法的效应差异性,为眼针疗法自成诊疗体系提供相关依据。方法线栓法制备SD大鼠大脑中动脉梗死(MCAO)再灌注模型。将SD大鼠随... 目的分别观察眼针与体针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探讨眼针疗法与体针疗法的效应差异性,为眼针疗法自成诊疗体系提供相关依据。方法线栓法制备SD大鼠大脑中动脉梗死(MCAO)再灌注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六组,即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眼针穴区组、眼针穴区外组与体针组。采用Zea Longa评分法进行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缺血再灌注3 h后脑皮质BDNF 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缺血再灌注3 h后脑皮质BDNF蛋白的表达。结果脑缺血再灌注3 h后,眼针穴区组和体针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模型组大鼠降低(P<0.01),眼针穴区组与体针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眼针穴区组、体针组和眼针穴区外组较模型组大鼠脑皮质BDNF mRNA和蛋白质含量均升高(P<0.01),但以眼针穴区组和体针组升高较明显,眼针穴区组与体针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眼针与体针在改善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效应相当,且两种疗法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脑皮质BDNF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神经营养因子 眼针疗法 针疗法
下载PDF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颗粒蛋白前体、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与阿尔茨海默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潘名志 徐晓文 +2 位作者 陈峰 杜向东 何玉琪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5期911-915,共5页
目的 分析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颗粒蛋白前体(PGRN)、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水平与阿尔茨海默病(AD)病人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相关性,探讨其在A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入住苏州大学附属... 目的 分析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颗粒蛋白前体(PGRN)、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水平与阿尔茨海默病(AD)病人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相关性,探讨其在A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入住苏州大学附属广济医院治疗的41例AD病人作为观察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苏州大学附属广济医院同期经评估符合入组的41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MCP-1、PGRN、GDNF水平;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及日常生活量表(ADL)评估其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分析观察组病人血清MCP-1、PGRN、GDNF水平与MMSE、ADL评分的相关性;并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MCP-1、PGRN、GDNF在AD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MCP-1(321.7±51.1)ng/L、PGRN(42.6±8.5)μg/L水平较对照组MCP-1(242.6±35.2)ng/L、PGRN(26.5±6.1)μg/L显著增高,观察组GDNF(357.8±112.3)ng/L水平较对照组GDNF(468.0±106.6)ng/L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MMSE、ADL评分与血清MCP-1、PGRN水平均呈负相关(r=-0.46~-0.31,P<0.05),与PGRN水平呈正相关(r=0.47、0.46,P<0.05)。ROC曲线显示:MCP-1、PGRN、GDNF对AD的诊断价值较高,其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0.75、0.71,灵敏度分别为75.6%、75.6%、70.7%,特异度分别为61.0%、70.7%、63.4%,MCP-1、PGRN、GDNF三项标志物联合检测的AUC为0.83,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达到82.9%、75.6%。结论 AD病人血清MCP-1、PGRN水平表达明显增高,GDNF水平表达明显降低。这与AD病人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减退严重程度显著相关。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在AD诊断中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颗粒蛋白 胶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 认知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在小鼠卵母细胞第一极体释放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娜 王朕华 +3 位作者 王悦 井佳雨 伊克运 李相禹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1年第8期1559-1562,1778,共5页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B(TrkB)在卵母细胞第一极体释放中的作用。方法:用Affymetrix基因芯片分析在模拟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BDNF及其受体TrkB在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用实时定量荧光PCR(RT-PCR)...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B(TrkB)在卵母细胞第一极体释放中的作用。方法:用Affymetrix基因芯片分析在模拟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BDNF及其受体TrkB在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用实时定量荧光PCR(RT-PCR)分析卵泡组织中BDNF及其受体TrkB的表达,并利用TrkB抑制剂K252a探讨BDNF在卵母细胞释放第一极体中作用。结果:在模拟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BDNF的表达出现2个峰值,第2个峰值比第1个峰值显著;TrkB的表达同样也出现2个峰值,但峰值均非常低。BDNF在卵丘细胞、壁层颗粒细胞和卵母细胞中均有表达,而TrkB仅在卵母细胞中表达。不同浓度(1,3,10,30ng/ml)BDNF均促使卵母细胞第一极体释放率升高(P<0.05),以3ng/ml组升高更显著。体内实验发现不同剂量K252a均能抑制卵母细胞第一极体释放率(P<0.05),但不同剂量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BDNF在卵母细胞的第一极体的释放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卵母细胞 神经营养因子 第一极
下载PDF
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在社会隔离所致小鼠认知障碍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邓颖成 牛磊 +3 位作者 肖玉花 徐璇 孙秋敏 万炜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5-159,共5页
目的 探讨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proBDNF)在社会隔离所致小鼠认知障碍中的作用。方法 30只4周龄C57BL/6 J雄性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群居组(GH,n=15)和社会隔离组(SI,n=15)。各组于相同的环境饲养,GH组5只/笼,SI组1只/笼。采用新旧事... 目的 探讨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proBDNF)在社会隔离所致小鼠认知障碍中的作用。方法 30只4周龄C57BL/6 J雄性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群居组(GH,n=15)和社会隔离组(SI,n=15)。各组于相同的环境饲养,GH组5只/笼,SI组1只/笼。采用新旧事物识别和新旧位置识别实验检测小鼠认知功能。Real-time PCR检测各组小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mRNA表达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海马组织BDNF及proBDNF蛋白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是胞外酶,可催化proBDNF转化为成熟BDNF。Real-time PCR检测BDNF转化酶MMP-9和tPA mRNA表达变化。结果 行为学结果显示,与GH组相比,SI组小鼠新事物分辨率及新位置分辨率明显下降(P<0.01)。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GH组相比,SI组小鼠海马中BDNF mRNA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GH组相比,SI组小鼠海马proBDNF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BDNF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与GH组相比,SI组小鼠海马BDNF/proBDNF的比值降低。此外,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GH组相比,SI组小鼠海马中BDNF转化酶MMP-9 mRNA和tPA mRNA明显下降。结论 社会隔离诱导小鼠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海马proBDNF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隔离 认知障碍 海马 神经营养因子 免疫印迹法 小鼠
下载PDF
体外培养的大鼠Schwann细胞神经生长因子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2
14
作者 丁文龙 汪洋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68-571,共4页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的Schwann细胞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方法:用细胞培养技术,培养新生SD大鼠Schwann细胞,传代后用ABC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Schwann细胞的NGF、BDNF反应。结果:体外培养的Schwann细胞立体感...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的Schwann细胞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方法:用细胞培养技术,培养新生SD大鼠Schwann细胞,传代后用ABC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Schwann细胞的NGF、BDNF反应。结果:体外培养的Schwann细胞立体感强、折光性好,细胞为梭形、椭圆形或三角形,NGF、BDNF免疫反应为阳性。结论:体外培养的Schwann细胞能表达NGF、BD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wann细胞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营养因子 表达 外培养 细胞培养 ABC免疫细胞化学法
下载PDF
脊髓损伤新生小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对少突胶质细胞存活及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董万亮 张塬坤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1-3,13,共4页
目的 研究脊髓损伤新生小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对少突胶质细胞存活及生长的影响.方法 分离新生小鼠大脑皮层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进行体外原代培养;采用WB法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及其受体分拣蛋白与神经营养素受体的表达水平... 目的 研究脊髓损伤新生小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对少突胶质细胞存活及生长的影响.方法 分离新生小鼠大脑皮层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进行体外原代培养;采用WB法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及其受体分拣蛋白与神经营养素受体的表达水平.将浓度为1 μg·L-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设置为A组,10 μg·L-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设置为B组,100 μg·L-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设置为C组,空白对照组为100 μg·L-1牛血清白蛋白;每组设置6个平行副孔.采用β-tublin和结晶紫进行染色,观察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的细胞形态,评估不同浓度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对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的生产情况的影响.结果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及其受体分拣蛋白与神经营养素受体在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中的表达均呈现阳性;A组、B组、C组中的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的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数量逐渐下降,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A组、B组、C组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突起显著减少,且面积显著缩小,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可以内源性的表达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F以及其受体,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的浓度对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的生长和存活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这一作用机制可能与神经营养素受体-分拣蛋白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小鼠 脊髓损伤 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营养因子 少突胶质细胞
下载PDF
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前角细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庆杰 柳鹏 刘玉梅 《伤残医学杂志》 2003年第4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前角细胞BDNF表达变化及外源性NGF与BDNF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动物模型,分为药物组、对照组,每只大鼠又分为损伤例组(L组)和健侧组(R组)两个亚组。用原位杂交、免疫级化技术检测BDNF的表... 目的:探讨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前角细胞BDNF表达变化及外源性NGF与BDNF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动物模型,分为药物组、对照组,每只大鼠又分为损伤例组(L组)和健侧组(R组)两个亚组。用原位杂交、免疫级化技术检测BDNF的表达水平,现察各组在1d、7d、14d、21d及28d时的变化。用计算机图像自动处理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药物组损伤侧脊髓前角细胞中BDNF表达水平除1d,7d组外其余均多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健侧脊髓前角细胞中BDNF表达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坐骨神经损伤后损伤侧脊髓前角细胞中BDNF表达水平在最初的3周内逐渐下降,然后开始恢复,但至第4周尚未恢复到开始时的水平;而两组健侧BDNF表达水平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外源性NGF能促进坐骨神经损伤后损伤侧脊髓前角细胞中BDNF表达水平的增加;而对健侧BDNF表达水平无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坐骨神经损伤 脊髓角细胞 神经营养因子 动物模型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大脑皮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及内锥体神经元变化的 被引量:2
17
作者 凌俊辉 林立国 钟珠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447-449,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大脑皮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及对内椎体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利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制作成年大鼠糖尿病模型(n=10),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n=10)。3个月后,用ELISA的方法检测大脑皮层BDNF的表达水平,用中...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大脑皮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及对内椎体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利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制作成年大鼠糖尿病模型(n=10),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n=10)。3个月后,用ELISA的方法检测大脑皮层BDNF的表达水平,用中性红染色观察大脑皮层第Ⅲ层内椎体神经元的数量和形态的变化。结果糖尿病大鼠大脑皮层BDNF的表达水平为(15.64±2.22)ng/g,低于正常大鼠的(24.47±3.53)ng/g(P<0.01)。中性红染色发现,糖尿2病大鼠内椎体神经元的数量为(95.64±2.22)个/0.16 mm,2低于正常大鼠的(125.37±16.01)个/0.16mm(P<0.01),且部分内锥体神经元的胞体出现皱缩。结论糖尿病可以导致大脑皮层BDNF表达水平的下降,同时引起大脑皮层第Ⅲ层内锥体神经元的数量和形态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皮层 神经营养因子 内锥神经
下载PDF
补精益视片对SD大鼠慢性高眼压模型外侧膝状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翔 柯欣怡 +6 位作者 刘红佶 袁铭悦 李祥玉 李华宏 王泰 田梦瑶 杨凤娇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17年第4期203-205,211,共4页
目的观察补精益视片对慢性高眼压模型(elevatedintraocularpressure,EIOP)大鼠外侧膝状体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BDNF)表达的影响,探讨补精益视片视功能保护的作用机理。方法选取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 目的观察补精益视片对慢性高眼压模型(elevatedintraocularpressure,EIOP)大鼠外侧膝状体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BDNF)表达的影响,探讨补精益视片视功能保护的作用机理。方法选取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给药组及模型组,每组各10只。采用烙闭巩膜上静脉方法制作慢性高眼压大鼠动物模型,每组连续灌胃8周后处死大鼠,观察补精益视片对EIOP大鼠眼压、外侧膝状体(lateralgeniculatenucleus,LGN)BDNF表达的影响。结果相比造模前,从造模即刻开始至造模后8周,给药组及模型组大鼠的眼压均有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造模后8周与造模即刻相比,给药组眼压有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模型组眼压无降低趋势;模型组BDNF总面积(55863.31±10264.399S/μm2)及积分光密度(15931.84±3403.742)较对照组(114106.08±17849.482S/μm2,29209.88±5725.992)及给药组(97567.06±22224.041S/μm2,29199.65±7865.087)明显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给药组BDNF总面积及积分光密度较对照组稍偏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精益视片能补精益视片能促进慢性EIOP模型大鼠LGN中BDNF的表达,从而发挥视功能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补精益视片 视功能保护 大鼠慢高眼压模型 神经营养因子 外侧膝状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前体在神经系统中的效应 被引量:25
19
作者 代云飞 王通通 +6 位作者 马微 杨金伟 王先斌 张同 苏平 郭建辉 李力燕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8期4580-4586,共7页
背景:神经营养因子目前已发现20余种,其中神经生长因子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作为中枢神经系统中分布最广泛的生长因子之一,对中枢神经系统甚至整个大脑的生长发育及神经元可塑性至关重要。目的:为全面深入认识神经生长因子和脑源性神经... 背景:神经营养因子目前已发现20余种,其中神经生长因子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作为中枢神经系统中分布最广泛的生长因子之一,对中枢神经系统甚至整个大脑的生长发育及神经元可塑性至关重要。目的:为全面深入认识神经生长因子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进一步了解其在神经系统损伤修复时发挥的作用,文章对神经生长因子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前体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期刊网专题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有关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相关的文献,检索词为nerve growth factor(NGF);proform of nerve growth factor(proNGF);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precursor for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proBDNF);神经营养因子,神经营养因子受体等。结果与结论: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生长因子具有保护神经元的生物学功能;神经生长因子前体则同时与受体p75^(NTR)和Sortilin形成三聚体的信号传导物,诱导了神经损伤后的细胞凋亡和神经组织的死亡。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优先结合TrkB产生促进突触生长或支持神经元存活、分化的生物学效应;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则优先结合p75^(NTR)及Sortilin,引发神经元凋亡。虽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了神经生长因子前体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表现出与成熟神经生长因子和成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相反的生物学作用,但具体的作用机制还不完全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 周围神经 组织工程 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 TRKA TRKB p75^(NTR)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调控人黄素化颗粒细胞甾体激素合成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炜 陈士岭 邢福祺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174-1176,共3页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人黄素化颗粒细胞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及甾体生成急性调控蛋白(STAR)的影响.方法黄素化壁层颗粒细胞来自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26例患者,年龄26~30岁,均为输卵管因素和男性因素不孕者.利用原代培...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人黄素化颗粒细胞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及甾体生成急性调控蛋白(STAR)的影响.方法黄素化壁层颗粒细胞来自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26例患者,年龄26~30岁,均为输卵管因素和男性因素不孕者.利用原代培养细胞技术培养人黄素化颗粒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BDNF,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检测雌二醇和孕酮浓度.用RT-PCR检测黄素化颗粒细胞中STAR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BDNF可抑制人黄素化壁层颗粒细胞分泌孕激素,呈浓度依赖性,但BDNF浓度超过50 ng/ml时抑制作用不再增强.BDNF对人黄素化壁层颗粒细胞合成雌二醇的浓度无明显影响.BDNF可降低STARmRNA表达,呈浓度依赖性.结论BDNF可调节人黄素化卵巢颗粒细胞合成孕酮,是重要的卵巢内调节因子.BDNF可能通过抑制STARmRNA的表达以减少孕酮的生成并参与黄体的退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因子 生成急调控蛋白 人黄素化颗粒细胞 孕酮 雌激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