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88篇文章
< 1 2 2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韩焱晶 李文迅 +2 位作者 贾宝辉 时宇静 图娅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04-1006,共3页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抑郁症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电针组,用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刺激结合孤养的方法造模,造模同时电针组选取"百会"、"印堂"穴进行治疗。于实验前1d、实验第7、14、21天...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抑郁症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电针组,用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刺激结合孤养的方法造模,造模同时电针组选取"百会"、"印堂"穴进行治疗。于实验前1d、实验第7、14、21天进行开野实验及糖水消耗实验,用原位杂交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mRNA的表达。结果:电针组的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次数始终高于模型组,第21天电针组相对糖水消耗量高于模型组,电针组的BDNF mRNA杂交阳性信号明显高于模型组(均P<0·05)。结论:电针"百会"、"印堂"穴能够干预抑郁症状的出现,与其提高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区BDNF mRNA的表达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电针 行为学 海马 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氟西汀对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表达的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许珂 张永亮 +1 位作者 郁缪宇 刘协和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53-455,共3页
目的 为了进一步探讨抗抑郁药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技术 (地高辛标记的BDNFcDNA探针 )检测长期给予抗抑郁药氟西汀及生理盐水大鼠海马神经元BDNFmRNA的表达。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相比 ,氟西汀组表达增强 ,尤以CA3、CA1区... 目的 为了进一步探讨抗抑郁药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技术 (地高辛标记的BDNFcDNA探针 )检测长期给予抗抑郁药氟西汀及生理盐水大鼠海马神经元BDNFmRNA的表达。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相比 ,氟西汀组表达增强 ,尤以CA3、CA1区为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西汀 神经营养因子 海马 原位杂交
下载PDF
轻型颅脑损伤对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许宏武 谢泽宇 +4 位作者 林岚 郭燕春 林欣鹏 周文 李沐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324-327,共4页
目的探讨轻型颅脑损伤对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120只成年SD大鼠根据性别不同分为雌性对照组、雌性实验组、雄性对照组和雄性实验组,每组30只。两实验组建立侧位液压冲击轻型颅脑损伤模型。Morris水... 目的探讨轻型颅脑损伤对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120只成年SD大鼠根据性别不同分为雌性对照组、雌性实验组、雄性对照组和雄性实验组,每组30只。两实验组建立侧位液压冲击轻型颅脑损伤模型。Morris水迷宫试验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RT-PCR检测海马中BDNF mRNA的表达。结果水迷宫定位航行试验第4天,同性别大鼠实验组平均逃逸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空间探索试验同性别大鼠实验组寻找平台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穿越平台次数较对照组减少(P<0.05);同性别大鼠实验组大脑海马中BDNF mRNA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侧位液压冲击轻型颅脑损伤会降低模型鼠大脑海马中BDNF mRNA的表达,并可能因此导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侧位液压冲击法 神经营养因子 大鼠
下载PDF
胚胎期炎症暴露对中老年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表达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刘雪 张折折 +2 位作者 罗宝灵 陈贵海 梁冰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83-87,94,共6页
目的:探讨胚胎期炎症暴露对中老年期小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母鼠怀孕第15~17天腹腔注射脂多糖(LPS,50μg/kg)或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对应子鼠分别为LPS组和CON组(雌雄各半),分别于... 目的:探讨胚胎期炎症暴露对中老年期小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母鼠怀孕第15~17天腹腔注射脂多糖(LPS,50μg/kg)或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对应子鼠分别为LPS组和CON组(雌雄各半),分别于3月龄、15月龄时完成Morris水迷宫任务,用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定量PCR检测海马BDNF表达水平。结果:与3月龄CON组相比,15月龄CON组游泳路程明显延长(P<0.01),靶象限游泳路程百分比和海马BDNF基因表达水平均下降(P<0.01)。在两个年龄段,LPS组Morris水迷宫成绩及BDNF基因表达水平均比CON组差。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仅15月龄CON组和LPS组BDNF基因表达水平与游泳路程呈负相关关系(P<0.05),与靶象限游泳路程百分比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胚胎期炎症暴露可加重中老年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损害,且可能与海马BDNF基因表达水平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神经营养因子 小鼠 学习记忆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介导帕金森病的运动防治:作用与机制
5
作者 雷森林 谌晓安 +1 位作者 陈平 王兆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5期5454-5468,共15页
背景:运动干预作为经济有效的非物理疗法,可有效上调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进而防治帕金森病发生发展,但目前关于靶向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运动治疗策略在延缓帕金森病发生发展的潜在作用机制尚不明晰。目的:以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帕... 背景:运动干预作为经济有效的非物理疗法,可有效上调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进而防治帕金森病发生发展,但目前关于靶向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运动治疗策略在延缓帕金森病发生发展的潜在作用机制尚不明晰。目的:以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帕金森病的关系为切入点,分析帕金森病病理状态下运动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特异性调控作用及机制,梳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介导下不同运动方式对帕金森病的改善效果,并阐明靶向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运动治疗策略在防治帕金森病的潜在作用机制,旨在为运动防治帕金森病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以“帕金森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保护,多巴胺,神经元异常凋亡,神经炎症反应,突触可塑性,运动”等为中文检索词;以“Parkinson’s disease,BDNF,Neuroprotection,neuroinflammation,synaptic plasticity”等为英文检索词,分别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搜寻各数据库建库至2024年2月发表的所有研究文献,根据纳排标准共获得核心相关文献98篇。结果与结论:①在帕金森病理背景下,运动可通过促进肌因子鸢尾素大量分泌,并降低色氨酸-犬尿氨酸代谢途径紊乱特异性调控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②有氧运动,尤其是特殊有氧运动(动物:旋转杆步行/人类:北欧健走)以及多模式运动可显著上调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进而改善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此外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还介导身心运动(太极拳)对帕金森病患者认知障碍和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的有效调节。③运动诱导的高表达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可能通过上调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0、神经生长因子β和转化生长因子β表达,下调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1β表达,并抑制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表达降低小胶质细胞活性减轻神经炎症反应;增加酪氨酸羟化酶活性以促进多巴胺合成释放,并通过下调基质金属蛋白酶3及糖原合成酶激酶3β表达抑制α-突触核蛋白在丝氨酸129位点的磷酸化修饰,以防止神经异常凋亡;诱导突触效能的长时程增强发生,促进突触后致密区蛋白95及突触素大量表达以改善突触可塑性,发挥神经保护作。④鉴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帕金森病发病进程及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靶向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运动治疗策略将有助于推动帕金森病疾病“运动+药物”精准医疗的发展。但由于目前研究采用的运动处方较为单一,且研究焦点主要围绕运动症状而缺乏对非运动症状的考察,因此亟待学者采用更加统一和系统的运动处方,围绕非有氧运动类型对同一批帕金森病患者进行长期纵向跟踪研究,以此完善帕金森病运动防治领域研究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帕金森病 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保护 神经炎症 多巴胺 Α-突触核蛋白 突触可塑 神经元凋亡 非运动症状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对脑卒中大鼠认知功能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宋巍 杨净松 +2 位作者 彭闰梅 袁欣 王罡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93-198,共6页
目的探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对脑卒中大鼠认知功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并培养神经干细胞(NSCs),Nestin染色鉴定NSCs;BDNF修饰NSCs,并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BDNF蛋白表达。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sham... 目的探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对脑卒中大鼠认知功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并培养神经干细胞(NSCs),Nestin染色鉴定NSCs;BDNF修饰NSCs,并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BDNF蛋白表达。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sham组)、卒中组(MCAO组)、卒中大鼠给予NSCs组(NSCs组),卒中大鼠给予BDNF-NSCs组(BDNF-NSCs组),每组10只。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认知功能;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检测神经元损伤;TTC检测脑组织梗死面积;蛋白印迹法检测脑组织中胞内磷脂酰肌醇激酶、人磷酸化磷脂肌醇3激酶、苏氨酸蛋白激酶、磷酸化蛋白激酶蛋白表达。结果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鉴定NSCs,培养的NSCs中巢蛋白和溴脱氧尿苷均呈阳性表达,提示所提取的NSCs为神经干细胞且具有增殖能力。和未转染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转染BDNF组BDNF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和sham组相比,MCAO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逃避潜伏期、脑梗死面积明显增加,穿越平台次数和脑组织中PI3K、p-PI3K、Akt、p-Akt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和MCAO组相比,NSCs组和BDNF-NSCs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逃避潜伏期、高梗死面积明显减少,穿越平台次数和脑组织中PI3K、p-PI3K、Akt、p-Akt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BDNF-NSCs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逃避潜伏期、脑梗死面积明显低于NSCs组,穿越平台次数和脑组织中PI3K、p-PI3K、Akt、p-Akt蛋白表达明显高于NSCs组(P<0.05)。结论BDNF修饰NSCs可改善脑卒中大鼠的认知功能,其可能和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干细胞 卒中 认知功能 胞内磷脂酰肌醇激酶/苏氨酸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牦牛与黄牛端脑不同区域的表达与分布
7
作者 郑丽平 刘霞 +2 位作者 杜晓华 吴亚娟 刘珊珊 《解剖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0-16,共7页
目的探讨高原牦牛与平原黄牛端脑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与分布,探讨BDNF功能发挥与高原低氧适应性之间的关联。方法选取牦牛和黄牛各5只,应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BDNF在牦牛和黄牛端脑的额叶... 目的探讨高原牦牛与平原黄牛端脑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与分布,探讨BDNF功能发挥与高原低氧适应性之间的关联。方法选取牦牛和黄牛各5只,应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BDNF在牦牛和黄牛端脑的额叶、颞叶、顶叶、枕叶、大脑白质以及海马中的含量与分布进行了定量与定性分析。结果Real-time PCR结果表明,在牦牛与黄牛端脑中,BDNF mRNA均在颞叶皮质中的表达量最高,海马次之,其后依序为顶叶皮质,枕叶皮质和额叶皮质,在大脑白质中的表达量最低。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BDNF蛋白在牦牛颞叶皮质中含量最高,海马次之,其他组织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顶叶皮质、额叶皮质、大脑白质,枕叶皮质中含量最低。BDNF蛋白在黄牛端脑颞叶皮质中含量最高,海马次之,其余组织含量由高及低依次为顶叶皮质、枕叶皮质、额叶皮质,大脑白质中蛋白含量最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BDNF蛋白在牦牛和黄牛端脑中的阳性表达情况基本相似,主要分布在额叶皮质、颞叶皮质、顶叶皮质、枕叶皮质的颗粒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大脑白质的神经胶质细胞以及海马的锥体细胞层和多形细胞层,在端脑皮质区的马丁诺提细胞和海马的分子细胞层中有少量分布。结论BDNF mRNA和蛋白在牦牛和黄牛端脑不同区域中均有表达,但表达量存在差异,推测与端脑不同分区的特定功能密切相关。牦牛端脑中的表达水平除枕叶皮质外,均高于黄牛,推测与其生存的高原低氧环境有关,BDNF在动物机体适应低氧环境过程中可能发挥着增强低氧耐受性和保护机体内环境稳态等重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因子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印迹法 免疫组织化学 牦牛 黄牛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意义
8
作者 孙佳星 李世杰 +2 位作者 罗小婉 孙广范 关燕鸣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2063-2066,共4页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评估BDNF作为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标志物的适用性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2022年中山市博爱医院收治的因子宫内膜异位症及输卵管性不孕就诊的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评估BDNF作为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标志物的适用性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2022年中山市博爱医院收治的因子宫内膜异位症及输卵管性不孕就诊的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59例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腹腔镜及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分为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与重型子宫内膜异位症)111例与对照组(输卵管性不孕患者)48例。术前收集所有患者的外周血,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定量检测BDNF及CA125水平。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清BDNF及CA125水平;比较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与对照组血清BDNF及CA125水平,分析BDNF对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BDNF及CA125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BDNF及CA125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A125水平比较,BDNF具有更大的曲线下面积(AUC),BDNF作为诊断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6.2%、62.2%;重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BDNF及CA125水平高于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其中BDNF水平在两组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125在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血清BDNF升高,可作为预测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神经营养因子 临床分期 病理分型
下载PDF
依托咪酯对视神经损伤成年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对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
9
作者 赵翠党 赵红雷 +1 位作者 史炯 赵广平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905-909,共5页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对视神经损伤成年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选8只为正常照组,其余32只采用动脉夹夹持法损...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对视神经损伤成年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选8只为正常照组,其余32只采用动脉夹夹持法损伤视神经建立视神经损伤模型并分组,即模型组(视神经损伤大鼠),依托咪酯低、中、高剂量组(依托咪酯腹腔注射),剂量分别为2、4、6 mg/kg。分析比较干预后各组大鼠眼压变化。并行HE染色观察视网膜组织结构,比较各组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CGs)存活数目及存活率,Western blot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Caspase-3、BDNF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依托咪酯各组眼压高于正常组,依托咪酯各组末次给药后眼压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均P<0.05)。模型组大鼠视网膜水肿增厚,以神经纤维层最为明显,且有空泡,RGC细胞肿胀,内、外核层细胞数量减少,排列紊乱。依托咪酯各组视网膜病理损伤均有改善,高剂量组好于中剂量组,中剂量组好于低剂量组。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RCGs存活数目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依托咪酯各组RCGs存活数目增多(P<0.05)。依托咪酯高剂量组RCGs存活数目、相对存活率高于中、低剂量组(均P<0.05)。正常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BDNF蛋白表达高于模型组,Caspase-3低于模型组,依托咪酯各组视网膜组织中BDNF升高,Caspase-3下降,均呈剂量依赖性(均P<0.05)。结论:Caspase-3蛋白在大鼠视神经损伤中表达升高,BDNF蛋白表达降低,依托咪酯干预能够促进视网膜RGCs存活,对视神经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 神经损伤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3 神经营养因子 大鼠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通过减少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抑制MAPK/ERK信号通路活化减轻大鼠分娩疼痛
10
作者 葛亮 张鹏 +1 位作者 杜丽芳 韩旭东 《解剖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29-34,共6页
目的: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对大鼠分娩疼痛疗效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妊娠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大鼠自然分娩,未... 目的: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对大鼠分娩疼痛疗效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妊娠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大鼠自然分娩,未行任何处理;Dex组,大鼠产程启动至产下最后1个仔鼠期间,分别静脉注射50、100μg/kg和200μg/kg右美托咪定;免疫组织化学显色检测大鼠大脑皮质顶叶与子宫内膜组织中BDNF的表达;热水甩尾法测定大鼠分娩时的痛阈值及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qRT-PCR与免疫印迹检测大脑皮质顶叶与子宫内膜组织迅速加速纤维肉瘤蛋白(Raf)、ERK、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及强啡肽(DYN)的表达。结果:注射Dex后,大鼠大脑皮质顶叶与子宫内膜中BDNF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且Dex剂量显著影响BDNF蛋白表达水平。随着Dex剂量增加,大鼠分娩时的痛阈值明显提高,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注射Dex后,大脑皮质顶叶与子宫内膜中Raf、ERK、CREB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DYN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相关性分析显示,大脑皮质顶叶BDNF表达与Raf、ERK、CREB表达呈正相关,而与DYN表达呈负相关;子宫内膜BDNF表达与Raf、ERK表达无相关性,与CREB表达呈正相关,与DYN表达呈负相关。结论:静脉注射Dex对大鼠分娩疼痛抑制作用明显,可能与通过BDNF激活MAPK/ERK信号通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神经营养因子 分娩 疼痛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下载PDF
大熊猫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16
11
作者 林峰 杨玉华 +5 位作者 张义正 陈红卫 费立松 宋云芳 何光昕 张安居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95-99,80,共5页
参照人BDNF基因序列设计出一对引物和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首次从大熊猫基因组DNA中扩增和克隆到BDNF基因,并使其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表达。序列分析表明,大熊猫和人的BDNF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高达94%... 参照人BDNF基因序列设计出一对引物和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首次从大熊猫基因组DNA中扩增和克隆到BDNF基因,并使其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表达。序列分析表明,大熊猫和人的BDNF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高达94%。在推导的多肽序列中,除在前导肽区有两个氨基酸的差异外,大熊猫BDNF的成熟区与人和其它已报道的哺乳动物BDNF成熟区的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显示了极高的保守性。本文首次在分子生物学水平上对大熊猫核基因组功能基因进行研究分析,其结果为深入开展大熊猫的神经系统疾病防治,神经生理以及分子进化,系统发育等方面的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神经营养因子 PCR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外周血白细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表达与亚综合征抑郁的关系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则挚 禹顺英 +9 位作者 洪武 汪作为 苑成梅 易正辉 黄佳 王勇 陈俊 胡莺燕 曹岚 方贻儒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6,共4页
目的 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与亚综合征抑郁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应用TaqMan探针及荧光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 ,检测亚综合征抑郁组(60例)与健康对照组(60例)外周血白细胞BDNF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 目的 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与亚综合征抑郁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应用TaqMan探针及荧光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 ,检测亚综合征抑郁组(60例)与健康对照组(60例)外周血白细胞BDNF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评定患者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亚综合征抑郁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BDNF基因在外周血表达的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BDNF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HAMD17评分的关系.结果 (1)亚综合征抑郁组BDNF基因mRNA表达水平为0.15±0.07,健康对照组为0.25±0.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12,P<0.01);(2)亚综合征抑郁组BDNF表达水平与HAMD17评分呈非常显著负相关(r=-0.840,P<0.001).结论 亚综合征抑郁及其严重程度与BDNF基因低表达可能相关.关键词:抑郁综合征;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白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综合征 神经营养因子 白细胞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大鼠杏仁核点燃癫痫后不同脑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基因表达 被引量:7
13
作者 林卫红 张淑琴 +1 位作者 付玉 姜慧轶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7-279,F002,共4页
目的 :检测大鼠杏仁核点燃癫痫后不同脑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BDNF)的基因表达与定位。方法 :建立大鼠杏仁核点燃癫痫模型 ,应用免疫组化及逆转录 PCR方法观察点燃鼠不同脑区不同点燃时程 BDNF的表达及含量。结果 :点燃后大鼠颞叶及海... 目的 :检测大鼠杏仁核点燃癫痫后不同脑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BDNF)的基因表达与定位。方法 :建立大鼠杏仁核点燃癫痫模型 ,应用免疫组化及逆转录 PCR方法观察点燃鼠不同脑区不同点燃时程 BDNF的表达及含量。结果 :点燃后大鼠颞叶及海马 BDNF随着点燃次数的增加而升高 ,并持续至点燃后 49d。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因子 癫痫 基因表达 杏仁核 点燃效应 神经病学
下载PDF
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hBDNF)在转基因家蚕丝腺中的特异表达 被引量:10
14
作者 段建平 徐汉福 +3 位作者 马三垣 邓党军 王峰 夏庆友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8-252,共5页
家蚕丝腺具有强大合成与分泌蛋白质的能力,利用其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高附加值外源蛋白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以人血白细胞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并克隆了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hBDNF)核苷酸序列。序列分析表明,克隆的hBDNF核苷酸序列... 家蚕丝腺具有强大合成与分泌蛋白质的能力,利用其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高附加值外源蛋白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以人血白细胞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并克隆了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hBDNF)核苷酸序列。序列分析表明,克隆的hBDNF核苷酸序列与已发表序列(GenBank登录号:NM_170735)的同源性为100%。随后采用家蚕丝胶基因(Ser1)启动子,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为筛选标记,将hBDNF构建到piggyBac转座表达载体并注射入家蚕早期胚胎,在G1代筛选获得了54头转基因阳性个体。经分子检测证实,hBDNF已整合到家蚕基因组并在丝腺有较高水平的特异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因子 丝腺生物反应器 家蚕 表达
下载PDF
电针刺激干预脊髓损伤大鼠c-fos基因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RNA的表达 被引量:12
15
作者 马睿杰 滕秀英 +1 位作者 张力 高维滨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3期102-104,共3页
目的:通过对参与脊髓损伤过程的c-fos基因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不同时间点mRNA阳性细胞数的结果观察,探讨电针对脊髓损伤的影响,并以地塞米松做标准对照。方法:实验于2003-12/2004-06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实验中心完成。以72只Wistar大鼠为... 目的:通过对参与脊髓损伤过程的c-fos基因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不同时间点mRNA阳性细胞数的结果观察,探讨电针对脊髓损伤的影响,并以地塞米松做标准对照。方法:实验于2003-12/2004-06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实验中心完成。以72只Wistar大鼠为观察对象,将其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12只)、电针组(24只)、地塞米松组(24只)及假手术组(12只)。假手术组仅切除椎板,不损伤脊髓。其余3组用改良的Allen’s撞击法致大鼠T10脊髓损伤。电针组将大鼠置于特制治疗台上,建立四肢固定状态下的大鼠电针模型。在距损伤处上下端两个椎体的棘突间隙距中线旁开3.0~4.0mm处取穴,用30号1寸毫针垂直刺入4.0~5.0mm,使针尖触及椎板,正、负极导线分别夹在头、尾两侧的毫针针柄上(正极在上,负极在下)。电针组于造模成功后30min进行夹脊电针连续脉冲电流,频率1Hz,电压0.5V,输出强度是以背部肌肉出现轻微抽动为度。6h后进行第2次治疗,以后1次/d,20min/次。地塞米松组于造模成功后5min开始皮下给予地塞米松5mg/kg治疗。模型对照组不给予治疗。应用原位杂交方法及MoticImagesAdvanced3.0图像定量分析法观察脊髓损伤后1,3,7,14d时各组c-fos基因mRNA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72只Wistar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c-fos基因mRNA的表达:在脊髓损伤后1d时地塞米松组和电针组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57.8±6.4,65.4±5.9,81.6±4.2,P<0.05);14d时地塞米松组和电针组均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68.2±4.5,73.3±7.0,61.4±5.4,P<0.05),而电针组的表达又明显高于地塞米松组(P<0.05)。②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RNA的表达:有逐渐增高趋势,电针组、地塞米松组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且在7d和14d时电针组表达明显高于地塞米松组(141.1±10.3,107.4±8.3;103.0±9.3,78.2±7.9,P<0.05)。结论:大鼠脊髓损伤后早期c-fos基因mRNA表达增强,后期表达减弱。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RNA的表达不断增加。说明电针组干预早期能抑制c-fos基因mRNA表达,后期可升高其表达,减少脊髓的继发性损伤,并能上调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RNA表达,促进脊髓神经的再生及修复,电针组干预后1周和2周时表现出的效果优于地塞米松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电针 基因 C-FOS 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转移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廖维宏 王国强 +3 位作者 沈岳 李芳 张微微 焦辉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8,共6页
目的 :研究重组腺病毒介导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基因转移对创伤性脑损伤 (TBI)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 NOS)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 4μl重组腺病毒载体注入承受单侧大脑皮质重锤打击大鼠的海马 ,对照组注射病毒缓冲液... 目的 :研究重组腺病毒介导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基因转移对创伤性脑损伤 (TBI)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 NOS)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 4μl重组腺病毒载体注入承受单侧大脑皮质重锤打击大鼠的海马 ,对照组注射病毒缓冲液。伤后 3小时及 1、3、7和 14日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单标和双标染色、原位杂交 /组织化学染色及 DNA原位末端标记等方法 ,检测大鼠伤侧大脑皮质和海马各区 i NOS、BDNF及凋亡相关信号表达的改变。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各损伤组大鼠大脑皮质及海马各区 i NOS阳性细胞于伤后 3小时开始显著增多 ,3日达高峰。多数 i NOS阳性细胞同时呈现凋亡相关蛋白阳性反应或分子生物学标记方法(TUNEL )阳性反应 ,但很少同时表达 BDNF m RNA。注射病毒载体组伤后 3日和 7日 ,海马 CA1区和海马齿状回门区 (DH)表达 i NOS、凋亡相关蛋白的细胞及凋亡细胞均显著减少 (P均 <0 .0 1) ,而表达 BDNF m RNA的神经元显著增多。结论 :TBI诱导海马细胞表达 i NOS及诱导海马细胞凋亡 ;腺病毒介导的 BDNF基因转移通过下调 i NOS表达 ,增加 BDNF表达及减少细胞凋亡而保护海马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腺病毒 神经营养因子 一氧化氮合酶 损伤 创伤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电针百会穴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17
作者 陈吉祥 吴羽楠 +3 位作者 郑雅媗 卓沛元 张颖铮 陈立典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42-647,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百会穴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4月龄雌性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百会组和非穴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同窝阴... 目的观察电针百会穴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4月龄雌性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百会组和非穴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同窝阴性野生小鼠为野生组。百会组电针百会穴,非穴组电针非穴,干预28 d,野生组和模型组不干预。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小鼠大脑皮质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法检测小鼠皮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百会组小鼠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跨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加(P<0.01);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减少(P<0.05);BDNF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明显增多(P<0.01)。非穴组与模型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百会穴可改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大脑皮质BDNF蛋白和基因的表达,降低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百会穴 APP/PS1 学习记忆 神经营养因子 小鼠
下载PDF
抑郁症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与自杀行为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19
18
作者 梁炜 张红梅 +1 位作者 张红亚 吕路线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26-730,共5页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外周血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与自杀行为、抑郁症状的关联。方法:共纳入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65例,按有无自杀未遂行为分为自杀未遂组(n=31)、无自杀行为...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外周血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与自杀行为、抑郁症状的关联。方法:共纳入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65例,按有无自杀未遂行为分为自杀未遂组(n=31)、无自杀行为组(n=34),健康对照30名。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Beck绝望量表(BHS)、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评估病例组的抑郁、绝望与自杀意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BDNF蛋白浓度,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测定BDNF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自杀未遂组与无自杀行为组的BDNF蛋白浓度[(57.3±9.2)ng/mL,(76.0±25.7)ng/mL vs.(113.8±44.4)ng/mL,均P<0.05]与BDNF mRNA相对表达量[(0.2±0.0),(0.5±0.0)vs.(1.0±0.1),均P<0.05]均低于正常对照组,自杀未遂组的血清BDNF蛋白浓度和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无自杀组(P<0.05)。病例组(n=65)血清BDNF蛋白浓度与SIOSS总分(r=-0.24,P<0.01)呈负相关,与BDNF mRNA相对表达量(r=0.28,P<0.01)呈正相关;BDNF mR-NA相对表达量与HAM D总分(r=-0.46,P<0.01)、BHS总分(r=-0.42,P<0.01)、SIOSS总分(r=-0.43,P<0.01)呈负相关,与病程(r=0.19,P<0.05)呈正相关。结论:研究提示外周血BDNF蛋白和mRNA水平低可能是抑郁发作患者出现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自杀行为 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背部循经推拿对亚健康模型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雷龙鸣 唐农 +5 位作者 唐宏亮 庞军 邱石源 王开龙 邬桂芬 伦轼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7-189,共3页
目的:观察背部循经推拿对亚健康模型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背部循经推拿调理亚健康状态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推拿干预组,后两组予束缚应激,推拿干预组予... 目的:观察背部循经推拿对亚健康模型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背部循经推拿调理亚健康状态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推拿干预组,后两组予束缚应激,推拿干预组予背部循经推拿。实验结束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大鼠海马BDNF mRNA表达,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大鼠海马BDN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BDNF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模型组比较,推拿干预组大鼠海马BDNF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背部循经推拿手法能上调亚健康模型大鼠海马区BDNF蛋白表达水平,这是推拿调治亚健康状态的作用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健康 应激 推拿 海马 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针刺印堂百会风池肾俞穴组对慢性应激模型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史榕荇 李辉 +2 位作者 刘乃刚 于战歌 唐学章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1860-1863,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刺印堂百会风池肾俞穴组治疗抑郁症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西药组,每组10只。正常组大鼠正常饲养,其余各组大鼠孤养并进行28天的不可预见的慢性应激刺激建立慢性应激性大鼠模型。... 目的探讨针刺印堂百会风池肾俞穴组治疗抑郁症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西药组,每组10只。正常组大鼠正常饲养,其余各组大鼠孤养并进行28天的不可预见的慢性应激刺激建立慢性应激性大鼠模型。造模同时模型组每日予2 ml生理盐水灌胃;针刺组选用印堂、百会、风池(双侧)、肾俞(双侧)进行针刺治疗,每次30 min,每日1次;西药组给予氟西汀胶囊0.18 mg/(kg·d)灌胃,每日1次,各组均灌胃28天;正常组正常饲养不灌胃。检测各组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mRNA含量及海马BDNF I-17位点、BDNF I-17 Cp G6位点基因甲基化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CREB、BDNF mRNA含量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针刺组和西药组较模型组大鼠海马CREB、BDNF mRNA含量增加(P<0.05)。各组大鼠BDNF I-17位点甲基化水平未出现明显差异(P>0.05),在BDNF I-17 Cp G6位点上模型组大鼠甲基化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其他各组未出现明显差异。结论针刺印堂百会风池肾俞穴组可有效增加慢性应激模型大鼠海马内CREB、BDNF mRNA水平,可能是其抗抑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针刺 印堂百会风池肾俞穴组 神经营养因子 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 基因甲基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