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帕金森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α-突触核蛋白水平与脑白质病变的关系研究
1
作者 徐平 祝小燕 +2 位作者 周帅 李根辉 于明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4期71-74,共4页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α-突触核蛋白(α-Syn)水平与脑白质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扬中市人民医院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04例帕金森病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α-突触核蛋白(α-Syn)水平与脑白质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扬中市人民医院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04例帕金森病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并测定血清Hcy、BDNF、α-Syn水平;依据脑白质病变分级将观察组患者分正常组、轻度病变组、中度病变组及重度病变组,比较四组临床资料以及上述指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帕金森病患者脑白质病变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生化指标对脑白质病变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Hcy、α-Syn水平高于对照组,BDN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轻度病变、中度病变及重度病变组患者年龄、病程、Hoehn-Yahr(HY)分级、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Ⅲ评分、Hcy、α-Syn水平高(大)于正常组,BDNF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BDNF、α-Syn水平为帕金森病患者脑白质病变的影响因素(P<0.05);结果显示α-Syn水平诊断帕金森病患者脑白质病变的AUC值最高为0.949,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2.69%、96.67%;其次为BDNF(0.829);且α-Syn诊断AUC值明显高于BDNF、Hcy诊断(Z=2.832、4.991,P<0.05)。结论 Hcy、α-Syn升高是帕金森病患者脑白质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BDNF升高是其保护因素,且Hcy、α-Syn、BDNF可作为帕金森病患者是否发生脑白质病变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白质病变 同型半胱氨酸 神经营养因子 Α-突触核蛋白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反义物和信号素3B-反义物1在胃癌病人中的表达及联合超声检查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
2
作者 李爱华 刘浪 +2 位作者 张玲丽 段迪 王邓超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7期721-724,共4页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反义物(BDNF-AS)和信号素3B-反义物1(SEMA3B-AS1)在胃癌病人中的表达及联合超声检查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21年1月~2023年2月收治的118例胃癌病人为胃癌组,同期113例胃部良...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反义物(BDNF-AS)和信号素3B-反义物1(SEMA3B-AS1)在胃癌病人中的表达及联合超声检查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21年1月~2023年2月收治的118例胃癌病人为胃癌组,同期113例胃部良性病变者为良性病变组。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血清BDNF-AS和SEMA3B-AS1表达水平,并以平均值分为BDNF-AS高表达组(55例)和BDNF-AS低表达组(63例)、SEMA3B-AS1高表达组(57例)和SEMA3B-AS1低表达组(61例);Kappa检验分析超声诊断与临床病理诊断的一致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BDNF-AS和SEMA3B-AS1联合超声对胃癌的诊断价值。结果与良性病变组比较,胃癌组血清BDNF-AS和SEMA3B-AS1水平均明显下降(t=10.205,t=9.590,P<0.05);BDNF-AS和SEMA3B-AS1在肿瘤直径≥3 cm、浸润深度较深、分化程度较低、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病人中表达水平明显较低(P<0.05);Kappa检验结果显示,超声诊断与临床病理诊断的一致性较高(Kappa值=0.723,P<0.05);ROC结果显示,血清BDNF-AS、SEMA3B-AS1水平和超声诊断胃癌的AUC分别为0.848、0.835、0.861,三者联合诊断的AUC(0.949)显著大于血清BDNF-AS单独诊断的AUC(Z=4.713,P=0.000)、血清SEMA3B-AS1水平单独诊断的AUC(Z=4.112,P=0.0015)和超声诊断的AUC(Z=3.350,P=0.0008),联合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优于三者单独诊断。结论血清BDNF-AS和SEMA3B-AS1联合超声检查在胃癌的诊断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超声 长链非编码RNA 神经营养因子-反义物 信号3B-反义物1 诊断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介导帕金森病的运动防治:作用与机制
3
作者 雷森林 谌晓安 +1 位作者 陈平 王兆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5期5454-5468,共15页
背景:运动干预作为经济有效的非物理疗法,可有效上调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进而防治帕金森病发生发展,但目前关于靶向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运动治疗策略在延缓帕金森病发生发展的潜在作用机制尚不明晰。目的:以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帕... 背景:运动干预作为经济有效的非物理疗法,可有效上调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进而防治帕金森病发生发展,但目前关于靶向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运动治疗策略在延缓帕金森病发生发展的潜在作用机制尚不明晰。目的:以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帕金森病的关系为切入点,分析帕金森病病理状态下运动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特异性调控作用及机制,梳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介导下不同运动方式对帕金森病的改善效果,并阐明靶向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运动治疗策略在防治帕金森病的潜在作用机制,旨在为运动防治帕金森病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以“帕金森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保护,多巴胺,神经元异常凋亡,神经炎症反应,突触可塑性,运动”等为中文检索词;以“Parkinson’s disease,BDNF,Neuroprotection,neuroinflammation,synaptic plasticity”等为英文检索词,分别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搜寻各数据库建库至2024年2月发表的所有研究文献,根据纳排标准共获得核心相关文献98篇。结果与结论:①在帕金森病理背景下,运动可通过促进肌因子鸢尾素大量分泌,并降低色氨酸-犬尿氨酸代谢途径紊乱特异性调控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②有氧运动,尤其是特殊有氧运动(动物:旋转杆步行/人类:北欧健走)以及多模式运动可显著上调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进而改善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此外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还介导身心运动(太极拳)对帕金森病患者认知障碍和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的有效调节。③运动诱导的高表达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可能通过上调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0、神经生长因子β和转化生长因子β表达,下调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1β表达,并抑制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表达降低小胶质细胞活性减轻神经炎症反应;增加酪氨酸羟化酶活性以促进多巴胺合成释放,并通过下调基质金属蛋白酶3及糖原合成酶激酶3β表达抑制α-突触核蛋白在丝氨酸129位点的磷酸化修饰,以防止神经异常凋亡;诱导突触效能的长时程增强发生,促进突触后致密区蛋白95及突触素大量表达以改善突触可塑性,发挥神经保护作。④鉴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帕金森病发病进程及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靶向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运动治疗策略将有助于推动帕金森病疾病“运动+药物”精准医疗的发展。但由于目前研究采用的运动处方较为单一,且研究焦点主要围绕运动症状而缺乏对非运动症状的考察,因此亟待学者采用更加统一和系统的运动处方,围绕非有氧运动类型对同一批帕金森病患者进行长期纵向跟踪研究,以此完善帕金森病运动防治领域研究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帕金森病 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保护 神经炎症 多巴胺 Α-突触核蛋白 突触可塑 神经元凋亡 非运动症状
下载PDF
微小RNA-7调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α-突触核蛋白轴对帕金森病细胞模型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李云 单艳华 +1 位作者 刘永萍 赵鹏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92-98,共7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7调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α-突触核蛋白(α-syn)轴对帕金森病(PD)细胞模型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6-羟多巴胺注射法构建PD大鼠模型并体外培养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用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7调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α-突触核蛋白(α-syn)轴对帕金森病(PD)细胞模型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6-羟多巴胺注射法构建PD大鼠模型并体外培养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用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细胞从而建立PD细胞模型。qRT-PCR检测PD大鼠模型左侧黑质组织及PD细胞模型中miR-7、BDNF和α-syn mRNA表达水平。对SH-SY5Y细胞进行转染并分为对照组、MPP^(+)组、MPP^(+)+miR-NC组、MPP^(+)+miR-7 mimics组、MPP^(+)+si-NC组、MPP^(+)+si-BDNF组、miR-NC组、miR-7 mimics组、anti-miR-NC组、anti-miR-7组、MPP^(+)+miR-7 mimics+pcDNA组和MPP^(+)+miR-7 mimics+pc-BDNF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BDNF、α-syn、线粒体融合蛋白(Mfn2)、核呼吸因子1(NRF1)、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Ⅰ、LC3Ⅱ、B淋巴细胞瘤(Bcl)-2、Bcl-2相关蛋白(Bax)、裂解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leaved caspase)-3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7与BDNF的靶向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脑黑质组织中miR-7、α-syn mRNA水平明显减少,BDNF mRNA明显增加(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MPP^(+)组细胞凋亡率及LC3Ⅱ、LC3Ⅰ、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miR-7与α-syn、Bcl-2、Mfn、NRF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结果显示,miR-7直接负调控BDNF表达(P<0.05)。过表达miR-7或BDNF沉默表达后,模型细胞凋亡率及BDNF、LC3Ⅱ、LC3Ⅰ、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Bcl-2、Mfn、NRF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抑制miR-7表达后,细胞凋亡率及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BDNF过表达逆转了miR-7过表达对PD细胞模型细胞凋亡率、凋亡相关蛋白及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的抑制作用(均P<0.05)。结论miR-7过表达能够通过靶向下调BDNF表达,进而抑制α-syn表达,降低PD细胞模型的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7 神经营养因子 Α-突触核蛋白 帕金森病 凋亡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急性高眼压大鼠视网膜突触囊泡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慧 罗佳 +2 位作者 周利红 黄菊芳 陈旦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73-475,488,F0004,共5页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急性高眼压后大鼠视网膜突触可塑性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单纯高眼压组、溶媒预处理急性高眼压组、BDNF预处理急性高眼压组和BDNF抗体预处理急性高眼压组。预处...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急性高眼压后大鼠视网膜突触可塑性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单纯高眼压组、溶媒预处理急性高眼压组、BDNF预处理急性高眼压组和BDNF抗体预处理急性高眼压组。预处理后2d,制作急性高眼压模型。动物存活1、3、7或14d后处死,冷冻切片行突触囊泡素(SYN)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SYN蛋白的免疫阳性产物主要分布于视网膜外网层和内网层,SYN在高眼压3d后在外网层分布增宽,7d时最宽,14d时又回复到与正常相似的模式;BDNF预处理后,在急性高眼压早期,SYN在视网膜外网层分布范围增宽的现象延后,至14d阳性产物分布面积达到高峰;BDNF抗体预处理后,SYN阳性产物分布范围增宽现象前移,在3d时达到高峰,但与正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至7d和14dSYN回落。结论:急性高眼压后外源性BDNF干预延后了视网膜逆行性跨神经元突触改变的发生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因子 高眼压 突触囊泡 视网膜 大鼠
下载PDF
饮食行为干预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血清α-突触核蛋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谷氨酸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孙岩 王霞 +3 位作者 何风英 牛梅彦 郁瑞平 张爱荣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23期80-84,共5页
目的探讨饮食行为干预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血清α-突触核蛋白(α-SYN)、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谷氨酸(Glu)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ASD患儿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应用行为分析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探讨饮食行为干预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血清α-突触核蛋白(α-SYN)、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谷氨酸(Glu)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ASD患儿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应用行为分析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饮食行为干预。比较2组患儿相关指标。结果干预后,2组患儿角色功能、生理功能、情感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儿BDNF水平升高,Glu水平降低,且观察组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Glu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谷类、蔬菜类、豆类及豆制品、蛋类及蛋制品、乳类及乳制品、鱼类、肉类、水果类摄入比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道不良症状总发生率为4.55%,低于对照组的2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行为干预能够显著提高ASD患儿BDNF水平,降低Glu水平,改善孤独症行为、生活质量及食物摄入情况,减轻胃肠道不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行为干预 孤独症谱系障碍 Α-突触核蛋白 神经营养因子 谷氨酸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和星蒌承气汤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元突触重塑及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刘会贤 刘敬霞 +4 位作者 俞维 黑长春 李娟 刘洋 李晶晶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02-704,705,共4页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和星蒌承气汤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元突触重塑的作用及其对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神经生长因子(NGF)和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突触后致密物-95(PSD-95)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 12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和星蒌承气汤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元突触重塑的作用及其对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神经生长因子(NGF)和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突触后致密物-95(PSD-95)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 12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星蒌承气汤和补阳还五汤组;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灌胃用药并分别于14 d、28 d取材;电子透射电镜观察神经元突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GAP-43、PSD-95、NGF、GDNF表达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14 d模型组GDNF表达明显减弱(P<0.01),28 d模型组GAP-43表达明显减弱;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14 d和28 d组GAP-43、PSD-95、NGF、GDNF表达均明显增强(P均<0.05),14 d星蒌承气汤组NGF表达显著增强(P<0.01),28 d星蒌承气汤组GDNF表达显著增强(P<0.01);与尼莫地平比较,14 d补阳还五汤组PSD-95、NGF、GDNF表达均明显增强(P均<0.05),28 d补阳还五汤组PSD-95表达显著增强(P<0.05);与14 d比较,28 d补阳还五汤组PSD-95表达显著增强(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可明显促进缺血后神经元突触重塑,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缺血脑组织中NGF、GDNF的表达从而使GAP-43、PSD-95表达增加而实现。星蒌承气汤可以上调缺血脑组织早期NGF表达而其远期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补阳还五汤 星蒌承气汤 神经生长因子 胶质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 突触后致密物-95
下载PDF
帕罗西汀抗抑郁作用涉及改善氧化应激状态、HPA轴功能和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 被引量:19
8
作者 费慧芝 王涵 +4 位作者 胡小娅 李娜 文威 颜陶 周岐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2年第10期1137-1142,共6页
目的:研究帕罗西汀抗慢性轻度不可预见刺激(CUMS)致大鼠抑郁症作用与调节氧化应激平衡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功能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关系。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G)、模型组(MG)、帕罗西汀(1.... 目的:研究帕罗西汀抗慢性轻度不可预见刺激(CUMS)致大鼠抑郁症作用与调节氧化应激平衡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功能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关系。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G)、模型组(MG)、帕罗西汀(1.8mg.kg-1.d-1)灌胃处理模型组及对照组。采用孤养结合CUMS方式建立大鼠抑郁症模型。以开场实验及糖水消耗试验评价大鼠抑郁行为,试剂盒测定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及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变化;放射免疫法分析血清皮质酮(CORT)浓度,RT-PCR法测定大鼠海马BDNF及下丘脑CRFmRNA表达。结果:与NG组相比,MG组大鼠在开场实验中水平得分、垂直得分和理毛次数以及糖水消耗均明显降低,血清MDA含量明显升高,SOD和CAT活性降低,血清COTR含量及下丘脑CRF表达明显升高,海马BDNF表达降低。给予帕罗西汀能够显著阻遏CUMS诱导的上述变化,但对正常组大鼠无明显影响。结论:帕罗西汀抗抑郁作用可能与减轻CUMS所致氧化应激损伤和改善HPA轴功能及阻遏神经细胞BDNF表达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不可预见刺激 抑郁模型 帕罗西汀 神经营养因子 下丘-垂体-肾上腺皮质
下载PDF
甲状腺激素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水平与抑郁症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王娜 傅希玥 +6 位作者 张帆 蒋玉凤 杨淑 莫敏 杨财花 张少川 周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00-1104,共5页
背景随着对抑郁症了解的深入,人们发现其不仅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同时还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HPT轴)密切相关,而抑郁症的神经营养因子假说则认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proBDNF)在抑郁症的发病过程中发挥着一定作用,但抑郁症、HP... 背景随着对抑郁症了解的深入,人们发现其不仅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同时还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HPT轴)密切相关,而抑郁症的神经营养因子假说则认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proBDNF)在抑郁症的发病过程中发挥着一定作用,但抑郁症、HPT轴和proBDNF三者间的关系却鲜有研究。目的探索甲状腺激素、proBDNF水平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6月在云南省精神病医院住院及门诊治疗的抑郁症患者43例为病例组。同期选取本院健康体检者31例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甲状腺激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proBDNF水平;分析病例组甲状腺激素、proBDNF水平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24)总分及其各因子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甲状腺激素与proBDNF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两组T3、FT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T4、FT3、TS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FT3水平与HAMD-24总分及认知障碍评分呈正相关(P<0.05)。两组proBDN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proBDNF水平与HAMD-24总分及其各因子评分均无相关性(P>0.05)。病例组甲状腺激素水平与proBDNF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更容易出现焦虑、自杀、偏执、强迫、绝望感及睡眠障碍等问题,且有并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甲状腺激 神经营养因子前体 下丘-垂体-甲状腺
下载PDF
电针“曲池”和“足三里”对脑缺血大鼠皮质突触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9
10
作者 赵嘉培 黄丹霞 +1 位作者 黄赛娥 周凡萍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99-1106,共8页
目的观察电针"曲池"、"足三里"对脑缺血模型大鼠缺血皮层中突触素(SYN)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9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按时间点每组... 目的观察电针"曲池"、"足三里"对脑缺血模型大鼠缺血皮层中突触素(SYN)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9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按时间点每组又分为3个亚组:3天组、7天组、14天组,每亚组10只大鼠。模型组和电针组均用改良的线栓法建立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各组于术后2 h及处死前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电针组予电针患侧"曲池"穴和"足三里"穴,1次/天,每次30 min,至动物处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 blot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大鼠左侧皮质SYN、BDNF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电针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升高(P<0.01);经电针治疗后,电针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电针组SYN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电针组SYN蛋白表达比模型组显著提升(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电针组BDNF蛋白表达显著上升,电针组BDNF蛋白表达比模型组显著增多(P<0.01)。RT-PCR结果表明,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电针组SYN mRNA表达显著下降,电针组SYN mRNA表达比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电针组BDNF mRNA表达显著升高,电针组BDNF mRNA表达比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电针"曲池"、"足三里"可促进脑缺血大鼠皮质BDNF的合成和分泌,上调SYN的表达,可能在调控脑可塑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曲池”穴 “足三里”穴 缺血 突触 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神经妥乐平注射液联合α-硫辛酸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血清一氧化氮、脂联素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胡顺成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3591-3593,共3页
目的观察神经妥乐平注射液联合α-硫辛酸对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疗效,分析治疗对血清中一氧化氮(NO)、脂联素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1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3例,应用神经妥乐平注射液治疗;观察组73... 目的观察神经妥乐平注射液联合α-硫辛酸对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疗效,分析治疗对血清中一氧化氮(NO)、脂联素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1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3例,应用神经妥乐平注射液治疗;观察组73例,应用神经妥乐平注射液联合α-硫辛酸进行治疗。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血清中NO、脂联素和BDNF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治疗14 d后,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血清中NO、脂联素和BDNF的表达均升高,但是观察组中NO、脂联素和BDNF的升高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神经妥乐平注射液联合α-硫辛酸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疗效明显,且能上调血清中NO、脂联素和BDNF的含量,保护神经细胞,优化内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妥乐平注射液 Α-硫辛酸 糖尿病神经病变 一氧化氮(NO) 脂联 神经营养因子(BD
下载PDF
盐酸多奈哌齐与尼莫地平对老年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血管紧张素1-7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8
12
作者 周玉 李天民 +2 位作者 樊灿 景红萍 魏天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1年第5期119-122,共4页
目的比较盐酸多奈哌齐与尼莫地平对老年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VD)患者的疗效,探讨其对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血管紧张素1-7(Ang1-7)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225... 目的比较盐酸多奈哌齐与尼莫地平对老年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VD)患者的疗效,探讨其对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血管紧张素1-7(Ang1-7)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225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盐酸多奈哌齐组(n=115)和尼莫地平组(n=110),其中盐酸多奈哌齐组采取服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尼莫地平组采取服用尼莫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痴呆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以及临床疗效,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Lp-PLA2、BDNF和Ang1-7水平并比较其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高于治疗前,临床痴呆量表(CDR)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盐酸多奈哌齐组改善情况优于尼莫地平组(P<0.05);盐酸多奈哌齐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尼莫地平组(P<0.05);治疗后,两组Lp-PLA2水平低于治疗前,BDNF和Ang1-7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且盐酸多奈哌齐组指标优于尼莫地平组(P<0.05)。结论对VD患者采取盐酸多奈哌齐和尼莫地平治疗,均能改善其认知功能、痴呆程度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同时还能调节血清Lp-PLA2、BDNF及Ang1-7在患者体内水平,盐酸多奈哌齐效果更优,在临床上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多奈哌齐 尼莫地平 血管痴呆 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神经营养因子 血管紧张1-7
下载PDF
安脑丸对急性脑出血大鼠OX42、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突触素表达的影响
13
作者 梁慧 梅元武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2年第6期395-399,共5页
目的:观察安脑丸对大鼠脑出血后OX42、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突触素(SYN)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19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假手术组、模型组、安脑丸组各60只;后3组又随机分为造模后12h、1d、2d、4d、7d、10d共6个时间点,各10只... 目的:观察安脑丸对大鼠脑出血后OX42、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突触素(SYN)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19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假手术组、模型组、安脑丸组各60只;后3组又随机分为造模后12h、1d、2d、4d、7d、10d共6个时间点,各10只。模型组制作脑出血模型,安脑丸组加用安脑丸灌胃。于各时间点采用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OX42、BDNF及SYN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及安脑丸组OX42及BDNF阳性细胞数及SYN、BDNF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P<0.01),安脑丸组OX42阳性细胞数显著少于模型组(P<0.01),BDNF阳性细胞数及SYN、BDNF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小胶质细胞的激活、BDNF及SYN的表达与脑出血密切相关,安脑丸可显著减少脑出血后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增加BDNF及SYN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小胶质细胞 神经营养因子 突触
下载PDF
腧穴“解郁方”对慢性不可预测轻度应激抑郁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及BDNF/TrkB/CREB通路的影响
14
作者 王文瑞 韩文华 +1 位作者 董爱爱 王维峰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8期1416-1422,共7页
目的:观察腧穴“解郁方”对慢性不可预测轻度应激(CUMS)抑郁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B受体(TrkB)/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40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Sprague ... 目的:观察腧穴“解郁方”对慢性不可预测轻度应激(CUMS)抑郁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B受体(TrkB)/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40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Sprague Danley(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模型组(10只)、西药组(10只)、针刺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连续28 d构建CUMS抑郁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西药组连续14 d灌胃盐酸帕罗西汀混悬液,每日1次;针刺组针刺百会、太冲、神门,每日1次,每次20 min,连续针刺14 d。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T)水平;免疫组化(IHC)检测海马BDNF、TrkB表达情况,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测定海马BDNF、TrkB、CREB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CRH、ACTH和CORT含量上升(P<0.01),海马病理损伤严重,海马BDNF、TrkB平均光密度降低(P<0.01),BDNF、TrkB、CREB蛋白及mRNA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血清CRH、ACTH、CORT含量下降(P<0.05),海马病理损害明显减轻,BDNF、TrkB平均光密度明显增加(P<0.05),BDNF、CREB、TrkB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上升(P<0.05)。结论:腧穴“解郁方”可能通过调节HPA轴和调控BDNF/TrkB/CREB信号通路,改善CUMS诱导的大鼠抑郁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不可预测轻度应激 腧穴“解郁方” 下丘-垂体-肾上腺 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激酶B受体/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信号通路 海马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不含GLuR2的AMPA受体在增强AMPA受体功能及活化突触囊泡中的关系
15
作者 胡巧 罗媛媛 +2 位作者 陈恒胜 程莉 蒋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0-155,共6页
目的:研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与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α-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propionic acid,AMPA)受体尤其不含GluR2的AMPA受体的相互关系,为进一步... 目的:研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与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α-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propionic acid,AMPA)受体尤其不含GluR2的AMPA受体的相互关系,为进一步针对性调控BDNF及AMPA受体,保护海马神经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孕17~18 d SD大鼠8只,取胎鼠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细胞爬片,同批细胞爬片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组)、BDNF实验组(BDNF组)、特异性阻断不含GLuR2的AMPA受体的阻断剂1-萘乙酰精胺三盐酸(1-naphthylacetyl spermine Trihydrochloride,NASPM)对照组(N+NASPM组)、BDNF+NASPM实验组(BDNF+NASPM组)4组,各组随机选择爬片2张,共3批细胞爬片应用于实验。各组应用Synapto GreenTM C4(FM1-43)结合激光共聚焦标记突触囊泡,活体追踪同一视野给予相应处理前后2次染色突触囊泡变化;应用膜片钳记录AMPA受体mEPSCs频率及幅度变化。结果:BDNF组与N组第2次染色比较,荧光强度BDNF组(750.23±137.81)明显高于N组(554.41±16.42)(χ2=7.22,P=0.030);而BDNF组添加NASPM后,荧光强度(525.93±72.64)较BDNF组有明显减少(χ2=13.18,P=0.000),表明BDNF对不含GLuR2的AMPA受体调控可能是BDNF使功能突触囊泡增多的机制之一。BDNF组较N组AMPA受体微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频率从(1.730±0.217)增长到(3.340±0.280)(P=0.000),幅度从(-16.30±1.98)增加到(-25.00±2.57)(P=0.000)。BDNF组使用NASPM后,频率(1.740±0.207)(P=0.000)及幅度(-15.50±2.52)(P=0.000)均减小,表明BDNF能通过对不含GLuR2的AMPA受体调控来增加AMPA受体的功能。结论:BDNF可能部分通过调节不含GLuR2的AMPA受体,来参与BDNF增强AMPA受体功能及活化突触囊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因子 GLUR2 1-萘乙酰精胺三盐酸 FM1-43 微兴奋突触后电流
下载PDF
移植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骨髓基质干细胞对脑出血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邓莉 杨朝鲜 +3 位作者 涂江义 高小青 郭侃 袁琼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2583-2587,共5页
背景:研究显示,细胞移植对脑出血脑损伤有保护作用,有学者在脑梗死后移植骨髓基质干细胞能促进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目的:观察移植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干细胞是否比单纯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对脑出血有更好的保护作... 背景:研究显示,细胞移植对脑出血脑损伤有保护作用,有学者在脑梗死后移植骨髓基质干细胞能促进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目的:观察移植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干细胞是否比单纯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对脑出血有更好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自体血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36只SD成年大鼠随机抽签法分为3组,每组按不同时间点分为2个亚组,每个时间点6只。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骨髓基质干细胞组、骨髓基质干细胞组分别在脑出血壳核注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干细胞、骨髓基质干细胞20μL/只;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20μL。分别在1,2周处死大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突触素和神经生长相关蛋白在脑出血周边区的表达。结果与结论:各时间点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骨髓基质干细胞组的突触素和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免疫阳性产物比骨髓基质干细胞组和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提示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干细胞比单一骨髓基质干细胞对大鼠脑出血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骨髓基质干细胞 细胞移植 突触 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 胶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 基因修饰
下载PDF
外源性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Alzheimer大鼠行为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7
作者 徐爱华 王维 商秀丽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91-1094,1098,共5页
目的观察外源性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Alzheimer大鼠脑内突触素表达的影响及对大鼠行为学的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平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冈田酸(OA)组、BDNF组、K252a组和LY294... 目的观察外源性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Alzheimer大鼠脑内突触素表达的影响及对大鼠行为学的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平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冈田酸(OA)组、BDNF组、K252a组和LY294002组。按照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定位,于海马CA3区注射点,在每侧海马假手术组大鼠注射2μL生理盐水,OA组注射2μL OA(0.2μmol/L),BDNF组注射2μL OA+2μL BDNF(50 ng/mL),K252a组注射2μL OA+2μL BDNF+2μL K252a(4μmol/L),LY294002组注射2μL OA+2μL BDNF+2μL LY294002(4μmol/L)。通过水迷宫试验检测大鼠行为学改变,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脑内突触素、pThr231的表达。结果定向航行实验显示,OA组及K252a组大鼠逃避潜伏期较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LY294002组及BDNF组明显延长(P<0.01),BDNF组及LY294002组大鼠逃避潜伏期较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也明显延长(P<0.01),正常对照组与假手术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空间探索实验结果显示,OA组及K252a组大鼠跨越平台次数较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LY294002组及BDNF组明显减少(P<0.01)。Western blot结果表明,OA组、LY294002组、K252a组pThr231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及BDNF组明显增多(P<0.01),BDNF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OA组和K252a组突触素表达较正常对照组、BDNF组及LY294002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 OA海马内注射可引起tau蛋白过磷酸化,从而导致突触结构功能障碍,引起大鼠空间认知障碍。外源性BDNF可通过激活TrkB受体补充缺乏的神经营养因子,减少tau过磷酸化,增加突触可塑性,促进突触形成,改善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HEIMER病 神经营养因子 tau蛋白过磷酸化 突触 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基于BDNF-SYN轴探讨功能性电刺激对脑梗死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认知能力的作用
18
作者 胡琪苓 魏艳霞 +2 位作者 贾东佩 汪宁 张辉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304-308,共5页
目的 基于海马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突触素(SYN)轴探讨功能性电刺激对脑梗死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认知能力的作用。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假手术+安慰刺激)、对照组(脑梗死模型+安慰刺激)、电刺激组(脑梗死模型+功能... 目的 基于海马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突触素(SYN)轴探讨功能性电刺激对脑梗死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认知能力的作用。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假手术+安慰刺激)、对照组(脑梗死模型+安慰刺激)、电刺激组(脑梗死模型+功能性电刺激),每组20只,各组给予功能性电刺激21 d。各组术后于1、7、14、21、28 d进行神经功能缺陷程度评分(mNSS),水迷宫实验观察各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穿越平台次数、原平台象限所占时间及路程,HE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RT-qPCR)检测脑组织中BDNF、SYN mRNA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中BDNF、SYN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对照组及电刺激组术后1 d、7 d、14 d、21 d、28 d m NSS评分均升高(P<0.05),其中电刺激组术后14、21、28 d mN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对照组及电刺激组逃避潜伏期增加、原平台象限所占时间及路程降低、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5),其中电刺激组原平台象限所占时间及路程、穿越平台次数均高于对照组,逃避潜伏期低于对照组(P<0.05)。HE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胞核皱缩溶解,细胞数量减少,电刺激组梗死面积缩小,损伤明显改善。与假手术组比较,对照组、电刺激组BDNF、SYN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其中电刺激组BDNF、SYN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功能性电刺激可以明显改善脑梗死损伤,改善脑梗死大鼠行为变化,调控机制可能与BDNF-SYN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电刺激 梗死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突触素轴
下载PDF
小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内源性BDNF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内突触素Ⅰ mRNA表达的调节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昌琪 刘丹 +2 位作者 卢大华 罗学港 鞠躬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5-349,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内源性BDNF是否参与调节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内突触素ImRNA的表达。在小鼠坐骨神经压榨损伤后,腹腔注射BDNF抗体中和内源性BDNF,动物存活1~2周,用组织原位杂交技术观察突触素ImRNA在脊髓腰骶膨大部前...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内源性BDNF是否参与调节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内突触素ImRNA的表达。在小鼠坐骨神经压榨损伤后,腹腔注射BDNF抗体中和内源性BDNF,动物存活1~2周,用组织原位杂交技术观察突触素ImRNA在脊髓腰骶膨大部前角运动神经元内的表达。结果显示:注射BDNF抗体后坐骨神经损伤侧脊髓前角突触素ImRNA阳性运动神经元的数目和平均光密度与实验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1)。本研究结果提示,小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内源性BDNF可参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内突触素ImRNA表达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坐骨神经损伤 脊髓 运动神经 突触 MRNA表达 调节作用 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白杨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机制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叶叶 江羽 +2 位作者 梁晨 石峥 谭睿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80-586,共7页
目的:探索白杨素(Chrysin)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实验通过噻唑兰比色法(MTT比色法)检测白杨素对谷氨酸神经损伤细胞的保护作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白杨素诱导后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 目的:探索白杨素(Chrysin)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实验通过噻唑兰比色法(MTT比色法)检测白杨素对谷氨酸神经损伤细胞的保护作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白杨素诱导后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相关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水平;体内药效学评价采用脑中动脉阻断法构建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对白杨素体内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进行评价。体内评价指标包括: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含水量,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大鼠脑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表达水平。结果:白杨素对正常PC12细胞在实验浓度条件下未表现出细胞毒性,且在谷氨酸(10 mM)损伤模型中白杨素(药物浓度为10μM)对损伤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白杨素诱导MSC后不同时间细胞表面神经标志性蛋白:神经生长因子(NGF)、半乳糖神经酰胺(GalC)、巢蛋白(Nestin)、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波形蛋白(Vimentin)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体内实验中,与模型组相比,白杨素给药组改善了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评分,减少脑梗死体积,改善了缺血半暗带损伤情况,上调了大鼠脑组织的神经营养因子NGF、BDNF蛋白的表达。结论:白杨素可通过上调神经营养因子NGF、BDNF表达量而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杨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缺血-再灌注损伤 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