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1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定量脑电图联合动脉自旋标记成像技术评估成人弱视患者脑功能及血流灌注改变
1
作者 张向飞 王依格 +3 位作者 赵通 程勇 张麟伟 马国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18-822,共5页
目的以定量脑电图(QEEG)联合动脉自旋标记成像(ASL)观察成人弱视患者脑功能及血流灌注改变。方法对19例弱视患者(弱视组)及同期23名正常对照者(HC组)行QEEG和MR检查,并对弱视组行中文版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CLVQOL)评分;比较组间各脑区... 目的以定量脑电图(QEEG)联合动脉自旋标记成像(ASL)观察成人弱视患者脑功能及血流灌注改变。方法对19例弱视患者(弱视组)及同期23名正常对照者(HC组)行QEEG和MR检查,并对弱视组行中文版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CLVQOL)评分;比较组间各脑区QEEG参数功率谱密度(PSD)及3D-pCASL定量参数,包括平均脑血流量(mCBF)、动脉通过时间(ATT)及脑血容量(CBV)的差异,并分析弱视组脑血流灌注参数与CLVQOL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相比HC组,弱视组双侧枕叶θ、α、β、γ频段PSD,左顶叶θ、β、γ频段PSD,右顶叶δ、θ、β、γ频段PSD,左后颞叶γ频段PSD,右后颞叶δ、α、β、γ频段PSD均增大(P均<0.05);其余PSD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比HC组,弱视组右侧基底节尾状核腹侧及背侧、伏隔核mCBF均升高,右侧中央后回123区、右侧岛叶颗粒区、左侧岛叶无颗粒区腹侧及右侧基底核苍白球ATT均降低,右侧基底节尾状核腹侧CBV升高(FDR校正P均<0.05)。成人弱视患者左侧枕叶V5/MT+区ATT与CLVQOL-P3评分呈正相关(r_(s)=0.440,P=0.003)。结论成人弱视患者顶枕叶及后颞叶等局部脑区功能发生改变,基底核区等局部脑区血流灌注存在代偿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磁共振成像 电描 动脉自旋标
下载PDF
老年患者关节置换术中脑电图纺锤波缺失与苏醒期谵妄的关系
2
作者 刘玉梅 黄辉 +2 位作者 高洁 禚艳丽 褚海辰 《精准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25-28,32,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关节置换术中脑电图纺锤波缺失与苏醒期谵妄(emergence delirium,ED)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患者发生ED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2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在全身麻醉下行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9例,记录患...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关节置换术中脑电图纺锤波缺失与苏醒期谵妄(emergence delirium,ED)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患者发生ED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2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在全身麻醉下行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9例,记录患者术前、术中信息,以及术后麻醉苏醒后恢复室停留时间和术后谵妄发生率。根据患者术中脑电图是否存在纺锤波分为纺锤波组和缺失纺锤波组,分析术中脑电图纺锤波缺失与ED的关系。再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ED分为ED组和非ED组,对两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因素以及以往研究报道的危险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患者E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缺失纺锤波组患者发生ED比例显著高于纺锤波组,差异有显著性(χ^(2)=11.189,P<0.05)。ED组和非ED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中风史和脑电图纺锤波缺失比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3.804,χ^(2)=4.071~11.189,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197,95%CI=1.066~1.344)和术中脑电图纺锤波缺失(OR=6.062,95%CI=1.384~26.543)是E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关节置换老年患者术中脑电图纺锤波缺失与ED的发生有关;术中脑电图纺锤波缺失、年龄是患者术后发生ED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是预测ED发生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 置换 苏醒谵妄 纺锤波 电描 麻醉 全身 危险因素 老年人
下载PDF
家兔无创性头皮脑电描记术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萍 吴逊 +4 位作者 田昆仑 苏娟 董从丽 冯海光 周云桂 《大理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69-70,共2页
关键词 头皮 电描 电图 EEG 方法
下载PDF
家兔头皮脑电描记术
4
作者 陈萍 吴逊 +4 位作者 田昆仑 苏娟 董从丽 冯海光 周云桂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2000年第3期F003-F003,共1页
关键词 电描 头皮 家兔 无创性 慢性 电图 EEG 日本大耳白兔 动物 体重
下载PDF
基于立体定向脑电图记录恐惧情绪的神经网络研究
5
作者 王静 田小霖 +2 位作者 王雄飞 王梦阳 栾国明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9-195,共7页
目的探究立体定向电极进行皮质功能电刺激诱发恐惧情绪反应的神经网络机制。方法与结果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经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明确诊断并行立体定向电极植入术的耐药性癫痫患者共20例,其中7例(35%)共计75个获得重建的电... 目的探究立体定向电极进行皮质功能电刺激诱发恐惧情绪反应的神经网络机制。方法与结果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经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明确诊断并行立体定向电极植入术的耐药性癫痫患者共20例,其中7例(35%)共计75个获得重建的电极触点[9.66%(75/776)]诱发出恐惧情绪反应,主要分布于颞叶[45.33%(34/75)]、岛叶[32%(24/75)]和扣带回[13.33%(10/75)];根据“种子和发现”计算方法,诱发恐惧情绪反应电极触点在9个通用脑网络(听觉网络、左侧执行控制网络、右侧执行控制网络、感觉运动网络、视空间网络、背侧默认模式网络、高级视觉网络、后侧突显网络和初级视觉网络)出现的概率以背侧默认模式网络最高,占84%(63/75);检索Neurosynth数据库获得诱发恐惧情绪反应电极触点的全脑功能连接值,计算脑网络内功能连接值与脑网络外功能连接值的差异,发现诱发恐惧情绪反应电极触点与背侧默认模式网络匹配度最高,其次为后侧突显网络。结论基于立体定向脑电图记录,皮质功能电刺激诱发出的恐惧情绪反应主要与背侧默认模式网络相关;海马、岛叶和扣带回是恐惧情绪反应的重要网络节点,提示电刺激诱发的恐惧情绪反应与后天条件习得恐惧之间存在共享神经回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惧 立体定位技 电描 神经网
下载PDF
立体脑电图引导下射频热凝治疗儿童继发性枕叶癫痫1例并文献复习
6
作者 兰正波 马小艳 +6 位作者 韩彦明 史哲 陈念东 王小强 贺振华 李强 张新定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3-196,共4页
儿童继发性枕叶癫痫常伴有脑组织结构异常,经癫痫术前评估后,一般采用切除或离断致癫相关脑组织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立体脑电图(stereo electroencephalogram,SEEG)植入技术在国内的开展,通过收集患儿癫痫发作症状学资料、视频脑电... 儿童继发性枕叶癫痫常伴有脑组织结构异常,经癫痫术前评估后,一般采用切除或离断致癫相关脑组织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立体脑电图(stereo electroencephalogram,SEEG)植入技术在国内的开展,通过收集患儿癫痫发作症状学资料、视频脑电图和影像学资料,经分析讨论后植入SEEG监测,明确致癫灶及放电传播网络,进而在SEEG引导下行射频热凝(radiofrequency thermocoagulation,RF-TC)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本文报道1例儿童继发性枕叶癫痫的微创诊治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部分性 射频疗法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 电描 治疗结果 儿童
下载PDF
首诊于精神科的脑淀粉样血管病1例
7
作者 马秀云 朱菊红 杨斌 《临床荟萃》 CAS 2024年第1期61-64,共4页
目的 探讨脑淀粉样血管病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首诊于精神科的脑淀粉样血管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女性,56岁,临床主要表现为情感平淡、言语减少、记忆力减退。患者脑脊液蛋白0.51g/L,氯118.9mmol/L,潘氏试验弱... 目的 探讨脑淀粉样血管病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首诊于精神科的脑淀粉样血管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女性,56岁,临床主要表现为情感平淡、言语减少、记忆力减退。患者脑脊液蛋白0.51g/L,氯118.9mmol/L,潘氏试验弱阳性,脑电图α波不规则,慢波较多,磁敏感加权成像显示颅内弥漫性微出血,蒙特利尔认知评估11分,韦氏智力测试55分。给予甲强龙500 mg/d和罂粟碱90 mg/d治疗,出院2个月后复查,症状部分改善。结论 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诊断脑淀粉样血管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血管病 精神科 电描 脊液 磁敏感加权成像
下载PDF
定量脑电图在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机械取栓术后预后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韩冰莎 李娇 +3 位作者 栗艳茹 王炬 任志强 冯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43-1051,共9页
目的探讨定量脑电图对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机械取栓术后神经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4月至2022年9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术的71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术后均行定量脑电图监测,术后90 d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 目的探讨定量脑电图对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机械取栓术后神经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4月至2022年9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术的71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术后均行定量脑电图监测,术后90 d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神经功能预后,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术后神经功能预后不良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筛选出的危险因素预测术后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效能。结果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5分,28例)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t=2.686,P=0.009)、取栓次数>3次比例(χ^(2)=4.201,P=0.040)、患侧脑电图慢波化指数(DTABR;t=2.183,P=0.032)、患侧DTABR/健侧DTABR比值(t=6.230,P=0.000)、术后即刻脑梗死溶栓血流分级<2b级比例(χ^(2)=5.420,P=0.020)均高于预后良好组(mRS评分0~2分,43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高NIHSS评分(OR=1.542,95%CI:1.368~1.725;P=0.012)、高患侧DTABR/健侧DTABR比值(OR=3.428,95%CI:2.673~7.314;P=0.008)、相对α变异性(PAV)Ⅱ级(OR=2.983,95%CI:2.625~4.682;P=0.003)和Ⅲ级(OR=4.088,95%CI:3.825~5.349;P=0.002)、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Ⅱ级(OR=2.536,95%CI:1.942~5.287;P=0.005)和Ⅲ级(OR=3.924,95%CI:2.012~6.378;P=0.003)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患侧DTABR/健侧DTABR比值、PAV分级、aEEG分级及其联合指标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术后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6(95%CI:0.554~0.782,P=0.000)、0.887(95%CI:0.789~0.950,P=0.000)、0.760(95%CI:0.643~0.853,P=0.000)、0.778(95%CI:0.664~0.868,P=0.000)和0.943(95%CI:0.861~0.984,P=0.000)。其中,联合指标的预测效能高于单独应用入院时NIHSS评分(Z=4.150,P=0.000)、PAV分级(Z=4.006,P=0.000)和aEEG分级(Z=3.462,P=0.001)。结论定量脑电图对早期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机械取栓术后神经功能预后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机械溶栓 电描 危险因素 Logistic模型 ROC曲线
下载PDF
不同认知功能障碍静息态脑电微状态特征比较
9
作者 李伟海 陶华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6-439,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静息态脑电微状态参数特征,横断面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进程中不同阶段认知神经网络的变化特点,为AD发病机制及早期诊断提供电生理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认知障碍患者84例,... 目的通过比较静息态脑电微状态参数特征,横断面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进程中不同阶段认知神经网络的变化特点,为AD发病机制及早期诊断提供电生理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认知障碍患者84例,按照美国国家老年化研究所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标准分为AD组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组,每组42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2例为对照组,采集3组脑电数据预处理后,在Eeglab模块化插件中进行微状态分析实验,设置四类微状态原型,提取3组受试者间静息态脑网络微状态时间参数特征进行比较。结果AD组D类微状态覆盖率高于MCI组[(0.27±0.10)%vs(0.16±0.11)%,P<0.05]。AD组D类微状态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和MCI组[(2.93±0.79)%vs(2.56±0.77)%、(1.78±0.67)%,P<0.01]。微状态间转换率在AD组B、C、D类微状态向A类微状态转换率高于MCI组[(0.3617±0.1444)%vs(0.2115±0.0908)%、(0.3363±0.1386)%vs(0.2262±0.1086)%、(0.3506±0.1198)%vs(0.1959±0.1161)%,P<0.05];MCI组B类微状态向C类微状态转换率高于AD组[(0.5058±0.2038)%vs(0.3169±0.1410)%,P<0.05];对照组B、D类微状态向A类微状态转换率高于MCI组[(0.3262±0.1670)%vs(0.2115±0.0908)%、(0.3287±0.1142)%vs(0.1959±0.1161)%,P<0.05]。结论D类微状态覆盖率及发生率增高可能是AD区别于MCI的参数指标,在MCI阶段A及C类微状态转换率改变可能是MCI区别于正常例群的特异性微状态参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功能障碍 电描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失匹配负性电位联合脑电功率谱峰频率ABCD模型对意识障碍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10
作者 汤冉冉 王鑫 罗坤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24年第1期3-7,共5页
目的探讨失匹配负性电位(MMN)联合脑电功率谱峰频率ABCD模型对重度脑损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6月至2023年1月入住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意识障碍的患者58例,于发病7 d内行事件相关诱发电位联合脑电功率... 目的探讨失匹配负性电位(MMN)联合脑电功率谱峰频率ABCD模型对重度脑损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6月至2023年1月入住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意识障碍的患者58例,于发病7 d内行事件相关诱发电位联合脑电功率谱峰频率ABCD模型检查,随访6个月,按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分组,1~2分为预后不良组,3~5分为预后良好组。分析一般资料及MMN波幅和ABCD模型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对每个潜在的预测因子进行评估。结果纳入的58例患者中,35例患者预后良好,21例患者预后不良。单因素分析显示MMN、脑电功率谱峰频率ABCD模型与患者6个月后预后相关。而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病因、受伤部位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MN较高波幅(OR=0.023,95%CI为0.003~0.174)是患者预后良好的独立预测因子,脑电功率谱峰频率A模型(OR=2.429,95%CI为0.236~24.992)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MMN较高波幅和脑电功率谱峰频率B、C、D模型是预测重度脑损伤患者预后良好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障碍 事件相关电位 电描 预后
下载PDF
进食诱发反射性癫痫患儿的临床及脑电图特征分析(附3例报告)
11
作者 梁晶晶 牛悦 +2 位作者 崔亚男 秦炯 杨志仙 《精准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18-221,共4页
目的探讨进食诱发反射性癫痫患儿的临床及脑电图(EEG)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24年于我院儿科就诊的3例进食诱发反射性癫痫患儿的临床特征、EEG结果、治疗方法以及预后情况。结果3例患儿中2例为男性。2例起病前发育正常,1例起病前... 目的探讨进食诱发反射性癫痫患儿的临床及脑电图(EEG)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24年于我院儿科就诊的3例进食诱发反射性癫痫患儿的临床特征、EEG结果、治疗方法以及预后情况。结果3例患儿中2例为男性。2例起病前发育正常,1例起病前诊断为智力障碍。患儿颅脑MRI检查结果均正常,其中2例完善了家系全外显子基因检测及拷贝数变异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病例1起病为局灶性发作,后期出现局灶继发双侧强直-阵挛发作;EEG监测到发作间期为双侧Rolandic区放电,但未监测到进食诱发发作。病例2为清醒期局灶性癫痫性痉挛,睡眠期全面性肌阵挛发作;EEG监测到发作间期为多灶性放电及广泛性放电共存,饮水诱发3次成串右侧为主广泛性多位相慢波伴癫痫性痉挛,以及睡眠期数次自发的全面性肌阵挛发作。病例3为局灶性癫痫性痉挛和全面性强直发作共存;EEG监测到发作间期为多灶性放电及广泛性放电共存,进食诱发1次成串左侧后颅部为主的多位相慢波伴癫痫性痉挛。3例患儿均应用了2种以上抗癫痫发作药物(ASMs)未控制癫痫发作,且起病后均有不同程度智力障碍。结论进食诱发反射性癫痫男性患儿略多见,发病后伴随智力障碍;该病自发性发作与诱发性发作常共存,癫痫性痉挛为较常见的诱发发作类型,发作间期EEG可表现为局灶性放电、广泛性放电或两者共存;ASMs对该病疗效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反射性 癫痫 肌阵挛性 疾病特征 电描
下载PDF
不同时机右侧正中神经电刺激联合综合康复对老年脑损伤所致意识障碍的应用价值
12
作者 张茜 李璇 +1 位作者 郑新瑞 王毓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84-788,共5页
目的 探索不同时机右侧正中神经电刺激(RMNES)联合综合康复对老年脑损伤所致意识障碍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1月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脑损伤所致意识障碍患者16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3组,Ⅰ... 目的 探索不同时机右侧正中神经电刺激(RMNES)联合综合康复对老年脑损伤所致意识障碍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1月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脑损伤所致意识障碍患者16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3组,Ⅰ组53例仅采用综合康复干预;Ⅱ组54例先接受综合康复后,再进行RMNES治疗;Ⅲ组53例在固定室内同时进行综合康复、RMNES治疗。治疗1周后比较3组脑电图(EEG)分级、脑干听诱发(BAEP)分级、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局部脑血容量(rCBV)、局部脑血流量(rCBF)、平均血流速度(Vm)]、残疾程度(DR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结果 3组治疗1周后EEG分级Ⅰ级、EEG分级Ⅱ级、BAEP分级Ⅰ级比例、rCBV、rCBF、Vm、GCS高于治疗前,EEG分级Ⅴ级、BAEP分级Ⅲ级比例、DRS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3组治疗1周后EEG分级、BAEP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Ⅲ组治疗后rCBV、rCBF、Vm、GCS高于Ⅰ组、Ⅱ组,DRS评分低于Ⅰ组、Ⅱ组(P<0.05)。Ⅰ组和Ⅱ组与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77%vs 7.41%vs 7.55%,χ^(2)=0.830,P=0.660)。结论 在室内同时进行综合康复、RMNES治疗对于老年脑损伤所致意识障碍患者效果更显著,可改善脑神经电生理活动,提高脑血流动力学,促进意识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 正中神经 损伤 意识障碍 电描 回顾性研究 康复
下载PDF
定量脑电图参数对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13
作者 徐梦媛 刘洋 +2 位作者 李娇 冯光 韩冰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6-166,共11页
目的探讨定量脑电图参数对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SAH)患者发病后90 d预后预测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SICU)收治的SaSAH患者,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 目的探讨定量脑电图参数对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SAH)患者发病后90 d预后预测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SICU)收治的SaSAH患者,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史(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卒中)、吸烟史、饮酒史、动脉瘤位置(前循环、后循环)、手术方式(开颅手术、介入手术、复合手术)、入院Hunt-Hess分级、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水肿评分(SEBES)、入NSICU后首次随机血糖、乳酸水平及NSICU住院时间。所有患者入NSICU后48 h内均行定量脑电图监测,收集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上、下边界、95%频谱边缘频率(SEF95)、α变动、(δ+θ)与(α+β)功率比(DTABR)、大脑对称性指数(BSI)、光谱熵。根据发病90 d后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组和预后不良(mRS评分3~6分)组。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法分析SaSAH患者定量脑电图参数与mRS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评价各指标预测患者预后不良的效能。结果(1)共纳入SaSAH患者72例,预后不良组47例,预后良好组25例,发病后90 d预后不良占65.3%。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卒中史、吸烟史、饮酒史、动脉瘤位置、手术方式、乳酸水平、NSICU住院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unt-Hess分级、SEBES、随机血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患者的aEEG上、下边界及SEF95、α变动、光谱熵更低,DTABR、BSI更高(均P<0.05)。(2)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aEEG上边界(r=-0.41,P<0.01)、aEEG下边界(r=-0.54,P<0.01)、SEF95(r=-0.46,P<0.01)、α变动(r=-0.53,P<0.01)和光谱熵(r=-0.39,P<0.01)与SaSAH患者mRS评分呈负相关,DTABR(r=0.52,P<0.01)、BSI(r=0.33,P<0.01)与SaSAH患者mRS评分呈正相关。(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Hunt-Hess分级(Ⅳ级比Ⅲ级:OR=1.203,95%CI:1.005~1.441,P=0.044;Ⅴ级比Ⅲ级:OR=1.661,95%CI:1.109~2.487,P=0.014)、SEBES(OR=1.647,95%CI:1.050~2.586;P=0.030)、aEEG下边界(OR=0.687,95%CI:0.496~0.953;P=0.024)、SEF95(OR=0.436,95%CI:0.202~0.937;P=0.034)、α变动(OR=0.368,95%CI:0.189~0.717;P=0.003)、DTABR(OR=1.324,95%CI:1.064~1.649;P=0.012)和BSI(OR=1.513,95%CI:1.026~2.231;P=0.036)是S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上述7项指标均对SaSAH患者预后不良有一定预测价值,其中DTABR预测S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效能最高,其曲线下面积为0.862(95%CI:0.761~0.932),敏感度为85.11%,特异度为80.00%。结论定量脑电图参数aEEG下边界、SEF95、α变动、DTABR、BSI可能对SaSAH患者的短期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有待于未来多中心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动脉瘤 电描 预后 预测
下载PDF
儿童药物难治性癫痫视频脑电图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14
作者 陈新 童文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44-750,共7页
目的对比分析视频脑电图、MRI、PET显像在药物难治性癫痫患儿致痫灶检出率方面的差异。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70例药物难治性癫痫患儿,分别予以24 h和2 h视频脑电图监测、MRI和PET/CT或PET/MRI,... 目的对比分析视频脑电图、MRI、PET显像在药物难治性癫痫患儿致痫灶检出率方面的差异。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70例药物难治性癫痫患儿,分别予以24 h和2 h视频脑电图监测、MRI和PET/CT或PET/MRI,根据年龄(≥5或<5岁)分别采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SPM)或0~6岁儿童智能发育筛查测验(DST)评估患儿智力。结果共70例患儿,24 h视频脑电图监测到44例(44次)癫痫发作,2 h视频脑电图监测到31例(39次)癫痫发作,两种监测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60,P=0.015)。视频脑电图、MRI、PET/CT或PET/MRI这3种方法诊断单部位/单侧异常、双侧异常、正常的一致性较差(κ=0.194,P=0.000),3种方法的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3.068,P=0.001),其中,视频脑电图(χ^(2)=25.000,P=0.000)及PET/CT或PET/MRI(χ^(2)=11.764,P=0.002)的诊断能力高于MRI,PET/CT或PET/MRI的诊断能力亦高于视频脑电图(χ^(2)=8.048,P=0.014)。41例(58.57%)患儿智力落后,发病年龄≤2岁患儿智力落后比例高于发病年龄>2岁患儿(χ^(2)=6.193,P=0.013),脑电图背景异常患儿智力落后比例高于脑电图背景正常患儿(χ^(2)=4.868,P=0.027)。结论通过延长单次脑电图监测时间或增加脑电图监测次数可以提高痫样放电及临床癫痫发作检出率;PET/CT或PET/MRI、视频脑电图可以为MRI阴性患儿提供致痫灶的定位线索;发病年龄≤2岁、视频脑电图背景异常患儿的智力落后比例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性癫痫 电描 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儿童
下载PDF
心血管外科围手术期的神经监测
15
作者 吴松华 吴振华 齐玉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31,共5页
心血管外科手术神经系统并发症风险较高,可加重疾病负担,围手术期实时监测神经功能可辅助临床医师尽早发现神经系统异常,及时干预并降低神经系统并发症风险,其主要监测指标包括脑氧饱和度、脑电信号、脑血流量等。本文综述心血管外科围... 心血管外科手术神经系统并发症风险较高,可加重疾病负担,围手术期实时监测神经功能可辅助临床医师尽早发现神经系统异常,及时干预并降低神经系统并发症风险,其主要监测指标包括脑氧饱和度、脑电信号、脑血流量等。本文综述心血管外科围手术期常用的神经监测技术及其研究进展,以为减少神经系统并发症、提高患者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外科手 围手 谱学 傅里叶变换红外 电描 诱发电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综述
下载PDF
脑电图诊断颞叶癫痫的效果分析
16
作者 彭慧 《实用医技杂志》 2024年第6期446-448,共3页
目的探讨脑电图诊断颞叶癫痫患者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至2022年5月阶段的200例颞叶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诊断方法不同作为诊断研究分组依据,展开所有颞叶癫痫患者不同组别划分;其中施以常规脑电图诊断的设为常规组(50... 目的探讨脑电图诊断颞叶癫痫患者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至2022年5月阶段的200例颞叶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诊断方法不同作为诊断研究分组依据,展开所有颞叶癫痫患者不同组别划分;其中施以常规脑电图诊断的设为常规组(50例);施以长程脑电图诊断的设为长程组(50例);施以动态脑电图检测的设为动态组(50例);施以蝶骨电极检测的设为蝶骨组(50例);对各组诊断结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长程组50例颞叶癫痫患者中,脑电图异常患者28例,脑电图正常患者22例;动态组50例颞叶癫痫患者中,脑电图异常患者34例,脑电图正常患者16例;长程组颞叶癫痫患者异常率同动态组展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28,P>0.05);清醒期100例颞叶癫痫患者中,脑电图异常患者38例,脑电图正常者62例;睡眠期颞叶癫痫100例患者中,脑电图异常患者64例,脑电图正常者36例;清醒期颞叶癫痫患者异常率同睡眠期颞叶癫痫患者展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25,P<0.05);对于常规蝶骨电极50例颞叶癫痫患者,脑电图异常患者10例,脑电图正常者40例;对于长程蝶骨电极50例颞叶癫痫患者,脑电图异常者34例,脑电图正常者16例;常规蝶骨电极颞叶癫痫患者异常率同长程蝶骨电极颞叶癫痫患者展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377,P<0.05)。结论常规脑电图、长程脑电图、动态脑电图、蝶骨电极检测对颞叶癫痫患者均存在一定诊断价值,临床可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方法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颞叶 电描 诊断
下载PDF
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治疗原发性癫痫患儿的效果比较及脑电图评定
17
作者 黎燕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43-146,共4页
目的探究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对原发性癫痫患儿治疗效果及脑电图评定结果改善情况。方法收集长沙中心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96例原发性癫痫患儿,年龄3~12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丙戊酸钠组和左乙拉西坦组,每组48例。分... 目的探究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对原发性癫痫患儿治疗效果及脑电图评定结果改善情况。方法收集长沙中心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96例原发性癫痫患儿,年龄3~12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丙戊酸钠组和左乙拉西坦组,每组48例。分别应用丙戊酸钠和左乙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脑电活动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左乙拉西坦组治疗有效率高于丙戊酸钠组(χ^(2)=4.414,P=0.036)。治疗后,左乙拉西坦组每月癫痫发作次数少于丙戊酸钠组,癫痫发作持续时间短于丙戊酸钠组(P<0.001);左乙拉西坦组20 min内痫样放电次数及30 s内δ波、θ波次数均较丙戊酸钠组少,α波次数较丙戊酸钠组多(P<0.001);左乙拉西坦组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评分较丙戊酸钠组高(P<0.001)。左乙拉西坦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丙戊酸钠组高(χ^(2)=4.667,P=0.031),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原发性癫痫患儿治疗中,与丙戊酸钠相比,应用左乙拉西坦可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癫痫症状及脑电波活动,但不良反应发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左乙拉西坦 丙戊酸 电描 儿童
下载PDF
急性脑损伤后脑电图异常与癫痫发展的关系
18
作者 张守文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34-137,共4页
目的评估急性脑损伤(ABI)患者脑电图癫痫样异常(EA)与随后癫痫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治疗的101例AB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3例,女性38例,年龄(56.3±6.8)岁。根据住院期间连续脑电... 目的评估急性脑损伤(ABI)患者脑电图癫痫样异常(EA)与随后癫痫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治疗的101例AB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3例,女性38例,年龄(56.3±6.8)岁。根据住院期间连续脑电图(cEEG)监测结果,将患者分为EA组(n=31)和无EA组(n=70)。出院后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自发临床癫痫发作的发生,以及癫痫发展的时间和抗癫痫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EA患者随访期间发生癫痫比例明显高于无EA患者(41.9%vs.18.6%,P=0.026)。与无EA患者相比,EA患者在随访期间更有可能继续进行抗癫痫药物治疗。使用多变量Cox回归分析,在调整了年龄、性别、cEEG癫痫发作、ABI病因和出院时抗癫痫药物治疗后,与无EA患者相比,EA患者发生癫痫的风险增加3倍以上(HR:3.39,95%CI:1.39~8.27,P=0.008)。结论ABI患者cEEG上出现EA与新发癫痫风险增加3倍以上有关,cEEG可作为评估癫痫发作长期风险的有用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癫痫 电描
下载PDF
基于WOS数据库的抑郁症脑电研究热点可视化图谱分析
19
作者 付春凤 徐昭媛 +2 位作者 牟天天 桑源 李志勇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24年第1期8-13,共6页
目的探索总结近年来抑郁症脑电研究领域内热点及研究方向。方法本文纳入分析了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的2012年至2022年关于抑郁症脑电研究的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进行计量和可视化分析。对发文数量、国家、作者、研究机... 目的探索总结近年来抑郁症脑电研究领域内热点及研究方向。方法本文纳入分析了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的2012年至2022年关于抑郁症脑电研究的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进行计量和可视化分析。对发文数量、国家、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被引文献及期刊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章2988篇,发文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中国发文量第二;作者Daskalakis团队发文量最多;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的热点关键词为焦虑、功能连接、重度抑郁、经颅磁刺激、前额叶皮层及α波不对称性等;被引频次最高、影响力最高的期刊是Biological Psychiatry;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研究的是额叶α波的不对称性在抑郁症中作为诊断性标志物的可靠程度。结论本研究发现关于抑郁症脑电研究的文章呈现出逐年增加趋势,主要的研究大致可以总结为4个类型:研究抑郁患者大脑解剖区域、研究方法、疾病特点及疾病的治疗。预测未来几年在脑电研究方面,关于抑郁症疾病的病因、分类、脑网络连接等方面研究可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描 抑郁症 Web of Science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脑电图监测配合目视化分级护理模式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20
作者 康丽珊 陈惠芳 林雅红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70-173,共4页
目的探讨脑电图监测配合目视化分级护理模式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2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勒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收治的7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性别不限,年龄53~67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 目的探讨脑电图监测配合目视化分级护理模式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2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勒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收治的7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性别不限,年龄53~67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脑电图监测配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目视化分级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脑电图异常情况、躯体功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NFDS)、Barthel指数(BI)]、干预1个月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家属满意度量表(C-CCFSS)评分。结果干预1个月后,两组患者脑电图异常情况均较干预前改善,观察组脑电图异常率较对照组低(41.0%比61.5%,P<0.05)。两组患者的NFDS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BI评分较干预前上升,且观察组的NF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的C-CCF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电图监测配合目视化分级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躯体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描 出血 目视化分级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