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3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痉挛的临床研究及CT征象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伟钦 郑华英 +1 位作者 朱玉莉 江晨辉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年第7期12-14,23,共4页
目的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痉挛(CVS)的临床特点及CT表现。方法收集2010年2月-2015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54例SAH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后所有患者均接受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且临床资料完整,以DSA作为金标准,统计CT对SAH后CV... 目的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痉挛(CVS)的临床特点及CT表现。方法收集2010年2月-2015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54例SAH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后所有患者均接受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且临床资料完整,以DSA作为金标准,统计CT对SAH后CVS诊断准确性,总结其CT影像学表现。结果 CTA漏诊1例ACA、MCA远侧段CVS,其诊断CVS准确率为88.24%,略低于DSA,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H并CVS者CBV、CBF低于SAH无CVS者(P<0.05),其MTT、TTP明显长于SAH无CVS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H后CVS患者脑灌注降低,MTT、TTP延长,痉挛血管可见均匀性狭窄,采用CT、CTP诊断与DSA符合率高,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痉挛 CT
下载PDF
豪火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上肢痉挛43例疗效观察
2
作者 王月 王彦荣 张萍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20期94-97,共4页
目的:探索豪火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法将86例脑卒中上肢痉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口服巴氯芬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豪火针针刺,两组治疗结束后分别在20天、3个月时采用改良Ashwort... 目的:探索豪火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法将86例脑卒中上肢痉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口服巴氯芬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豪火针针刺,两组治疗结束后分别在20天、3个月时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临床痉挛指数(CSI)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在20天、3个月MAS评分、CSI评分均具有显著的下降,观察组评分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同时,上肢运动功能评分较治疗开始时明显提高,观察组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效率比较,对照组有效率为76.7%,观察组有效率为88.4%,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豪火针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上肢痉挛程度,作为中医学绿色疗法之一,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豪火针 卒中后上肢痉挛 MAS 临床痉挛指数CSI
下载PDF
电针调控小胶质细胞极化对脑卒中肢体痉挛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黄麟荇 易丽贞 +3 位作者 黄慧源 陈瑞雪 绽晟 岳增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4期132-138,共7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脑卒中肢体痉挛(PSS)大鼠的影响及小胶质细胞极化介导的神经炎症与大脑皮层神经递质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的关系,研究其缓解PSS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0只。采用线... 目的观察电针对脑卒中肢体痉挛(PSS)大鼠的影响及小胶质细胞极化介导的神经炎症与大脑皮层神经递质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的关系,研究其缓解PSS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0只。采用线栓法联合内囊注射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制备PSS大鼠模型。电针组选取“曲池”“阳陵泉”电针,30 min/d,连续7 d。模型组与假手术组进行同期固定,不予干预。对大鼠进行Zea Longa神经功能评分、改良Ashworth肌张力评分、电生理检测,试剂盒检测缺血侧皮质GABA、Glu、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Western blot检测缺血侧皮质γ-氨基丁酸A受体α1(GABRA1)、谷氨酸脱羧酶67(GAD67)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缺血侧皮质离子化钙结合适配分子1(Iba-1)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精氨酸酶-1(Arg-1)共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肌张力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肌张力显著增加(P<0.01);缺血侧皮质GABA、IL-10含量显著减少(P<0.01),TNF-α、Glu含量显著增加(P<0.01),Glu/GABA比值增加(P<0.01),GABRA1、GAD67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Iba-1与iNOS共表达显著增强(P<0.01),Iba-1与Arg-1共表达显著减弱(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肌张力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肌张力显著减小(P<0.01);缺血侧皮质GABA、IL-10含量显著增加(P<0.01),TNF-α、Glu含量显著减少(P<0.01),Glu/GABA比值减少(P<0.01),GABRA1、GAD67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Iba-1和iNOS共表达显著减弱(P<0.01),Iba-1与Arg-1共表达显著增强(P<0.05)。结论电针能有效缓解PSS,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小胶质细胞极化、减轻神经炎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肢体痉挛 电针 小胶质细胞极化 神经炎症
下载PDF
中医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段振兴 李强 +1 位作者 林翠茹 王立存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10期114-118,共5页
痉挛是临床常见的脑卒中后并发症,且上肢痉挛较下肢多见,中医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具有独特优势。该文主要总结近年来中医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相关文献,以期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 卒中后上肢痉挛 中风 针刺治疗 灸法治疗 推拿治疗 中药治疗
下载PDF
运动康复和适应性身体活动对痉挛性脑性瘫痪儿童青少年心理运动功能、运动功能和动作发展的效益:基于ICF的循证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吴亮 许秀 罗亮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8-156,共9页
目的 系统评价运动康复和适应性身体活动对痉挛性脑瘫儿童心理运动功能、运动功能和动作发展影响的相关证据。方法 在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检索相关文献,时间范围为2010年1月至2023年6月。基于《国际疾病分类第十... 目的 系统评价运动康复和适应性身体活动对痉挛性脑瘫儿童心理运动功能、运动功能和动作发展影响的相关证据。方法 在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检索相关文献,时间范围为2010年1月至2023年6月。基于《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和《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对文献内容进行解析和编码,并进行循证证据研究。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来自丹麦、韩国、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加纳、印度、日本,发表时间2015年至2022年。干预类型主要涉及运动康复(包括物理治疗)和适应性身体活动。运动康复包括上肢力量训练、下肢力量训练、平衡和协调训练、步态训练、功能性有氧运动、伸展和柔韧性练习、灵活性训练、肌肉放松技术;每次10~50 min,每周2~6次,身体活动强度为低~高,持续6~20周。适应性身体活动主要涉及适应性跑步训练、虚拟游戏;每次60 min,每周2~4次,身体活动强度为中至高强度,持续6~12周。干预场所主要为医疗和康复机构、学校、家庭社区。干预人员主要包括职业物理治疗师、大学研究人员、社区卫生人员和教师。干预结局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心理运动功能、运动功能、动作发展、生活质量与福祉。在心理运动功能方面,脑瘫儿童青少年掌握跑步功能和知识,增强平衡反应能力。在运动功能方面,脑瘫儿童青少年肌力增加,肌肉耐力增强,肌张力扩大;步态功能、步行功能、步态对称性改善;行走耐力提高;站立功能改善;动态平衡改善;平衡控制能力改善。在动作发展方面,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学校以及闲暇时间休闲活动参与水平提高,运动范围扩大。在生活质量与福祉方面,脑瘫儿童青少年自信心和自尊心增强,疼痛缓解,社会幸福感和接受度提升。结论 本研究系统评价运动康复和适应性身体活动对痉挛性脑瘫儿童和青少年心理运动功能、运动功能和动作发展益处的相关证据。在心理运动功能领域,运动康复和适应性身体活动有助于改善痉挛性脑瘫儿童青少年的认知和运动功能;在运动功能方面,运动康复和适应性身体活动能改善肌肉相关功能、步态和步行功能,以及平衡与协调能力;在动作发展方面,运动康复和适应性身体活动显著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休闲身体活动参与水平;在生活质量与福祉方面,运动康复和适应性身体活动能够增强能量和驱力,缓解疼痛,提高社会幸福感和接受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性瘫痪 运动康复 适应性身体活动 心理运动功能 运动功能 动作发展
下载PDF
头颅磁共振分级系统与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及髋关节关系的研究
6
作者 向上 余爱民 +2 位作者 唐小丽 王蓉 刘燕华 《中国康复》 2024年第4期222-224,共3页
目的:对痉挛型脑性瘫痪(SCP)儿童进行头颅磁共振分级(MRICS),并分析头颅MRICS与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GMFCS)、髋关节X践结果的关系,为临床SCP患儿的评估及精准康复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5年1月~2021年12月在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童康... 目的:对痉挛型脑性瘫痪(SCP)儿童进行头颅磁共振分级(MRICS),并分析头颅MRICS与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GMFCS)、髋关节X践结果的关系,为临床SCP患儿的评估及精准康复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5年1月~2021年12月在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童康复科进行康复训练的SCP患儿的头颅MRI结果、GMFCS分级、髋关节摄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头颅MRICS与GMFCS分级、髋关节异常发生率之间关系。结果:不同瘫痪部位的SCP患儿髋关节异常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四肢瘫患儿的髋关节异常发生率高于偏瘫、痉挛型双瘫的患儿(P<0.05)。然而进一步对比单侧功能障碍的患儿与双侧功能障碍的患儿的髋关节异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对比不同GMFCS的SCP患儿的髋关节异常发生率,结果显示Ⅲ~Ⅴ级患儿的髋关节异常发生率高于Ⅰ~Ⅱ级的患儿(P<0.05)。本研究患儿的头颅MRI结果显示患儿头颅损伤以白质损伤为主,发育异常和灰质损伤较少。进一步对比不同头颅MRI结果的SCP患儿的髋关节异常发生率,结果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样进行对比GMFCS分级,也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CP儿童的瘫痪部位、GMFCS分级均对髋关节异常的发生具有一定预测作用。虽然暂不能确定MRICS分级与GMFCS、髋关节异常发生之间是否存在怎样的联系。但MRICS分级系统在探索SCP脑损伤发生的时间、结构-功能及判断预后仍具有一定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性瘫痪 头颅磁共振分级系统 髋关节异常 粗大运动功能分级
下载PDF
基于IL-6/JAK2/STAT3信号通路探讨电针对脑卒中肢体痉挛大鼠的影响
7
作者 易丽贞 黄麟荇 +3 位作者 陈瑞雪 黄慧源 绽晟 岳增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4期112-117,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脑卒中肢体痉挛(PSS)大鼠中枢炎症反应及神经递质释放的影响,基于IL-6/JAK2/STAT3信号通路探讨其治疗PSS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0只。采用线栓+内囊注射N-甲基-D-天冬氨... 目的观察电针对脑卒中肢体痉挛(PSS)大鼠中枢炎症反应及神经递质释放的影响,基于IL-6/JAK2/STAT3信号通路探讨其治疗PSS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0只。采用线栓+内囊注射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法制备PSS大鼠模型,电针组电针患侧“曲池”“阳陵泉”,30 min/d,连续7 d。假手术组、模型组仅固定不干预。治疗前后进行Zea Longa神经功能评分和改良Ashworth肌张力评分,HE染色观察缺血侧大脑皮质病理变化,ELISA检测缺血侧皮质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生化试剂盒检测缺血侧皮质谷氨酸(Glu)含量,Western blot检测缺血侧皮质酪氨酸激酶2(JAK2)、p-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p-STAT3蛋白表达,RT-PCR检测缺血侧皮质JAK2、STAT3 mRNA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肌张力评分明显升高(P<0.01),大脑皮质神经元紊乱、细胞核固缩,IL-6、TNF-α、Glu含量明显增加,GABA含量明显减少(P<0.01),p-JAK2、p-STAT3蛋白及JAK2、STAT3 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肌张力评分明显降低(P<0.05),大脑皮质神经元损伤程度减轻,细胞轮廓清晰,IL-6、TNF-α、Glu含量明显减少,GABA含量明显增加(P<0.05,P<0.01),p-JAK2、p-STAT3蛋白及JAK2、STAT3 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电针可能通过抑制IL-6/JAK2/STAT3信号通路减轻PSS模型大鼠中枢炎症反应,改善肢体痉挛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卒中肢体痉挛 IL-6/JAK2/STAT3信号通路 炎症 大鼠
下载PDF
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在脑卒中后痉挛肢体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8
作者 梁翠娟 农飞玉 +2 位作者 韦意飞 陈华德(综述) 龙耀斌(审校)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1747-1751,1758,共6页
痉挛是由于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后速度依赖性肌肉张力增加及对牵张反射异常兴奋的运动障碍,其治疗依赖于对痉挛的精准评估。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作为一种新兴的痉挛评估方法,具有实时、使用范围广泛、操作简单、经济等优点,能克服其他肌肉... 痉挛是由于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后速度依赖性肌肉张力增加及对牵张反射异常兴奋的运动障碍,其治疗依赖于对痉挛的精准评估。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作为一种新兴的痉挛评估方法,具有实时、使用范围广泛、操作简单、经济等优点,能克服其他肌肉痉挛评估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足。该文就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在脑卒中后痉挛评估和痉挛康复疗效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在脑卒中后痉挛康复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痉挛 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 康复 综述
下载PDF
化痰通络方联合穴位推拿按摩对脑梗死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梁倩莹 李志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3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化瘀通络方联合穴位推拿按摩对脑梗死后痉挛性偏瘫(SH)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湛江市第二中医医院收治的86例脑梗死后S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及康复锻炼治疗,观察组加用化... 目的:探讨化瘀通络方联合穴位推拿按摩对脑梗死后痉挛性偏瘫(SH)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湛江市第二中医医院收治的86例脑梗死后S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及康复锻炼治疗,观察组加用化痰通络方联合穴位推拿按摩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肢体痉挛程度、日常生活能力、运动能力、中医症状积分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治疗后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分较对照组低,Barthel指数(BI)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半身不遂、口舌歪斜、手足拘急、肢体麻木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化痰通络方联合穴位推拿按摩应用于脑梗死后SH患者中疗效确切,能减轻肢体痉挛,改善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死后痉挛性偏瘫 化痰通络方 穴位推拿按摩 肢体痉挛程度
下载PDF
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上肢功能及肌电图的影响
10
作者 乔琦琦 胡依依 +1 位作者 王伊静 周慧青 《医疗装备》 2024年第7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上肢功能及肌电图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医院76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予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肢康... 目的探讨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上肢功能及肌电图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医院76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予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两组均持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上肢痉挛指标[改良Ashworth分级量表(MAS)评分]、上肢运动功能指标[Fugl-Meyer评定量表中上肢部分(FMA-UE)评分]和肌电图[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肌电积分值(IEMG)]变化,并比较两组治疗后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MAS评分低于治疗前,FMA-UE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MA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U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肱二头肌IEMG低于治疗前,肱三头肌IEMG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肱二头肌IEMG低于对照组,肱三头肌IEMG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的疗效确切,能改善肱二头肌及肱三头肌IEMG,从而减轻上肢痉挛程度,提高上肢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上肢痉挛 上肢康复机器人 上肢功能 肌电图
下载PDF
芍桂温经通络汤联合解痉法针刺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钦龙 耿猛 李爱华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329-332,共4页
目的 探讨芍桂温经通络汤联合解痉法针刺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73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37例。对照组剩余35例(1例脱落)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剩余35例(2例脱... 目的 探讨芍桂温经通络汤联合解痉法针刺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73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37例。对照组剩余35例(1例脱落)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剩余35例(2例脱落)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芍桂温经通络汤,同时联合解痉法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6周的总有效率。使用伯格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assessment, BBA)评估患者的平衡能力。使用Fugl-meyer运动量表(Fugl meyer assessment, FMA)评估患侧的上下肢的肢体运动功能。使用临床痉挛指数(clinical spasticity index, CSI)评估患者肢体的痉挛程度。同时进行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imed up and go test, TUGT)和10米步行测试(10-meter walk test, 10 mWT),比较患者的行走能力。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患者经6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BBA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下肢的FMA评分比治疗前高(P<0.05),且治疗组上下肢的FMA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的CSI各项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CSI各项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的10 mWT高于治疗前(P<0.05),TUGT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的10 mWT高于对照组(P<0.05),TUGT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芍桂温经通络汤联合解痉法针刺可显著提高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治疗效果,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减轻患肢的痉挛程度,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桂温经通络汤 解痉法针刺 卒中后痉挛性偏瘫 运动功能 平衡功能 痉挛程度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中药蜡疗及渐进性抗阻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
12
作者 王金梅 曹杰 +1 位作者 杜娜 邢红艳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8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蜡疗及渐进性抗阻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1日~2022年5月31日收治的100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功能训练,研究组在... 目的:探讨中药蜡疗及渐进性抗阻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1日~2022年5月31日收治的100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功能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蜡疗及渐进性抗阻训练。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运动功能[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及平衡能力[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GMFM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BB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蜡疗及渐进性抗阻训练可提高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疗效,改善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性瘫痪 中药蜡疗 渐进性抗阻训练 运动功能 平衡能力
下载PDF
电针预处理通过抑制NF-kB/NLRP3信号通路介导炎症和凋亡改善大鼠脑卒中后痉挛
13
作者 孙秀颀 蔡静 +5 位作者 张安邦 庞博 陈春艳 查琪琪 全菲 叶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02-2109,共8页
目的探讨电针预处理诱导NF-κB/NLRP3信号通路及炎症和凋亡在脑卒中后挛治疗中的潜在机制。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I/R),电针治疗组(I/R+EP),每组6只。假手术组仅暴露不做阻塞,模型组进行中动脉闭塞模... 目的探讨电针预处理诱导NF-κB/NLRP3信号通路及炎症和凋亡在脑卒中后挛治疗中的潜在机制。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I/R),电针治疗组(I/R+EP),每组6只。假手术组仅暴露不做阻塞,模型组进行中动脉闭塞模型,电针组使用电针治疗曲鬓穴和百会穴,持续治疗3 d。采用HE、Nissl、TUNEL染色检测大鼠脑组织病理变化情况。ELISA法检测各组IL-4、IL-6、TNF-α、TMAO的水平变化情况。采用qRT-PCR、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检测NF-κB p65、NLRP3、caspase-3、caspase-9 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增加(P<0.05),肌张力增增加(P<0.05),新事物识别时间减少(P<0.05),海马细胞排列不均、松散和轮廓不清晰(P<0.05),细胞凋亡数量显着增加(P<0.05),促炎因子IL-6和TNF-α,NF-B p65、NLRP3、caspase-3和caspase-9水平上升(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下降,肌张力评分下降,新事物识别时间增加(P>0.05),海马细胞排列紧密规则,染色均匀,轮廓清晰(P<0.05),活神经元数量增加(P<0.05),细胞凋亡明显减少(P<0.05),促炎因子IL-6和TNF-α水平下降,抑炎因子IL-4水平上升(P<0.05)。此外,电针治疗抑制了脑组织中NLRP3、caspase-3、caspase-9和NF-B p65的表达(P<0.05)。结论电针预处理有助于缓解大鼠脑卒中后痉挛,这是因为它阻断了NF-B/NLRP3通路,抑制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痉挛 电针预处理 NF-κB/NLRP3信号通路 炎症反应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基于独立成分分析对伴脑室周围白质损伤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脑功能网络的研究
14
作者 赵纯风 罗丹 +3 位作者 喻皓月 彭莹 杨艳丽 刘衡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49-154,共6页
目的:使用独立成分分析(ICA)方法探讨伴脑室周围白质损伤(PWMI)的痉挛型脑性瘫痪(SCP)患儿网络内和网络间功能连接改变。方法:对28例伴PWMI的SCP患儿(患儿组)及性别、年龄匹配的19例正常儿童(对照组)行fMRI,应用ICA方法提取2组网络成分... 目的:使用独立成分分析(ICA)方法探讨伴脑室周围白质损伤(PWMI)的痉挛型脑性瘫痪(SCP)患儿网络内和网络间功能连接改变。方法:对28例伴PWMI的SCP患儿(患儿组)及性别、年龄匹配的19例正常儿童(对照组)行fMRI,应用ICA方法提取2组网络成分,并用SPM12及NBS软件比较2组网络内和网络间功能连接差异,同时应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性分析验证患儿组功能连接差异脑区与临床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患儿组默认模式网络(DMN)内左侧额中回、左侧楔前叶及右侧角回,vAN内右侧中央后回,VNm内双侧舌回功能连接减低。以上功能连接差异脑区与临床变量均未发现显著相关性。结论:SCP与大脑网络功能连接异常有关,推测网络功能连接改变可能成为早期识别和诊断SCP的影像学生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周围白质损伤 痉挛性瘫痪 独立成分分析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ICF-CY框架的四位一体康复模式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影响
15
作者 高扬 李斯煜 《甘肃医药》 2024年第4期325-327,共3页
目的:研究《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与青少年版)》(ICF-CY)框架下四位一体康复模式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生活质量、粗大与精细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84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研究《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与青少年版)》(ICF-CY)框架下四位一体康复模式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生活质量、粗大与精细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84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观察组给予ICF-CY框架下四位一体康复模式,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精细运动功能、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粗大运动评估88项(GMFM-88)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视觉运动、抓握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估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CF-CY框架下四位一体康复能够改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粗大、精细运动功能,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F-CY框架 四位一体 痉挛性瘫痪 粗大运动功能 精细运动功能
下载PDF
全身垂直律动疗法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精细运动功能及步行功能的影响
16
作者 赵黎阳 袁俊梅 《中国医药导刊》 2024年第6期580-584,共5页
目的:分析全身垂直律动疗法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精细运动功能及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106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肌电生... 目的:分析全身垂直律动疗法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精细运动功能及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106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采用全身垂直律动疗法+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关节活动度、平衡能力[Berg平衡量表(BBS)]、痉挛程度[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精细运动功能[精细运动功能量表(FMFM)]、步行功能[功能性步行分级(FAC)、6 min步行距离(6MWD)]。结果:治疗1、3个月后,两组患儿足背屈角较治疗前均减小,且观察组足背屈角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腘窝角、大腿内收肌角较治疗前均增大,且观察组腘窝角、大腿内收肌角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BBS评分较治疗均升高,且观察组BB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M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M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治疗1、3个月后FMFM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FMF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3个月后,两组患儿FAC评分、6MWD与治疗前相比均升高,且观察组FAC评分、6MWD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身垂直律动疗法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可减轻肌肉痉挛程度,改善平衡能力,还可调节下肢关节活动度,促进患儿精细运动功能、步行功能、平衡能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性瘫痪 全身垂直律动疗法 肌电生物反馈 精细运动功能 步行功能
下载PDF
改良六字诀训练在痉挛型脑性瘫痪言语障碍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7
作者 佟海凤 闫洪亮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0期145-147,共3页
目的:分析改良六字诀训练在痉挛型脑性瘫痪言语障碍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2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康复科收治的痉挛型脑性瘫痪言语障碍患儿6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 目的:分析改良六字诀训练在痉挛型脑性瘫痪言语障碍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2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康复科收治的痉挛型脑性瘫痪言语障碍患儿6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改良六字诀训练。比较两组最长声时、最大数数能力、构音语音能力。结果:治疗前,两组最长声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最长声时长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两组最大数数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最大数数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构音语音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构音语音能力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六字诀训练在痉挛型脑性瘫痪言语障碍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儿的发音能力、数学认知能力和构音清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六字诀 痉挛性瘫痪 言语障碍 康复训练
下载PDF
针刺肌肉起止点配合通络解痉汤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临床观察
18
作者 林在文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6期1076-1079,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肌肉起止点配合通络解痉汤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用针刺肌肉起止点及通络解痉汤治疗,对照组用普通针刺及通络解痉汤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半身不遂... 目的:观察针刺肌肉起止点配合通络解痉汤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用针刺肌肉起止点及通络解痉汤治疗,对照组用普通针刺及通络解痉汤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半身不遂、舌强语謇、肢体麻木、肢体强急中医证候均低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ADL评分、改良Ashworth痉挛状态量表评分、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分、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肌肉起止点配合通络解痉汤治疗痉挛性瘫痪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痉挛性偏瘫 针刺肌肉起止点 通络解痉汤
下载PDF
分析悬吊运动疗法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疗效
19
作者 郭乾乾 李东 马常龙 《大医生》 2024年第18期1-4,共4页
目的探究悬吊运动疗法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 目的探究悬吊运动疗法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悬吊运动疗法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Berg平衡量表(BB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及有氧耐力。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E区(行、跑、跳)GMFM、D区(站立)GMFM、ADL、BBS、上肢运动功能FMA、下肢运动功能FMA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均延长,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两组患儿10 m往返跑次数均增加,且观察组多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悬吊运动疗法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效果较好,可改善粗大运动功能,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平衡能力及有氧耐力,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吊运动疗法 家庭康复训练 痉挛性瘫痪
下载PDF
实施康复训练联合电针拮抗肌腧穴治疗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临床效果分析
20
作者 高倩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025-0028,共4页
探讨康复训练联合电针拮抗肌腧穴在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对742022.3-2023.3间我院收治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组行等量数字随机法,每组37例,对照组、观察组各采用康复训练、康复训练联合电针拮抗肌腧穴治疗... 探讨康复训练联合电针拮抗肌腧穴在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对742022.3-2023.3间我院收治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组行等量数字随机法,每组37例,对照组、观察组各采用康复训练、康复训练联合电针拮抗肌腧穴治疗,对比Bra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改良Ashworth评分、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复训练联合电针拮抗肌腧穴治疗在脑卒中偏瘫痉挛中的应用,可调节患者日常生活活动以及运动功能,可实现对患者肌肉痉挛和肌肉张力的调节,强化临床疗效,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训练 电针拮抗肌腧穴治疗 卒中偏瘫痉挛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