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18篇文章
< 1 2 20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节性脑硬化的护理体会
1
作者 胡娅丽 王群英 何琛 《现代医药卫生》 2005年第19期2691-2691,共1页
关键词 结节性脑硬化 护理体会 主要症状 癫痫样发作 治疗方法 对症治疗 精心护理 病变 先天性
下载PDF
结节性脑硬化二例
2
作者 郭邻 《吉林医学信息》 1994年第11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结节性脑硬化 诊断 临床特点 儿童
下载PDF
针药并用治疗脑动脉脑硬化症30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郑军文 孔维民 黄玲 《山西中医》 2008年第10期22-22,共1页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该病确诊患者30例,采用醒脑开窍针法配合中药辨证治疗,治疗1~2个疗程。结果:痊愈8例,好转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95%CI=77.7%~98.0%)。结论:醒脑开窍针法配合中药辨证治疗...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该病确诊患者30例,采用醒脑开窍针法配合中药辨证治疗,治疗1~2个疗程。结果:痊愈8例,好转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95%CI=77.7%~98.0%)。结论:醒脑开窍针法配合中药辨证治疗脑动脉硬化症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开窍 辨证论治 针刺疗法
下载PDF
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合并颅内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4
作者 年夫顺 钟平 +3 位作者 朱刚 张蕾 马争飞 薛庆华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合并颅内动脉瘤(IA)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9月至2023年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接受治疗的160例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了CT血管成像(CTA)... 目的探讨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合并颅内动脉瘤(IA)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9月至2023年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接受治疗的160例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了CT血管成像(CTA)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依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分为合并IA组(25例)和单纯狭窄组(135例)。比较2组基线资料信息、血流动力学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合并IA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壁面切应力(WSS)及振荡切应指数(OSI)预测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合并IA的价值。结果合并IA组WSS、OSI均明显高于单纯狭窄组(P<0.05)。合并IA组中有吸烟史、糖尿病、高血压的百分比均高于单纯狭窄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糖尿病、高血压、WSS>0.450 Pa、OSI>0.057是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合并IA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WSS、OSI可用于预测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合并IA,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7、0.784,敏感度分别为0.681、0.859,特异度分别为0.751、0.771(P<0.05)。结论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合并IA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史、糖尿病、高血压、WSS>0.450 Pa、OSI>0.057。WSS、OSI可用于预测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合并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颅内动脉瘤 血流动力学特征 危险因素 CT血管成像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小血管病的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5
作者 李媛铃 习玲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86-90,共5页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小血管病(aCSVD)即年龄和血管危险因素相关性小血管病,是老年卒中及痴呆的重要原因。慢性炎症反应、脑内皮功能障碍、血脑屏障(BBB)功能障碍及其相互作用是aCSVD的发病机制,多种炎性细胞、免疫细胞、炎症介质和细胞因...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小血管病(aCSVD)即年龄和血管危险因素相关性小血管病,是老年卒中及痴呆的重要原因。慢性炎症反应、脑内皮功能障碍、血脑屏障(BBB)功能障碍及其相互作用是aCSVD的发病机制,多种炎性细胞、免疫细胞、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及功能紊乱。aCSVD发病的危险因素很多,分为可干预危险因素和不可干预危险因素,其中高血压、2型糖尿病(T2DM)的患者较正常人更易发生aCSVD,是最重要的可干预危险因素。肠道微生态影响包括脑在内的多个靶器官,肠道微生物失调促进aCSVD患者慢性炎症状态的产生,肠道微生物失调也因此成为aCSVD发病的可干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血管病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小血管病 高血压 糖尿病 肠道微生物
下载PDF
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6
作者 栾墨馨 宋晓倩 +1 位作者 金晨阳 郑雪平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4期430-436,共7页
目的:探讨合并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 CMB)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tic stroke, LAAS)患者的危险因素,以及脑微出血对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预后影响。方法:纳入2016~2022年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目的:探讨合并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 CMB)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tic stroke, LAAS)患者的危险因素,以及脑微出血对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预后影响。方法:纳入2016~2022年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的大动脉硬化型脑梗死患者353例,依据是否有脑微出血分为有CMB组与无CMB组,分析LAAS患者发生CMB的影响因素以及CMB对LAAS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 = 0.043)和高血压病史(P = 0.004)是LAAS患者CMB的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示,有CMB组平均生存时间、累计生存率低于无CMB组患者,对LAAS患者进行单因素COX回归分析,两组在再发脑梗死以及全因死亡结局上均存在显著差异,CMB组更容易发生以上结局,两组在颅内出血结局上无显著差异。总体而言,有CMB组患者比无CMB组患者更易出现不良预后(HR = 0.397, 95% CI, 0.260~0.606;P = 0.000)。对有CMB组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示,年龄和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水平是LAAS患者的预后不良(包括再发脑梗死、颅内出血、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和既往高血压病史是LAAS患者CMB发生的常见原因。CMB增加了LAAS患者再发脑梗死以及全因死亡的风险,但不增加颅内出血的风险。年龄和血清CRP水平是合并CMB的LAAS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出血 大动脉粥样硬化梗死 复发 预后
下载PDF
依达拉奉右莰醇静脉滴注治疗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7
作者 张丹丹 王益 +3 位作者 吴晶 尹延航 李学忠 陈晓鹏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5期52-55,共4页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右莰醇静脉滴注治疗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治疗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20例ACI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右莰醇静脉滴注治疗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治疗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20例ACI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15 mL,将其溶于生理盐水100 mL中稀释后静脉滴注,30 min内滴注完毕,每天2次;两组疗程均14 d。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和治疗14天,对患者进行NIHSS评分(评价神经系统缺损程度);治疗90 d,对患者进行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分,评价独立生活能力),计算mRS评分≤1分的患者比例。治疗前和治疗14天,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两组的人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人可溶性CD40(sCD40)。统计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以实验组为著(P均<0.05)。实验组治疗后90 d的mRS评分≤1分的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YKL-40、sCD40水平均降低,以实验组为著(P均<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结论依达拉奉右莰醇静脉滴注治疗ACI有效、安全,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独立生活能力;依达拉奉右莰醇可能通过降低血清YKL-40、sCD40水平起治疗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右莰醇 人甲壳质酶蛋白40 人可溶性CD40 神经系统功能 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梗死 急性卒中
下载PDF
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中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尼格热木·阿布力克木 则巴古丽 +1 位作者 古丽尼尕尔·吾斯曼 罗东辉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期985-990,共6页
胰岛素抵抗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进展,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已被证实为胰岛素抵抗的可靠替代指标,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本综述旨在探讨甘油三酯... 胰岛素抵抗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进展,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已被证实为胰岛素抵抗的可靠替代指标,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本综述旨在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yG)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之间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yG) 胰岛素抵抗 动脉粥样硬化梗死
下载PDF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氟桂利嗪对脑动脉硬化性眩晕患者脑血流状况的影响
9
作者 刘艳辉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分析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氟桂利嗪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眩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脑动脉硬化性眩晕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 目的分析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氟桂利嗪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眩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脑动脉硬化性眩晕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眩晕评分、脑血流状况和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眩晕评分、椎动脉和基底动脉Vm、GQOLI-74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氟桂利嗪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眩晕,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脑血流状况,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性眩晕 养血清颗粒 氟桂利嗪
下载PDF
中药降脂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恢复期的应用效果
10
作者 余卉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53-56,共4页
目的探索脂必泰胶囊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I)患者恢复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湖北省康复医院收治的96例ACI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8例)与参照组(48例)。参照组采用抗血小板、... 目的探索脂必泰胶囊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I)患者恢复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湖北省康复医院收治的96例ACI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8例)与参照组(48例)。参照组采用抗血小板、调脂、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试验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脂必泰胶囊治疗。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血脂指标(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的变化,并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血脂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本组治疗前,其他血脂指标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试验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参照组,其他血脂指标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Barthel指数则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试验组NIHSS评分低于参照组,Barthel指数则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CI患者恢复期的治疗中,采用中药脂必泰胶囊能更有效地改善血脂,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进一步恢复,提升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必泰胶囊 动脉粥样硬化梗死 恢复期 血脂 疗效
下载PDF
超声联合TCD技术诊断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
11
作者 李新勇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3期533-535,539,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TCD技术诊断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CAEI)的临床价值。方法:以62例CAEI患者为对象,以同期62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均接受血管超声及TCD检查,分析二者诊断CAEI的价值。结果:观察组颈总动脉收缩期内径(Ds)、内中膜厚度(I...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TCD技术诊断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CAEI)的临床价值。方法:以62例CAEI患者为对象,以同期62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均接受血管超声及TCD检查,分析二者诊断CAEI的价值。结果:观察组颈总动脉收缩期内径(Ds)、内中膜厚度(IMT)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d、Vs低于对照组,RI、PI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斑块检出率为85.48%,高于对照组(19.35%,P<0.05)。模型1(Ds+IMT)诊断CAEI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754(95%CI:0.669-0.827)、79.03%、74.19%;模型2(Vs+Vd+RI+PI)诊断CAEI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14(95%CI:0.735-0.878)、82.26%、70.97%;模型3(Ds+IMT+Vs+Vd+RI+PI)诊断CAEI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71(95%CI:0.799-0.924)、90.32%、74.19%。模型3诊断CAEI的AUC高于模型1、模型2(P<0.05)。结论:超声联合TCD检测可了解CAEI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及血流信息,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TCD 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梗死
下载PDF
丁苯酞与尤瑞克林在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患者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12
作者 王琼琼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2期1-5,共5页
目的 探究并对比丁苯酞与尤瑞克林分别应用及联用方案对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114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丁苯酞组、尤瑞克林组及联合组,每组38例。对丁苯酞组给予丁苯酞治疗,对尤瑞克林组给予尤... 目的 探究并对比丁苯酞与尤瑞克林分别应用及联用方案对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114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丁苯酞组、尤瑞克林组及联合组,每组38例。对丁苯酞组给予丁苯酞治疗,对尤瑞克林组给予尤瑞克林治疗,对联合组给予丁苯酞及尤瑞克林联合治疗。比较三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前后炎症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静脉血白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丁苯酞组、尤瑞克林组、联合组NIHSS评分分别为(24.43±4.88)、(24.13±4.95)、(24.36±4.89)分;治疗第7天,丁苯酞组、尤瑞克林组、联合组NIHSS评分分别为(20.33±4.21)、(20.26±4.17)、(18.12±3.88)分;治疗第15天,丁苯酞组、尤瑞克林组、联合组NIHSS评分分别为(18.12±3.77)、(17.56±3.98)、(14.02±3.25)分。治疗前,三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15天,三组患者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15天,丁苯酞组与尤瑞克林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15天,联合组NIHSS评分低于丁苯酞组及尤瑞克林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患者hs-CPR、NLR、PLR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hs-CRP、NLR、PLR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丁苯酞组hs-CRP、NLR、PLR低于尤瑞克林组,联合组hs-CRP、NLR、PLR均低于丁苯酞组和尤瑞克林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期间均出现腹部不适、皮疹、头晕、乏力等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组均未见幻觉、心悸、皮肤出血、颅内出血等情况发生。结论 丁苯酞及尤瑞克林对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均有确切疗效,其中丁苯酞减轻患者炎症能力更强,且两种药物联用后治疗效果强于单独用药,对改善患者预后更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尤瑞克林 大动脉粥样硬化卒中 效果
下载PDF
老年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采用NBP与LIPost C联合治疗的效果分析
13
作者 李松 贺兴友 +3 位作者 贺电 汪波 詹彧 孙晶晶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86-1292,共7页
目的 分析丁苯酞(NBP)注射液联合肢体缺血后适应(LIPost C)治疗老年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收治的160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分为NBP组(NBP... 目的 分析丁苯酞(NBP)注射液联合肢体缺血后适应(LIPost C)治疗老年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收治的160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分为NBP组(NBP注射液治疗)、LIPost C组(LIPost C治疗)、NBP+假LIPost C组(NBP注射液联合假LIPost C治疗)及NBP+LIPost C组(NBP注射液联合LIPost C治疗),各40例。4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4组治疗前后侧支循环[软脑膜评分法(r LMC)]、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肢体功能残缺程度[改良Rankin量表(MRS)]、认知功能[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记录4组出血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个月,4组rLMC评分均上升,且NBP+LIPost C组r LMC评分较其他3组高(P <0.05);4组治疗各时点的NIHSS评分、MRS评分均降低,且NBP+LIPost C组低于其他3组(P <0.05);4组治疗各时点的MMSE评分、Barthel指数均升高(P <0.05),且NBP+LIPost C组高于其他3组(P <0.05);4组治疗期间出血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BP联合LIPost C能有效促进老年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建立及神经功能恢复,并能提高其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认知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注射液 肢体缺血后适应 大动脉粥样硬化梗死 神经功能 认知功能
下载PDF
穿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相关研究进展
14
作者 云静 邓春颖(综述) +2 位作者 左俊琴 郑娇 刘斌(审校)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050-1054,共5页
穿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branch atheromatous disease,BAD)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常见类型,是引起急性孤立性皮层下梗死的重要原因,BAD相关卒中急性期更易出现症状波动或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导致短期预后不... 穿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branch atheromatous disease,BAD)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常见类型,是引起急性孤立性皮层下梗死的重要原因,BAD相关卒中急性期更易出现症状波动或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导致短期预后不佳。本文主要从BAD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常见危险因素、影像学及生物学标志物方面对BAD的早期诊断及预测不良临床转归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强化临床医师对BAD的认识,并为BAD的早期诊断和改善患者不良临床转归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动脉粥样硬化梗死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临床转归 影像学特征 生物学标志物
下载PDF
血清APN、Lp-PLA2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
15
作者 徐军锋 王卫国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6期825-828,共4页
目的 分析脂联素(APN)联合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判断预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通用环球西安北环医院收治的ACI患者100例为ACI组,另选择同期在通用环球西安北环... 目的 分析脂联素(APN)联合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判断预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通用环球西安北环医院收治的ACI患者100例为ACI组,另选择同期在通用环球西安北环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100例为健康对照组。ACI患者在急诊接诊时抽取静脉血5 mL,对照组人员在体检时抽取静脉血5 mL,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Lp-PLA2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APN水平。ACI组患者根据入院时NIHSS评分分为轻度组(NIHSS评分<4分)、中度组(NIHSS评分4~15分)、重度组(NIHSS评分>15分)。比较各组受检者血清APN、Lp-PLA2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APN、Lp-PLA2水平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APN、Lp-PLA2判断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价值。结果 ACI组患者血清APN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Lp-PLA2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中、重度组患者血清APN水平明显低于轻度组,Lp-PLA2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患者血清APN水平明显低于中度组,Lp-PLA2水平明显高于中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PN水平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r=-0.609,P<0.05);Lp-PLA2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214,P<0.05)。以NIHSS评分<4分(轻度组)为阴性样本、以NIHSS评分≥4分(中重度组)为阳性样本,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APN、Lp-PLA2单项及联合检测判断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9、0.620、0.868。结论 ACI患者血清APN、Lp-PLA2水平明显异常,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指标存在相关性,APN、Lp-PLA2在判断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方面具有一定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素 脂蛋白磷脂酶A2 动脉粥样硬化梗死 NIHSS评分 神经功能缺损
下载PDF
阿加曲班对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合并微栓子形成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16
作者 刘晶 闫永红 +1 位作者 练娜 王利 《贵州医药》 2024年第1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对LAA性脑梗死合并微栓子形成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06例LAA性脑梗死合并微栓子形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常规治加用阿加曲班)各53例。比较两组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治疗30 d后,观察组N...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对LAA性脑梗死合并微栓子形成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06例LAA性脑梗死合并微栓子形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常规治加用阿加曲班)各53例。比较两组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治疗30 d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d后,观察组ACA、MCA、PCA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加曲班在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合并微栓子形成患者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能保护神经功能,促进脑部血流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梗死 微栓子 阿加曲班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普罗布考治疗脑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
17
作者 郭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153-0156,共4页
探讨在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治疗中应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普罗布卡进行治疗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本院接受诊治的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常规组采用普罗布考治疗,研究... 探讨在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治疗中应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普罗布卡进行治疗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本院接受诊治的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常规组采用普罗布考治疗,研究组组内患者采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普罗布考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脂水平、疾病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临床症状评分等指标做分析比较。结果 治疗干预后,研究组与常规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50%、75.00%(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50%(P<0.05);研究组血脂水平、疾病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临床症状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于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普罗布考治疗可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疾病指标以及血脂水平,降低临床症状评分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丹心通软胶囊 普罗布考 动脉粥样硬化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Lp-PLA2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风险关联
18
作者 豆峰 李丹丹 张秋艳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8期1358-1362,共5页
目的研究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tic stroke,LAAS)发生风险的关系,以鉴定遗传易感性和新的治疗靶点。方法本研究为... 目的研究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tic stroke,LAAS)发生风险的关系,以鉴定遗传易感性和新的治疗靶点。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榆林市星元医院神经内科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以LAAS住院的106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从体检中心选取160例与病例组一般资料相符的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病例组男53例,女53例,年龄(75.07±7.13)岁;对照组男80例,女80例,年龄(74.72±6.60)岁。检测Lp-PLA2基因多态性,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Lp-PLA2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LAAS的风险关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结果病例组R92H位点RR、RH、HH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66.04%(70/106)比10.00%(16/160)、16.98%(18/106)比45.00%(72/160)、16.98%(18/106)比45.00%(72/160)],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χ^(2)=91.516,P<0.001);病例组R、H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74.53%(158/212)比32.50%(104/320)、25.47%(54/212)比67.50%(216/320)],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χ^(2)=90.119,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92H(RR)基因为高血压LAAS发生的危险因素(OR=38.212,95%CI 9.959~146.616,P<0.001)。结论Lp-PLA2基因的R92H位点变异是高血压患者发生LAAS的重要遗传风险因素,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大动脉粥样硬化梗死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乙肝肝硬化肝性脑病实施恩替卡韦及门冬氨酸鸟氨酸的干预分析
19
作者 张加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34-0137,共4页
探究乙肝肝硬化肝性脑病实施恩替卡韦及门冬氨酸鸟氨酸的干预价值。方法 将我院符合条件的30例乙肝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分别开展单一药物治疗与联合药物治疗。结果 试验组治疗效果、肝功能等对比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恩替... 探究乙肝肝硬化肝性脑病实施恩替卡韦及门冬氨酸鸟氨酸的干预价值。方法 将我院符合条件的30例乙肝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分别开展单一药物治疗与联合药物治疗。结果 试验组治疗效果、肝功能等对比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恩替卡韦+门冬氨酸鸟氨酸对乙肝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的应用,可改善其肝功能、凝血功能与血小板水平,调整其炎症指标,提升整体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肝硬化肝性 恩替卡韦 门冬氨酸鸟氨酸
下载PDF
血清E_(2)、LDL-C水平对绝经后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意义
20
作者 车旭霞 张敏 张丹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6期74-78,89,共6页
目的 研究雌二醇(estradiol,E_(2))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对绝经后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于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 目的 研究雌二醇(estradiol,E_(2))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对绝经后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于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110例绝经后动脉粥样硬化性IS患者纳入研究组、110例绝经后非动脉粥样硬化性IS患者纳入疾病对照组及绝经后健康女性110例纳入健康组,比较各组受试者的血清E_(2)、LDL-C水平差异。分析血清E_(2)、LDL-C水平与绝经后动脉粥样硬化性IS患者疾病程度的关系,明确影响绝经后动脉粥样硬化性IS患者疾病程度的危险因素。结果 三组受试者的血清E_(2)、L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健康组E_(2)水平>疾病对照组>研究组,健康组LDL-C水平<疾病对照组<研究组。中重型组患者的血清E_(2)显著低于轻型组,LDL-C显著高于轻型组(P<0.05)。血清E_(2)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LDL-C均呈负相关(P<0.05),LDL-C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NIHSS评分、颈动脉狭窄程度、C反应蛋白、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E_(2)、LDL-C均是影响绝经后动脉粥样硬化性IS疾病程度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绝经后动脉粥样硬化性IS患者的血清E_(2)水平降低,LDL-C水平升高,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有关,是导致患者疾病加重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二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绝经 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卒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