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4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苏碱调节Hippo-YAP信号通路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亚鹏 李琴 +2 位作者 李莉 陈燕君 彭好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13-219,共7页
目的探究水苏碱(stachydrine,STA)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新生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将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IBD组、STA低剂量(5 mg/kg)组、STA中剂量(10 mg/kg)组、STA... 目的探究水苏碱(stachydrine,STA)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新生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将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IBD组、STA低剂量(5 mg/kg)组、STA中剂量(10 mg/kg)组、STA高剂量(20 mg/kg)组、维替泊芬(10 mg/kg)+STA高剂量(20 mg/kg)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大鼠构建HIBD大鼠模型。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进行认知功能评价,测定各组大鼠脑含水量和脑指数,HE染色、尼氏染色观察脑组织神经元损伤,TUNEL染色观察脑组织神经元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YES相关蛋白(YES associated protein,YAP)、p-YAP、哺乳动物STE20样蛋白激酶1(mammalian sterile 20-like kinase 1,MST1)、p-MST1、具有PDZ基序的转录共激活因子(transcriptional coactivator with PDZ-binding motif,TAZ)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HIBD组海马组织损伤加重,尼氏小体减少(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逃避潜伏期、脑组织含水量、脑指数、神经元细胞凋亡率、p-YAP/YAP比值、p-MST1/MST1比值显著增加(P<0.05),穿越平台次数、TAZ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HIBD组相比,STA低、中、高剂量组海马组织损伤改善,尼氏小体增加(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逃避潜伏期、脑组织含水量、脑指数、神经元细胞凋亡率、p-YAP/YAP比值、p-MST1/MST1比值显著降低(P<0.05),穿越平台次数、TAZ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STA高剂量组相比,维替泊芬+STA高剂量组海马组织损伤加重,尼氏小体减少(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逃避潜伏期、脑组织含水量、脑指数、神经元细胞凋亡率、p-YAP/YAP比值、p-MST1/MST1比值显著增加(P<0.05),穿越平台次数、TAZ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STA可能通过调控Hippo-YAP信号通路、减少神经损伤和神经元细胞凋亡、改善神经功能,发挥对HIBD新生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损伤 神经保护 新生大鼠 神经元 细胞凋亡 水苏碱 Hippo-YES相关蛋白信号通路
下载PDF
基于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细胞焦亡探讨针康法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波 丁小连 +2 位作者 单昊宇 康玉莹 白露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1期83-89,共7页
目的:观察针康法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神经元NLRP3炎症小体及细胞焦亡的影响,探讨其改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运动功能缺损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120只7 d龄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头穴丛刺组(C组)、康... 目的:观察针康法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神经元NLRP3炎症小体及细胞焦亡的影响,探讨其改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运动功能缺损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120只7 d龄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头穴丛刺组(C组)、康复训练组(D组)和针康组(E组),再均分为24 d、7 d和14 d 3个时间点。结扎颈总动脉构建HIBD动物模型。C组针刺百会以及左右各旁开2 mm处,1次/d,每次留针2 h;D组进行转笼转棒训练,1次/d,10 min/次;E组在头穴丛刺的基础上进行转笼转棒训练。在各时间点,采用网屏实验评定运动功能缺损,TUNEL+Caspase-1免疫荧光双标法观察海马区神经细胞焦亡的情况,蛋白印迹法检测海马区NLRP3、Caspase-1和GSDMD-N端蛋白表达。结果:相较于A组,经缺氧缺血造模处理的4组在各时间点网屏实验评分和海马区神经细胞焦亡率均显著升高,NLRP3、Caspase-1和GSDMD-N端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较B组,各治疗组在各时间点网屏实验评分和海马区神经细胞焦亡率均显著减少,NLRP3、Caspase-1和GSDMD-N端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其中E组的疗效最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康法可改善HIBD新生大鼠的运动功能缺损,且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或康复疗法,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细胞焦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康法 缺氧缺血性损伤 大鼠 NLRP3炎症小体 细胞焦亡
下载PDF
血清HIF-1α、NSE、GFAP及相关临床特征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生风险的关系分析
3
作者 李晶晶 卢志华 +2 位作者 王可可 吴超君 李巍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73-78,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相关临床特征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85例HIE患儿作为HIE... 目的探讨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相关临床特征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85例HIE患儿作为HIE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出生的12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并检测新生儿出生后3 d血清HIF-1α、NSE、GFAP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HIF-1α、NSE、GFAP水平预测新生儿HIE发病的价值;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新生儿HIE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IE组宫内窘迫、脐带异常、羊水污染、1 min Apgar评分≤7分的患儿比例较高(P<0.05),并且血清HIF-1α、NSE、GFAP水平较高(P<0.05);两组孕妇年龄、孕妇文化程度、胎龄、新生儿性别、出生体重、产次、剖宫产、胎膜早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IF-1α、NSE、GFAP及三者联合预测新生儿HIE发病的敏感性分别为82.7%(95%CI:0.795,0.862)、78.7%(95%CI:0.705,0.849)、84.0%(95%CI:0.803,0.891)、85.3%(95%CI:0.788,0.922),特异性分别为85.3%(95%CI:0.816,0.907)、74.7%(95%CI:0.715,0.796)、72.0%(95%CI:0.692,0.771)、90.5%(95%CI:0.825,0.956),AUC分别为0.907(95%CI:0.884,0.930)、0.850(95%CI:0.816,0.884)、0.893(95%CI:0.827,0.959)、0.936(95%CI:0.905,0.967);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宫内窘迫[O^R=3.592(95%CI:2.017,6.397)]、脐带异常[O^R=4.905(95%CI:2.862,8.406)]、羊水污染[O^R=7.262(95%CI:3.603,14.637)]、1 min Apgar评分≤7分[O^R=3.139(95%CI:1.954,5.043)]、HIF-1α≥0.463 ng/mL[O^R=2.916(95%CI:1.422,5.980)]、NSE≥12.395μg/L[O^R=3.714(95%CI:1.955,7.056)]、GFAP≥3.962 ng/mL[O^R=3.556(95%CI:2.039,6.202)]均是新生儿HIE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宫内窘迫、脐带异常、羊水污染、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低及血清HIF-1α、NSE、GFAP水平高是新生儿HIE发病的危险因素,临床通过检测血清HIF-1α、NSE、GFAP水平可为临床筛查HIE提供帮助,3项指标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 新生儿 临床特征 低氧诱导因子-1Α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下载PDF
振幅整合脑电图参数联合血气指标分析评估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赵庭鉴 王丽 刘曼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5期36-39,共4页
目的 评估振幅整合脑电图参数联合血气指标分析对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4月—2022年12月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35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临床资料为观察组,同时选择57例正常儿童资料为对照组,采用ROC曲线... 目的 评估振幅整合脑电图参数联合血气指标分析对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4月—2022年12月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35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临床资料为观察组,同时选择57例正常儿童资料为对照组,采用ROC曲线评估振幅整合脑电图联合血气分析对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波谱带上边界、波谱带下边界、氧分压低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儿pH值、碳酸氢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检测在ROC曲线中的AUC最大为0.969,其诊断效能最高。结论 振幅整合脑电图参数联合血气分析指标能有效预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病情,有利于临床及时开展相应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幅整合电图 血气分析 缺氧缺血性
下载PDF
亚低温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血清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低氧诱导因子-1α表达水平及神经发育结局的影响
5
作者 吕红艳 尹晓娟 +6 位作者 刘芳 李亚梅 王秋丽 任朋顺 陈长春 张晓媛 封志纯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13-19,共7页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患儿血清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biquitin carboxy-terminal hydrolase-L1,UCH-L1)、低氧诱导因子-1a(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表达水平及预...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患儿血清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biquitin carboxy-terminal hydrolase-L1,UCH-L1)、低氧诱导因子-1a(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表达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22年8月邯郸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收治的110例中重度HIE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家属是否同意患儿接受亚低温治疗,将患儿分为亚低温治疗组(n=70)和传统治疗组(n=40);亚低温治疗组患儿除常规治疗外,于出生后0~6 h实施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传统治疗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双抗夹心法检测UCH-L1、HIF-1α表达水平。随访患儿出生后12~15个月神经发育结局。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亚低温治疗组与传统治疗组治疗后血清UCH-L1[(1.9±0.4)与(3.1±0.3)μg/L,t=16.495,P<0.001]、HIF-1α表达水平[(1.40±0.22)与(2.75±0.19)μg/L,t=32.486,P<0.001]比较,亚低温治疗组明显低于传统治疗组;亚低温治疗组患儿治疗后血清UCH-L1表达水平低于治疗前[(1.9±0.4)与(3.3±0.5)μg/L,t'=18.293,P<0.01]。亚低温治疗组和传统治疗组在治疗3 d后,虽然两组血清中HIF-1α表达水平均出现高于治疗前[(1.40±0.22)与(1.23±0.29)μg/L,t'=3.907,P<0.001;(2.75±0.19)与(1.27±0.35)μg/L,t'=23.504,P<0.001],但是,亚低温抑制血清HIF-1α表达水平升高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治疗组。随访结果显示,亚低温治疗组患儿神经发育正常的比例高于传统治疗组[68.6%(48/70)与32.5%(13/40),χ^(2)=13.408,P<0.001];亚低温治疗组神经发育迟缓的比例低于传统治疗组[11.4%(8/70)与37.5%(15/40),χ^(2)=10.462,P<0.001]。结论亚低温治疗可以明显降低中重度HIE患儿血清UCHL1表达水平,抑制血清HIF-1a表达水平升高的作用明显优于传统治疗,这可能是低温治疗的神经保护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 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 低氧诱导因子-1Α 干预机制
下载PDF
袋鼠式护理联合被动康复训练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
6
作者 田艳芝 朱琳 闫海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85-287,共3页
目的:探究袋鼠式护理(Kangaroo mother care,KMC)联合被动康复训练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e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HIE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究袋鼠式护理(Kangaroo mother care,KMC)联合被动康复训练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e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HIE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联合被动康复训练,观察组采取KMC联合被动康复训练。分析比较两组的神经行为、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的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量表(Neonatal Behavioral Assessment Scale,NBNA)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并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神经系统后遗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KMC联合被动康复训练可改善HIE患儿的神经行为,降低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 袋鼠式护理 被动康复训练 神经行为
下载PDF
循经抚触联合康复干预在轻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邸伟 刘倩倩 +3 位作者 纪庆红 崔晓薇 王磊 王丽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4期174-177,共4页
目的 探讨循经抚触联合康复干预在轻度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河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96例轻度HIE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干预,观察... 目的 探讨循经抚触联合康复干预在轻度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河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96例轻度HIE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康复干预基础上予以循经抚触干预。观察两组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的智能发育及运动功能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头围、身长及体重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智力发育指数评分及精神运动发育指数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第2版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经抚触联合康复干预能够促进HIE患儿体格生长发育及智能发育,有助于改善其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抚触 康复护理 缺氧缺血性 生长发育 运动能力 智能
下载PDF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8
作者 马利亚 冯景 +1 位作者 付杰 李晓雪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75-79,共5页
目的 应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D)检测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参数变化,分析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75例HIE新生儿,根据其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38例、中度组2... 目的 应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D)检测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参数变化,分析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75例HIE新生儿,根据其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38例、中度组24例、重度组13例,另选同期健康新生儿75例为对照组。分别于出生48 h及72 h后行TCD检查,测量并比较各组MCA血流参数[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平均流速(Vm)、阻力指数(RI)]的差异。对HIE新生儿随访28 d,复查TCD并采用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量表评估其预后,比较预后良好者与预后不良者MCA血流参数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HIE新生儿MCA血流参数与NBN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出生48 h后,对照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Vs、Vd、Vm均依次降低,RI均依次增高,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生72 h后,对照组、中度组、重度组Vs、Vd、Vm均依次降低,RI均依次增高,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度组各参数与中、重度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5例HIE新生儿中,预后不良者23例,平均NBNA评分为(29.47±2.53)分;预后良好者52例,平均NBNA评分为(37.42±1.15)分,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者出生48 h、72 h及28 d后Vs、Vd、Vm均低于预后良好者,RI高于预后良好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相关性分析显示,HIE新生儿出生48 h、72 h及28 d后Vs、Vd、Vm与NBNA评分均呈正相关(均P<0.05),RI与NBNA评分均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 随着病情程度的加重,HIE新生儿MCA血流参数中Vs、Vd、Vm呈降低趋势,RI呈增高趋势;应用TCD监测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可较为客观地反映HIE新生儿脑血流灌注变化情况,对其预后预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缺氧缺血性 新生儿 病情严重程度 预后
下载PDF
姜黄素改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远期神经行为缺陷的机制
9
作者 唐佳欣 耿佳庆 +3 位作者 严彩霞 方成志 方芳 张丙宏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861-865,共5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减轻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相关神经炎性反应的作用机制并且评估其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远期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2023年1—6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进行实验。选用7日龄新生SD大鼠66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 目的探讨姜黄素减轻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相关神经炎性反应的作用机制并且评估其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远期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2023年1—6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进行实验。选用7日龄新生SD大鼠66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n=22)、缺氧缺血脑损伤组(HIBD组,n=22)和缺氧缺血脑损伤+姜黄素组(HIBD+姜黄素组,n=22)。造模后24 h采用Longa评分评估造模是否成功,造模后48 h通过负性趋地反射、翻正反射评估短期神经行为;4周后采用圆筒实验、水迷宫实验、转角实验、爬杆实验评估远期神经行为;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脑组织炎性因子(TNF-α、IL-1β、IL-6)水平;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脑组织蛋白(STAT3、p-STAT3)水平。结果造模24 h后,HIBD组(n=18)与HIBD+姜黄素组(n=15)新生大鼠Longa评分为1~3分提示造模成功。短期行为学评估表明,与HIBD组比较,HIBD+姜黄素组负性趋地反射和翻正反射时间缩短(P<0.05)。远期神经行为学评估表明,与HIBD组比较,HIBD+姜黄素组圆筒实验大鼠左前肢使用率明显增加、水迷宫实验穿越平台潜伏期缩短、穿越平台象限次数增加、转角实验右转得分率减少、爬杆实验中爬杆时间缩短(P<0.01)。ELISA检测显示,与HIBD组比较,HIBD+姜黄素组脑组织中TNF-α、IL-1β和IL-6水平下降(P<0.05)。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显示,与HIBD组比较,HIBD+姜黄素组脑组织中p-STAT3/STAT3水平降低(P<0.01)。结论姜黄素可通过抑制STAT3磷酸化介导的神经炎性反应并改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神经行为学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损伤 姜黄素 STAT3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1Β 神经行为学
下载PDF
环状RNA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0
作者 党银霞 沈富辉 +2 位作者 王生霞 鲁霞 王凡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6-474,共9页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新生儿死亡及儿童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亚低温治疗已成为常规手段,但目前治疗HIE的方法有限且效果不理想。此外,由于时间和设备的限制,亚低温治疗无法及时应用,治疗后...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新生儿死亡及儿童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亚低温治疗已成为常规手段,但目前治疗HIE的方法有限且效果不理想。此外,由于时间和设备的限制,亚低温治疗无法及时应用,治疗后仍存在较高的死亡率或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因此,探索HIE的其他有效治疗方法成为新生儿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研究证明HIE可引起神经系统在生理、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复杂变化,环状RNA(circRNA)在中枢神经系统中高度表达,并参与调节生理和病理生理过程,因此有望成为HIE的潜在治疗靶点。本文综述HIE中circRNA对不同神经细胞的调控作用,旨在为治疗HIE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 环状RNA 神经细胞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研究进展
11
作者 肖湘 陈欣萌 +1 位作者 曾琳 韩彤妍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4年第1期89-93,共5页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神经系统受损的重要原因,发病率高达13‰,其中25-30%的婴儿患有永久性神经损伤,包括脑瘫、癫痫、精神障碍、视力和听力障碍以及认知和学习障碍,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也给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带来...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神经系统受损的重要原因,发病率高达13‰,其中25-30%的婴儿患有永久性神经损伤,包括脑瘫、癫痫、精神障碍、视力和听力障碍以及认知和学习障碍,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也给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带来了挑战。亚低温治疗是支持治疗外,唯一公认有效的神经保护治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HIE的死亡率和残疾率。研究者们致力于探索新的治疗方法,作为亚低温治疗的辅助治疗或独立应用于HIE。本文综述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研究进展,着重于足月儿及晚期早产儿,以期进一步降低HIE的死亡率、致残率和改善神经发育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 新生儿 足月儿及晚期早产儿 治疗
下载PDF
针刺联合循经按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恢复期临床研究
12
作者 李孟 万鸽 张靖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7期155-162,共8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循经按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NHIE)恢复期的疗效。方法:选取102例NHIE恢复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针刺组、抚触按摩组、联合组,各34例。3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针刺组给予针刺治疗...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循经按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NHIE)恢复期的疗效。方法:选取102例NHIE恢复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针刺组、抚触按摩组、联合组,各34例。3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针刺组给予针刺治疗,抚触按摩组给予循经按摩,联合组给予针刺联合循经按摩治疗。比较3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比较3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神经相关因子[Tau蛋白、生长激素(GH)、胰岛素生长因子-1 (IGF-1)、金属蛋白酶-9 (MMP-9)]、生长发育指标[智能发育(MDI)、运动发育(PDI)]值的变化。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4.12%,针刺组、抚触按摩组分别为76.47%、70.59%,针刺组、抚触按摩组与联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8周后,3组血浆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4周、8周后,联合组血浆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均低于同一时间段的针刺组、抚触按摩组(P<0.05)。治疗4周、8周后,3组血清IL-6、TNF-α、sICAM-1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4周、8周后,联合组血清IL-6、TNF-α、sICAM-1水平均低于同一时间段的针刺组、抚触按摩组(P<0.05)。治疗4周、8周后,3组血清Tau蛋白、MMP-9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血清GH、IGF-1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治疗4周、8周后,联合组血清Tau蛋白、MMP-9水平低于同一时间段的针刺组、抚触按摩组,血清GH、IGF-1水平高于同一时间段的针刺组、抚触按摩组(P<0.05)。治疗4周、8周后,3组MDI、PD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4周、8周后,联合组MDI、PDI评分均大于同一时间段的针刺组、抚触按摩组。随访6个月,Ridit检验显示,联合组预后情况优于针刺组、抚触按摩组(P<0.05);针刺组与抚触按摩组预后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循经按摩疗效确切,可调节NHIE患儿血液流变情况,抑制炎症因子分泌,调节神经相关因子水平,有助于患儿智力及运动发育,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 针刺 循经按摩 血液流变学 生长发育指标 预后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磁共振检查特点及与脑损伤的相关性分析
13
作者 林先红 赵振 +4 位作者 史乐洋 叶超群 代青梅 邓璐瑶 黄会芝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6期12-15,共4页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磁共振(MRI)检查特点及与脑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8年3月到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115例足月HIE患儿,依据HIE临床分度分为轻度组(n=41)、中度组(n=53)重度组(n=21)。比较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磁共振(MRI)检查特点及与脑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8年3月到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115例足月HIE患儿,依据HIE临床分度分为轻度组(n=41)、中度组(n=53)重度组(n=21)。比较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MRI影像学评分、表观弥散系数(ADC);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各部位MRI影像学评分与脑损伤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验证各表观弥散系数(ADC)诊断脑损伤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 三组在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母体妊娠期合并症、围产期情况、灰白质分界模糊、深部白质侧脑室壁、皮层及以下点状和T_(1)WI高信号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双侧丘脑-基底节区不对称性、脑内静脉扩张、颅内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MRI影像学评分的分水岭区、基底节/丘脑、内囊后肢、脑干、综合评分均随着脑损伤程度加深而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分水岭区、基底节/丘脑、内囊后肢、脑干和综合评分与脑损伤程度均呈正相关性(P<0.05)。三组患儿腹外侧丘脑ADC值均随着10^(th)ADC~90^(th) ADC逐渐升高。重度组60^(th) ADC~90^(th) ADC、ADC_(max)、ADC_(min)、ADC_(mean)均大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中度组患儿60^(th) hADC~90^(th)ADC、ADC_(max)、ADC_(min)、ADC_(mean)均大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90^(th) ADC的AUC最大0.895(95%CI:0.762~0.965),C-ind ex=0.876(95%CI:0.781~0.997),以848.19为最佳截点,灵敏度为85.78%,特异度为90.36%。MRI影像综合评分联合90^(th) ADC值诊断HIE患儿脑损伤程度的灵敏度(89.77%)高于二者分别单独诊断的灵敏度(70.71%和73.28%)。结论 HIE患儿双侧丘脑-基底节区不对称性、脑内静脉扩张、颅内出血与脑损伤程度有关,MRI影像学评分与脑损伤程度呈正相关性,MRI影像综合评分联合90^(th) ADC值诊断HIE患儿脑损伤程度灵敏度89.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 表观弥散系数
下载PDF
褪黑素通过PI3K/AKT通路减轻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自噬的研究
14
作者 刘晨萌 高啸天 +6 位作者 张海默 毕惠宁 梁晨 蒋景英 肖培伦 余小河 王晓莉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1-638,共8页
目的 观察褪黑素(melatonin,Mel)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自噬的影响,并从PI3K/AKT信号通路探讨其机制,为Mel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将7日龄Sprague-Dawley新生大鼠随机分... 目的 观察褪黑素(melatonin,Mel)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自噬的影响,并从PI3K/AKT信号通路探讨其机制,为Mel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将7日龄Sprague-Dawley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IBD组及Mel组(各组n=9)。采用经典RiceVannucci法构建新生大鼠HIBD模型。采用苏木精-伊红和尼氏染色法观察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形态;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3,LC3)及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rylated 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 (phosphorylated protein kinase B,p-AKT)蛋白表达水平;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Mel组与HIBD组自噬与PI3K通路的相关性。结果 建模后24h,假手术组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大小形态正常、排列规则,HIBD组神经细胞胞体肿胀、排列不规则,Mel组神经细胞排列较规整、形态相对正常。假手术组尼氏小体形态规整,HIBD组尼氏小体形态异常,Mel组尼氏小体形态尚规整。HIBD组LC3及Beclin-1平均荧光强度较假手术组增加,Mel组较HIBD组减少(P<0.05)。HIBD组p-PI3K^(+)、pAKT^(+)细胞数较假手术组减少,Mel组较HIBD组增加(P<0.05)。HIBD组LC3、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增加,p-PI3K、p-AKT蛋白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减少(P<0.05);Mel组LC3、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较HIBD组减少,p-PI3K、p-AKT蛋白表达水平较HIBD组增加(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Mel组与HIBD组损伤侧大脑皮层LC3、Beclin-1蛋白平均荧光强度差值与p-PI3K^(+)、p-AKT^(+)细胞数差值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Mel可抑制HIBD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过度自噬,从而减轻HIBD,其机制与PI3K/AKT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损伤 自噬 皮层 PI3K/AKT通路 新生大鼠
下载PDF
血清BDNF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亚低温治疗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15
作者 王丽 杨素艳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57-161,共5页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亚低温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2年4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新生儿科无HIE的20名健康婴儿为对照组,接受亚低温治疗的90例HIE患儿为研究组(中度HIE患儿4...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亚低温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2年4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新生儿科无HIE的20名健康婴儿为对照组,接受亚低温治疗的90例HIE患儿为研究组(中度HIE患儿48例,重度HIE患儿42例)。分别于治疗前(生后1 h)、治疗后第3天及第7天测定患儿BDNF、肌酸磷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水平及治疗后第3天酸碱度(PH)值、碱剩余(BE)值。结果:BDNF在重度HIE患儿中水平显著高于中度组(t=8.56,P<0.01),中度和重度HIE患儿的亚低温疗效分别为95.8%和66.7%,亚低温治疗后神经异常组或死亡组BDNF水平明显高于改善组。对于中度HIE患儿,亚低温治疗后3 d和7 d与出生后1 h相比,血清CK-MB和CK水平均显著降低(F=66.35、87.06,均P<0.01);重度HIE患儿经亚低温治疗后表现出相同的趋势(F=79.23、138.2,均P<0.01)。对于PH和BE,中度HIE患儿治疗3 d均较生后1 h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05、25.201,均P<0.01);重度HIE患儿治疗后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t=16.783、29.17,均P<0.01)。结论:血清BDNF水平可能成为亚低温治疗HIE患儿临床效果新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 亚低温治疗
下载PDF
循证护理干预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质量、发育情况及并发症的影响
16
作者 刘雪 彭洁 +1 位作者 颜廷杰 王梅林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7期170-173,共4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质量、发育情况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13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5例。参...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质量、发育情况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13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5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发育情况(MDI、PDI)、护理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试验组MDI、PDI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智力及运动发育状态,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干预 缺氧缺血性 新生儿 护理质量
下载PDF
槲皮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白心语 王显鹤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2期88-90,共3页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一种严重的围生期脑损伤,可能导致长期神经发育障碍。目前缺乏有效的特异性治疗方法,降温治疗虽有所帮助,但效果有限。因此,迫切需要新的治疗策略。槲皮素,一种自然界中广...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一种严重的围生期脑损伤,可能导致长期神经发育障碍。目前缺乏有效的特异性治疗方法,降温治疗虽有所帮助,但效果有限。因此,迫切需要新的治疗策略。槲皮素,一种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黄酮类化合物,因其出色的抗氧化、抗炎和神经保护作用而成为研究焦点。本文简要探讨了槲皮素通过其抗氧化、抗炎和神经保护机制对抗HIE所导致的脑损伤,强调了其在治疗HIE中的潜力和重要性。本综述旨在为HIE治疗提供新的视角和方向,探索槲皮素作为治疗新生儿HIE的潜在策略,并强调未来研究槲皮素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 槲皮素 抗氧化 神经保护
下载PDF
血清BDNF、VitB_(12)、Tau蛋白水平与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儿脑神经发育的相关性分析
18
作者 曹玲 高玉春 王晶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8期37-40,共4页
目的探究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维生素B_(12)(VitB_(12))、Tau蛋白水平与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儿脑神经发育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8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儿作为患儿组,另选取同期8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健... 目的探究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维生素B_(12)(VitB_(12))、Tau蛋白水平与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儿脑神经发育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8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儿作为患儿组,另选取同期8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健康组。检测新生儿血清BDNF、VitB_(12)、Tau蛋白水平,评估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定法(NBNA)评分,分析血清BDNF、VitB_(12)、Tau蛋白水平与NBN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出生后3 d,患儿组的BDNF、VitB_(12)水平及NBNA评分低于健康组,Tau蛋白水平高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结果显示,轻度组33例,中度组35例,重度组12例;出生后3 d,不同疾病程度患儿的BDNF、VitB_(12)、Tau蛋白水平及NBNA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组出生后14 d的BDNF、VitB_(12)水平及NBNA评分高于出生后3 d,Tau蛋白水平低于出生后3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BDNF、VitB_(12)水平与NBNA评分呈正相关(r=0.473、0.435,P<0.05);Tau蛋白水平与NBNA评分呈负相关(r=-0.411,P<0.05)。结论血清BDNF、VitB_(12)水平与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儿脑神经发育呈正相关,Tau蛋白水平与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儿脑神经发育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 早产儿 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维生素B_(12) Tau蛋白 神经发育
下载PDF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清长链非编码RNA H19和神经轴突导向因子1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19
作者 张冉 袁迅玲 李佳强 《中国医药》 2024年第4期535-539,共5页
目的 探究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血清长链非编码RNA H19(lncRNA H19)、神经轴突导向因子1(NT-1)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2例HIE患儿(HIE组)。根据HIE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 目的 探究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血清长链非编码RNA H19(lncRNA H19)、神经轴突导向因子1(NT-1)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2例HIE患儿(HIE组)。根据HIE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30例)、中度组(41例)和重度组(31例)。根据HIE患儿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76例)和预后不良组(26例)。以同期新生儿外科手术治疗的脐茸、脐尿管瘘患儿作为对照组,共60例。检测新生儿血清lncRNA H19、NT-1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HIE患儿预后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HIE患儿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HIE组血清lncRNA H19、NT-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17±0.24)比(2.35±0.53)、(312±71)ng/L比(514±61)ng/L](均P<0.001)。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血清lncRNA H19、NT-1水平均呈依次降低趋势(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lncRNA H19、NT-1是HIE患儿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均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ncRNA H19、NT-1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大于lncRNA H19、NT-1单独检测(Z=4.912,4.763,均P<0.001)。结论 HIE患儿血清lncRNA H19、NT-1水平降低,与HIE病情程度有关,二者联合对HIE患儿不良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 新生儿 长链非编码RNA H19 神经轴突导向因子1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红景天苷治疗新生小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茹佳 刘建霞 闵加威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5期79-87,共9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红景天苷治疗新生小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PubChem、pharm Mapper、Swiss Target Prediction和Similarity Ensemble Approach数据库检索并预测红景天苷作用靶点,借助DisGeNET、...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红景天苷治疗新生小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PubChem、pharm Mapper、Swiss Target Prediction和Similarity Ensemble Approach数据库检索并预测红景天苷作用靶点,借助DisGeNET、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获得HIBD疾病作用相关靶点,绘制韦恩图确定交集基因;将交集基因导入STRING平台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结合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做可视化处理,筛选作用靶点,通过拓扑网络分析得到核心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行潜在作用靶点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新生小鼠HIBD模型,设置假手术组、缺氧缺血组、安慰剂组和红景天苷组,分别采用TTC染色和HE染色评估新生小鼠脑损伤;借助Western blot检测与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及PI3K/Akt信号相关蛋白的表达;利用Y迷宫实验、拉力测试和角落实验验证红景天苷改善小鼠行为学表现的效果。结果网络药理学分析显示,共筛选获得有效药物靶点176个,有效疾病靶点2173个,“药物-疾病”交集靶点61个,核心靶点10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红景天苷的作用机制与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动物实验发现,与缺氧缺血组比较,红景天苷可促进HIBD小鼠p-PI3K/PI3K、p-Akt/Akt表达,提升Bcl-2/Bax表达水平,抑制Cleaved-caspase-3的表达,减轻皮层神经元和海马神经元损伤,减少小鼠HIBD诱导的脑梗死体积和脑萎缩,提高小鼠记忆和运动能力(P<0.05,P<0.01)。结论红景天苷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改善神经元凋亡,可用于治疗新生小鼠HIB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损伤 红景天苷 网络药理学 新生小鼠 细胞凋亡 神经损伤 PI3K/AK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