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弥散成像在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评价(附39例报告) 被引量:1
1
作者 陶永君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4年第2期152-153,共2页
短暂性脑缺血(TIA)是一种由于脑血管病变所致局限性、短暂性脑功能缺失或者视网膜障碍,由于症状发生以及持续时间均较短,通常不会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遗留,故经影像学检查(如MRI以及CT检查等)多不会发现责任病灶。由于TIA与脑梗死之... 短暂性脑缺血(TIA)是一种由于脑血管病变所致局限性、短暂性脑功能缺失或者视网膜障碍,由于症状发生以及持续时间均较短,通常不会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遗留,故经影像学检查(如MRI以及CT检查等)多不会发现责任病灶。由于TIA与脑梗死之间具有密切关系,因此,早期诊断TIA并及时予以治疗对于改善临床预后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成像 脑缺血患者 责任病灶 影像学技术 影像学检查 神经功能缺损 血管病 卒中发生率 持续时间 病灶检出率
下载PDF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标准化护理干预的效果及满意度评价
2
作者 苏瑶 陈晨 +2 位作者 彭伟雯 周英 毛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144-0147,共4页
探讨分析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标准化护理干预的效果及满意度评价。方法 研究日期:2021.01-2023.01;实践科室:急诊科室;疾病种类: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研究对象收集例数:100例;分组运用方法:单双数字抽签法;分组称呼:标准组、参照组。标... 探讨分析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标准化护理干预的效果及满意度评价。方法 研究日期:2021.01-2023.01;实践科室:急诊科室;疾病种类: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研究对象收集例数:100例;分组运用方法:单双数字抽签法;分组称呼:标准组、参照组。标准组行标准化护理,参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二组满意程度、依从程度、生活分值、心理状态。结果 统计各个患者的满意程度,标准组获得的满意程度是最高的,(P<0.05)。在依从程度评估方面,标准组的依从程度理想,(P<0.05)。护理措施运用前,病人的生存水平比较低,(P>0.05);在护理措施运用后,生存水平有提高,标准组的生存水平处于最高状态,(P<0.05)。入院之前,病人的情绪情况并不好,(P>0.05);入院以后,情绪有所改善,标准组的情绪改善程度更佳,(P<0.05)。结论 标准化护理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取得一定临床价值,该护理方案建议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缺血卒中患者 标准化护理干预 满意度
下载PDF
针对性护理对替罗非班治疗超出溶栓时间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清醒患者生命质量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3
作者 郑玉琴 简玉华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677-679,共3页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在替罗非班治疗超出溶栓时间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清醒患者的应用,对改善生命、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福建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超出溶栓时间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清醒患者106...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在替罗非班治疗超出溶栓时间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清醒患者的应用,对改善生命、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福建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超出溶栓时间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清醒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2组干预后康复效果,生命质量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躯体、社会、心理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等评分高于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出溶栓时间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清醒患者在替罗非班治疗期间加强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提高生命质量,改善睡眠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栓时间窗 急性缺血卒中清醒患者 针对性护理 康复效果 生命质量 睡眠质量
下载PDF
急诊优化式护理干预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治中的应用
4
作者 孙西洋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183-186,共4页
探讨急诊优化式护理干预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纳入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结合护理方案差异进行分组,以常规护理为对照组,急诊优化式护理干预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 探讨急诊优化式护理干预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纳入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结合护理方案差异进行分组,以常规护理为对照组,急诊优化式护理干预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不良情绪得分、BI评分、满意度、分诊评估时间、静脉采血的时间、静脉开通的时间、完成CT时间、DNT时间。结果 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 急诊优化式护理干预用于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护理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优化式护理干预 缺血卒中患者 救治应用价值
下载PDF
急诊优化式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韦燕燕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116-119,共4页
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诊护理过程中采用优化式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为2022年6月~2023年6月(包括随访研究时间),对象为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急诊科收治的顺序将其分为两组。普通式组(50例,急诊普... 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诊护理过程中采用优化式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为2022年6月~2023年6月(包括随访研究时间),对象为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急诊科收治的顺序将其分为两组。普通式组(50例,急诊普通式护理)与优化式组(50例,普通式护理+急诊优化式护理)。观察指标为死亡情况、救治时间、并发症情况、认知水平、肢体及认知障碍发生率、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优化式组死亡率低于普通式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优化式组救治时间低于普通式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优化式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普通式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优化式组认知评分高于普通式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优化式组肢体及认知障碍发生率低于普通式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优化式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高于普通式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诊科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急诊优化式护理后,可以显著缩短救治时间,降低患者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肢体及认知障碍发生率,让患者及家属对于急诊科优化,使护理方案更加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救治效果 急诊优化式护理 缺血卒中患者 认知水平 救治时间
下载PDF
心理护理干预对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负性情绪及康复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腰晓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28-31,共4页
揭示心理护理手段对中青年年龄阶段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群体的临床价值。方法 2021年9月-2023年5月,将164例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两组,各82例,参照组执行常规护理处置,研究组执行心理护理处置,测算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测算数据值。结... 揭示心理护理手段对中青年年龄阶段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群体的临床价值。方法 2021年9月-2023年5月,将164例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两组,各82例,参照组执行常规护理处置,研究组执行心理护理处置,测算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测算数据值。结果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测算数据值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围绕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效能优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青年缺血卒中患者 心理护理 常规护理 临床效果 测算对比
下载PDF
吞咽功能分级的临床护理干预在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运用研究
7
作者 桑海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100-0104,共5页
本研究旨在分析临床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疗效的潜在影响。方法 上,方法 选择了2021年10月至2024年1月间入院治疗的114例缺血性脑卒中并伴有吞咽障碍的患者,这些患者被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接受常规护理,而观察... 本研究旨在分析临床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疗效的潜在影响。方法 上,方法 选择了2021年10月至2024年1月间入院治疗的114例缺血性脑卒中并伴有吞咽障碍的患者,这些患者被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接受常规护理,而观察组(57例)则实施了特定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评估指标主要包括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的反馈、误吸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频率,以及整体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对比分析,结果 显示,实施临床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在吞咽功能恢复速度、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治疗总体有效率上均呈现出明显优于对照组的表现。同时,该组患者的误吸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也显著降低。这些差异在统计学上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基于以上发现,可以得出,临床护理干预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还能大幅提升护理服务的质量。因此,建议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这种护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功能分级 临床护理干预 缺血卒中吞咽障碍患者
下载PDF
研究补阳还五汤加味干预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中风康复期患者的疗效
8
作者 段晓丽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4期20-22,共3页
目的:针对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中风康复期患者实施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干预,研究其康复效果以及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中风康复期患者,本研究的时间范围为2022年1月-2023年10月。分组方法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针对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中风康复期患者实施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干预,研究其康复效果以及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中风康复期患者,本研究的时间范围为2022年1月-2023年10月。分组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为40例。在本试验中,参照组的治疗方法为常规西药治疗,而实验组则实施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中风康复期患者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实验组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中风康复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参照组,临床差异显著(P<0.05)。(2)实验组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中风康复期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临床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中风康复期患者实施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对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明显效果,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 气虚血瘀型缺血中风康复期患者 不良反应发生率
下载PDF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147及VWF水平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早期临床转归的关系
9
作者 宋伟伟 刘景峰 +2 位作者 段丽娟 张琳琳 袁雪梅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7期1169-1172,1177,共5页
目的研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子(CD147)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2020年7月至2022年9月期间诊治的102例TIA患者作为实验组,根... 目的研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子(CD147)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2020年7月至2022年9月期间诊治的102例TIA患者作为实验组,根据卒中风险系数ABCD3⁃I评分表将TIA患者分为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根据TIA患者发病72 h内是否发生脑梗死将患者分为脑梗死组(发生脑梗死)、无脑梗死组(未发生脑梗死),另选取98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不同危险程度TIA患者、不同早期临床转归TIA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147及VWF水平;采用Spearman分析该些指标与TIA患者脑梗死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CD3^(+)、CD4^(+)、CD4^(+)/CD8^(+)明显低于对照组,CD8^(+)、CD147、VW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同危险程度TIA患者CD3^(+)、CD4^(+)、CD4^(+)/CD8^(+)呈现: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CD8^(+)、CD147、VWF水平呈现: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TIA患者CD3^(+)、CD4^(+)、CD4^(+)/CD8^(+)明显低于无脑梗死组,CD8^(+)、CD147、VWF水平显著高于无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TIA患者脑梗死发生率与CD3^(+)、CD4^(+)、CD4^(+)/CD8^(+)呈负相关,与CD8^(+)、CD147、VWF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147及VWF水平与TIA患者早期临床转归有明显的关联,可作为TIA患者是否会发生脑梗死的重要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CD147 VWF 短暂性缺血发作患者 早期临床转归
下载PDF
早期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10
作者 王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43-46,共4页
论证指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群体早期血管内介入处置的作用效能。方法 2021年11月-2023年3月,将7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两组,各36例,参照组静脉输注药物溶栓处置,研究组早期血管内介入处置,测算对比两组的治疗结果满意度计量指征... 论证指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群体早期血管内介入处置的作用效能。方法 2021年11月-2023年3月,将7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两组,各36例,参照组静脉输注药物溶栓处置,研究组早期血管内介入处置,测算对比两组的治疗结果满意度计量指征。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结果满意度计量指征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指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血管内介入处置,效能良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卒中患者 早期血管内介入治疗 静脉输注药物溶栓治疗 临床效果 测算对比
下载PDF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继发癫痫的临床特征研究
11
作者 王雪光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57-59,共3页
论证老年期缺血性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群体的临床表现特征。方法 2021年9月-2023年9月,将132例老年期缺血性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分两组,各66例,参照组丙戊酸钠缓释片药物处置,研究组丙戊酸钠缓释片联合拉莫三嗪片药物处置,对照两组的治疗... 论证老年期缺血性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群体的临床表现特征。方法 2021年9月-2023年9月,将132例老年期缺血性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分两组,各66例,参照组丙戊酸钠缓释片药物处置,研究组丙戊酸钠缓释片联合拉莫三嗪片药物处置,对照两组的治疗结果满意度测算数据值。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结果满意度测算数据值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面向老年期年龄阶段缺血性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实施丙戊酸钠缓释片联合拉莫三嗪片药物治疗,效能优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期缺血卒中继发癫痫患者 丙戊酸钠 拉莫三嗪 临床效果 测算对比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检查与CT血管造影的影像表现分析 被引量:25
12
作者 钟跃 邱伟 +2 位作者 廖珍兰 张灌生 王娟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第9期69-72,154,共5页
目的探究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ischemicstroke,ICS)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atherosclerosis,CAS)斑块的超声和CT血管造影的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0例ICS患者CAS斑块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究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ischemicstroke,ICS)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atherosclerosis,CAS)斑块的超声和CT血管造影的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0例ICS患者CAS斑块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和CT血管造影检查,分析两种检查结果,并对两种检查结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90例患者中48例患者斑块阳性,42例患者斑块阴性,超声检查与CT血管造影检查相比斑块显示阳性预测值95.7%,阴性预测值93.0%。CT血管造影与超声检查比较阳性预测值93.8%,阴性预测值95.2%,kappa值为0.872,调整一致性为0.942,约登指数为0.871。kappa值>0.75,两种方式一致性较高。糖尿病、高血脂、年龄三项危险因素有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高血脂为ICS患者出现CAS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ICS患者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斑块效果与CT血管造影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卒中患者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超声检查 CT血管造影 影像表现
下载PDF
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干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黎 贾卓鹏 +2 位作者 焦艳会 宋梅 周晓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5年第1期159-159,169,共2页
目的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是否高于正常人的水平,并通过给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治疗的方法希望可以降低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进而希望达到降低脑梗... 目的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是否高于正常人的水平,并通过给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治疗的方法希望可以降低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进而希望达到降低脑梗死等意外的发生率。方法我院随机抽取80例2011年8月~2013年8月间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治疗开始前查两组血浆Hcy水平,比较有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尼莫地平片),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另外加用叶酸、维生素取和维生素B12口服,10~12个月后复查两组血浆Hcy水平,比较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浆Hc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都高于正常人水平;治疗组经加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治疗后血浆Hcy降低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补充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后可明显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浆Hcy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缺血发作患者 维生素B12
下载PDF
丁苯酞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建新 张平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18年第4期84-86,共3页
目的研究丁苯酞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 目的研究丁苯酞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丁苯酞治疗,以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和出院后1年内患者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1个疗程后较治疗前NIHSS评分都有所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都有所升高,但是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明显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18.00%,明显低于对照组死亡率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能有效地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日常生活的能力,降低了出院后患者的病死率,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急性缺血患者 神经功能缺损 临床研究
下载PDF
文拉法辛对急性和慢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抑郁障碍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银妹 邢晓娜 《中外医疗》 2014年第11期39-40,共2页
目的:比较文拉法辛治疗脑卒中后急性和慢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抑郁障碍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2013门诊及病房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急性组为首次发病住院,脑卒中后即日至2个月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慢性组为脑卒中后3个... 目的:比较文拉法辛治疗脑卒中后急性和慢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抑郁障碍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2013门诊及病房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急性组为首次发病住院,脑卒中后即日至2个月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慢性组为脑卒中后3个月~1年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会议修订的《脑血管病诊断要点》及《中国精神障碍诊断和分类标准(CCMD-3)》抑郁诊断标准,HAMD抑郁量表评分〉18分。观察疗程均为8周,定期对患者采用HAMD抑郁量表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急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3.0%(P〈0.05)。两组治疗后HAMD评定,治疗第2周开始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且一直持续至观察第8周,急性组较慢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文拉法辛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急性较慢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抑郁障碍治疗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 急性和慢性期缺血卒中患者抑郁障碍 文拉法辛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血栓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学慧 《医疗装备》 2018年第6期70-71,共2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血栓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血栓通进行治疗,试验组采取丁苯酞联合血栓通进行治疗,...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血栓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血栓通进行治疗,试验组采取丁苯酞联合血栓通进行治疗,观察评估两组治疗疗效及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65.0%,试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血流动力学的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取丁苯酞联合血栓通进行治疗,取得的治疗效果更为明显,而且血流动力学的指标更优,建议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卒中患者 丁苯酞 血栓通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中抗血栓药物使用现况调查
17
作者 林德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18期76-77,共2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中抗血栓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7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皆被确诊为脑梗死或短暂性的脑缺血,调查患者在入院两周内使用抗血栓药物的情况和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中抗血栓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7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皆被确诊为脑梗死或短暂性的脑缺血,调查患者在入院两周内使用抗血栓药物的情况和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7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有170例患者使用了抗血栓药物,占总数的98.84%。170例使用抗血栓药物的患者中有139例患者使用阿司匹林,剂量25~50 mg/d的患者有54例(31.76%)。在抗血栓药物的影响方面,患者较好的生活能力OR=1.009 8%,95%CI:1.001~1.016;高血压OR=1.533 8%,95%CI:1.032~2.281;医疗保险OR=1.822 8%,95%CI:1.124~2.957,以上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接受药物治疗的影响因素。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给予抗血栓药物使用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确保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卒中患者 二级预防 抗血栓药物 使用情况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对脑干部位缺血性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18
作者 彭华军 唐丹丹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21期76-77,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对脑干部位缺血性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01—2013-01本院收治的不能正常进食的脑干部位缺血性卒中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营养干预措施,观察组给予早期肠...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对脑干部位缺血性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01—2013-01本院收治的不能正常进食的脑干部位缺血性卒中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营养干预措施,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干预措施。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14d后的营养状况,其中包括PA、ALB、TSF以及AMC;预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的神经功能评价。结果对照组PA和ALB水平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PA和ALB水平在治疗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TSF和AMC的大小差异在组内、组间治疗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观察期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干预措施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预后并发症和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肠内营养干预 干部位缺血性卒中患者 营养状况 并发症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相关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分析
19
作者 朱晓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9期144-147,共4页
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护理效果。方法 本次实验对象为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病例人数共80人,根据治疗方法进行分组,符合时间窗、并同意溶栓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常规治疗设置为对照... 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护理效果。方法 本次实验对象为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病例人数共80人,根据治疗方法进行分组,符合时间窗、并同意溶栓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常规治疗设置为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人。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SAS、SDS评分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来说,进行静脉溶栓治疗配合良好的护理干预方法,有利于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同时还可以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整体实施效果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卒中患者 静脉溶栓 并发症
下载PDF
缺血性脑中风患者预防压疮的舒适护理措施及效果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爱卿 窦荣花 +1 位作者 王雯 苏富存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9期243-244,共2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中风患者预防压疮的舒适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88例缺血性脑中风患者并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舒适组采取舒适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缺血性脑中风护理满意度;平均住院时间...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中风患者预防压疮的舒适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88例缺血性脑中风患者并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舒适组采取舒适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缺血性脑中风护理满意度;平均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生理舒适水平、心理舒适水平、生存质量水平;压疮发生率。结果:舒适组缺血性脑中风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舒适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生理舒适水平、心理舒适水平、生存质量水平相近,P>0.05;干预后舒适组生理舒适水平、心理舒适水平、生存质量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舒适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缺血性脑中风患者预防压疮的舒适护理措施及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身心舒适度,降低压疮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中风患者 压疮 舒适护理措施 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