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NMR代谢组学研究脑脉通复方提取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
19
1
作者
陈曦
杨永霞
+4 位作者
王淑美
王战红
苏智斌
李建生
梁生旺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7-102,共6页
目的从整体上阐明脑脉通复方提取物不同剂量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的作用及相关机制,以优选最佳剂量。方法采用改进的大脑中动脉阻断法(MCAO)建立Wistar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核磁共振技术(NMR)和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分析给...
目的从整体上阐明脑脉通复方提取物不同剂量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的作用及相关机制,以优选最佳剂量。方法采用改进的大脑中动脉阻断法(MCAO)建立Wistar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核磁共振技术(NMR)和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分析给予大鼠脑脉通复方提取物(1.5、3.0、6.0 g/kg)后,大鼠血浆代谢物变化,并结合脑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检测,明确脑脉通复方提取物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结果 PCA分析和SPSS统计结果显示,脑脉通复方提取物中剂量(3.0 g/kg)能够很好地抑制MCAO引起的大鼠血浆中谷氨酰胺、牛磺酸、酪氨酸、乳酸升高;提高脂类、胆固醇、3-羟基丁酸、N-乙酰天门冬氨酸、乙酰乙酸、谷氨酸、胆碱的水平,使之趋向于正常。结论脑脉通复方提取物中剂量能够很好地调节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代谢平衡,从而起到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脉通复方
脑
缺血再灌注损伤
代谢组学
核磁共振(NMR)
主成分分析(PCA)
原文传递
复方脑脉通治疗缺血性脑中风多靶点作用的分子对接
被引量:
17
2
作者
邓桂珠
林捷欣
+2 位作者
吴纯伟
陈超
王淑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673-1678,共6页
目的复方脑脉通用于治疗缺血性脑中风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分子对接的基础上筛选复方脑脉通的活性成分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缺血性脑中风的21个关键蛋白靶点与筛选得到的278个复方脑脉通活性分子进行对接。并将具有10个或10个以上靶点...
目的复方脑脉通用于治疗缺血性脑中风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分子对接的基础上筛选复方脑脉通的活性成分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缺血性脑中风的21个关键蛋白靶点与筛选得到的278个复方脑脉通活性分子进行对接。并将具有10个或10个以上靶点的活性分子通过Cytoscape 3.1.1软件建立成分-靶点网络模型进行网络分析。结果脑缺血关键蛋白靶点对接得分大于5.0的活性分子中,川芎有19个,大黄有19个,葛根有16个,人参有4个。结论经过分子对接技术筛选得到的58个活性小分子,仍然需要经过传统的药理学实验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
脑
脉
通
分子对接
多靶点
缺血性
脑
中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颈动脉滴注复方脑脉通治疗脑血栓患者的护理体会
3
作者
管秀华
《实用医技杂志》
1998年第6期408-408,共1页
报告21例经CT诊断确诊为脑血栓形成病人,除一般常规治疗外,同时给予“复方脑脉通”经颈动脉滴注治疗,以促进言语及肢体功能的恢复,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本文详细介绍了注射的方法及注射前后护理上应注意的事项。除加强心理护理外,应...
报告21例经CT诊断确诊为脑血栓形成病人,除一般常规治疗外,同时给予“复方脑脉通”经颈动脉滴注治疗,以促进言语及肢体功能的恢复,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本文详细介绍了注射的方法及注射前后护理上应注意的事项。除加强心理护理外,应注意病人的语言、肢体功能训练及生活护理。血糖、血压的监测,同时注意病人的临床症状尤其是有无头晕等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
脉
复方
脑
脉
通
脑
血栓
护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葛根与复方脑脉通给药后大豆苷元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比较
被引量:
1
4
作者
刘冬云
朱国雪
+4 位作者
吴纯伟
容悦莹
朱婉婷
冯素香
王淑美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1-84,共4页
目的:比较复方脑脉通和葛根药材提取物中大豆苷元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评价复方脑脉通提取物中其他成分对大豆苷元药动学的影响。方法:将12只大鼠随机分成2组,按大豆苷元1.002 5 mg·kg-1分别灌胃给予复方脑脉通提取物和...
目的:比较复方脑脉通和葛根药材提取物中大豆苷元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评价复方脑脉通提取物中其他成分对大豆苷元药动学的影响。方法:将12只大鼠随机分成2组,按大豆苷元1.002 5 mg·kg-1分别灌胃给予复方脑脉通提取物和葛根提取物,不同时间点采血后进行UPLC-MS分析,测定血浆中大豆苷元浓度,采用DAS 2.0软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通过SPSS 16.0软件对不同药动学参数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大豆苷元线性范围6.175~741.0μg·L-1,定量限6.175μg·L-1,最低检测限1.235μg·L-1。复方脑脉通和葛根药材提取物中大豆苷元的达峰浓度和清除速率有显著性差异,其他参数则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建立的UPLC-MS专属性强、准确、灵敏,适用于以大豆苷元为主要成分的药物的体内血药浓度测定。复方脑脉通中其他药材对大豆苷元的吸收及清除有较大影响,使大豆苷元的达峰浓度及清除速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
脑
脉
通
葛根
大豆苷元
橙皮苷
药物代谢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NMR代谢组学研究脑脉通复方提取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
19
1
作者
陈曦
杨永霞
王淑美
王战红
苏智斌
李建生
梁生旺
机构
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
广东药学院基础学院
河南中医学院老年医学研究所
出处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7-10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050019)
基于代谢组学融合多元信息识别技术的中药物质基础方法研究(81050019)
+1 种基金
大黄有效部位用于缺血型脑中风的多目标优化及血脑药代动力学研究(81073024)
大黄有效部位用于缺血型脑中风的多目标优化(945102240)
文摘
目的从整体上阐明脑脉通复方提取物不同剂量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的作用及相关机制,以优选最佳剂量。方法采用改进的大脑中动脉阻断法(MCAO)建立Wistar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核磁共振技术(NMR)和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分析给予大鼠脑脉通复方提取物(1.5、3.0、6.0 g/kg)后,大鼠血浆代谢物变化,并结合脑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检测,明确脑脉通复方提取物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结果 PCA分析和SPSS统计结果显示,脑脉通复方提取物中剂量(3.0 g/kg)能够很好地抑制MCAO引起的大鼠血浆中谷氨酰胺、牛磺酸、酪氨酸、乳酸升高;提高脂类、胆固醇、3-羟基丁酸、N-乙酰天门冬氨酸、乙酰乙酸、谷氨酸、胆碱的水平,使之趋向于正常。结论脑脉通复方提取物中剂量能够很好地调节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代谢平衡,从而起到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关键词
脑脉通复方
脑
缺血再灌注损伤
代谢组学
核磁共振(NMR)
主成分分析(PCA)
Keywords
Naomaitong Formula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metabolomics
NMR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复方脑脉通治疗缺血性脑中风多靶点作用的分子对接
被引量:
17
2
作者
邓桂珠
林捷欣
吴纯伟
陈超
王淑美
机构
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
广东高校中药质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数字化质量评价技术重点研究室
出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673-167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473413
81274060)
文摘
目的复方脑脉通用于治疗缺血性脑中风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分子对接的基础上筛选复方脑脉通的活性成分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缺血性脑中风的21个关键蛋白靶点与筛选得到的278个复方脑脉通活性分子进行对接。并将具有10个或10个以上靶点的活性分子通过Cytoscape 3.1.1软件建立成分-靶点网络模型进行网络分析。结果脑缺血关键蛋白靶点对接得分大于5.0的活性分子中,川芎有19个,大黄有19个,葛根有16个,人参有4个。结论经过分子对接技术筛选得到的58个活性小分子,仍然需要经过传统的药理学实验进行验证。
关键词
复方
脑
脉
通
分子对接
多靶点
缺血性
脑
中风
Keywords
Naomaitong Formula
molecular docking
multi-target
ischemic stroke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颈动脉滴注复方脑脉通治疗脑血栓患者的护理体会
3
作者
管秀华
机构
铁道部第十一工程局中心医院
出处
《实用医技杂志》
1998年第6期408-408,共1页
文摘
报告21例经CT诊断确诊为脑血栓形成病人,除一般常规治疗外,同时给予“复方脑脉通”经颈动脉滴注治疗,以促进言语及肢体功能的恢复,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本文详细介绍了注射的方法及注射前后护理上应注意的事项。除加强心理护理外,应注意病人的语言、肢体功能训练及生活护理。血糖、血压的监测,同时注意病人的临床症状尤其是有无头晕等变化。
关键词
颈动
脉
复方
脑
脉
通
脑
血栓
护理
分类号
R743.330.5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473.74 [医药卫生—护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葛根与复方脑脉通给药后大豆苷元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比较
被引量:
1
4
作者
刘冬云
朱国雪
吴纯伟
容悦莹
朱婉婷
冯素香
王淑美
机构
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数字化质量评价技术重点研究室广东高校中药质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南中医学院呼吸疾病诊疗与新药研发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1-84,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073024
81050019)
文摘
目的:比较复方脑脉通和葛根药材提取物中大豆苷元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评价复方脑脉通提取物中其他成分对大豆苷元药动学的影响。方法:将12只大鼠随机分成2组,按大豆苷元1.002 5 mg·kg-1分别灌胃给予复方脑脉通提取物和葛根提取物,不同时间点采血后进行UPLC-MS分析,测定血浆中大豆苷元浓度,采用DAS 2.0软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通过SPSS 16.0软件对不同药动学参数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大豆苷元线性范围6.175~741.0μg·L-1,定量限6.175μg·L-1,最低检测限1.235μg·L-1。复方脑脉通和葛根药材提取物中大豆苷元的达峰浓度和清除速率有显著性差异,其他参数则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建立的UPLC-MS专属性强、准确、灵敏,适用于以大豆苷元为主要成分的药物的体内血药浓度测定。复方脑脉通中其他药材对大豆苷元的吸收及清除有较大影响,使大豆苷元的达峰浓度及清除速率降低。
关键词
复方
脑
脉
通
葛根
大豆苷元
橙皮苷
药物代谢
Keywords
compound Naomaitong
Puerariae Lobatae Radix
daidzein
hesperidin
drug metabolism
分类号
R969.1 [医药卫生—药理学]
R945 [医药卫生—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NMR代谢组学研究脑脉通复方提取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影响
陈曦
杨永霞
王淑美
王战红
苏智斌
李建生
梁生旺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9
原文传递
2
复方脑脉通治疗缺血性脑中风多靶点作用的分子对接
邓桂珠
林捷欣
吴纯伟
陈超
王淑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颈动脉滴注复方脑脉通治疗脑血栓患者的护理体会
管秀华
《实用医技杂志》
199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葛根与复方脑脉通给药后大豆苷元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比较
刘冬云
朱国雪
吴纯伟
容悦莹
朱婉婷
冯素香
王淑美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