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血性脑卒中后脑脊液循环障碍及其意义
1
作者 朱基颖 翁艾 +1 位作者 刘松林 侯清华 《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杂志》 2023年第2期146-150,共5页
缺血性脑卒中(AIS)是最常见的卒中亚型。研究显示,AIS之后会引起颅内压(ICP)升高,从而导致CSF循环障碍影响神经功能。AIS后CSF的分泌、转运和交换以及淋巴引流都可能影响CSF循环障碍的形成。目前并没有直接的证据提示在AIS后CSF分泌增... 缺血性脑卒中(AIS)是最常见的卒中亚型。研究显示,AIS之后会引起颅内压(ICP)升高,从而导致CSF循环障碍影响神经功能。AIS后CSF的分泌、转运和交换以及淋巴引流都可能影响CSF循环障碍的形成。目前并没有直接的证据提示在AIS后CSF分泌增加。胶质淋巴通路(GS)是中枢神经系统独特的CSF转运和交换通路,AIS后可出现CSF在脑实质流入、流出、和组织间液(ISF)进行物质交换受阻、以及血管周围间隙(PVS)淤塞等异常,导致脑代谢废物清除率降低以及毒性产物的沉积。AIS之后机体可能通过代偿性淋巴管增生来促进ISF和CSF的引流,从而减轻CSF循环障碍带来的损害。AIS后GS的功能障碍以及相应的CSF循环障碍可能是脑卒中再发、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和认知障碍的关键病理生理途径,AIS后CSF循环障碍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脑脊液循环障碍 胶质淋巴通路 血管周围间隙 膜淋巴管
下载PDF
脑脊液循环研究进展
2
作者 彭梁生 吴懦君 丁新民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第9期1185-1188,共4页
根据对脑脊液生理学的传统理解,脑脊液由脉络丛产生,通过脑室、脑池和蛛网膜下腔循环,最终被蛛网膜绒毛吸收到静脉系统中。然而,随着现代分子和细胞生物学以及神经影像学的发展,脑脊液生理学可能比以前的理解更为复杂。脑脊液不仅由脉... 根据对脑脊液生理学的传统理解,脑脊液由脉络丛产生,通过脑室、脑池和蛛网膜下腔循环,最终被蛛网膜绒毛吸收到静脉系统中。然而,随着现代分子和细胞生物学以及神经影像学的发展,脑脊液生理学可能比以前的理解更为复杂。脑脊液不仅由脉络丛分泌,血管周围空间处的液体交换也可以产生部分脑脊液。脑脊液的吸收包括三大途径,即蛛网膜颗粒或绒毛、沿脑神经孔流出和硬脑膜淋巴管。脑脊液循环不仅包括脑脊液的定向流动,还包括在整个大脑中的搏动运动,以及间质液和脑脊液在血管周围空间的局部液体交换,这种快速而持续的双向液体交换对大脑清除废弃物分子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丛 血-屏障 脑脊液循环 间质 血管周围空间
下载PDF
标准去骨瓣减压术联合脑脊液循环重建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8
3
作者 徐鹏 蓝胜勇 +3 位作者 梁有明 黄锐 陈海浚 刘少政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06-409,共4页
目的探讨单纯标准去骨瓣减压术与联合脑脊液循环重建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 72例经同一术者手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研究组38例和对照组34例。研究组给予标准去骨瓣减压术联合脑脊液循环重建治疗,对照组予以单纯去骨瓣治疗... 目的探讨单纯标准去骨瓣减压术与联合脑脊液循环重建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 72例经同一术者手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研究组38例和对照组34例。研究组给予标准去骨瓣减压术联合脑脊液循环重建治疗,对照组予以单纯去骨瓣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前临床资料(性别、年龄、致伤原因、GCS评分、Helsinki CT评分及手术时机)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手术减压完成时间相对较长(2.8±0.4 h vs.2.5±0.3 h,P<0.05);、术后第1天Helsinki CT评分较低[3(2,5)vs.5(2,9),P<0.01];术后NICU滞留时间较短(5.54±3.09 d vs.7.24±2.74 d,P<0.01);术后7 d内颅内压超过20 mm Hg的累计时间较短(23.2±4.4 h vs 56.8±8.3 h,P<0.01);术后3个月GOS评分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相对于传统标准去骨瓣减压术,联合术中脑脊液循环重建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显著提高,值得多中心临床研究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损伤 标准去骨瓣减压术 脑脊液循环 预后
下载PDF
脑脊液循环重建辅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及其对颅内压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脑利钠肽的影响 被引量:22
4
作者 王小言 夏鹰 +4 位作者 金虎 陈伟明 陈晓东 聂柳 郑忠涛 《安徽医药》 CAS 2019年第8期1520-1525,共6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循环重建术辅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病人颅内压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脑利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9月期间海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134... 目的探讨脑脊液循环重建术辅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病人颅内压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脑利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9月期间海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13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7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单纯标准去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病人在给予去骨瓣减压术的同时联合脑脊液循环重建术进行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后的临床疗效、颅内压、神经功能、并发症发生和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减压完成时间(2.81±0.39) h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Helsinki CT评分、ICU滞留时间(5.54±1.32) h及治疗后7 d内颅内压超过20 mm Hg的累计时间(23.32±4.19) 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以上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治疗后3 d、5 d、7 d颅内压[分别为(207.81±25.83) mm H2O,(190.07±22.18) mm H2O,(164.39±21.87) mm H2O]显著低于对照组病人,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别为(7.10±1.23)分,(8.26±1.62)分,(8.98±1.49)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病人,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治疗后7 d的大脑神经功能分级(CPC)(1.31±0.3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欧洲卒中评分量表(ESS)评分(7.40±0.5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的血清NSE(23.31±2.36) ng/mL、一氧化氮(NO)(56.80±4.59)μmol/L、内皮素(ET)(57.40±6.59) pg/m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SOD水平(104.72±8.78) NU/mL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的血清抗利尿激素(ADH)(71.91±6.36)pg/mL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116.40±11.59) pg/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BNP水平(30.79±2.58) 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人,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水肿和脑梗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脑水肿和脑梗死程度也明显轻于对照组病人,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病人的预后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循环重建术辅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降低病人的颅内压,降低ADH和ACTH水平,升高BNP水平,改善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改善病人预后,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减压颅骨切除术 颅内压 磷酸丙酮酸水合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利钠肽 脑脊液循环
下载PDF
MR流体定量技术在脑脊液循环障碍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5
作者 朱晓黎 沈天真 陈星荣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73-78,共6页
目的:无创性定量研究脑脊液循环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应用MR相位对比电影法,测定了15例正常志愿者,67例脑脊液循环障碍患者(交通性脑积水32例、阻塞性脑积水31例、Chiaril畸形4例)以及15例脑萎缩患者的中脑导水管、C2水平及部... 目的:无创性定量研究脑脊液循环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应用MR相位对比电影法,测定了15例正常志愿者,67例脑脊液循环障碍患者(交通性脑积水32例、阻塞性脑积水31例、Chiaril畸形4例)以及15例脑萎缩患者的中脑导水管、C2水平及部分第三脑室底部造瘘口水平的脑脊液动力学指标(峰值流速、流量及CSF流动波型)。结果:(1)正常志愿组中脑导水管脑脊液流动在一个心动周期内均表现为双向流动,即收缩期向下流动和舒张期向上流动,向下及向上峰速分别为12.60±4.42mm/s和10.10±3.58mm/s;(2)交通性脑积水组脑脊液循环表现为高动力学改变,向下及向上峰速分别为26.60±9.06mm/s和22.61±7.92mm/s,与正常志愿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脑积水分流前后比较导水管循环减慢者提示有效;阻塞性脑积水组表现为低动力学或流动波消失,2例行第三脑室造瘘者导水管流动不规则,造瘘口出现上下流动现象;Chiaril畸形组C2水平脊髓后间隙缩小,流动减慢,脊髓前间隙增宽,1例合并空洞者囊腔内出现高动力学改变;(3)脑萎缩组表现为低动力学改变,向下及向上峰速分别为11.71±4.75mm/s和8.54±3.08mm/s,与正常志愿组、交通性脑积水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MR相位对比电影法可有效评价脑脊液循环动力学改变,可丰富脑脊液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流体定量技术 脑脊液循环障碍疾病 诊断 交通性积水 阻塞性积水 动力学 磁共振成像 相位对比
下载PDF
磁共振2D-PC cine法监测外伤后脑脊液循环动力学改变 被引量:7
6
作者 岳翠 郏潜新 +4 位作者 欧阳林 王文浩 陈懿 肖玉辉 何平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337-340,共4页
目的运用MRI二维相位对比序列(2D-PC cine)法监测外伤后脑脊液动力学的改变。方法采用MRI 2D-PC cine法序列,以编码流速20 cm/s,于枕骨大孔水平测量40例健康志愿者与40例脑外伤后临床怀疑脑循环动力学异常患者的脑脊液流速、流量,并与... 目的运用MRI二维相位对比序列(2D-PC cine)法监测外伤后脑脊液动力学的改变。方法采用MRI 2D-PC cine法序列,以编码流速20 cm/s,于枕骨大孔水平测量40例健康志愿者与40例脑外伤后临床怀疑脑循环动力学异常患者的脑脊液流速、流量,并与腰穿结果相对照,比较两组脑脊液流速、流量之间有无差异。结果外伤组平均流速为1.100(0.895~1.420)cm/s,一个心动周期内净流量为0.073(0.017~0.124)ml,正常组平均流速为1.306(1.210~1.360)cm/s,一个心动周期内平均净流量为0.081(0.062~0.258)ml。外伤组平均流速及净流量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MRI 2D-PC cine能早期无创的发现脑外伤后颅内压增高患者脑脊液流体动力学的改变,对于脑外伤后患者脑脊液循环改变的监测、治疗及预后评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二维相位对比法 外伤 脑脊液循环 动力学
下载PDF
脑脊液循环动力学原理及临床表现 被引量:8
7
作者 毛元潮 周冀英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59-861,共3页
关键词 脑脊液循环 运动形式 动力学 磁共振 积水 髓空洞症
下载PDF
脑脊液循环动力学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刘俊 张国斌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01-305,共5页
经典脑脊液循环理论认为,脑脊液由脉络丛产生,侧脑室及三脑室中的脑脊液经正中孔及外侧孔到达小脑延髓池,其与脊髓腔脑脊液混合流入颅底各脑池,最终流向大脑凸面的蛛网膜下腔,由蛛网膜颗粒吸收入静脉窦完成循环[1]。然而,随着胶质淋巴... 经典脑脊液循环理论认为,脑脊液由脉络丛产生,侧脑室及三脑室中的脑脊液经正中孔及外侧孔到达小脑延髓池,其与脊髓腔脑脊液混合流入颅底各脑池,最终流向大脑凸面的蛛网膜下腔,由蛛网膜颗粒吸收入静脉窦完成循环[1]。然而,随着胶质淋巴循环理论的提出,脑脊液的产生来源、吸收途径、与脑组织间液的交换以及脑膜淋巴管等新发现,经典脑脊液循环理论受到了挑战。本文就中枢神经系统脑脊液循环动力学机制的争议和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间 脑脊液循环 胶质淋巴循环
下载PDF
脑脊液循环重建术联合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海涛 《当代医学》 2021年第33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循环重建术联合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9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9),对照组给予标准去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脑... 目的探讨脑脊液循环重建术联合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9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9),对照组给予标准去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脑脊液循环重建术联合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3个月后预后、不同时间段颅内压及术后脑脊液动力学[足向流动起始时间(SS)、足向流动起始时间在心动周期内的比例(SS/RI)、足向流动持续时间在心动周期内的比例(SC/RD)、足向流动终止时间(SE)、脑脊液足向流动持续时间(SC)、R-R间期(RI)和足向流动最大流速(MSV)、头向流动最大流速(MDV)]指标。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存活率为95.92%,与对照组的87.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术后1、3及5 d,两组颅内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脑脊液SS、SS/RI和SC/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脑脊液SE、SC、RI均大于对照组,MDV和MSV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循环重建术联合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能稳定患者颅内压和脑脊液动力学水平,可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损伤 脑脊液循环重建术 标准去骨瓣减压术
下载PDF
中脑水管处脑脊液循环的计算流体力学分析
10
作者 高增敏 范振增 +2 位作者 吕中强 任国山 赵长义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4-315,F0002,共3页
目的:建立脑室系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脑脊液进行流固耦合流体力学分析。方法:以正常受检者的颅脑 MR 图像为数据源,在 Mimics 14.0中建立包括整个脑室系统的三维数字化模型,再导入到 Ansys 13.0软件中进行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并... 目的:建立脑室系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脑脊液进行流固耦合流体力学分析。方法:以正常受检者的颅脑 MR 图像为数据源,在 Mimics 14.0中建立包括整个脑室系统的三维数字化模型,再导入到 Ansys 13.0软件中进行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并模拟流固耦合条件下中脑导水管处脑脊液的流体力学变化。结果:得到了真实的脑室系统三维数字模型及正常中脑水管的有限元模型,进行有限元计算得出了一系列的可视化流体数据。结论:针对脑脊液物理特性的流固耦合研究更符合实际生理,为脑脊液循环计算流体力学研究提供了比较准确的模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循环 流固耦合 三维有限元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辨证治疗脑脊液循环障碍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德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5期42-45,共4页
从脑脊液循环生理状态、病因病机、辨证治疗、典型病例四方面论述辨证治疗脑脊液循环障碍。
关键词 脑脊液循环障碍 生理状态 病因病机 辨证 中医药治疗 素问 医学正传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外经微言
下载PDF
PC-MRI对脑脊液循环的研究价值 被引量:4
12
作者 雷益 《罕少疾病杂志》 2015年第1期3-5,共3页
近年来,随着MRI扫描技术的发展,形态影像学研究能直观的了解患者脑室扩大及大脑皮质萎缩的程度,而相位对比磁共振电影(phase-contras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PC-MRI)在不需注入对比剂的前提下可无创、精确地测量出脑脊液流动的... 近年来,随着MRI扫描技术的发展,形态影像学研究能直观的了解患者脑室扩大及大脑皮质萎缩的程度,而相位对比磁共振电影(phase-contras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PC-MRI)在不需注入对比剂的前提下可无创、精确地测量出脑脊液流动的速度、方向及流量等数值,为研究脑脊液循环(cerebral spinal fluid circulation,CSF)异常提供了有效的依据,用MRI技术测量脑脊液循环各参数可成为判断脑积水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循环 MRI扫描技术 价值 皮质萎缩 形态影像学 磁共振电影 流动 FLUID
下载PDF
退行性脑脊液循环障碍1例报告
13
作者 李媚 周德生 +1 位作者 刘丽娟 寇志刚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3年第1期61-62,共2页
某女,67岁,因"反复头痛2年,再发加重5个月"于2012年3月15日入院。住院号:293685。 患者2年前因"感冒"在当地医院静注"青霉素"后出现"过敏性休克",经抢救后好转出院。之后反复出现头痛,以两侧颞部为主,呈隐痛,无畏光、畏声,无... 某女,67岁,因"反复头痛2年,再发加重5个月"于2012年3月15日入院。住院号:293685。 患者2年前因"感冒"在当地医院静注"青霉素"后出现"过敏性休克",经抢救后好转出院。之后反复出现头痛,以两侧颞部为主,呈隐痛,无畏光、畏声,无恶心呕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脑脊液循环障碍 病例报告
下载PDF
脑脊液循环肿瘤细胞在非小细胞肺癌脑膜转移的“液体活检”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黎扬斯 江本元 吴一龙 《循证医学》 CSCD 2017年第4期208-209,共2页
脑膜转移更常见于EGFR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而其诊断依赖于头颅MRI或脑脊液找肿瘤细胞,但这两种方法均存在不足,且对进一步深入研究脑膜转移的耐药机理极其困难,为此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吴一龙教授团队通过Cellsearch技术... 脑膜转移更常见于EGFR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而其诊断依赖于头颅MRI或脑脊液找肿瘤细胞,但这两种方法均存在不足,且对进一步深入研究脑膜转移的耐药机理极其困难,为此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吴一龙教授团队通过Cellsearch技术捕获脑脊液循环肿瘤细胞(cerebrospinal fluid circulating tumor cells,CSFCTCs)以进一步探索其发生发展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膜转移 脑脊液循环肿瘤细胞
下载PDF
脑脊液循环重建联合去骨瓣减压术对颅脑损伤病人颅内压及缺氧诱导因子-1α、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纤溶酶原激活物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燕 刘显明 韩涛 《临床外科杂志》 2020年第10期926-929,共4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循环重建联合去骨瓣减压术对颅脑损伤病人颅内压及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的影响。方法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颅脑损伤病人125例,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63例... 目的探讨脑脊液循环重建联合去骨瓣减压术对颅脑损伤病人颅内压及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的影响。方法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颅脑损伤病人125例,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给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脑脊液循环重建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血清HIF-1α、GFAP、t-PA、颅内压、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大脑神经功能分级(CPC)、欧洲卒中评分量表(ESS)评分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06%,7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HIF-1α、GFAP、t-PA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血清HIF-1α、GFAP、t-PA水平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颅内压、GOS评分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颅内压、GOS评分水平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颅内压低于对照组,GO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PC、ESS评分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CPC、ESS评分水平均显著改善,且观察CPC评分低于对照组,E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9.52%、3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脑损伤病人中应用脑脊液循环重建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病人颅内压及血清HIF-1α、GFAP、t-PA水平,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循环重建 去骨瓣减压术 损伤 颅内压 缺氧诱导因子-1Α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纤溶酶原激活物
下载PDF
脑脊液循环重建联合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HIF-1α、GFAP及t-PA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黎 尹凯 高红欣 《中国医学工程》 2021年第8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循环重建联合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7年5月至2020年9月期间9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分组,对照组46例给予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观察组47例进行脑脊... 目的探讨脑脊液循环重建联合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7年5月至2020年9月期间9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分组,对照组46例给予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观察组47例进行脑脊液循环重建联合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学指标、神经功能、意识状态、颅内压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术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术后颅内压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脑脊液循环重建联合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可通过下调重型颅脑损伤患者HIF-1α、GFAP及t-PA水平,降低颅内压水平,改善术后神经功能和意识障碍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进而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循环重建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 重型颅损伤 神经功能 颅内压
下载PDF
3.0T磁共振诊断外伤后脑脊液循环障碍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17
作者 岳翠 郏潜新 +4 位作者 欧阳林 王文浩 陈懿 肖玉辉 何平 《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电子版)》 2012年第4期34-38,共5页
目的探讨运用3.0 T磁共振诊断外伤后脑脊液循环障碍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本院65例脑外伤后脑脊液压力明显升高患者,采用MRI 2D-PC cine法序寰枢关节间隙水平测量患者的脑脊液流速、流量,同时运用2D-TOF法获得颅脑静脉窦图像,然后对脑脊... 目的探讨运用3.0 T磁共振诊断外伤后脑脊液循环障碍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本院65例脑外伤后脑脊液压力明显升高患者,采用MRI 2D-PC cine法序寰枢关节间隙水平测量患者的脑脊液流速、流量,同时运用2D-TOF法获得颅脑静脉窦图像,然后对脑脊液的流速与脑脊液压力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流速明显改变患者多次回访,观察治疗前后脑脊液流速、流量的改变。结果在脑脊液压力升高后、静脉窦血栓形成之前,53例脑脊液流速、流量较正常人增高,尿激酶治疗后39例脑脊液流速、流量降至正常。脑脊液压力与脑脊液流速呈正相关(r=0.794,P<0.05)。结论 3.0 MRI磁共振PC-cine法可以在脑脊液压力升高、静脉窦血栓形成前诊断脑脊液循环障碍,并能指导临床提早干预,从而预防静脉窦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相位对比法 外伤 脑脊液循环障碍 静脉窦血栓
下载PDF
颅内蛛网膜囊肿切除并脑脊液循环重建术护理
18
作者 赵春兰 王军丽 林风英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S015-S016,共2页
关键词 颅内蛛网膜囊肿 脑脊液循环重建术 护理
下载PDF
脑脊液循环重建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东方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6期2973-2974,共2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循环重建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4月至2019年7月上蔡协和医院收治的13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 目的探讨脑脊液循环重建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4月至2019年7月上蔡协和医院收治的13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标准去骨瓣减压术联合脑脊液循环重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指标及预后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减压完成时间较长,重症监护室滞留时间和7 d内颅内压超过20 mm Hg的累计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脑脊液循环重建与去骨瓣减压术联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有效控制颅内压,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损伤 去骨瓣减压术 脑脊液循环重建
下载PDF
脑脊液循环重建术联合去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对比分析
20
作者 郭恺 姚新宇 +3 位作者 武卫静 王丙乾 栗振中 马增路 《中华养生保健》 2020年第11期50-52,共3页
目的探究脑脊液循环重建术联合去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对比分析。方法选取邢台市人民医院于2018年12月~2019年9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2例,以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给予去骨瓣减压术,观察组42例在此基础上增加脑脊液循... 目的探究脑脊液循环重建术联合去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对比分析。方法选取邢台市人民医院于2018年12月~2019年9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2例,以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给予去骨瓣减压术,观察组42例在此基础上增加脑脊液循环重建术。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d、5d颅内压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颅内压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循环重建术联合去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可有效降低颅内压,提高术后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循环重建术 去骨瓣减压术 重型 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