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0篇文章
< 1 2 10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治疗脑腔梗与脑动脉硬化用药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钱春梅 党会丽 敬欣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234-235,共2页
目的调查分析一医院内科35例脑腔梗及脑动脉硬化病人用药情况。方法查阅患脑动脉硬化、脑腔梗住院病人病历,记录并分析有关病人病情以及药物治疗情况。结果医师对35例病人都实施了静脉滴注与内服用药两种途径。28例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 目的调查分析一医院内科35例脑腔梗及脑动脉硬化病人用药情况。方法查阅患脑动脉硬化、脑腔梗住院病人病历,记录并分析有关病人病情以及药物治疗情况。结果医师对35例病人都实施了静脉滴注与内服用药两种途径。28例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50mg,其中11例单一用药,10例同服维脑路通片40mg,7例同服尼莫地平片40mg。23例静脉滴注采用二联方案。早期主要是盐酸川芎嗪注射液160mg,配伍胞二磷胆碱注射液500mg;后期多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配伍维脑路通注射液0.4g,或配伍脑活素注射液20mL。结论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等可作为治疗脑腔梗及脑动脉硬化病人的常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 盐酸川芎嗪注射液 复方丹参注射液 脑腔梗 动脉硬化
下载PDF
维吾尔医四种异常体液质类型脑腔梗患者的MRI特征研究
2
作者 吾曼江·伊达依 美热古丽·依米提 +4 位作者 维妮拉·乌斯曼 热米拉·居拉提 买尔哈巴·衣马木 阿地·阿合毛拉 努丽派尔·艾合买提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第13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维吾尔医四种异常体液质类型脑腔梗患者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征研究。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6月—2021年12月收治的399例脑腔梗患者。按照维吾尔医体液质分型标准对患者进行... 目的:探讨维吾尔医四种异常体液质类型脑腔梗患者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征研究。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6月—2021年12月收治的399例脑腔梗患者。按照维吾尔医体液质分型标准对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同时对所有患者的头颅进行MRI检查。比较4种异常体液质类型患者的MRI表现,探讨其特征。结果:维吾尔医分型:涩味黏液质型102例、咸味黏液质99例、异常脾液质99例、韭菜色胆液质99例。梗死部位:72例存在基底节区腔梗;255例存在侧脑室前角腔梗;357例存在放射冠区腔梗;369例存在半卵圆中心区腔梗;34例存在小脑腔梗;57例存在脑干腔梗;6例存在丘脑腔梗;264例存在脑萎缩;59例存在脑白质脱髓鞘。4种体液质类型患者侧脑室前角旁、半卵圆中心区、基底节区、丘脑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4种体液质类型患者放射冠区、脑干、小脑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体液质类型脑腔梗患者同时发生脑白质脱髓鞘的概率不同,两两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体液质类型患脑腔梗死患者同时发生脑萎缩的概率有所差异,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吾尔医不同异常体液质类型的脑腔梗患者影像学表现有其各自的特点,异常脾液质引起的脑腔梗多见于基底节区,涩味黏液质引起的脑腔梗多见于脑干,韭菜色胆液质引起的脑腔梗多见于小脑区,异常脾液质引起的脑腔梗同时发生脑白质脱髓鞘较多,韭菜色胆液质和咸味黏液质引起的脑腔梗同时发生脑萎缩比较多;丘脑、双侧侧脑室、双侧半卵圆中心区发生脑腔梗4种体液质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腔梗 磁共振成像 体液质
下载PDF
非高压给氧治疗脑腔梗的疗效观察
3
作者 倪帮乾 《西部医学》 2010年第10期1817-1818,共2页
目的探讨非高压给氧(NBO)治疗脑腔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脑腔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用血塞通、吡拉西坦、维生素B1进行一般治疗。治疗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非高压氧治疗,观察两组局灶性神经定位体征及脑... 目的探讨非高压给氧(NBO)治疗脑腔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脑腔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用血塞通、吡拉西坦、维生素B1进行一般治疗。治疗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非高压氧治疗,观察两组局灶性神经定位体征及脑梗灶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局灶性神经功能改善、阻止脑腔梗进展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NBO可进一步改善局灶性神经受损功能,减轻脑梗塞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高压给氧 脑腔梗 局灶性神经定位体征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病人血压、血压变异性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4
作者 王维维 张梦云 +2 位作者 胡晓英 刘智芬 高春燕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2期2275-2279,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病人血压、血压变异性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2年12月就诊于我院符合腔隙性脑梗死临床表现并且通过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明确存在腔隙性脑梗死的老年高血压病人102例(...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病人血压、血压变异性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2年12月就诊于我院符合腔隙性脑梗死临床表现并且通过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明确存在腔隙性脑梗死的老年高血压病人102例(观察组),同时选择单纯老年高血压病人86例(对照组),监测24 h动态血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血压、血压变异性,并分析血压、血压变异性与MoC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MoCA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24 h、白天、夜间平均收缩压及夜间平均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24 h、白天、夜间收缩压变异性和舒张压变异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24 h、白天、夜间平均收缩压及夜间平均舒张压与MoCA评分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88,-0.387,-0.380,-0.434,P均<0.05),24 h、白天、夜间收缩压变异性及舒张压变异性均与MoCA评分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48,-0.451,-0.466,-0.437,-0.479,-0.450,P均<0.05)。结论:老年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病人的血压及血压变异性明显升高,且与认知功能受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 隙性 血压变异性 认知功能
下载PDF
CT及MRI在腔隙性脑梗死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李新华 张滨 +1 位作者 于明川 尚存海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3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讨在腔隙性脑梗死诊断中CT及MRI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收治的疑似腔隙性脑梗死的35例患者,均接受CT及MRI检查。统计分析CT和MRI检查的病灶大小、病灶部位、发病时间、病灶直径、检查... 目的:探讨在腔隙性脑梗死诊断中CT及MRI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收治的疑似腔隙性脑梗死的35例患者,均接受CT及MRI检查。统计分析CT和MRI检查的病灶大小、病灶部位、发病时间、病灶直径、检查时间、诊断价值。以临床综合诊断为金标准。结果:MRI检查的直径<5 mm病灶检出率高于CT检查,≥5 mm病灶检出率低于CT检查(P<0.05),病灶检出率高于CT检查(P<0.05)。MRI检查的发病2 h、4 h内病灶检出率均低于CT检查,发病8 h、12 h内病灶检出率均高于CT检查(P<0.05)。MRI检查的病灶直径小于CT检查(P<0.05),检查时间长于CT检查(P<0.05),检查费用高于CT检查(P<0.05)。MRI检查的灵敏度为96.88%(31/32),特异度为66.67%(2/3),准确率为94.29%(33/35),阳性预测值为96.88%(31/32),阴性预测值为66.67%(2/3);CT检查的灵敏度为59.38%(19/32),特异度为33.33%(1/3),准确率为57.14%(20/35),阳性预测值为90.48%(19/21),阴性预测值为7.14%(1/14)。MRI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T检查(P<0.05)。结论:腔隙性脑梗死在诊断中MRI检查的应用价值较CT检查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隙性 CT检查 MRI检查
下载PDF
腔隙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与脑白质病变的相关性 被引量:2
6
作者 叶经香 龙淑媛 +2 位作者 张应魏 卢方理 吴恳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11-115,共5页
目的 探讨腔隙性脑梗死(LI)合并脑微出血(CMBs)的危险因素及与脑白质病变(WML)的关系。方法 于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在海南省老年病医院收集LI患者134例,根据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检测CMBs,分为CMBs组(49例)和非CMBs组(85例),利用脑白质... 目的 探讨腔隙性脑梗死(LI)合并脑微出血(CMBs)的危险因素及与脑白质病变(WML)的关系。方法 于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在海南省老年病医院收集LI患者134例,根据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检测CMBs,分为CMBs组(49例)和非CMBs组(85例),利用脑白质病变量表评分(WMLs)分析LI患者脑白质病情情况与CMBs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LI患者并发CMBs的危险因素。结果 134例LI患者合并CMBs发生率为36.57%(49/134例)。CMBs组WML发生率、WMLs评分明显高于非CMBs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尿酸、高血压史、高密度脂蛋白(HDL)、WML发生率和WMLs评分是LI患者发生CMBs的独立影响因素。且CMBs病灶数量与WMLs评分存在明显正相关(r=0.412,P<0.05)。结论 LI患者发生CMBs发生影响因素众多,控制血压、血脂水平以及降低血尿酸对于预防LI患者发生CMBs具有重要意义,且脑白质病变程度与CMBs严重程度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隙性 微出血 影响因素 白质病变
下载PDF
多发腔隙性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耿玉娟 吴敏 +1 位作者 陈凤 曹云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6期685-690,共6页
目的探讨多发腔隙性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方法采用回归分析研究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民族、吸烟史、饮酒史、运动状况、饮食状况、家族痴呆史、家族高血压史、家族脑卒中史、家族糖... 目的探讨多发腔隙性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方法采用回归分析研究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民族、吸烟史、饮酒史、运动状况、饮食状况、家族痴呆史、家族高血压史、家族脑卒中史、家族糖尿病史、合并心脏病、合并高血压、合并高血脂、合并糖尿病、脑梗死位置和NIHSS评分对多发腔隙性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生的影响。结果450例患者中40例(8.89%)发生血管性认知障碍。年龄、婚姻状况、运动状况、家族痴呆史、家族脑卒中史、合并高血压、合并高血脂、脑梗死位置和NIHSS评分是多发腔隙性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婚姻状况、运动状况、家族痴呆史、家族脑卒中史、合并高血压、合并高血脂、脑梗死位置和NIHSS评分对多发腔隙性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发生有显著影响,应在临床实践中加以重视,以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隙性 血管性认知障碍 风险因素 回归分析
下载PDF
铜砭刮痧技术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效果分析
8
作者 梁姣 冯涛 《华夏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211-215,共5页
目的分析铜砭刮痧技术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113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铜砭刮痧技术辅助西医治疗。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脑血流动力学改善情... 目的分析铜砭刮痧技术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113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铜砭刮痧技术辅助西医治疗。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脑血流动力学改善情况、认知功能评分及认知障碍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个疗程后,观察组的NIHS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均高于对照组,血管阻力指数(RI)低于对照组(P<0.05);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认知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铜砭刮痧技术能有效改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脑血流动力学,对促进认知功能恢复并降低认知障碍发生风险均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隙性 铜砭刮痧技术 神经功能 血流动力学 认知障碍
下载PDF
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抑郁症状与睡眠-觉醒昼夜节律的关系
9
作者 曹凌云 张萍淑 +3 位作者 元小冬 钱洪春 段丽琴 袁建新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4期542-547,共6页
目的:探讨多发腔隙性脑梗死(MLI)患者抑郁症状与睡眠觉醒昼夜节律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某院住院治疗的MLI患者277例,根据DSM-5卒中后抑郁症状的诊断标准和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为MLI抑郁症状(PSD)组和MLI... 目的:探讨多发腔隙性脑梗死(MLI)患者抑郁症状与睡眠觉醒昼夜节律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某院住院治疗的MLI患者277例,根据DSM-5卒中后抑郁症状的诊断标准和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为MLI抑郁症状(PSD)组和MLI无抑郁症状(NPSD)组。应用智能睡眠监测系统监测睡眠参数,评估睡眠-觉醒昼夜节律日间稳定性(IS)和昼夜变异性(IV);应用昼夜节律类型(CTI)量表评估睡眠-觉醒昼夜调节能力。比较两组基本临床特征、睡眠参数、昼夜节律指标,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MLI患者抑郁症状与睡眠-觉醒昼夜节律的关系。结果:(1)PSD组年龄、NIHSS评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焦虑症状及梗死病灶位于额叶、颞叶、枕叶、丘脑、脑干的比例高于NPSD组(Z=-3.322,-2.897,χ^(2)=4.737,16.184,4.925,12.710,8.974,10.598,8.334;P<0.05);(2)PSD组IS、灵活性/刚性(CTI-FR)评分低于NPSD组,IV、困倦/活力(CTI-LV)评分高于NPSD组(Z=-3.255,-2.140,-2.489,-2.010,P<0.05);(3)PSD组夜间总睡眠时间(TST)、REM时间、REM%和夜间睡眠效率(SE)均低于NPSD组(Z=-3.511,t=-4.754,-3.768,Z=-4.904,P<0.05);PSD组入睡后清醒时间(WASO)、睡眠潜伏期(SL)及浅睡眠(LST)%高于NPSD组(Z=-2.817,-2.889,t=2.222,P<0.0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EM%(OR=0.910,95%CI=0.853~0.971)、夜间SE(OR=0.893,95%CI=0.821~0.972)、IS(OR=0.807,95%CI=0.662~0.984)、CTI-FR(OR=0.751,95%CI=0.588~0.958)、CTI-LV(OR=1.102,95%CI=1.012~1.200)与MLI患者抑郁症状独立相关(均P<0.05)。结论:睡眠-觉醒昼夜节律与MLI抑郁症状密切相关,REM%、夜间SE、IS、CTI-FR降低或CTI-LV增高,MLI患者发生抑郁症状的危险性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隙性 抑郁症状 睡眠 昼夜节律
下载PDF
ApoA1、CRP在肺癌合并腔隙性脑梗死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10
作者 叶晔 翟占强 徐磊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7期34-37,共4页
目的分析载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 A1,ApoA1)、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在肺癌合并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浙江省荣军医院住院治疗的90例肺癌患者,... 目的分析载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 A1,ApoA1)、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在肺癌合并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浙江省荣军医院住院治疗的90例肺癌患者,根据是否合并LI进行分组,将单纯肺癌患者纳入对照组(n=62),肺癌合并LI患者纳入观察组(n=28);选取同期本院体检中心60名健康体检者纳入健康组。比较三组受试者的血清Apo A1、CRP。比较观察组中不同认知功能障碍和神经功能缺损患者的血清Apo A1、CRP,分析血清Apo A1、CRP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Apo A1、CRP联合检测对肺癌合并LI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Apo A1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健康组,血清CRP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健康组(P<0.05);且重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血清Apo A1显著低于认知功能正常患者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清CRP高于认知功能正常患者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P<0.05)。重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的血清Apo A1显著低于轻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和中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血清CRP显著高于轻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和中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P<0.05)。Apo A1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P<0.05),CRP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P<0.05)。Apo A1联合CRP诊断肺癌合并LI的曲线下面积为0.785(95%CI:0.712~0.967),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89.28%、87.34%。结论肺癌合并LI患者的血清Apo A1、CRP异常表达与认知功能、神经功能受损程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ApoA1联合CRP检测可提高肺癌合并LI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A1 C反应蛋白 肺癌 隙性
下载PDF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与预后的关系
11
作者 李娜娜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4期291-295,共5页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与预后的关系。方法以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20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脑梗预后优劣分为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收集所有患者人口学资料、实验室指标...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与预后的关系。方法以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20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脑梗预后优劣分为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收集所有患者人口学资料、实验室指标、影像学检查资料,并根据血栓弹力图仪测量血小板抑制率,经随访1年记录患者新发血管事件及死亡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腔隙性脑梗死患者AR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20例患者中,预后不良34例,发生率为28.33%;两组在性别、合并基础疾病、吸烟、酗酒、血脂、血压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年龄、平均动脉压、抗血小板药物用药依从性、A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年龄、平均动脉压、抗血小板药物用药依从性、AR与预后明显相关(P<0.05)。结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AR发生的情况较为常见,年龄、平均动脉压、抗血小板药物用药依从性等因素共同影响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隙性 阿司匹林抵抗 预后
下载PDF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行CT和MRI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比较
12
作者 戴雅红 陈灵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2期206-208,共3页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行CT和MRI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比较。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7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选择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研究组选择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的...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行CT和MRI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比较。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7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选择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研究组选择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的诊断准确率及病灶检出数量更高(P<0.05);研究组的灵敏度、特异性以及图像质量评分更高(P<0.05);研究组的检查满意度更好(P<0.05)。结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行MRI检查的诊断效果更好,能够有效检出脑内病灶,其灵敏度及特异性以及图像质量评分更高,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隙性 CT MRI检查 临床诊断
下载PDF
CT和核磁共振应用于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效果观察
13
作者 吉学江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6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对比CT和核磁共振应用于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2月在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治疗的500例疑似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CT和核磁共振(MRI)检查,将CT检查结果作为对照组,MRI检查结果作为... 目的:探讨对比CT和核磁共振应用于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2月在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治疗的500例疑似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CT和核磁共振(MRI)检查,将CT检查结果作为对照组,MRI检查结果作为观察组,将临床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两组的各项检查指标、不同部位病灶检出率及病灶大小检查情况、诊断结果、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检查时间长于对照组,病灶直径小于对照组,检查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顶叶、额叶、丘脑、小脑、基底节、内囊、脑干等部位病灶检出率明显大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病灶≥5 mm的检出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阳性397例(真阳性394例,假阳性3例),阴性103例(真阴性95例,假阴性8例);对照组中,阳性341例(真阳性322例,假阳性19例),阴性159例(真阴性79例,假阴性80例);观察组对腔隙性脑梗死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RI对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效果更好,对不同部位病灶的检出率更高,对病灶大小的显示更为准确,有效提高了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利于临床更好地开展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隙性 CT 核磁共振 诊断效果
下载PDF
多模态康复模式在腔隙性脑梗死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14
作者 曹若兰 赵佳敏 任琰娜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4年第5期39-43,共5页
目的探究多模态康复模式在腔隙性脑梗死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本院2022年1—12月收治的110例腔隙性脑梗死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 目的探究多模态康复模式在腔隙性脑梗死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本院2022年1—12月收治的110例腔隙性脑梗死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多模态康复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功能评分、下肢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腔隙性脑梗死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应用多模态康复模式,可以促进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隙性 肢体功能障碍 生活质量 康复护理
下载PDF
倍他司汀联合磷酸川芎嗪治疗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
15
作者 张聪睿 谢奇玲 罗运香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569-571,共3页
目的:探究倍他司汀联合磷酸川芎嗪在治疗腔隙性脑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84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倍他司汀,观察组采用倍他司汀与磷酸川芎嗪联... 目的:探究倍他司汀联合磷酸川芎嗪在治疗腔隙性脑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84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倍他司汀,观察组采用倍他司汀与磷酸川芎嗪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炎性介质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48%)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倍他司汀联合磷酸川芎嗪治疗可改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血清炎性介质水平,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隙性 倍他司汀 磷酸川芎嗪 临床疗效 神经功能
下载PDF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运用MR和CT检查的效果分析
16
作者 吕英强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期130-132,共3页
目的:分析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应用MR和CT检查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山东颐养健康集团淄博医院就诊的10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分别进行CT、MR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观察不... 目的:分析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应用MR和CT检查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山东颐养健康集团淄博医院就诊的10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分别进行CT、MR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观察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效能,对比病灶检出情况。结果:MR检查准确率95.00%高于CT检查的83.00%,漏诊率3.00%低于CT检查的1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式的误诊率差异不显著(P> 0.05)。MR检查在额叶、丘脑、小脑三个部位的病灶检出率40.03%、7.04%、8.94%高于CT检查的22.98%、1.86%、2.48%,内囊部位病灶检出率8.06%低于CT检查的2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检查直径≤5 mm病灶检出率均高于CT检查,直径6~10 mm、11~15 mm、≥16 mm病灶检出率均低于CT检查(P<0.05)。结论:MR检查对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效能高于CT检查,可促进病灶检出率的提高,能够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加全面、细致的影像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隙性 MR CT 诊断
下载PDF
活血化瘀通络法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17
作者 林俊川 陈育如 陈诗源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期108-111,共4页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通络法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接诊的60例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阿司匹林联合甲钴胺药物治疗,30...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通络法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接诊的60例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阿司匹林联合甲钴胺药物治疗,30例)、观察组(活血化瘀通络法治疗,30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表现。结果:施治前两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施治后观察组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施治前两组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施治后观察组MMSE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施治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5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施治前两组TCM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施治后观察组TCM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中医活血化瘀通络法治疗腔隙性脑梗死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通络法 隙性 治疗效果 中医治疗 不良反应 神经功能缺损
下载PDF
探讨CT与核磁共振在腔隙性脑梗死中的诊断意义
18
作者 杨传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190-193,共4页
探讨在腔隙性脑梗死诊断中,CT与核磁共振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7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分别应用讨CT与核磁共振诊断,结果分别为对照组,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病灶诊断准确率,检查时间以及检查费用,均高于对照组(P... 探讨在腔隙性脑梗死诊断中,CT与核磁共振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7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分别应用讨CT与核磁共振诊断,结果分别为对照组,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病灶诊断准确率,检查时间以及检查费用,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腔隙性脑梗死诊断中,CT与核磁共振,两者在应用中,都具有自身优势,这就需要医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诊断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核磁共振 隙性 诊断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与CT检查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对比
19
作者 高航 徐佳慧 王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41-44,共4页
评估磁共振成像与CT检查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本次对于我院接受影像学检查的腔隙性脑梗死进行分析,总计有患者76例,其病灶数232个,均已明确诊断。按照操作程序,完成磁共振成像和CT检查,获取清晰图像,记录病灶检出部位... 评估磁共振成像与CT检查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本次对于我院接受影像学检查的腔隙性脑梗死进行分析,总计有患者76例,其病灶数232个,均已明确诊断。按照操作程序,完成磁共振成像和CT检查,获取清晰图像,记录病灶检出部位和直径。比较两种方式(磁共振成像和CT检查)下不同病程腔隙性脑梗死的检出率,同时分析两种方式对病灶部位和直径的检出率。结果 两种方式对腔隙性脑梗死的总检出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磁共振成像对于<24 h和24~72 h的检出率高于CT检查,有统计意义(P<0.05)。两种方式对于>72 h的检出率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磁共振成像对于内囊、基底节、额叶的病灶检出率高于CT检查,有统计意义(P<0.05)。两种方式对于顶叶、丘脑、小脑、脑干的病灶检出率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磁共振成像对于≤5 mm、5~10 mm的病灶检出率高于CT检查,有统计意义(P<0.05)。两种方式对于>10 mm的病灶检出率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磁共振成像对于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优于CT检查,主要体现在发现微小病灶,尤其对于内囊、基底节、额叶等部位和早期梗死,其诊断价值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CT检查 隙性 诊断价值
下载PDF
16排螺旋CT在腔隙性脑梗死检查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20
作者 吴高仁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5期162-164,共3页
目的:分析16排螺旋CT在腔隙性脑梗死检查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莲都区人民医院放射科接收的疑似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15例为研究对象,均行常规CT和16排螺旋CT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 目的:分析16排螺旋CT在腔隙性脑梗死检查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莲都区人民医院放射科接收的疑似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15例为研究对象,均行常规CT和16排螺旋CT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常规CT和16排螺旋CT的诊断结果、诊断效能、病灶检出率。结果:数字减影血管诊断结果显示,115例患者中,86例确诊为腔隙性脑梗死;常规CT检查显示,92例诊断为腔隙性脑梗死;16排螺旋CT检查显示,87例诊断为腔隙性脑梗死。16排螺旋CT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高于常规CT扫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6排螺旋CT病灶检出率高于常规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16排螺旋CT在腔隙性脑梗死检查诊断中的效果较好,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病灶检出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隙性 16排螺旋CT 常规C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