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膜炎脓毒金黄杆菌感染1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徐亚林 李澄 +1 位作者 张梦涵 杨群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24期3527-3528,共2页
1临床资料 患者,男,36岁,因脑外伤收入本院脑外科行手术治疗后,间断性发热,最高38.5℃,痰量增多,色黄,双肺可闻及少量湿罗音。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结果显示:白细胞17.6×10^9/L,中性粒细胞92.3%,胸部X线片表现为双肺纹理稍粗,欠清晰... 1临床资料 患者,男,36岁,因脑外伤收入本院脑外科行手术治疗后,间断性发热,最高38.5℃,痰量增多,色黄,双肺可闻及少量湿罗音。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结果显示:白细胞17.6×10^9/L,中性粒细胞92.3%,胸部X线片表现为双肺纹理稍粗,欠清晰,双下肺见淡薄样密度增高影,边界欠清,心影形态大小未见明显异常,两膈面光整,双侧肋膈角锐利,考虑肺部感染性病变的可能性大,故而取气管切开处分泌物申请微生物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脓毒金黄杆菌 医院感染 耐药性
下载PDF
蛙脑膜炎败血金黄杆菌分离株的药敏试验
2
作者 曾彦钦 林秋娟 +3 位作者 潘平 陈震 林福忠 蔡鹤鸣 《福建畜牧兽医》 2020年第2期12-14,共3页
从建阳某养蛙场的歪头患蛙分离出6株致病菌,经系列细菌生化试验,鉴定为蛙脑膜炎败血金黄杆菌,分别对其进行21种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红霉素、阿奇霉素为相对高效药物;中效药物从高到低依次为氟苯尼考、强力霉素、万古霉素、壮观... 从建阳某养蛙场的歪头患蛙分离出6株致病菌,经系列细菌生化试验,鉴定为蛙脑膜炎败血金黄杆菌,分别对其进行21种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红霉素、阿奇霉素为相对高效药物;中效药物从高到低依次为氟苯尼考、强力霉素、万古霉素、壮观霉素、头孢派酮;低效药物有蒽诺沙星和阿米卡星;无效药物有庆大霉素、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头孢噻吩、阿莫西林、氨卞西林、多粘菌素、复方新诺明、四环素、杆菌肽、链霉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败血金黄杆菌 抗生素敏感性试验 相对高效药物
下载PDF
棘胸蛙歪头病病原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被引量:25
3
作者 李明 宋婷婷 +4 位作者 郑荣泉 郑善坚 胡文芳 骆艺元 严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期64-66,98,共4页
[目的]分离并鉴定棘胸蛙歪头病病原。[方法]从患歪头病棘胸蛙(Quasipaa spinosa)体内分离到致病菌,分别采用4种不同方式进行人工感染试验,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16S r DNA测序等方法进行鉴定,并采用抑菌圈研究该菌株对12种抗生... [目的]分离并鉴定棘胸蛙歪头病病原。[方法]从患歪头病棘胸蛙(Quasipaa spinosa)体内分离到致病菌,分别采用4种不同方式进行人工感染试验,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16S r DNA测序等方法进行鉴定,并采用抑菌圈研究该菌株对12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除口服方式外,肌肉注射、皮肤损伤浸泡、皮肤不损伤浸泡感染途径均能使棘胸蛙发病并导致死亡,且对蛙有较强的致病性。通过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 DNA测序等方法鉴定致病菌为脑膜炎败血金黄杆菌(Chryseobacterium meningosepticum)。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致病菌对万古霉素、头孢哌酮、庆大霉素和红霉素高度敏感,而对吡哌酸、链霉素、四环素、诺氟沙星、青霉素、新霉素、林可霉素、先锋霉素不敏感。[结论]棘胸蛙歪头病病原为脑膜炎败血金黄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胸蛙 脑膜炎败血金黄杆菌 16S r DNA 药敏试验
下载PDF
2种耐药表型4种非发酵菌质粒介导的5种喹诺酮类耐药相关基因的检测 被引量:1
4
作者 明德松 陈清清 陈晓婷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64-467,共4页
目的检测2种耐药表型(多耐和泛耐)的4种非发酵病原菌,,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Sm)和脑膜炎金黄杆菌(Chryseobacterium m... 目的检测2种耐药表型(多耐和泛耐)的4种非发酵病原菌,,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Sm)和脑膜炎金黄杆菌(Chryseobacterium meningosepticum,Cm)质粒介导的5种喹诺酮类耐药相关基因,为临床合理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应用Phoenix NMIC/ID-109鉴定/药敏板和API 20NE鉴定条/PSE5.0药敏条对19株临床分离菌(6株Ab(多耐药2株、泛耐药4株)、6株Pa(多耐药、泛耐药各3株)、4株Sm(多耐药、泛耐药各2株)和3株脑膜炎金黄杆菌(2株多耐药、1株泛耐药))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用PCR法检测其喹诺酮类耐药质粒介导的5种喹诺酮类相关基因,即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相关基因A(quinolone resistance A,qnrA)、氨基糖苷类乙酰转移酶基因acc(6')-Ib的环丙沙星耐药变异体基因(aminoglycoside acetyltransferase ciprofloxacin resistance variant,acc(6')-Ib-cr)及3种整合子基因(intI1、2、3),扩增产物经1%琼脂糖电泳分析并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本组19株菌中携带acc(6')-Ib-cr 8株,6株为泛耐药(Ab 3株,Pa 2株,Sm 1株),泛耐菌携带率60.0%(6/10);2株多耐菌(Ab、Pa各1株),多耐菌携带率22.0%(2/9)。泛耐菌携带率与多耐菌携带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株检出Ⅰ类整合子,其中6株泛耐药(Ab3株,Pa2株,Sm1株),携带率60.0%(6/10);5株多耐药菌(Pa3株,Ab、Cm各1株),携带率55.6%(5/9),泛耐菌携带率与多耐菌携带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株同时检出acc(6')-Ib-cr和intI1,qnrA和intI2、intI3均阴性。结论本组临床分离菌喹诺酮类药物耐药与acc(6')-Ib-cr和intI1有关,与qnrA,intI 2and intI 3无关。acc(6')-Ib-cr携带率泛耐菌高于多耐菌,而intI1携带率无显著差异;2种基因在Ab和Pa的检出率较高且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类 鲍曼不动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脑膜炎金黄杆菌 质粒 整合子 acc(6')-Ib-cr qnr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