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血康颗粒的药理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彭旦明 赵诗云 +1 位作者 徐洪水 刘明元 《中成药》 CAS CSCD 1999年第8期420-422,共3页
脑血康由中药水蛭经提取而成,研究表明:对体外血栓和动静脉旁路循环实验性血栓的形成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浆的粘度和血小板,对胆固醇无明显影响;显著缩短血浆溶解时间及优球蛋白溶解时间,能减轻大鼠结扎双侧颈总... 脑血康由中药水蛭经提取而成,研究表明:对体外血栓和动静脉旁路循环实验性血栓的形成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浆的粘度和血小板,对胆固醇无明显影响;显著缩短血浆溶解时间及优球蛋白溶解时间,能减轻大鼠结扎双侧颈总动脉不完全性脑缺血的脑血管通透性,并能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康颗粒 小板数 液粘度 中药 大鼠
下载PDF
脑血康颗粒对脑出血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蒋辉 姜亚军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4年第31期3428-3431,共4页
目的探讨含脑血康颗粒的培养基对脑出血患者外周血中提取的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的数量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脑出血患者外周血的EPCs,加入含脑血康颗粒的相应培养基中,并根据培养基中脑血康颗粒浓度0,10,50,100 m... 目的探讨含脑血康颗粒的培养基对脑出血患者外周血中提取的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的数量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脑出血患者外周血的EPCs,加入含脑血康颗粒的相应培养基中,并根据培养基中脑血康颗粒浓度0,10,50,100 mg/mL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检测培养基孵育7 d后EPCs的数量及细胞功能。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脑出血组的外周血EPCs数目及黏附、迁移、增殖及体外血管形成能力均明显降低(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脑血康各组外周血的EPCs增殖能力及黏附、迁移及体外血管形成能力均明显提高(P均<0.05)。结论脑血康颗粒能明显增加脑出血患者外周血EPCs的数量,并且改善其功能,增强EPCs的增殖、分化、黏附和迁移能力,能够更快形成血管样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康颗粒 内皮祖细胞 细胞功能
下载PDF
脑血康颗粒对非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3
作者 蒋辉 李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0年第19期2057-2061,共5页
目的探讨脑血康颗粒对非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18年3月在江苏省中医院接受治疗且符合要求的非急性期脑梗死合并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脑血... 目的探讨脑血康颗粒对非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18年3月在江苏省中医院接受治疗且符合要求的非急性期脑梗死合并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脑血康组50例。对照组在抗血小板和降脂药物等基础治疗同时给予安慰剂20 g口服,脑血康组在基础治疗以外给予脑血康颗粒20 g口服,均每日2次,疗程均为12个月。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的方法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等级并记录造影剂增强持续时间,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2组治疗前的Ⅱ/Ⅲ级斑块患者例数、造影剂增强持续时间及血清TC、LDL-C、hs-CRP、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12个月后Ⅱ/Ⅲ级斑块患者例数均明显减少,造影剂增强持续时间明显缩短,血清TC、LDL-C、hs-CRP、IL-6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脑血康组的Ⅱ/Ⅲ级斑块患者例数更少,造影剂增强持续时间更短,血清TC、LDL-C、hs-CRP、IL-6水平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脑血康颗粒可以减少非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内新生血管的数量,改善斑块稳定性,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脂及炎症因子hs-CRP、IL-6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康颗粒 颈动脉不稳定斑块 超声管造影 超敏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柱前衍生HPLC法测定脑血康颗粒中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含量
4
作者 郑盈莹 万林春 +1 位作者 王栋 许妍 《江西中医药》 2011年第3期69-70,共2页
目的:建立脑血康颗粒中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异硫氰酸苯酯柱前衍生,采用RP-HPLC法测定脑血康颗粒中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含量,色谱柱:D iamou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乙腈及0.1 mol/L的乙酸钠溶液分... 目的:建立脑血康颗粒中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异硫氰酸苯酯柱前衍生,采用RP-HPLC法测定脑血康颗粒中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含量,色谱柱:D iamou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乙腈及0.1 mol/L的乙酸钠溶液分别为流动相A、B,流速:1.0 mL/分,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梯度洗脱。结果:亮氨酸、异亮氨酸的线性范围和相关系数分别为:0.087 52-2.188 0μg(r=0.999 9)、0.080 72-2.018 0μg(r=0.999 9);回收率(n=9)分别为100.5%(RSD=1.8%),100.3%(RSD=2.4%)。结论:该方法结果准确,灵敏度高,干扰小,重现性好,能有效控制脑血康颗粒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康颗粒 亮氨酸 异亮氨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柱前衍生化
下载PDF
脑血康颗粒治疗脑血栓60例
5
作者 马志强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3年第4期26-26,共1页
2002年1月~2002年11月,我们对收治的脑血栓患者在恢复期采用贵溪制药厂生产的脑血康颗粒治疗,收到显著疗效.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 脑血康颗粒 疗效观察 治疗
下载PDF
活血康脑颗粒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6
作者 万嘉洋 万海同 +3 位作者 何昱 虞立 杨洁红 周惠芬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236-2242,共7页
目的探究活血康脑颗粒(黄芪、巴戟天、葛根等)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活血康脑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测试神经功能评分,TTC染色计算脑梗... 目的探究活血康脑颗粒(黄芪、巴戟天、葛根等)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活血康脑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测试神经功能评分,TTC染色计算脑梗死体积,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6-酮-前列腺素(6-keto-PGFlα)、血栓素B2(TXB2)、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水平。为了观察活血康脑颗粒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分析凝血时间,ELISA法测定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抑制物(PAI)活性,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活血康脑颗粒能显著减少脑梗死体积,改善神经功能,降低MDA含有量,增加SOD活性;升高6-keto-PGF1α水平,降低TXB2含有量;减少IL-1β和TNF-α表达;抑制MMP-9、ICAM-1表达;延长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升高t-PA活性,抑制PAI活性;降低全血黏度,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活血康脑颗粒每个剂量组的量效呈正相关。结论活血康脑颗粒可保护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抗自由基损伤、抗血栓、抗脑血管痉挛、改善脑血管通透性、抗炎、抗凝血、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 再灌注损伤 抗自由基 抗炎 抗凝 液流变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