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髓腔电针治疗脑血管病性膀胱功能障碍54例报告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天霞 牛青萍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2年第1期76-76,共1页
关键词 脑血管属性膀胱功能障碍 脊髓腔 电针治疗
下载PDF
艾灸联合间歇性导尿在脑血管病伴膀胱功能障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宁宁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11期155-157,共3页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间歇性导尿在脑血管病伴膀胱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6例脑血管病伴膀胱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间歇性导尿技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艾灸治疗,7 d为1个疗程,...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间歇性导尿在脑血管病伴膀胱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6例脑血管病伴膀胱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间歇性导尿技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艾灸治疗,7 d为1个疗程,2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尿动力学指标、排尿量及排尿次数。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35%,高于对照组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最大膀胱测压容积、膀胱残余尿量均较治疗前减少,最大尿流速率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最大膀胱测压容积、膀胱残余尿量均少于对照组,最大尿流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单次排尿量、单次最大尿量均较治疗前增加,单日排尿次数均较治疗前减少;观察组单次排尿量、单次最大尿量均多于对照组,单日排尿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联合间歇性导尿在脑血管病伴膀胱功能障碍中应用效果较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及尿动力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 膀胱功能障碍 艾灸 间歇性导尿 尿动力学 排尿量 排尿次数
下载PDF
膀胱功能障碍治疗仪在脑血管病膀胱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3
作者 熊光 《医疗装备》 2016年第14期119-120,共2页
目的探究膀胱神经和肌肉电刺激仪治疗在脑血管病膀胱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4月接受治疗的50例脑血管病膀胱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试验组患者采用膀胱神经和肌肉电刺激仪治疗... 目的探究膀胱神经和肌肉电刺激仪治疗在脑血管病膀胱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4月接受治疗的50例脑血管病膀胱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试验组患者采用膀胱神经和肌肉电刺激仪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托特罗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膀胱功能改善情况,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总有效(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住院时间为(35.50±3.00)d,多于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16.50±2.0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血管病膀胱功能障碍患者,应采用膀胱神经和肌肉电刺激仪治疗,能够尽早改善患者的膀胱功能,减少患者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神经 肌肉电刺激仪 脑血管 膀胱功能障碍 应用效果
下载PDF
脑血管病患者膀胱功能障碍的护理进展
4
作者 农彩琼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4期184-185,共2页
脑部血管发生意外后由于支配机体各部位功能的神经受损,患者往往容易出现多种后遗症(如偏瘫、膀胱功能障碍等)。膀胱功能障碍中尿失禁患者一般存在强烈尿意,其具有抑制排尿的意识,但无法有效控制尿液漏出。排尿中枢损伤导致脑血管病患... 脑部血管发生意外后由于支配机体各部位功能的神经受损,患者往往容易出现多种后遗症(如偏瘫、膀胱功能障碍等)。膀胱功能障碍中尿失禁患者一般存在强烈尿意,其具有抑制排尿的意识,但无法有效控制尿液漏出。排尿中枢损伤导致脑血管病患者的正常排尿功能基本丧失,此时膀胱处于一种张力性的状态,患者自主神经受抑制后尿肌无法正常收缩,从而导致排尿反射消失,进而引发尿潴留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 膀胱功能障碍 护理措施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浅析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及康复方案
5
作者 李然 《拳击与格斗》 2018年第1X期113-113,共1页
神经源性膀胱是指控制排尿功能的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受到损害而引起的膀胱尿道功能障碍.尿不畅或尿潴留是其最常见的症状.神经源性膀胱中,逼尿肌反射消失或减弱,伴有或不伴有出口梗阻,患者因残余尿的存在,膀胱内压增高而伴有频繁尿... 神经源性膀胱是指控制排尿功能的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受到损害而引起的膀胱尿道功能障碍.尿不畅或尿潴留是其最常见的症状.神经源性膀胱中,逼尿肌反射消失或减弱,伴有或不伴有出口梗阻,患者因残余尿的存在,膀胱内压增高而伴有频繁尿感,严重困扰着病人[1].神经系统病变的不同部位与水平,以及病变的不同时期均会表现出不同的下尿路病理生理变化.人的高级排尿中枢位于大脑皮质,丘脑、基底核、边缘系统、下丘脑和脑干网状结构参与调节排尿调控过程,而协调排尿反射的中枢位于脑桥.脑桥水平以下的神经通路受损,可能会出现逼尿肌过度活动、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等改变,对上尿路损害较大.而脑桥水平以上的神经通路受损(如脑血管意外等),尽管下尿路神经反射通路完整,但大脑皮质无法感知膀胱充盈,膀胱过度活动,不能随意控制排尿,往往出现尿失禁症状.逼尿肌括约肌协同性通常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性膀胱 膀胱功能障碍 逼尿肌 排尿 神经通路 大脑皮质 中枢神经系统 下尿路 损害 神经系统病变 上尿路 脑桥 脑干网状结构 括约肌 膀胱过度活动 脑血管意外 周围神经 症状 协同 受损
下载PDF
电针治疗卒中后无抑制性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观察50例 被引量:8
6
作者 李晓宁 姚素媛 安平 《黑龙江医学》 2006年第10期797-798,共2页
关键词 卒中后无抑制性神经源性膀胱 电针治疗 临床观察 脑血管意外 急迫性尿失禁 功能障碍 临床症状 主要表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