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温灌注明胶墨汁制作动物脑血管模型的方法 被引量:8
1
作者 李朗 孙俊 +1 位作者 李明 叶铮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4-224,共1页
关键词 加温灌注 明胶墨汁 动物 脑血管模型
下载PDF
3D打印硅胶脑血管模型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林之琪 陈圣攀 +3 位作者 洪韬 宁波 钱爱翠 张鹏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21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评价3D打印硅胶血管模型及辅助训练系统在神经介入技能培训过程中的使用价值。方法采集就诊于神经外科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DSA数据,使用高弹性透明硅胶为成型材料,应用3D打印工艺进行颅内动脉瘤模型打印。由6位专家分别对该模型的易... 目的评价3D打印硅胶血管模型及辅助训练系统在神经介入技能培训过程中的使用价值。方法采集就诊于神经外科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DSA数据,使用高弹性透明硅胶为成型材料,应用3D打印工艺进行颅内动脉瘤模型打印。由6位专家分别对该模型的易用性、实用性、真实性等方面进行评估。结果专家给予3D打印硅胶血管模型比较好的评价,综合评分(4.61±0.49)分,在易用性、实用性或是真实性方面的评分均大于4分。结论3D打印硅胶脑血管模型在易用性、实用性、真实性方面获得了专家认可,未来有望成为神经介入培训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硅胶脑血管模型 神经介入培训 颅内动脉瘤 模拟医学
原文传递
ADVANCE心脑血管风险模型应用于上海市2型糖尿病患者的价值和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孟祥英 周勇 +7 位作者 汤玮 宋艳 刘浩琪 倪奇 夏晓玲 陆燕蓉 史小燕 石勇铨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26-230,共5页
目的应用糖尿病和心血管病行动:培哚普利吲达帕胺(百普乐)与格列齐特(达美康)评价(actionindiabetesandvasculardisease:preteraxanddiamicron—mrcontrolledevaluation,ADVANCE)心脑血管风险模型评价上海市2型糖尿病患者心脑... 目的应用糖尿病和心血管病行动:培哚普利吲达帕胺(百普乐)与格列齐特(达美康)评价(actionindiabetesandvasculardisease:preteraxanddiamicron—mrcontrolledevaluation,ADVANCE)心脑血管风险模型评价上海市2型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患病风险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长桥社区420例2型糖尿病患者,评估终点事件为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脑卒中或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心脑血管实际发生风险,应用ADVANCE心脑血管风险模型预测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一致性指数评价该模型预测患者在研究期间出现终点事件的能力,Hosmer-Lemeshowz。(HLx2)检验验证模型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的拟合优度。结果中位随访期为3.8年,51例患者发生了终点心脑血管事件,实际发病风险为13.6%,ADVANCE风险模型预测该人群终点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为2.2%,拟合优度HLx2=12.517(P=0.186),一致性指数为0.753(95%CI为0.682~0.824)。结论ADVANCE心脑血管风险模型可能不适用于上海市2型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预测,需要重新校正该模型的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ADVANCE 脑血管风险模型
下载PDF
3D打印颅脑及血管模型在留学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胡阳春 陈为为 +2 位作者 李超 蒿玉兴 代兴亮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3D打印颅脑及血管模型在国际留学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分别接受3D打印仿真颅脑及血管模型教学模式和传统神经外科临床教学模式,对其效果进行分析。结果:3D打印颅脑及血管三维立体模型教学对比... 目的:探讨3D打印颅脑及血管模型在国际留学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分别接受3D打印仿真颅脑及血管模型教学模式和传统神经外科临床教学模式,对其效果进行分析。结果:3D打印颅脑及血管三维立体模型教学对比传统神经外科教学模式,前者能使国际留学生更易理解且明显缩短了记忆时间,加深了印象,提升了整体教学效果。结论:3D打印颅脑及血管模型在留学生的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具有立体感强且可视化的特点,教学效果良好,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可作为留学生临床教学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颅脑及脑血管模型 神经外科 临床教学
下载PDF
解除脑血管痉挛新疗法
5
作者 衣晓峰 《医学信息》 1997年第1期3-3,共1页
解除脑血管痉挛新疗法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学院神经外科林志国主治医师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首次建立了犬症状性脑血管痉挛模型,筛选出行之有效的血液动力学治疗新法;在此基础上,临床治疗16例脑血管痉挛患者,有效率高达94... 解除脑血管痉挛新疗法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学院神经外科林志国主治医师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首次建立了犬症状性脑血管痉挛模型,筛选出行之有效的血液动力学治疗新法;在此基础上,临床治疗16例脑血管痉挛患者,有效率高达94%。不久前,著名神经外科专家王忠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痉挛 新疗法 血液动力学 脑血管痉挛模型 神经外科 再出血 显微外科 多巴酚丁胺 胞二磷胆碱 蛛网膜下腔
下载PDF
脑血管发育与相关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马骏驰 闵晓黎 +1 位作者 吴媚 张晶晶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9-382,共14页
脑血管网络拥有独特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和稳态维持机制,有序并高效地维持着大脑正常发育和运转.脑血管网络的形成受到多种分子的调控,如VEGF,NRP-1,TGF-β等.脑血管发育异常或受损将导致多种脑血管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病变,如脑动静脉畸... 脑血管网络拥有独特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和稳态维持机制,有序并高效地维持着大脑正常发育和运转.脑血管网络的形成受到多种分子的调控,如VEGF,NRP-1,TGF-β等.脑血管发育异常或受损将导致多种脑血管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病变,如脑动静脉畸形、阿尔茨海默症.尽管多年来大家对各类脑血管疾病的了解日渐完善,但仍有很多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被完全揭示,因此亟待开发针对这些疾病的更加安全高效的治疗策略.此外,目前聚焦脑血管发育与疾病研究的多种动物模型已成为探索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特点的重要工具.本文主要综述脑血管发育及其分子调控机制、脑血管疾病以及脑血管疾病研究模型的最新进展,为涉及脑血管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发育 分子调控 脑动静脉畸形 阿尔茨海默症 脑血管疾病模型
原文传递
Effect of coronary artery revascularization on in-hospital outcomes and long-term prognoses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with prior ischemic stroke
7
作者 Bo-Yu LI Xiao-Ming LI +3 位作者 Yan ZHANG Zhan-Yun WEI Jing LI Qi HUA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45-151,共7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whether coronary artery revascularization therapies (CART), includ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and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CABG), can improve the in-hospital and...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whether coronary artery revascularization therapies (CART), includ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and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CABG), can improve the in-hospital and long-term outcomes f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patients with prior ischemic stroke (IS). Methods A total of 387 AMI patients with prior IS were enrolled consecutively from January 15, 2005 to December 24, 2011 in this cohort study. All patients were categorized into the CART group (n = 204) or the conservative medications (CM) group (n = 183). In-hospital cardiocerebral events and long-term mortality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an average follow-up of 36 months were recorded by Kaplan-Meier survival curves and compared by Logistic regression and the Cox regression model. Results The CART patients were younger (66.5 ± 9.7 years vs. 71.7 ± 9.7 years, P 〈 0.01), had less non-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11.8% vs. 20.8%, P = 0.016) and more multiple-vascular coronary lesions (50% vs. 69.4%, P = 0.031). The hospitalization incidence of cardiocerebral events in the CART group was 9.3% while 26.2% in the CM group (P 〈 0.01). CART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risk of in-hospital cardiocerebral events by 65% [adjusted odds ratio (OR) = 0.35, 95% CI: 0.13-0.92]. By the end of follow-up, 57 cases (41.6%) died in CM group (n = 137) and 24 cases (12.2%) died in CART group (n = 197). Cox regression indicated that CART decreased the long-term mortality by 72% [adjusted hazard ratio (HR) = 0.28, 95% CI: 0.064).46], while categorical analysis indicated no s{gnificant dif- ference between PCI and CABG. Conclusions CART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improving the in-hospital and long-term prognoses for AMI patients with prior 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nservative medications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Coronary artery revascularization Ischemic stroke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