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型半胱氨酸与脑血管神经疾病的发病机理与防治 被引量:3
1
作者 方兴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057-1058,共2页
关键词 脑血管神经疾病 同型半胱氨酸
原文传递
568例脑血管病患者卒中后医院感染回顾性分析
2
作者 刘素云 李学军 《临床荟萃》 CAS 2010年第13期1157-1158,共2页
关键词 脑血管基底神经疾病 交叉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急性脑血管病应激状态的临床特点
3
作者 魏国茜 曹宏春 《临床荟萃》 CAS 2012年第16期1433-1434,共2页
急性脑血管病(ACVD)发病急性期患者可出现某些应激反应,这些应激反应统称为应激状态,它会使临床表现复杂化,在处理上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并可能影响到患者的预后。为了探讨ACVD应激状态的临床特点,我们对我院收治的ACVD98例患者进... 急性脑血管病(ACVD)发病急性期患者可出现某些应激反应,这些应激反应统称为应激状态,它会使临床表现复杂化,在处理上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并可能影响到患者的预后。为了探讨ACVD应激状态的临床特点,我们对我院收治的ACVD98例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出现应激反应55例(56.1%)。现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基底神经疾病 应激 体征和症状
下载PDF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神经系统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李新明 李辉华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90-392,共3页
由于对脑卒中后神经功能损伤、血管性痴呆、肌萎缩侧索硬化等疾病尚缺乏确实有效的治疗措施,因此预防已知的脑血管疾病、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肌萎缩侧索硬化(c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的危险因素显得尤... 由于对脑卒中后神经功能损伤、血管性痴呆、肌萎缩侧索硬化等疾病尚缺乏确实有效的治疗措施,因此预防已知的脑血管疾病、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肌萎缩侧索硬化(c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的危险因素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酸 脑血管基底神经疾病 痴呆 血管 肌萎缩侧索硬化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供血单发皮质下小梗死与脑小血管病总负荷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王丽娟 刘欣 +3 位作者 马丽芳 刘荧 吕娜 王红霞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48-351,共4页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供血单发皮质下小梗死与脑小血管病(CSVD)总负荷的研究。方法选择大脑中动脉供血单发皮质下小梗死患者150例,根据梗死部位是否累及基底核最低层面分为近端梗死组67例,远端梗死组83例。收集2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供血单发皮质下小梗死与脑小血管病(CSVD)总负荷的研究。方法选择大脑中动脉供血单发皮质下小梗死患者150例,根据梗死部位是否累及基底核最低层面分为近端梗死组67例,远端梗死组83例。收集2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TG、TC、LDL-C、血红蛋白、既往病史(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吸烟、饮酒、颅内外大动脉狭窄比例。头颅MRI评估CSVD总负荷,包括脑白质高信号(WMH)、血管周围间隙、脑微出血、腔隙性脑梗死,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远端梗死组年龄明显高于近端梗死组[(74.4±8.0)岁vs(70.2±8.0)岁,P=0.002],TC、LDL-C、血红蛋白、吸烟、饮酒、颅内外动脉狭窄比例明显低于近端梗死组[(3.6±0.9)mmol/L vs(4.1±0.3)mmol/L,P=0.005;(2.3±0.7)mmol/L vs(2.6±0.9)mmol/L,P=0.032;(128.6±16.9)g/L vs(136.8±12.9)g/L,P=0.001;26.5%vs 55.2%,P=0.001;25.3%vs 46.3%,P=0.007;36.1%vs 53.7%,P=0.031]。远端梗死组中重度血管周围间隙、脑微出血、脑室周围WMH评分、深部白质WMH评分、WMH总分明显高于近端梗死组(P<0.05,P<0.01)。2组CSVD总负荷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SVD总负担(OR=1.756,95%CI:1.128~2.734,P=0.013)、颅内外动脉狭窄(OR=0.376,95%CI:0.178~0.794,P=0.010)与远端梗死独立相关。结论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远端梗死CSVD总负荷高于近端梗死,发病机制多与CSVD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死 大脑中动脉 大脑小血管疾病 脑血管基底神经疾病 磁共振成像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中药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谭亚芳 关思奇 +2 位作者 张文杰 杨慧 李绪领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641-644,共4页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患病率正逐年上升。目前,国内外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药物尚缺少大样本的循证医学证据,与西药相比,中药具有多组分、多靶点的特点。本文就中药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患病率正逐年上升。目前,国内外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药物尚缺少大样本的循证医学证据,与西药相比,中药具有多组分、多靶点的特点。本文就中药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疾病 脑血管基底神经疾病 认知障碍
下载PDF
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门诊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7
作者 樊振梅 郜风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7期70-71,共2页
本文针对神经内科门诊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护理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根据课题内容纳入符合要求的八十四例神经内科门诊脑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根据患者临床护理方案对其进行了分组,其中四十二... 本文针对神经内科门诊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护理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根据课题内容纳入符合要求的八十四例神经内科门诊脑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根据患者临床护理方案对其进行了分组,其中四十二例患者为对照组,该组患者应该了常规护理方案,四十二例患者为观察组,该组患者应用了优质护理方案,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临床护理认可度进行了评估。结果:对患者临床护理认可度进行了分析,其中对照组患者有二十七例患者对临床护理认可,有八例患者对临床护理较为认可,有七例患者对临床护理不认可,护理认可度占比为83.33%,观察组患者有三十四例患者对临床护理认可,有七例患者对临床护理较为认可,有一例患者对临床护理不认可,护理认可度占比为97.62%,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护理认可度较高,数据结果差异有对比意义(P<0.05);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进行了评估,其中对照组患者有二十五例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基本改善,九例患者有所改善,八例患者未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率占比为80.95%,观察组患者有三十二例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基本改善,八例患者有所改善,二例患者未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率占比为95.24%,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效果更为显著,数据结果差异有对比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门诊中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更能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神经内科门诊脑血管疾病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床旁经颅多普勒超声在神经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监测及应用研究
8
作者 黄樱菲 林春燕 谢飞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30-34,共5页
评价床旁经颅多普勒联合监测脑卒中危重病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就诊于我院并诊断为脑血管病的40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名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者均采用颈动脉超声联合床旁经颅多普勒监测,对... 评价床旁经颅多普勒联合监测脑卒中危重病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就诊于我院并诊断为脑血管病的40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名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者均采用颈动脉超声联合床旁经颅多普勒监测,对床旁经颅多普勒监测结果和颈动脉超声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动脉内膜增厚比例、斑块形成比例、轻度、中度和重度狭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它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平均流速都比对照组低,但是血流搏动指数却比对照组高,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0.05)。结论 床旁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监测神经重症脑血管病,能够了解颈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特征,以明确病人是否存在颈动脉狭窄、内膜增厚、斑块形成等病变,实现对病人的精准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旁经颅多普勒超声 神经重症脑血管疾病 颈动脉超声 监测价值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疾病引起顽固性呃逆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韩艳丽 杨兰 周大伟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7年第16期2510-2512,共3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综合治疗脑血管疾病引起顽固性呃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脑血管疾病引起顽固性呃逆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8例采用单纯的西药治疗;观察组46例采取中西医综合治疗;观察治疗后临床... 目的探讨中西医综合治疗脑血管疾病引起顽固性呃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脑血管疾病引起顽固性呃逆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8例采用单纯的西药治疗;观察组46例采取中西医综合治疗;观察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8%,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P〈0.05).结论中西医综合治疗能明显降低脑血管疾病引起的顽固性呃逆,提高总有效率,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呃逆 脑血管基底神经疾病
原文传递
非典型性帕金森样病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越 陈生弟 +12 位作者 Gregor Wenning Lawrence Golbe 王少石 王拥军 赵钢 吕佩源 陈彪 Jun Yu Christine Song Andrew Lees Irene Litvan 王晓民 Glenda Halliday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7-14,共8页
非典型性帕金森样病亦称帕金森综合征,为一组临床表现多样的疾病症候群,除了覆盖原发性帕金森病(PD)的主要临床症状[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不能和(或)运动迟缓、姿势反射障碍外,还具有进展迅速、对左旋多巴反应不佳或其他特... 非典型性帕金森样病亦称帕金森综合征,为一组临床表现多样的疾病症候群,除了覆盖原发性帕金森病(PD)的主要临床症状[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不能和(或)运动迟缓、姿势反射障碍外,还具有进展迅速、对左旋多巴反应不佳或其他特征性表现,如疾病早期易跌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障碍 神经变性疾病 脑血管基底神经疾病 综述文献
下载PDF
针刺加音乐可编程电针仪治疗基底节性失语29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丘红燕 高聪 +2 位作者 刘月婵 方立新 沈岩松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48-49,共2页
目的:观察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应用针刺加音乐可编程电针仪治疗基底节性失语的疗效。方法:将54例基底节性失语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29例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针刺加音乐可编程电针仪治疗,对照组25例单纯西医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自发... 目的:观察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应用针刺加音乐可编程电针仪治疗基底节性失语的疗效。方法:将54例基底节性失语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29例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针刺加音乐可编程电针仪治疗,对照组25例单纯西医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自发谈话、言语理解、复述、命名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01);总体疗效治疗组愈显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5) 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针刺加音乐可编程电针仪治疗基底节性失语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语 脑血管基底神经疾病 中西医结合疗法 针灸疗法 音乐可编程电针仪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的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丹 李文志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625-628,共4页
缺血性脑卒中(IS)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由于其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的特点,患者生命健康和生存质量受到严重危害。近年来中医疗法广泛应用于IS的临床治疗中,且取得良好效果。本文对近年IS的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卒中 脑血管基底神经疾病 中医疗法
下载PDF
老年舞蹈症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尹汝尊 臧颖卓 +1 位作者 刘瑞春 马太成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11期978-979,共2页
关键词 舞蹈症性障碍 脑血管基底神经疾病 体征和症状
下载PDF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闻绍云 《现代实用医学》 2006年第11期787-787,共1页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组(40例)和B组(40例),两组均予右旋糖酐、奥扎格雷钠注射液静滴及维生素B1、维生素B12肌注,A组同时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Bid静滴,2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组(40例)和B组(40例),两组均予右旋糖酐、奥扎格雷钠注射液静滴及维生素B1、维生素B12肌注,A组同时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Bid静滴,2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A组有效率为87.5%,B组有效率为52.5%,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可提高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基清除剂/治疗应用 脑梗塞/治疗 自由基 脑血管基底神经疾病
下载PDF
基底节区大量扩大血管周围间隙患者八例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宗黎霞 朱以诚 +3 位作者 袁晶 倪俊 周立新 崔丽英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3-107,共5页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大量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13年3—10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的8例头颅MRI表现为基底节区大量扩大血管周围间隙患者的性别、年龄、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临床表现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系统评价其认...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大量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13年3—10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的8例头颅MRI表现为基底节区大量扩大血管周围间隙患者的性别、年龄、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临床表现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系统评价其认知功能、步态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8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69~80岁,均有高脂血症,其中7例有高血压病。8例患者中,因逐渐进展的运动或认知功能下降就诊者3例;因头晕就诊1例,因卒中/TIA就诊者4例。8例中有4例患者存在日常生活能力下降(Barthel指数65~85分),认知功能减退较为常见(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19~27分),所有患者均有单词回忆扣分;3例患者存在步态异常和平衡功能障碍(Tinetti评分≤24分)。结论基底节区大量扩大血管周围间隙的患者可能具有性别选择性(男性为主)。多数患者表现出一定的认知功能损害,部分患者存在步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小血管疾病 脑血管基底神经疾病 认知障碍 步态失调
原文传递
胎儿豆纹动脉血管病的产前超声诊断
16
作者 黄怡 李胜利 文华轩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9期758-762,共5页
目的探讨胎儿豆纹动脉血管病的产前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其意义。方法对2012年11月至2013年4月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行产前血清学抗体检查、超声及磁共振检查诊断的3例双侧大脑豆纹动脉血管病胎儿的超声影像学特征进行总结,结合新生儿临床及... 目的探讨胎儿豆纹动脉血管病的产前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其意义。方法对2012年11月至2013年4月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行产前血清学抗体检查、超声及磁共振检查诊断的3例双侧大脑豆纹动脉血管病胎儿的超声影像学特征进行总结,结合新生儿临床及致畸病原体感染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诊断分析。结果产前与产后超声及临床检查结果:(1)产前超声检查:3例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心包积液;其中2例(例1和2)侧脑室轻度扩张和室管膜下少量出血;1例(例3)双侧脑室扩张,左侧脑室内出血,伴二、三尖瓣反流和双眼白内障,产前超声均诊断为胎儿豆纹动脉血管病。(2)孕妇血清抗体检测:3例中2例(例1和3)孕妇致畸病原体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未见异常,1例孕妇(例2)致畸病原体血清抗体检测阳性。(3)新生儿相关检查:1例(例3)新生儿致畸病原体血清抗体检测呈阳性,双眼晶状体混浊,听力损伤;1例(例3)新生儿致畸病原体血清抗体检测呈阳性,双侧视网膜出血,高胆红素血症,窦性心率过缓。(4)引产胎儿未进行尸检。结论产前超声声像图可清楚显示胎儿豆纹动脉血管病,产前超声提示豆纹动脉血管病而无其他异常超声表现,孕妇致畸病原体血清抗体检测阴性的胎儿其宫内感染的可能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产前 胎儿 脑血管基底神经疾病
原文传递
婴幼儿颅脑损伤后基底节区脑梗塞的诊治 被引量:2
17
作者 韩林 舒凯 +2 位作者 郭东生 雷霆 李龄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09-511,共3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外伤后基底节区脑梗塞的临床特点和诊治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婴幼儿外伤后基底节区脑梗塞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和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儿均由较轻的颅脑外伤所致,13例一侧肢体瘫痪,6例双侧肢体偏瘫,其中4例伴有中... 目的探讨婴幼儿外伤后基底节区脑梗塞的临床特点和诊治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婴幼儿外伤后基底节区脑梗塞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和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儿均由较轻的颅脑外伤所致,13例一侧肢体瘫痪,6例双侧肢体偏瘫,其中4例伴有中枢性面瘫,CT发现基底节区13例为单侧梗塞灶,6例为双侧脑梗塞灶;经早期应用尼莫通、甘露醇、激素等药物及功能锻炼等治疗后多数患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婴幼儿外伤后基底节区脑梗塞根据其临床特点及影像学检查可早期获得诊断,非手术治疗小儿外伤性脑梗塞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脑梗塞 脑血管基底神经疾病
原文传递
豆纹动脉供血区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病患者临床转归的预测因素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阳 刘煜敏 +5 位作者 吴祥波 聂创 康志敏 范元腾 白亮 梅斌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6期415-419,共5页
目的探讨豆纹动脉(lenticulostriate artery,LSA)供血区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病(branch atheromatous disease,BAD)患者远期临床转归的独立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1日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LSA-BA... 目的探讨豆纹动脉(lenticulostriate artery,LSA)供血区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病(branch atheromatous disease,BAD)患者远期临床转归的独立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1日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LSA-BAD患者,收集人口统计学、血管危险因素和基线临床资料。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估卒中严重程度,应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估6个月时临床转归,0~2分定义为转归良好,>2分为转归不良。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LSA-BAD患者临床转归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81例LSA-BAD患者,年龄(59.20±11.75)岁(范围39~81岁),男性53例(65.4%),中位基线NIHSS评分为1.0分(四分位数间距:0~4.0分),41例(50.6%)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发病后6个月随访时,63例(77.8%)转归良好,18例(22.2%)转归不良。转归不良组基线NIHSS评分显著高于转归良好组[6.5(0~9.0)分对1.0(0~3.0)分;Z=2.395,P=0.017],而轻度卒中(61.6%对98.4%;χ2=17.595,P<0.001)和接受静脉溶栓(38.9%对54.0%;χ2=4.450,P=0.035)的患者比例显著低于转归良好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其他混杂因素后,静脉溶栓与转归良好独立相关(优势比0.099,95%可信区间0.011~0.924;P=0.042),而高基线NIHSS评分与转归不良独立相关(优势比1.736,95%可信区间1.262~2.388;P=0.001)。结论静脉溶栓有助于改善LSA-BAD患者的转归,而基线NIHSS评分较高是转归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基底神经脑血管疾病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血栓溶解疗法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右侧豆状核梗死致运动性失语1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程谦涛 薛刘军 +2 位作者 李明超 陈敏 曹向阳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6年第2期167-168,共2页
患者女,64岁,因“突发不能言语5 h”于2012年4月18日入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一院神经内科二病区。患者于当天睡醒后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家人说话,肢体活动无异常,无意识改变及大小便障碍。患者有高血压病史5年。体检:血压145/100 mmHg ... 患者女,64岁,因“突发不能言语5 h”于2012年4月18日入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一院神经内科二病区。患者于当天睡醒后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家人说话,肢体活动无异常,无意识改变及大小便障碍。患者有高血压病史5年。体检:血压145/100 mmHg (1 mmHg =0.133 kPa),呼吸18次/ min,脉搏78次/ min,体温36.8℃,意识清楚,反应灵敏,右利手(书写亦右手),左右定向正常,能理解他人言语及书面文字,能执行言语及书面指令,但不能用语言表达,只能复述典型关键实质词。双眼球活动自如,双瞳等大等圆,直径约3 mm,瞳孔对光反射和角膜反射均灵敏,鼻唇沟双侧对称,伸舌居中。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腱反射正常,双侧病理征阴性,共济运动正常,深浅感觉正常。脑膜刺激征阴性。2012年4月18日头颅 CT 无异常,头颅 MRI 示右侧基底节区急性脑梗死(图1、2)。诊断:右侧大脑中动脉分支豆纹动脉供血区缺血性脑血管病,考虑动脉血栓形成。入院后血尿粪常规、红细胞沉降率、凝血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肝肾功能、风湿指标、抗核抗体检验均正常,输血前三项(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均阴性,血同型半胱氨酸(HCY)9.1μmol/ L。心电图检查:心率68次/ min,Ⅱ、Ⅲ、avF 导联 T 波底平或双向,诊断为窦性心律,T 波改变。心脏彩超:主动脉弹性下降,三尖瓣、二尖瓣、肺动脉瓣关闭不全(轻度),左室舒张功能降低、收缩功能正常。颈动脉超声:双侧颈动脉内膜增厚。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量表(CRRCAE)[1]进行检测,结果提示主要表现在语言表达和文字书写障碍(表1)。治疗:口服阿司匹林100 mg,每晚1次;辛伐他汀20 mg,每日1次;静脉滴注奥扎格雷80 mg,每日1次。经治疗10 d,患者语言表达功能改善,能进行简单交流后出院;3个月后随访一般语言交流无障碍(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基底神经疾病 脑梗死
原文传递
基底节钙化的病因及临床特点
20
作者 张汉华 周烨威 周平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6年第24期3822-3825,共4页
基底节钙化是一种少见的神经变性疾病,其病理改变主要为双侧基底节区钙化斑。患者大多以锥体外系症状为首发症状,还可表现为小脑功能失调、语言障碍、痴呆、癫痫和神经精神症状等,部分患者可终生无症状。基底节钙化目前尚无特效方法... 基底节钙化是一种少见的神经变性疾病,其病理改变主要为双侧基底节区钙化斑。患者大多以锥体外系症状为首发症状,还可表现为小脑功能失调、语言障碍、痴呆、癫痫和神经精神症状等,部分患者可终生无症状。基底节钙化目前尚无特效方法可治疗或延缓疾病进展,且药物大多数效果不佳或耐受性较差。该研究就其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影像学表现、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基底神经疾病 特发性 综合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