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24篇文章
< 1 2 2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高分辨率分割网络设计
1
作者 崔颖 付瑞 +3 位作者 朱佳 高山 陈立伟 张广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6-793,共8页
针对现存卷积神经网络对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分割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U-Net的改进网络(IC-Net)。通过融合使用Inception和CAM通道注意力模块,以多种感受域提取更丰富的血管特征信息,并对特征信息进行筛选。增加7×... 针对现存卷积神经网络对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分割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U-Net的改进网络(IC-Net)。通过融合使用Inception和CAM通道注意力模块,以多种感受域提取更丰富的血管特征信息,并对特征信息进行筛选。增加7×7卷积层,通过压缩特征层分辨率的方式减少训练过程中产生的数据量。本文所提模型与U-Net、R2U-Net、Attention U-Net相比,IOU、Accuracy、F1-Score和ROC曲线下面积4项指标平均提升了1.82%、0.014%、1.19%和0.73%。结果验证了IC-Net模型明显提升了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虚弱血管和血管末端的检测能力,提升了分辨伪影噪声的能力,为医生识别脑血管中产生的病变提供有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特征提取 脑血管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U-Net Inception模块 通道注意力 降维处理
下载PDF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黄炜超 李递通 +2 位作者 陈锦俭 冯伟明 邓鹏飞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4期582-584,共3页
目的:探讨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于我院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550例患者开展研究,术后依据是否出现并发症分为两组,收集两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高血压病... 目的:探讨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于我院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550例患者开展研究,术后依据是否出现并发症分为两组,收集两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冠心病史、肾功能状况、造影剂剂量、操作时间、穿刺情况等多方面基础资料,开展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影响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550例患者完成检查后共28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9%;并发症的分布主要为皮下血肿或瘀斑12例、脑血管痉挛4例、脑栓塞2例、造影剂肾病3例、其他7例;单因素显示,两组年龄、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肾功能状况、造影剂剂量、操作时间、穿刺情况等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显示,年龄≥60岁、有糖尿病史、有高血压病史、肾功能低下、造影剂剂量≥120ml、操作时间≥1h、多次穿刺为影响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高危因素(P<0.05且OR>1)。结论: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存在一定并发症风险,与年龄≥60岁、有糖尿病史、有高血压病史、肾功能低下、造影剂剂量≥120ml、操作时间≥1h、多次穿刺关系密切,临床应早期识别高危因素,并完善针对性干预,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造影 并发症 影响因素 高龄 造影
下载PDF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即刻采用轴线翻身法的临床效果
3
作者 王宁 王君 +2 位作者 于英男 王瑜 边洋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7期75-77,81,共4页
目的 探讨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即刻采用轴线翻身法对患者穿刺点出血情况、腰背部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内科医学部收治的236例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 探讨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即刻采用轴线翻身法对患者穿刺点出血情况、腰背部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内科医学部收治的236例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18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平卧6 h后进行轴线翻身;观察组术后即刻采用轴线翻身法翻身。比较两组穿刺点出血情况、腰背部疼痛程度及满意度。结果 两组穿刺点皮下血肿、少量渗血、明显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腰背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即刻采用轴线翻身法,可降低患者腰背部疼痛程度,改善术后舒适度,提高满意度,且即刻轴线翻身法并不增加穿刺点出血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造影 轴线翻身法 穿刺点出血
下载PDF
脑血管造影术后使用股动脉压迫止血器患者早期活动的循证实践
4
作者 刘瑶 詹欣 +4 位作者 谢亭平 陈炜 胡依阳 杨翠娜 张国忠 《护理学报》 2024年第15期29-33,共5页
目的基于最佳证据制定脑血管造影术后使用股动脉压迫止血器患者早期活动的循证实践方案,规范临床应用并评价其效果,以提高患者舒适度。方法将最佳证据制定成临床实践的审查指标应用于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患者进行审... 目的基于最佳证据制定脑血管造影术后使用股动脉压迫止血器患者早期活动的循证实践方案,规范临床应用并评价其效果,以提高患者舒适度。方法将最佳证据制定成临床实践的审查指标应用于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患者进行审查,观察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腰背部疼痛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证据应用后观察组患者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腰背部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证据制定的脑血管造影术后使用股动脉压迫止血器患者早期活动的循证实践方案可提高护士的循证能力,规范临床工作流程,有效提高患者舒适度,减轻了患者腰酸背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造影 股动脉压迫止血器 早期活动 循证实践
下载PDF
全程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对脑血管造影患者术后并发症及舒适度的影响
5
作者 张超 马婕 夏清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133-0136,共4页
探讨脑血管造影患者利用全程护理联合舒适护理的方法给患者术后并发症以及舒适度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中收治的脑血管造影患者120例作为对象进行研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服务的方式,观察组利... 探讨脑血管造影患者利用全程护理联合舒适护理的方法给患者术后并发症以及舒适度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中收治的脑血管造影患者120例作为对象进行研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服务的方式,观察组利用全程护理联合舒适护理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术后舒适度评分情况;术后疼痛评分以及抑郁焦虑评分;术后并发症出现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术后舒适度评分情况均对照组患者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以及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出现率明显要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临床上对于脑血管造影患者术后,医院为他们提供全程护理联合舒适护理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护理程度,改善患者舒适程度,让患者减少疼痛,降低不良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安全性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护理 舒适护理 脑血管造影患者 并发症 舒适度
下载PDF
精细化护理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6
作者 张燕 段金海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3期5-8,共4页
探讨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的护理中精细化护理的应用价值。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人民医院行脑血管造影术的1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90,实施常规护理)与研究组(n=100,实施精... 探讨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的护理中精细化护理的应用价值。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人民医院行脑血管造影术的1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90,实施常规护理)与研究组(n=100,实施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疼痛及舒适度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显示,研究组疼痛评分较低,舒适度评分较高(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研究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较高(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较高(P<0.05)。研究发现,在脑血管造影术后采取精细化护理可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减轻患者疼痛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与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造影 精细化护理 并发症 舒适度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NGAL、CysC及NLR联合检测对脑血管造影介入术后发生CI-AKI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彬彬 孙莹 刘薇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5期843-847,共5页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胱抑素C(CysC)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检测对脑血管造影介入术后发生对比剂急性肾损伤(CI-AK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胱抑素C(CysC)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检测对脑血管造影介入术后发生对比剂急性肾损伤(CI-AK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行脑血管造影介入术的患者131例为研究对象,参考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制定的指南标准,分为CI-AKI组30例,非CI-AKI组101例。比较CI-AKI组与非CI-AKI组一般资料与实验室指标,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一步纳入多因素二元回归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影响CI-AKI的危险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NGAL、CysC及NLR与术后Scr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GAL、CysC及NLR单一与联合对术后CI-AKI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性别、年龄、脑血管疾病类型、体质量指数、术前Scr、UA、BUN、血红蛋白、血小板、术前应用药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Scr、Scr增值、e GFR、NGAL、CysC、NLR水平及造影剂剂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Scr、Scr增值、NGAL、CysC、NLR水平及造影剂剂量均上升是影响CI-AKI的危险因素(P<0.05)。Scr增值、NGAL、CysC、NLR水平及造影剂剂量均与术后Scr水平呈正相关(P<0.05)。NGAL、CysC及NLR联合预测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902、0.843,AUC为0.755,95%CI为0.631~0.809(P<0.05)。结论NGAL、CysC及NLR水平上升是影响脑血管造影介入术后CI-AKI发生的危险因素,三指标对于早期诊断CI-AKI发生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可为后续治疗及预后提供重要信息,且三者联合检测对CI-AKI诊断具有更高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GAL CYSC NLR 脑血管造影介入术后 对比剂急性肾损伤
下载PDF
脑血管造影术中突发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造影剂脑病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植皓洋 侯雷 +1 位作者 魏宇 冯东福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36-237,共2页
目的报道1例脑血管造影术中突发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合并造影剂脑病(contrast-inducedencephalopathy,CIE)病例的诊治过程。方法回顾分析1例脑血管造影术中突发ACS合并CIE病人的病历资料,分析其发病机制并总结... 目的报道1例脑血管造影术中突发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合并造影剂脑病(contrast-inducedencephalopathy,CIE)病例的诊治过程。方法回顾分析1例脑血管造影术中突发ACS合并CIE病人的病历资料,分析其发病机制并总结救治经验。结果病人在脑血管造影术中突发胸闷、气促、肌力下降,血压升高后出现意识障碍、癫痫。经影像及实验室检查后确诊为ACS合并CIE。予以积极治疗后症状消失,恢复良好。结论高龄病人行脑血管造影术前应对心血管系统进行评估,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适当延长再次造影的时间间隔,同时充分水化,尽量避免上述少见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脑病 脑血管造影 不稳定心绞痛
下载PDF
经dTRA、常规TRA穿刺置管在冠脉和脑血管“一站式”造影检查中的应用对比观察
9
作者 夏仙之 张施明 +1 位作者 吴映红 王颖颖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1期19-23,共5页
目的对比观察经远端桡动脉入路(d TRA)、常规桡动脉入路(TRA)穿刺置管在冠脉和脑血管“一站式”造影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行冠脉和脑血管“一站式”造影检查的受检者49例,随机分为d TRA 24例、TRA组25例,d TRA受检者采用经d TRA... 目的对比观察经远端桡动脉入路(d TRA)、常规桡动脉入路(TRA)穿刺置管在冠脉和脑血管“一站式”造影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行冠脉和脑血管“一站式”造影检查的受检者49例,随机分为d TRA 24例、TRA组25例,d TRA受检者采用经d TRA穿刺置管进行冠脉和脑血管“一站式”造影检查,TRA组采用经TRA穿刺置管进行冠脉和脑血管“一站式”造影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组受检者穿刺置管成功率、穿刺置管时间、手术时间、X射线曝光时间、术中累计放射总量、造影剂用量、压迫止血时间、术后食指血氧饱和度、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第1天VAS评分、术后第3天VAS评分、住院患者满意度等手术相关资料,以及术后出现迷走神经反射、穿刺点出血、右手及前臂张力性血肿、桡神经损伤、桡动脉闭塞、桡动脉痉挛、皮肤溃烂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d TRA组受检者穿刺置管时间、住院患者满意度均高于TRA组,术后第1天VAS评分、术后第3天VAS评分、压迫止血时间均低于TRA组(P均<0.05)。两组受检者均未出现迷走神经反射、穿刺点出血、右手及前臂张力性血肿、桡神经损伤、桡动脉闭塞、桡动脉痉挛、皮肤溃烂等相关并发症。结论与经TRA穿刺置管进行冠脉和脑血管“一站式”造影检查相比,经d TRA穿刺置管进行冠脉和脑血管“一站式”造影检查术后疼痛减轻、压迫止血时间缩短,患者满意度更高,可作为冠脉和脑血管“一站式”造影检查的常规入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 脑血管造影 动脉穿刺置管术 动脉穿刺置管入路 桡动脉 远端桡动脉
下载PDF
经桡动脉入路和经股动脉入路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10
作者 玉山江·阿合尼牙孜 马飞 +5 位作者 徐畅 刘俊 王和功 杨慧东 秦智勇 刘喜文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95-398,共4页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入路和经股动脉入路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神经外科2021年01月至2023年01月收治的120例需行全脑血管造影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为经股动...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入路和经股动脉入路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神经外科2021年01月至2023年01月收治的120例需行全脑血管造影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为经股动脉入路造影,研究组为经桡动脉入路造影,比较两组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排尿困难发生率、需要陪护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和压迫止血时间、穿刺肢体制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桡动脉入路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手术成功率更高,并且能够在保证患者术中指标和术后舒适度提升的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其体征恢复,临床实用性和安全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桡动脉入路 经股动脉入路 脑血管造影 手术成功率 并发症发生率
下载PDF
经桡动脉脑血管造影术的应用价值研究
11
作者 周逸帆 何泰吉 +2 位作者 魏艳花 李全伟 焦爱文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1期46-49,共4页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脑血管造影术在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63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31例)及实验组(3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脑血管造影术,其中传统组行经股动脉脑血管造影术,实验组行经...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脑血管造影术在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63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31例)及实验组(3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脑血管造影术,其中传统组行经股动脉脑血管造影术,实验组行经桡动脉脑血管造影术。对比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选择性动脉造影技术成功率、围手术期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穿刺成功率96.88%(31/32)高于传统组的96.77%(30/31),选择性动脉造影技术成功率93.75%(30/32)高于传统组的93.55%(29/31),但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围术期的造影剂用量、穿刺时间、曝光时间、手术时间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卧床时间(2.27±0.12)h及术后恢复时间(6.21±1.23)h短于传统组的(12.18±2.27)、(23.12±4.34)h(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9.38%(3/32)低于传统组的29.03%(9/31)(P<0.05)。结论 脑血管疾病应用经桡动脉脑血管造影术可缩短患者卧床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股动脉 脑血管造影 穿刺成功率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经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患者的影响
12
作者 郑蓓 张媛 《智慧健康》 2024年第26期177-178,F0003,共3页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经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5月—2023年6月收治的100名经桡动脉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经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5月—2023年6月收治的100名经桡动脉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患者出现负面症状的概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负面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可有效减少造影后肿胀、疼痛、出血、穿刺口感染的发生,还可以加深患者对造影知识的了解程度,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存在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脑血管造影 护理
下载PDF
持续动脉压监测对经桡动脉入路脑血管造影术中导管扭转打结的预防价值
13
作者 高洋 刘斌 +6 位作者 李智 李宸 杨瀚涛 刘腾飞 周浩 江瀛川 杨志刚 《中国临床医学》 2024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入路脑血管造影中持续动脉压监测在发现导管扭转打结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接受经桡动脉入路脑血管造影的11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其中80例造影过程中接受持续动脉压监测(测压...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入路脑血管造影中持续动脉压监测在发现导管扭转打结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接受经桡动脉入路脑血管造影的11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其中80例造影过程中接受持续动脉压监测(测压组),另36例作为无测压组。在操作过程中,动脉压力差变小甚至曲线变平提示导管某段发生扭转打结。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主动脉弓型等基本临床病例信息,手术适应证、透视时间、手术时间,以及造影过程中导管扭转打结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主动脉弓型、透视时间、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测压组动脉导管扭转打结发生率低于无测压组(0 vs 8.33%,P=0.047)。结论持续动脉压力监测有助于发现早期桡动脉入路脑血管造影过程中导管扭转打结,进而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造影 经桡动脉入路 导管扭转打结 持续动脉压监测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脑动脉狭窄与脑血管造影的对比研究
14
作者 白金萍 刘俊清 高瑞江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4年第9期1095-1098,共4页
目的对比经颅多普勒超声与脑血管造影诊断脑动脉狭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脑动脉狭窄患者80例,实行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和脑血管造影诊断,对比两种影像学方法的诊断效果,为脑动脉狭窄的诊断提供良... 目的对比经颅多普勒超声与脑血管造影诊断脑动脉狭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脑动脉狭窄患者80例,实行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和脑血管造影诊断,对比两种影像学方法的诊断效果,为脑动脉狭窄的诊断提供良好的支持。结果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阴性预测值以及阳性预测值(82.50%、92.50%、95.00%、90.00%)高于脑血管造影(52.50%、55.00%、25.00%、65.00%);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的特异度(5.00%)低于脑血管造影(32.50%),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颅多普勒超声检出血管正常13例(16.25%),轻度狭窄9例(11.25%),中度狭窄30例(37.50%),重度狭窄24例(30.00%),闭塞4例(5.00%);脑血管造影检出血管正常39例(48.75%),轻度狭窄2例(2.50%),中度狭窄20例(25.00%),重度狭窄18例(22.50%),闭塞1例(1.25%)。经颅多普勒超声对血管狭窄程度的检出率(83.75%,67/80)高于脑血管造影(51.25%,4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检出左侧椎动脉狭窄25例(31.25%),右侧椎动脉狭窄19例(23.75%),基底动脉狭窄17例(21.25%);脑血管造影检出左侧椎动脉狭窄20例(25.00%),右侧椎动脉狭窄16例(20.00%),基底动脉狭窄14例(17.50%)。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对血管狭窄情况的检出率(76.25%,61/80)高于脑血管造影(62.50%,50/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脑动脉狭窄的超声图像中,颅内动脉狭窄会导致节段性的血流速度异常,血流速度增快,如闭塞则使血流速度显著减缓;颅外段颈内动脉狭窄血流速度异常增快,闭塞时血流信号消失。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脑动脉狭窄的诊出率高,安全、有效,可成为临床诊断脑动脉狭窄的可靠且无创的诊断方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超声 脑血管造影 脑动脉狭窄
下载PDF
血管源性眩晕中医证型与全脑血管造影相关性研究
15
作者 廖德志 魏丹 《光明中医》 2024年第22期4524-4526,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源性眩晕患者中医证型与全脑血管造影血管病变结果相关性。方法纳入武汉市第一医院2023年8月—2023年11月接受脑血管造影的血管源性眩晕患者共134例,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中医证型和全脑血管造影血管病变结果。... 目的探讨血管源性眩晕患者中医证型与全脑血管造影血管病变结果相关性。方法纳入武汉市第一医院2023年8月—2023年11月接受脑血管造影的血管源性眩晕患者共134例,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中医证型和全脑血管造影血管病变结果。结果血管源性眩晕患者的后循环血管狭窄程度和病变支数与中医证型存在相关性(P<0.05),痰浊内蕴证和瘀血阻络证患者更常见严重的血管狭窄,痰浊内蕴证和肝阳上亢证常见较多的病变血管支数。结论血管源性眩晕患者中医证型与全脑血管造影血管病变结果存在相关性,中医辨证对血管源性眩晕患者的诊疗及预防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血管源性眩晕 脑血管造影 中医证型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精细化护理在脑血管造影术后病人中的应用
16
作者 李淑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60-0163,共4页
研究精细化护理在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脑血管造影术治疗患者,随机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护理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 研究精细化护理在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脑血管造影术治疗患者,随机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护理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血管造影术治疗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护理 脑血管造影 护理效果
下载PDF
经桡动脉心脑血管同期造影与分期造影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17
作者 张铮 田宇航 +3 位作者 靳志涛 刘傲飞 辛超 胡桃红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75-278,共4页
目的探究并比较心脑血管同期造影与分期造影两种方法在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面的差异。方法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收治的71例行脑血管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36)和对照组(n... 目的探究并比较心脑血管同期造影与分期造影两种方法在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面的差异。方法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收治的71例行脑血管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36)和对照组(n=35),研究组患者脑血管和冠脉造影同期完成;对照组患者脑血管和冠脉造影分次进行。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心脑血管造影结果、手术及住院指标、安全评估指标、舒适满意度评分等,并评估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基础疾病、用药情况和血管病变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在X线照射时间和剂量、手术时间和费用、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方面均显著降低,同时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更高。结论心脑血管同期造影对于发现冠脉及脑血管病变,能早期明确诊断、指导治疗,同时安全性高于分期造影;并可减少住院时间及费用,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造影 脑血管造影 联合造影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对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并发症及满意度的影响
18
作者 尹冬琼 邓华 《智慧健康》 2024年第8期212-216,共5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患者并发症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德阳市某三甲医院神经内科2022年3月—2023年2月收治的120例DS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常规护理)和干预组(n=60,常规+集束化护理),...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患者并发症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德阳市某三甲医院神经内科2022年3月—2023年2月收治的120例DS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常规护理)和干预组(n=60,常规+集束化护理),统计两组的并发症、满意度及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SAS、SD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及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更低,护理满意度评分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的应用,可降低并发症,减轻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脑血管造影 并发症 负性情绪 满意度
下载PDF
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经股动脉脑血管造影术制动时间循证实践中的应用
19
作者 谭晓青 贺雄军 +8 位作者 黎凯锋 周宏星 何少玲 赖裕辉 李桂茹 黎杰 戈全荣 罗伟 刘亚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7-403,共7页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脑血管造影术最佳证据应用于术后缩短患者卧床制动时间的可行性。方法以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为指导,分析临床现状和收集证据,制定经股动脉脑血管造影术循证实践方案,对比方案应用前后审查指标执行率。采用随机...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脑血管造影术最佳证据应用于术后缩短患者卧床制动时间的可行性。方法以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为指导,分析临床现状和收集证据,制定经股动脉脑血管造影术循证实践方案,对比方案应用前后审查指标执行率。采用随机对照试验(RCT)法确定方案有效性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循证方案应用后,6项审查指标执行率由0~78.86%上升至96.26%~100%。术后患者卧床制动时间缩短。干预组与对照组间术后穿刺处血肿、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股静脉血栓、出血、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穿刺处淤青面积、穿刺处疼痛评分、术后当晚失眠发生率、腰背部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高于干预组;两组均未发生腹膜后血肿。结论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指引下循证实践提示,经股动脉穿刺行脑血管造影术后术侧肢体制动2 h、包扎4 h,静卧6 h是安全的,在不增加穿刺处并发症发生率情况下提高了患者舒适度。但必须规范股动脉穿刺点选择、穿刺技术和压迫制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造影 股动脉穿刺 卧床时间 循证实践
下载PDF
经远端桡动脉路径行脑血管造影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20
作者 王健 曹刚 +5 位作者 郑寅 曹竣 裴芳 蔡华秀 李茂港 刘伟斌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5-362,共8页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评估经远端桡动脉路径(distal radial access,DRA)行脑血管造影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很多研究已经表明,经DRA行冠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评估经远端桡动脉路径(distal radial access,DRA)行脑血管造影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很多研究已经表明,经DRA行冠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安全有效的。经DRA行脑血管造影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清楚。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万方、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建库以来至2023年5月1日有关经DRA行脑血管造影的文献,通过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检索到239项研究,最终纳入12项研究进行分析(共858例患者)。路径成功率为0.96(95%CI:0.94~0.98),异质性明显(I^(2)=64.4%)。路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0.03(95%CI:0.01~0.05),异质性较低(I^(2)=35.4%)。部分研究的循证医学证据等级较低。结论DRA完全可以作为脑血管造影的可选路径,经DRA行脑血管造影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烟壶 远端桡动脉 脑血管造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