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2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CT血管造影斑点征对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汪洋 黄魏 +3 位作者 王丽萍 李兆胜 陈少云 叶倩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9期205-206,共2页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HICH)血肿扩大特点、风险,评价脑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斑点征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的80例HICH患者,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审批...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HICH)血肿扩大特点、风险,评价脑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斑点征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的80例HICH患者,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审批号:sc-2016-03)。80例患者入院时(发病6 h内)均行头颅CT平扫、CTA检查,24 h后进行头颅CT复查,根据患者血肿有无增大情况作为小组划分依据,即血肿增大的为观察组、血肿未增大的为对照组,分别有20例、60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部位、血肿形态、首次血肿量、斑点征出现率情况。结果:组间出血部位、血肿形态、首次血肿量情况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组间斑点征出现率情况比较,观察组20例患者中斑点征14例,对照组60例患者中斑点征6例,观察组斑点征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CTA原始图像斑点征有助于急性期HICH患者血肿扩大情况筛查,血肿扩大高危患者可以获得积极且有效的治疗,促进患者治疗预后,提高HICH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造影 斑点情况 高血压出血 血肿扩大情况 出血部位 血肿形态 首次血肿量
下载PDF
脑CT血管造影斑点征对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8
2
作者 曹博强 董楠 +3 位作者 丁茂华 孙飞 王博 姜德华 《江苏医药》 CAS 2017年第9期636-638,共3页
目的评估脑CT血管造影(CTA)原始图像斑点征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方法 HICH患者115例,在发病6h内行急诊头颅CT平扫和CTA同步检查。患者临床症状恶化即时或者常规发病后24h复查头颅CT平扫,根据多田公式计算血肿量。... 目的评估脑CT血管造影(CTA)原始图像斑点征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方法 HICH患者115例,在发病6h内行急诊头颅CT平扫和CTA同步检查。患者临床症状恶化即时或者常规发病后24h复查头颅CT平扫,根据多田公式计算血肿量。以血肿有无增大分为血肿增大组(28例)和无血肿增大组(87例),比较两组斑点征的阳性率。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入院时血压及入院时GC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之间的出血部位、初次CT平扫的血肿形态以及首次血肿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肿增大组斑点征阳性率高于无血肿增大组(67.9%vs.11.5%)(P<0.05)。结论头颅CTA原始图像斑点征可为HICH患者血肿扩大提供客观影像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出血 脑ct血管造影斑点征
原文传递
头颈部CT血管造影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诊断效果及准确度分析
3
作者 董坤 邱建中 陈广义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5期153-156,共4页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对病症的早期诊断价值以及准确度。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3年9月睢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7例疑似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行CT平扫、头颈部CTA,以...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对病症的早期诊断价值以及准确度。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3年9月睢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7例疑似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行CT平扫、头颈部CTA,以临床诊断结果作为参考金标准,对比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 77例疑似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诊断确诊75例。CT平扫诊断检出阳性69例,阴性8例;头颈部CTA诊断阳性75例,阴性2例。头颈部CTA准确度[97.40%(75/77)]与灵敏度[98.67%(74/75)]高于CT平扫[89.61%(69/77)]、[90.67%(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40、6.470,P均<0.05)。CTA与CT平扫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颈部CTA诊断显示轻度狭窄21例、中度狭窄28例、重度狭窄25例,诊断符合率98.67%,CT平扫诊断显示轻度狭窄19例、中度狭窄26例、重度狭窄23例,诊断符合率90.6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70,P=0.011)。结论 颈部CTA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诊断价值明显,准确度良好,可以减少诊断过程中不良因素产生的干扰,及时获取精准的信息,为患者病症确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头颈部ct血管造影 ct 诊断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颅内脑动脉瘤的诊断价值研究
4
作者 乔龙虎 贺莉 王超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4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诊断颅内脑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亳州市中医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7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前均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和多层螺旋CT检查(MSCTA),对比DSA和MSCTA在颅内脑动脉瘤的...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诊断颅内脑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亳州市中医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7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前均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和多层螺旋CT检查(MSCTA),对比DSA和MSCTA在颅内脑动脉瘤的瘤体直径、瘤颈宽度、动脉瘤位置、图像质量分级情况。结果DSA和MSCTA在颅脑动脉瘤体直径、瘤体宽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SA和MSCTA在诊断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大脑后动脉、后交通动脉、椎动脉、颈内动脉、基底动脉的颅脑动脉瘤体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测方法均有高质量的图像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A和DSA在诊断颅内脑动脉瘤大小、位置方面均具有良好的价值,MSCTA创伤小、检查时间短、检查费用低,可作为DSA诊断颅内脑动脉瘤的替代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血管造影 颅内动脉瘤
下载PDF
头颈CT血管造影及NIHSS评分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及预后的关系
5
作者 钟事宏 罗泳惠 郭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4期138-142,共5页
目的:探究头颈CT血管造影(CTA)联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侧支循环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3年7月于瑞金市中医院诊治的82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前均行数字减影血... 目的:探究头颈CT血管造影(CTA)联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侧支循环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3年7月于瑞金市中医院诊治的82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前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TA检查及NIHSS评分评估。以DSA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侧支循环良好组与侧支循环不良组,对比两组CTA侧支循环评分[外侧裂+脑凸面侧支评分系统(Maas评分)、大脑中动脉区域侧支评分系统(Tan评分)]及NIHSS评分;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后,依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分析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及CTA侧支循环评分联合NIHSS评分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DSA检查结果,82例AIS患者中侧支循环良好组42例,侧支循环不良组40例。侧支循环不良组患者Maas评分、Tan评分均明显低于侧支循环良好组,NIHSS评分均明显高于侧支循环良好组(P<0.05)。溶栓治疗后,82例AIS患者中预后不良22例,预后良好60例。单因素分析发现,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Maas、Tan评分及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Maas评分、Tan评分、NIHSS评分均为AIS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CTA检查(Maas评分、Tan评分)联合NIHSS评分预测AIS患者预后的AUC(0.915)显著高于Tan、NIHSS评分(P<0.05)。结论:头颈CT血管造影联合NIHSS评分能对AIS患者侧支循环及预后进行有效评估,二者联合可提高溶栓治疗后预后的预测效能,可为AIS患者侧支循环评估及预后预测提供可靠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ct血管造影 NIHSS评分 急性缺血性卒中 侧支循环 预后
下载PDF
头颅CT血管造影联合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对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价值
6
作者 吉廷举 朱雯雯 张力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5期523-527,共5页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联合多模态MRI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缺血半暗带(IP)和侧枝循环情况及其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确诊的AIS患者57例,年龄36~78(63.4±12.3)岁,所有患者均行多模态...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联合多模态MRI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缺血半暗带(IP)和侧枝循环情况及其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确诊的AIS患者57例,年龄36~78(63.4±12.3)岁,所有患者均行多模态MRI联合CTA检查,收集MRI、CTA资料和临床资料,通过CTA联合3D-TOF-MRA诊断脑侧枝循环和IP,通过组间比较分析影响IP、灌注-扩散不匹配及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57例患者中,IP 30例(52.6%),无IP 27例(47.4%),IP组糖尿病、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患病比例高于无IP组患者(P<0.05)。侧枝循环分级和入院时梗死区体积及低灌注区体积呈负相关(r=-0.603、-0.331,P<0.01),和灌注-扩散不匹配呈正相关(r=0.528,P<0.001)。侧支循环开放良好组mRS评分≤2分者比例显著高于开放不良组(P<0.05)。疗效显著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改善值、灌注-扩散不匹配、侧枝循环分级优于疗效不显著组(P<0.05)。结论CTA联合多模态MRI有助于评估AIS患者脑组织血流变化情况,侧支循环及IP的准确评估可有效预测AIS的短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磁共振成像 缺血半暗带 侧枝循环 ct血管造影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7
作者 谭锦林 黄承发 叶志红 《实用医技杂志》 2024年第3期176-178,共3页
目的分析在脑动脉瘤的诊断中采用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临床上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通过临床筛选2019年4月至2023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疑似脑动脉瘤患者50例,均行CTA及DSA检查,手术确诊40例,其余10例未... 目的分析在脑动脉瘤的诊断中采用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临床上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通过临床筛选2019年4月至2023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疑似脑动脉瘤患者50例,均行CTA及DSA检查,手术确诊40例,其余10例未检出。对比2组患者脑动脉瘤的分布情况、动脉瘤测量情况,2种诊断方式的诊断效能与诊断时间。结果颅内微小动脉瘤、小动脉瘤采用CTA诊断的检出率为20.0%、17.5%,采用DSA诊断的检出率为2.5%、0,CTA检出率较高;CTA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94.2%、87.5%、93.3%,均高于DSA诊断的73.1%、62.5%、70.0%(P<0.05);2种诊断方式对中等动脉瘤、大动脉瘤、巨大动脉瘤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动脉瘤瘤颈平均大小、瘤体长径、瘤体短径在研究组的结果中表现为(3.2±0.5)mm、(10.6±1.3)mm、(5.5±0.6)mm,与对照组的(3.7±0.4)mm、(11.0±1.6)mm、(5.4±0.4)mm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在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和准确度,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动脉瘤 应用价值
下载PDF
CT血管造影联合NSE及IGF-1在进展性脑梗死疾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8
作者 左添 洪新杰 +1 位作者 葛亚芳 王冬梅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7期48-53,共6页
目的:探究CT血管造影联合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进展性脑梗死疾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长征医院收治的110例疑似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均行CT血管造影检测,并按病情将其中63... 目的:探究CT血管造影联合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进展性脑梗死疾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长征医院收治的110例疑似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均行CT血管造影检测,并按病情将其中63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纳入观察组[依据美国国立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按神经功能缺损的状况分为轻度19例、中度25例、重度16例],47例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纳入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管狭窄度,NSE、IGF-1水平的变化,分析神经功能缺损不同程度的NSE、IGF-1水平变化,探究CT血管造影与NSE、IGF-1之间的关系,以及CT血管造影、NSE及IGF-1联合检测对进展性脑梗死的评估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血管狭窄度、NSE水平有所上升,IGF-1水平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93、24.156、40.209,P<0.05)。与轻度患者相比,中度和重度患者的IGF-1水平降低,NSE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中度=4.689、9.103,t重度=18.464、23.672,P<0.05);与中度患者相比,重度患者的NSE水平上升,IGF-1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08、8.118,P<0.05)。NSE水平与血管狭窄度呈正相关(r=0.651,P<0.05),而IGF-1水平与其呈负相关(r=-0.617,P<0.05)。血管狭窄度、NSE与进展性脑梗死呈正相关(r=0.672,P<0.05),而IGF-1与其呈负相关(r=-0.629,P<0.05)。CT血管造影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688(95%CI:0.594~0.786)、NSE的AUC为0.710(95%CI:0.609~0.811)、IGF-1的AUC为0.676(95%CI:0.578~0.775),3项联合AUC为0.822(95%CI:0.734~0.910),3项联合对进展性脑梗死的评估价值较高。结论:NSE在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体内的水平较高,IGF-1水平较低,且NSE、IGF-1与CT血管造影联合可有助于增强对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评估,为临床诊疗该病提供有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梗死 ct血管造影(ctA)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CTP)联合CT血管造影(CTA)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进展为急性脑梗死(ACI)的预测价值
9
作者 张立峰 王文军 吴杰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186-0189,共4页
分析CT灌注成像联合CT血管造影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展为急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 从我院中选择1800例TIA患者做样本,对其执行CTP以及CTA检查。结合患者住院后实际情况,进行患者是否产生ACI的划分,形成ACI组和非ACI组。实现两组... 分析CT灌注成像联合CT血管造影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展为急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 从我院中选择1800例TIA患者做样本,对其执行CTP以及CTA检查。结合患者住院后实际情况,进行患者是否产生ACI的划分,形成ACI组和非ACI组。实现两组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max),血管狭窄程度,不同诊断下判定患者进展为ACI的预测结果分析。结果 两组对比上ACI组在脑部情况CBV、CBF指标均较非ACI组低,而MTT、Tmax较非ACI组高(P<0.05);血管狭窄程度ACI组高于非ACI组(P<0.05);执行CTP以及CTA均可在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上呈现出较好的表现,但联合诊断下诊断符合率更高(P<0.05)。结论 TIA进展为ACI各指标会呈现出明显变化,为帮助TIA患者更好地掌握自身情况,及时发现其进展至ACI的情况,实施CTP联合CTA诊断效果更加突出,值得临床优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 ct血管造影 短暂性缺血 急性梗死
下载PDF
探讨头颅CT血管造影联合CT灌注扫描在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出血性转化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10
作者 李会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7期141-143,共3页
目的:探讨头颅CT血管造影(CTA)联合CT灌注扫描(CTP)在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出血性转化(HT)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东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溶栓后HT患者35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急性脑梗死溶栓后未发... 目的:探讨头颅CT血管造影(CTA)联合CT灌注扫描(CTP)在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出血性转化(HT)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东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溶栓后HT患者35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急性脑梗死溶栓后未发生HT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患者均行CTA联合CTP检查。统计两组相关资料、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急性脑梗死溶栓后HT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脑梗死溶栓后HT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年龄、身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梗死面积大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低于对照组,平均流通时间(MTT)、达峰时间(TTP)、渗透性表面乘积(PS)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面积、CBV、CBF、MTT、TTP、PS、NIHSS评分是溶栓后HT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CTA联合CTP的预测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P<0.01)。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溶栓后HT预测使用CTA联合CTP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颅ct血管造影 ct灌注扫描 急性梗死 溶栓 出血性转化
下载PDF
CT全脑灌注联合头颈部CT血管造影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
11
作者 胡潇尹 李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90-0093,共4页
探讨CT全脑灌注联合头颈部CT血管造影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疑似缺血性脑卒中者76例,行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和CT全脑灌注(CTP),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金... 探讨CT全脑灌注联合头颈部CT血管造影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疑似缺血性脑卒中者76例,行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和CT全脑灌注(CTP),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金标准,对比效果。结果 头颈CTA阳性检出率为77.14%,而CTP单独检测为87.14%,相比联合检出率97.14%,均明显更低(P<0.05);灵敏度头颈CTA为71.43%,准确度为71.05%,CTP检查82.86%,80.26%,与联合诊断94.29%、92.11%比差异明显;CTA、CTP及联合的特异度分别为33.33%、50.00%、66.67%相比无差异(P>0.05);CTP检测患侧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脑血流量(CBF)、达峰时间(TTP)与健侧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头颈CTA联合CTP,可提高诊断效能,可更准确地了解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ct灌注 头颈部ct血管造影
下载PDF
头颈部CT血管造影成像在自发性脑出血病因学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12
作者 宋耀堂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51-0054,共4页
对头颈部CT血管造影成像在自发性脑出血病因学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观察。方法 收集本院2022-2023年之间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200例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给予观察组头颈部CTA检查,比较结果。结果 对照组... 对头颈部CT血管造影成像在自发性脑出血病因学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观察。方法 收集本院2022-2023年之间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200例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给予观察组头颈部CTA检查,比较结果。结果 对照组的检查准确率和观察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预测lCH患者后续血肿扩大与CTA斑点征存具有相关性(F=2.293,P<0.05)。结论 头颈部CT血管造影成像在自发性脑出血病因学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ct血管造影成像 自发性出血 病因 诊断
下载PDF
CT血管造影检查急性脑梗死患者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3
作者 衡海艳 蒋燕 +1 位作者 杨红 杨莹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22,共5页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检查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大脑中动脉(MCA)粥样硬化斑块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2年8月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ACI患者102例作为ACI组,另取该院同期接受CTA检查发现MCA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非...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检查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大脑中动脉(MCA)粥样硬化斑块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2年8月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ACI患者102例作为ACI组,另取该院同期接受CTA检查发现MCA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非ACI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MCA狭窄程度、斑块类型特征,并按照ACI患者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上述指标进行分层分析。结果ACI组患者检出软斑块104个(42.80%)、混合斑块81个(33.33%)、纤维斑块34个(13.99%)、钙化斑块24个(9.88%),对照组检出软斑块54个(24.88%)、混合斑块32个(14.75%)、纤维斑块71个(32.72%)、钙化斑块60个(2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I组患者的MCA狭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15分ACI患者检出软斑块43个(44.79%)、混合斑块40个(41.67%)、纤维斑块8个(8.33%)、钙化斑块5个(5.21%),NIHSS评分<15分ACI患者检出软斑块61个(41.50%)、混合斑块41个(27.89%)、纤维斑块26个(17.69%)、钙化斑块19个(1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HSS评分≥15分ACI患者的MCA狭窄程度高于NIHSS评分<15分ACI患者(P<0.05)。结论ACI患者的MCA主要以混合型斑块、软斑块及中、重度狭窄为主,并且与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梗死 中动脉 粥样硬化斑块 ct血管造影
下载PDF
动态CTA结合CTP成像对偏头痛患者血管形态学及脑血流量改变的评价
14
作者 王莉娜 王向辉 +4 位作者 杨月娥 雍敏 杨立国 李野 毕纯龙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8期1023-1027,共5页
目的分析动态CT血管造影(CTA)结合CT灌注成像(CTP)在偏头痛患者血管形态学改变及脑血流量改变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08—2023-08大庆油田总医院收治的60例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存在先兆症状分为MA组(32例)和MoA组(28... 目的分析动态CT血管造影(CTA)结合CT灌注成像(CTP)在偏头痛患者血管形态学改变及脑血流量改变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08—2023-08大庆油田总医院收治的60例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存在先兆症状分为MA组(32例)和MoA组(28例),所有患者在偏头痛症状消失3 d后的非发作期(对照组)再次进行颅脑动态CTA与CTP检查,并与发作期进行对比,比较MA组、MoA组血管痉挛、血流量异常发生率、rCBF变化情况及不同脑叶镜像ROI区血流量AI值。结果MA组患者的血管痉挛发生率31.25%,rCBF增加发生率59.38%,均高于MoA组的7.14%、17.86%,rCBF减少的发生率25.00%,低于MoA组的64.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头痛位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组、MoA组与对照组额叶、颞叶、枕叶、小脑、顶叶等不同脑叶镜像ROI区血流量AI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结合CTP检查能够较好地评价偏头痛患者血管形态学及脑血流量改变,可作为临床诊疗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动态ct血管造影 ct灌注成像 血管形态学 血流量
下载PDF
头颅CT血管造影原始图像斑点征对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4
15
作者 陈茂送 王洪财 +3 位作者 王波定 孙成丰 沈罡 陈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20-1023,共4页
目的:探讨头颅CT血管造影(CTA)原始图像斑点征对急性期(3~6 h内)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连续性分析50例HICH患者,在发病6 h内行急诊头颅CT平扫和CTA同步检查,根据CTA原始图像有无斑点征分为两组,如患者临... 目的:探讨头颅CT血管造影(CTA)原始图像斑点征对急性期(3~6 h内)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连续性分析50例HICH患者,在发病6 h内行急诊头颅CT平扫和CTA同步检查,根据CTA原始图像有无斑点征分为两组,如患者临床症状恶化即时或常规发病后24 h复查头颅CT平扫,根据多田公式计算血肿量,比较分析两组血肿扩大的发生率。结果:(1)50例患者中,急诊头颅CTA原始图像斑点征阳性13例(26.0%),斑点征阴性37例(74.0%),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入院GCS评分及首次头颅CT血肿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共有14例患者(28.0%)发生血肿扩大,其中斑点征阳性组11例(11/13,84.6%);斑点征阴性组3例(3/37,8.1%),两组比较血肿扩大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χ2=24.27,P<0.05)。结论:头颅CTA原始图像斑点征可为急性期HICH患者血肿扩大提供客观影像学指标,有助于筛选出血肿易于扩大的高危患者,进而使该类患者的治疗更为及时和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ct血管造影 斑点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实施CT血管造影与其近期预后评估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包国庆 地力木拉提·阿米提 李红燕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7期72-75,共4页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实施CT血管成像(CTA)与其近期预后评估的关系。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接受CTA检查,按照CTA检查结果将其分为侧支循环组(53例)和无侧支循环组(49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实施CT血管成像(CTA)与其近期预后评估的关系。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接受CTA检查,按照CTA检查结果将其分为侧支循环组(53例)和无侧支循环组(49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急性脑梗死侧支循环的危险因素,对比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入院局部软脑膜侧枝循环(rLMC)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以及入院时NIHSS评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侧支循环组与无侧支循环组相比合并高血压患者比例、脑血管狭窄程度中轻度患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81,x^(2)=15.116;P<0.05),入院时rLMC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354,P<0.05)。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见,CTA脑血管狭窄程度、入院时rLMC评分及合并高血压患者比例为影响急性脑梗侧支循环形成的高危因素。两组治疗后14 d与入院时相比NIHSS评分较低,且侧支循环组NIHSS评分低于无侧支循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07,P<0.05)。结论:采用CTA能够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侧支循环情况进行分析,存在侧支循环代偿的患者预后情况较好,CTA可作为评估患者侧支循环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梗死 ct血管造影(ctA) 近期预后 侧支循环 相关性
下载PDF
头颈部CT血管造影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颖 何丽 王正营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CAS 2023年第3期272-276,共5页
目的分析头颈部CT血管造影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12月收治的750例疑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照组)和头颈部CT血管造影(观察组),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比结果,分... 目的分析头颈部CT血管造影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12月收治的750例疑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照组)和头颈部CT血管造影(观察组),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比结果,分析两组患者的检查数据。结果在750例患者的检查结果中,650例经数字减影造影被诊断为颈动脉狭窄所致的缺血性脑卒中,占86.7%(P<0.05);观察组行头颈部CT血管造影检测诊断的准确率、特异度和灵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P<0.05);观察组行头颈部CT血管造影扫描颈动脉狭窄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P<0.05)。结论头颈部CT血管造影在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率、特异度和灵敏度,其成像特征非常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ct血管造影 缺血性卒中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多时相头CT血管造影联合CT灌注成像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汪欣 马宝新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17期2113-2115,2119,共4页
目的:探讨多时相头CT血管造影(MP-CTA)联合CT灌注成像(CTP)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侧支循环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应用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情况。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3月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急性缺血性... 目的:探讨多时相头CT血管造影(MP-CTA)联合CT灌注成像(CTP)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侧支循环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应用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情况。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3月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给予CTP、MP-CTA诊断,对比MP-CTA诊断与CTP诊断一致性,比较侧支循环组与无侧支循环组患者入院时、入院2周时及随访3个月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经检验,两种方法诊断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Kappa值为0.765,MP-CTA诊断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的灵敏度为86.36%,特异度为88.89%,阳性预测值为90.48%,阴性预测值为84.21%,准确度为87.50%。侧支循环组与无侧支循环组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2周后及随访3个月后侧支循环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无侧支循环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294、18.473,P<0.05)。结论:MP-CTA诊断AIS患者侧支循环灵敏度、特异度较高,且图像更具有典型性,可与CTP联合应用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多时相头ct血管造影 ct灌注成像技术 侧支循环
下载PDF
头颈部CT血管造影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及动脉狭窄判断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韩磊 梁小栓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3年第3期181-184,共4页
目的分析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诊断及动脉狭窄(AS)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11月本院收治的80例AIS患者,均接受头颈部CTA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为金标准... 目的分析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诊断及动脉狭窄(AS)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11月本院收治的80例AIS患者,均接受头颈部CTA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A与TCD诊断不同程度AS的准确率及和DSA诊断结果的一致性,并对比两种检查方法诊断中度及以上AS的效能。结果以DSA结果为金标准,CTA诊断轻度、中度、重度AS及闭塞的准确率分别为95.9%、92.5%、89.5%、86.7%,与DSA结果符合率为93.1%,Kappa指数为0.897,一致性好;TCD诊断轻度、中度、重度AS及闭塞的准确率分别为87.6%、83.6%、79.0%、80.0%,与DSA结果符合率为84.3%,Kappa指数为0.766,一致性好;CTA诊断中度及以上AS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8%、95.9%、93.1%、96.5%、89.4%,均明显高于TCD的81.7%、87.6%、84.3%、89.1%和79.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颈部CTA、TCD均可对AIS患者AS起到较好的判断作用,其中头颈部CTA诊断效能明显优于TCD,可作为AIS诊断的首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造影 经颅多普勒超声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急性缺血性卒中 动脉狭窄 诊断
下载PDF
磁共振血管成像与多层螺旋CT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比较
20
作者 于团结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3期175-177,共3页
目的:比较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与多层螺旋CT(MSCT)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0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组者均行MRA与MSCT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结果为金标... 目的:比较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与多层螺旋CT(MSCT)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0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组者均行MRA与MSCT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将MRA、MSCT检查结果与DSA诊断结果进行比较,计算MRA、MSCT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准确度、特异度及灵敏度。结果:MSCT、MRA对轻度狭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9.31%、96.55%,对中度狭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24%、92.86%,对重度狭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8.79%、90.91%,对闭塞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5.00%、75.00%;MSCT检查结果与DSA检查的一致性较强(Kappa=0.753,P<0.05);MRA检查结果与DSA检查的一致性强(Kappa=0.904,P<0.05);MRA检查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准确率为93.46%,特异度为96.29%,灵敏度为92.78%,均高于MSCT(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中MRA有着较高应用价值,诊断准确率高于MSCT,可为疾病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成像 缺血性卒中 多层螺旋ct 诊断价值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