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甲蓝对脓毒症感染性休克治疗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征 吴霄迪 《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5期135-137,共3页
目的探讨亚甲蓝(MB)在脓毒症感染性休克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3月于本院救治的90例脓毒症感染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平均分配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计45例,对照组行常规休克治疗方案,试验组在此... 目的探讨亚甲蓝(MB)在脓毒症感染性休克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3月于本院救治的90例脓毒症感染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平均分配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计45例,对照组行常规休克治疗方案,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MB输注治疗24 h,记录两组24 h治疗前后心指数(CI)、心率(HR)、每博量指数(SVI),检测c GMP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24 h治疗后较治疗前各指标虽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24 h治疗后较治疗前各指标有明显改变P〈0.05;治疗后试验组较对照组各指标改善也更为显著P〈0.05。结论 MB可有效改善脓毒症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蓝 脓毒症感染性休克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乌司他丁在严重脓毒症、感染性休克中的治疗价值
2
作者 岳胜 《临床研究》 2016年第6期82-83,共2页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价值。方法6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抗感染、抗休克等综合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滴注乌司他丁针10万IU每次,每天2次,连用1周。...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价值。方法6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抗感染、抗休克等综合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滴注乌司他丁针10万IU每次,每天2次,连用1周。观察临床指标:乳酸水平,尿素氮、肌酐。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入院当天尿素氮、肌酐、血乳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入院第3、5、7天尿素氮、肌酐、乳酸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感染性休克具有显著治疗效果,改善循环功能,促进患者早康复,主张感染性休克治疗可尽早予乌司他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脓毒症感染性休克
下载PDF
血液净化对脓毒症并感染性休克患者免疫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郑志忠 吴寿坤 +2 位作者 伍荣乐 王圳豪 谭先念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43-45,共3页
目的探究连续性血液净化对脓毒症并感染性休克患者免疫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70例脓毒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按数字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实验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疗法,实验组在... 目的探究连续性血液净化对脓毒症并感染性休克患者免疫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70例脓毒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按数字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实验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疗法,实验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的免疫功能和细胞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和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CD3+、CD4+、CD8+、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均较治疗前升高,CD8+均较治疗前降低。实验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RP、IL-6、TNF-α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RP、IL-6、TNF-α均低于治疗前,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43%(4/35),1年后生存率为91.43%(32/3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5/35),1年后生存率为94.29%(33/35),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并感染性休克,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的状态,抑制机体内细胞炎性因子的表达,安全性较高,预后良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血液净化 脓毒感染性休克 免疫功能 细胞因子 预后
下载PDF
脓毒症1小时集束化治疗策略执行达标率及预后影响因素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延洁 张莉 +3 位作者 侯芳 刘娟 吴清珍 马涛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2911-2915,共5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医务人员采用1小时集束化治疗策略(1 h bundle)救治脓毒症的执行情况,并分析脓毒症/感染性休克患者28 d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2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医务人员采用1小时集束化治疗策略(1 h bundle)救治脓毒症的执行情况,并分析脓毒症/感染性休克患者28 d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2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内符合脓毒症3.0定义与诊断标准患者,根据28 d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100例与死亡组91例,收集病原菌与感染部位、1 h bundle执行情况和28 d预后结局等资料;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一步评估不同指标对脓毒症/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预测价值.结果191例脓毒症/感染性休克患者共培养分离病原菌29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12株占71.86%,革兰阳性菌50株占16.95%,真菌32株占10.85%;感染部位以肺部、腹腔和皮肤软组织为主;1 h bundle策略总体达标率为9.95%,两组达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8 d病死率为47.64%;年龄(AUC=0.620)、脓毒症相关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AUC=0.730)、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APACHEⅡ)评分(AUC=0.662)、6 h乳酸(AUC=0.590)、24 h乳酸(AUC=0.681)是脓毒症/感染性休克患者28 d预后影响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年龄、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6 h乳酸、24 h乳酸对患者预后情况均有一定预测价值(P<0.05).结论本地区ICU内1 hbundle策略达标率不理想,应探寻行之有效策略提高对于循证指南执行率,进而有效降低脓毒症造成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感染性休克 病原菌 脓毒1 h集束化治疗 执行情况 预后
原文传递
肝素对感染性休克犬早期肠黏膜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董哲 朱然 +6 位作者 王亮 刘志永 潘洁仪 栾正刚 朱承睿 冯伟 马晓春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17-1021,共5页
目的通过对血浆标示物D-乳酸和I-FABP的测定及分析,验证感染性休克犬早期肠脂肪酸结合蛋白和D-乳酸表达水平发生变化以及肝素对感染性休克犬早期空肠绒毛微循环改善及肠脂肪酸结合蛋白和D晋L酸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通过静脉注射LPS方... 目的通过对血浆标示物D-乳酸和I-FABP的测定及分析,验证感染性休克犬早期肠脂肪酸结合蛋白和D-乳酸表达水平发生变化以及肝素对感染性休克犬早期空肠绒毛微循环改善及肠脂肪酸结合蛋白和D晋L酸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通过静脉注射LPS方法建立比格犬早期感染性休克模型。将40只实验犬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空白对照组,LPS组,基础治疗组,肝素治疗组。术后稳定1h,即T0点,给LPS造模后1h,即T1点,之后序贯观察5h分别为T2,13,T4,T5,T6点。在相应观察时间点(T1、T3、T6时间点)采集犬静脉血,经1500r/rain,15min离心后取血浆,以EP管分装后置入-80℃保存,通过ELISA法测定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和D-乳酸(D—lac)。同时应用OPS观察空肠绒毛微循环的变化。结果肝素组IFABP(21.6±2.3)pg/mL比较LPS组IFABP(100.48±8.42)Pg/mL会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微循环有相应的改善。基础治疗组与LPS组比较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感染性休克早期存在肠黏膜微循环障碍及肠黏膜损伤。肝素对早期感染性休克犬肠黏膜微循环障碍具有改善作用,进而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感染性休克 肝素 肠黏膜 微循环 脂多糖 肠结合蛋白 D-乳酸 正交极化频谱成像仪
原文传递
血乳酸在重症感染患者预后中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韩利红 马原 郑有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2996-2998,共3页
目的:探讨血乳酸在重症感染患者预后中的意义,以期为重症感染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收治的脓毒症及感染性休克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入院时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态(APACHEⅡ)评分、血气分... 目的:探讨血乳酸在重症感染患者预后中的意义,以期为重症感染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收治的脓毒症及感染性休克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入院时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态(APACHEⅡ)评分、血气分析、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检测,检测入院开始时、入院后6、12、24、48 h血乳酸值,判定治疗后28 d内患者预后。结果28 d内患者死亡29例、存活39例,病死率及存活率分别为42.65%、57.35%,机械通气率、APACHE Ⅱ评分存活组分别为38.24%、(21.38±2.57)分,明显低于死亡组93.10%、(28.94±6.73)分( P<0.05);存活组患者0、6、12、24、48 h时血乳酸值明显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检测血乳酸值>2.5 mmol(高乳酸血症)患者病死率为85.71%,明显高于≤2.5 mmol者病死率的50.00%( P<0.05);12 h时乳酸清除率0时的患者病死率为100.00%、<10.00%时为71.43%、10.00%~30.00%时为63.64%、≥30.00%时为43.48%( P<0.05)。结论动态监测血乳酸值的水平变化能有助于判断重症感染患者预后,早期血乳酸水平越高、12 h乳酸清除率越低则患者越容易出现不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血乳酸 脓毒/感染性休克 预后
原文传递
Blood glucose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被引量:12
7
作者 Hiroyuki Hirasawa Shigeto Oda Masataka Nakamur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33期4132-4136,共5页
The main pathophysiological feature of sepsis is the uncontrollable activation of both pro-and anti-inflammatory responses arising from the overwhelming pro-duction of mediators such as pro-and anti-inflammatory cytok... The main pathophysiological feature of sepsis is the uncontrollable activation of both pro-and anti-inflammatory responses arising from the overwhelming pro-duction of mediators such as pro-and anti-inflammatory cytokines. Such an uncontrollable inflammatory response would cause many kinds of metabolic derangements. One such metabolic derangement is hyperglycemia. Accordingly, control of hyperglycemia in sepsis is considered to be a very effective therapeutic approach. However, despite the initial enthusiasm, recent studies reported that tight glycemic control with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failed to show a beneficial effect on mortality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One of the main reasons for this disappointing result is the incidence of harmful hypoglycemia during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Therefore, avoidance of hypoglycemia during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may be a key issue in effective tight glycemic control. It is generally accepted that glycemic control aimed at a blood glucose level of 80-100 mg/dL, as initially proposed by van den Berghe, seems to be too tight and that such a level of tight glycemic control puts septic patients at increased risk of hypoglycemia. Therefore, now many researchers suggest less strict glycemic control with a target blood glucose level of 140-180 mg/dL. Also specific targeting of glycemic control in diabetic patients should be considered. Since there is a significantcorrelation between success rate of glycemic control and the degree of hypercytokinemia in septic patients,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hypercytokinemia may be an important aspect of successful glycemic control. Thus, in future, use of an artificial pancreas to avoid hypoglycemia during insulin therapy, special consideration of septic diabetic patients, and control of hypercytokinemia should be considered for more effective glycemic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ood glucose Diabetes mellitus INSULIN HYPERCYTOKINEMIA Inflammation mediator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