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炎症指标联合血栓弹力图在脓血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李伟伟 冯慧远 +2 位作者 田昭涛 刘瑞瑞 崔云亮 《实用医药杂志》 2018年第11期973-976,共4页
目的探讨炎症指标联合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TEG)检测结果对于评估脓血症患者凝血功能和预后的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月收治于原济南军区总医院ICU的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入院第一天的临床实验室数据。根据血栓... 目的探讨炎症指标联合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TEG)检测结果对于评估脓血症患者凝血功能和预后的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月收治于原济南军区总医院ICU的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入院第一天的临床实验室数据。根据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正常凝血组(A组),低凝组(B组)和高凝组(C组)。检测常规血液学指标,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描绘TEG血凝时间(R值)、血块成型时间(K值)、α角、血块强度(MA)。结果低凝组患者,R值和K值都明显延长,α角和MA值明显缩短。高凝组患者R值和K值明显缩短,而α角和MA值则明显延长。低凝组患者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正常组和高凝组(P<0.05),低凝组患者PCT及内毒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和高凝组(P<0.05),高凝组患者D-二聚体明显高于其他两组。脓血症患者SOFA评分与炎症指标PCT及血清内毒素水平明显正相关(P<0.05),与D-二聚体水平也呈明显正相关。SOFA评分与R值、K值呈明显正相关(P<0.05),与α角、MA值呈明显负相关(P<0.05)。血液呈现低凝状态的脓血症患者有较高的病死率。结论炎症指标联合TEG检测可以更早期真实地判断脓血症患者的凝血状态,可以更好地评估病情严重程度,低凝状态的脓血症患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血症 血栓弹力图 内毒素
下载PDF
老年脓血症患者检测血浆NAP和hs-CRP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莫荣浩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2期96-97,共2页
目的探究分析老年严重脓血症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水平的改变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老年严重脓血症患者65例,作为A组实验组。选取同期入院治疗的非脓血症老年患者65例,作为B组对照... 目的探究分析老年严重脓血症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水平的改变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老年严重脓血症患者65例,作为A组实验组。选取同期入院治疗的非脓血症老年患者65例,作为B组对照组。在患者入院后的第1天测量并记录两组患者的血浆hs-CRP和NAP水平,比较两组患者血浆hs-CRP和NA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A组患者NAP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20例患者死亡,死亡患者NAP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生存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P和hs-CRP是反映老年脓毒血症患者危重程度和预后的重要和准确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脓血症 超敏C反应蛋白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下载PDF
那屈肝素钙对脓血症患者APACHEⅡ评分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刘先发 周丽程 +5 位作者 欧阳潭 阳小灵 熊力 张诗昊 黄家淦 张琼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3558-3559,共2页
研究发现,脓血症主要是由凝血活化、炎症反应及纤溶抑制相互作用形成的级联反应过程,其中凝血活化是脓血症发病的重要环节〔1〕。而那屈肝素钙(低分子量肝素)具有快速和持续的抗血栓形成作用,并能改善血流动力学;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脓血症 APACHEⅡ评分
下载PDF
褪黑素对脓血症诱导的鼠回肠和膀胱组织中病理变化的抑制作用
4
作者 周爱国 李小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51-953,共3页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鼠脓血症模型组中回肠和膀胱组织伤害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盲肠结扎和穿孔来诱导大鼠发生脓血症,假手术(对照)和盲肠结扎穿孔组在术前30 m in或术后6 h接受盐水和褪黑素处理(10 mg/kg),术后16 h断颈处死,立即取出回肠...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鼠脓血症模型组中回肠和膀胱组织伤害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盲肠结扎和穿孔来诱导大鼠发生脓血症,假手术(对照)和盲肠结扎穿孔组在术前30 m in或术后6 h接受盐水和褪黑素处理(10 mg/kg),术后16 h断颈处死,立即取出回肠和膀胱组织进行收缩率试验并测定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GSH)含量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活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盲肠结扎穿孔组中回肠和膀胱组织MDA水平显著增加(P<0.01),GSH水平显著下降(P<0.01),MPO活力显著增加(P<0.01)。另外,褪黑素处理可显著降低MDA(P<0.01,)和MPO水平(P<0.01),而GSH含量则恢复至对照水平(P<0.01);与对照组相比,在盲肠结扎穿孔组中,盲肠和膀胱的收缩率明显下降(P<0.01),而褪黑素处理能使这些反应恢复。结论褪黑素处理能使盲肠结扎穿孔所诱导的鼠膀胱和回肠组织功能紊乱得到恢复,能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MPO活力及减少内生GSH的含量,降低脓血症对组织的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血症 褪黑素 氧化伤害 回肠 膀胱
下载PDF
监测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指导脓血症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赵璟 《实用医药杂志》 2018年第10期904-906,共3页
脓血症指因感染导致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可造成休克、多器官功能不全等严重并发症,据文献报道,脓血症休克患者死亡率高达30%~50%[1]。组织灌注不良是脓血症休克的基础病理变化,液体复苏是改善组织灌注和微循环的重要方式[2]。动静脉二氧... 脓血症指因感染导致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可造成休克、多器官功能不全等严重并发症,据文献报道,脓血症休克患者死亡率高达30%~50%[1]。组织灌注不良是脓血症休克的基础病理变化,液体复苏是改善组织灌注和微循环的重要方式[2]。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2)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和静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值,可反映组织灌注情况[3]。该研究旨在分析Pcv-aCO2对指导脓血症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血症休克 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 液体复苏
下载PDF
脓血症的临床分型与治疗(附80例临床分析)
6
作者 王玲山 杨维良 +3 位作者 蔡全忠 吕洪光 武林枫 宋春芳 《黑龙江医药》 CAS 1989年第1期6-8,共3页
本文重点总结两个医院自1977年1月至1987年12月间,外科80例脓血症的诊治经验,作者对脓血症提出新的临床分型,对治疗有其实用价值,治愈率达94%以上,其疗效甚为满意。
关键词 脓血症 临床分型 临床分析 转移性脓肿 复杂型 感染性休克 多器官功能衰竭 急性肾衰 并发防治 脓毒败血
下载PDF
新生儿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细菌性脓血症与母体中性粒细胞自身抗体经胎盘转移相关
7
作者 李喆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2004年第5期476-476,共1页
关键词 新生儿 中性粒细胞减少 细菌性脓血症 母体 中性粒细胞 自身抗体 经胎盘转移
下载PDF
美罗培南不同给药方式对重症监护病房脓血症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田春晖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6期2-3,共2页
目的探讨美罗培南不同给药方式对重症监护病房脓血症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大连市中心医院急诊ICU就诊的80例脓毒血症患者,按照美罗培南不同给药方式的不同,静脉滴注美罗培南为对照组40例,微量注射泵... 目的探讨美罗培南不同给药方式对重症监护病房脓血症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大连市中心医院急诊ICU就诊的80例脓毒血症患者,按照美罗培南不同给药方式的不同,静脉滴注美罗培南为对照组40例,微量注射泵行持续泵入美罗培南为试验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一段时间后的凝血功能。结果试验组凝血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注射泵行持续泵入美罗培南其效果更加,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罗培南 给药方式 监护病房 脓血症 凝血功能
下载PDF
最大血块强度值对脓血症患者血小板计数变化的预测价值
9
作者 慕容锐 高明霞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第16期1-4,共4页
目的 探讨最大血块强度值对脓血症患者血小板计数变化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0年12月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血症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按照血栓弹力图最大血块强度(MA)值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 目的 探讨最大血块强度值对脓血症患者血小板计数变化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0年12月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血症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按照血栓弹力图最大血块强度(MA)值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比较不同MA值(即MA值正常组和MA值降低组)患者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及血小板计数变化,针对不同MA值患者预后及生存情况绘制生存分析曲线,并针对血栓弹力图MA值与患者血小板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绘制MA值预测血小板降低的ROC曲线,计算AUC面积。结果 MA值正常组其SOFA评分为(10.21±0.81)分,低于MA值降低组的(20.10±1.10)分(P<0.05),APACHEⅡ评分为(12.42±1.61)分,低于MA值降低组的(22.11±2.60)分(P<0.05),血小板计数为(117.81±8.52)×10^(9)/L高于MA值降低组的(88.30±4.71)×10^(9)/L (P<0.05),MA值正常组病情好转后转入普通病房比例显著高于MA值降低组(P<0.05),同时MA值正常组生存时间显著长于MA值降低组(P<0.05),血栓弹力图MA值与患者血小板变化呈正相关(r=0.8268,P<0.001),MA值预测血小板降低的ROC曲线下AUC面积为0.8339,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结论脓血症患者血栓弹力图中最大血块强度值,对预测患者预后及生存时间有一定价值,其变化与血小板计数及功能变化呈正相关,能有效预测血小板的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血块强度值 血栓弹力图 脓血症 血小板计数 疾病转归
下载PDF
脓血症患者中炎症指标联合血栓弹力图的应用分析
10
作者 陈焕 邝光华 钟振洲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360-362,共3页
目的探讨炎症指标联合血栓弹力图在脓血症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9年4月78例脓血症患者进行研究,检测所有患者炎症因子和凝血功能指标,予以血栓弹力图检查,根据凝血综合指数分为对照组(n=30)、低凝组(n=22)和高凝组(n=26),... 目的探讨炎症指标联合血栓弹力图在脓血症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9年4月78例脓血症患者进行研究,检测所有患者炎症因子和凝血功能指标,予以血栓弹力图检查,根据凝血综合指数分为对照组(n=30)、低凝组(n=22)和高凝组(n=26),比较三组炎症因子、凝血功能和血栓弹力图指数。结果三组C反应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凝组患者降钙素原、内毒素、血小板计数、血块生成率和血块强度值高于对照组和高凝组,凝血时间和血块生成时间低于对照组和高凝组(P<0.05);三组D-二聚体水平对比,对照组最低,高凝组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炎症指标和血栓弹力图可准确判断脓血症患者凝血功能,对疾病严重程度做出准确评估,以尽早处理,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血症 因子 血栓弹力图 凝血功能
下载PDF
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注射液改善重症脓血症休克患者心肌损伤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志伟 《实用医药杂志》 2020年第5期425-426,429,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脓血症休克心肌损伤患者应用血必净注射液与合乌司他丁注射液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笔者医院住院治疗的重症脓血症休克患者6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5)与对照组(n=32),两组均给予抗感... 目的探讨重症脓血症休克心肌损伤患者应用血必净注射液与合乌司他丁注射液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笔者医院住院治疗的重症脓血症休克患者6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5)与对照组(n=32),两组均给予抗感染、液体复苏等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用乌司他丁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的CK-MB、BNP、cTnl、LDH水平,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94.29%vs 81.25%,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CK-MB、BNP、cTnl、LDH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两组无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对于重症脓血症休克患者,给予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注射液治疗效果满意,可显著改善患者心肌损伤情况,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血症休克 血必净 安全性 乌司他丁
下载PDF
脓血症的护理体会
12
作者 曾淑华 《福建中医药》 1999年第2期40-41,共2页
脓血症属中医“流注”范畴,为临床常见病。本院从1994年至1997年共收治住院患者49例,采用中西结合,治护配合,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30例,女19例;年龄最小11个月,最... 脓血症属中医“流注”范畴,为临床常见病。本院从1994年至1997年共收治住院患者49例,采用中西结合,治护配合,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30例,女19例;年龄最小11个月,最大65岁,平均年龄13.1岁;住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血症 中医护理 辨证施护
下载PDF
上尿路腔内碎石术后尿脓血症早期干预4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程玉峰 蒋立城 +5 位作者 张英晨 成小建 毕文浩 赵帅 孙浩 吴志强 《实用医药杂志》 2020年第5期444-445,475,共3页
为预防上尿路结石腔内碎石术后尿源性脓血症及脓血性休克的发生,笔者参考吴海洋等[1,2]的做法,在上尿路结石腔内碎石手术时,术前30 min静脉注射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4 g;若手术时间>1 h,在手术开始后1 h急查血液分析;若手术时间<1 h... 为预防上尿路结石腔内碎石术后尿源性脓血症及脓血性休克的发生,笔者参考吴海洋等[1,2]的做法,在上尿路结石腔内碎石手术时,术前30 min静脉注射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4 g;若手术时间>1 h,在手术开始后1 h急查血液分析;若手术时间<1 h,在手术后2 h急查血液分析。对血白细胞<4×10^9/L即刻启动干预措施。该文选取2017年6月—2018年8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因上尿路结石行腔内碎石术中、术后依据血白细胞下降进行尿脓血症早期干预的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脓血症 早期干预 腔内碎石术
下载PDF
羟乙基淀粉130/0.4治疗严重脓血症效果不佳
14
作者 Perner A Haase N GuttRRmsen AB 《海南医学》 CAS 2012年第16期47-47,共1页
羟乙基淀粉(HES)130/0.4被广泛应用于特护病房(ICUs)患者的液体复苏,但其对严重脓血症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不确切。近期Pemer等研究发现,与醋酸林格氏液(Ringer’s acetate)比较,严重脓血症患者采用HES130/0.4进行液体... 羟乙基淀粉(HES)130/0.4被广泛应用于特护病房(ICUs)患者的液体复苏,但其对严重脓血症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不确切。近期Pemer等研究发现,与醋酸林格氏液(Ringer’s acetate)比较,严重脓血症患者采用HES130/0.4进行液体复苏可导致患者90d死亡风险上升,且更可能需进行肾脏替代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乙基淀粉130 肾脏替代治疗 脓血症 醋酸林格氏液 液体复苏 特护病房 死亡风险
下载PDF
C-反应蛋白联合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脓血症和菌血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5
作者 刘超 《中国实用医刊》 2015年第10期20-21,共2页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联合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脓血症和菌血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细菌感染患者3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ACCP/SCCM诊断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菌血症组217例和脓毒血症组151例,另选择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联合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脓血症和菌血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细菌感染患者3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ACCP/SCCM诊断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菌血症组217例和脓毒血症组151例,另选择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所有研究对象治疗前和治疗后1、3、5d测定的CRP、PCT和白细胞(WBC)水平.结果 治疗前,脓毒血症组患者和菌血症组患者的CRP、WBC以及P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5d后,所有患者的PCT水平普遍明显下降,CRP水平仍然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处于病理状态,而WBC在治疗过程中呈现出不规则波动状态.结论 CRP联合PCT检测可以作为脓血症和菌血症早期诊断的依据,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能够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血清降钙素原 脓血症 菌血
原文传递
重组人活性蛋白C治疗脓血症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褚海波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88-589,共2页
关键词 重组人活性蛋白C 脓血症 治疗
原文传递
炎症指标联合血栓弹力图在脓血症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土强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9年第6期138-139,共2页
目的分析炎症指标联合血栓弹力图在脓血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广东省广宁县人民医院于2018年1-12月收治的60例脓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炎症指标联合血栓弹力图检查。依据凝血功能检查结果的差异分成正常组19例、低凝组18... 目的分析炎症指标联合血栓弹力图在脓血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广东省广宁县人民医院于2018年1-12月收治的60例脓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炎症指标联合血栓弹力图检查。依据凝血功能检查结果的差异分成正常组19例、低凝组18例和高凝组23例,观察患者的炎症指标、血栓弹力图检查结果;观察患者的病死率差异。结果低凝组血小板计数水平低于正常组、高凝组;高凝组凝血酶原时间(PT)短于正常组、低凝组;低凝组、高凝组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均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凝组MA值、R值均低于正常组、高凝组;低凝组K值、α角均高于正常组、高凝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凝组病死率高于正常组、高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症指标联合血栓弹力图用于脓血症,可精确评估患者的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标 血栓弹力图 脓血症
原文传递
脓毒症诊断标准变迁及热点问题探讨 被引量:20
18
作者 黄勋 吴安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61-464,共4页
近年来,脓毒症概念和诊断标准不断更新,是优化脓毒症临床诊治的必然要求,但同时给临床实践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回顾性分析脓毒症1.0、2.0、3.0三个版本中诊断标准的变迁情况,发现已发布的脓毒症指南中相关定义,无论国内外均存在不同程... 近年来,脓毒症概念和诊断标准不断更新,是优化脓毒症临床诊治的必然要求,但同时给临床实践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回顾性分析脓毒症1.0、2.0、3.0三个版本中诊断标准的变迁情况,发现已发布的脓毒症指南中相关定义,无论国内外均存在不同程度不足。过去三十年,相关定义不断改变,不同的文献资料可能采用不同版本的定义,易引起对脓毒症认识及其数据上的混淆,可能导致临床脓毒症延误治疗或盲目扩大治疗。脓毒症诊断标准及流行病学数据仍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中国也需要考虑设定容易测量,且有利于明确患者诊断及管理的推荐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 诊断标准 感染 脓毒性休克 脓血症
下载PDF
连续血液净化串联血液灌流对尿源性脓毒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唐亚纯 郭涛 +3 位作者 符浩 段斌 王昕禧 陈选才 《吉林医学》 CAS 2019年第4期741-743,共3页
目的:对尿源性脓毒血症应用连续血液净化串联血液灌注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54例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进行分析,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组比较,对照组27例给予常规液体复苏治疗联合连续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27例外加串联血液灌... 目的:对尿源性脓毒血症应用连续血液净化串联血液灌注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54例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进行分析,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组比较,对照组27例给予常规液体复苏治疗联合连续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27例外加串联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8 h后的平均动脉压(MAP)、PaO_2、体温、心率及各项监测指标。结果: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的(MAP)、PaO_2、体温、心率及各项监测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尿源性浓度血症患者采用常规液体复苏治疗联合连续血液净化与串联血流灌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有效降低了患者炎性介质水平,利于病情的控制,故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源性脓血症 血液净化 血流灌注 复苏 炎性介质
下载PDF
降钙素原在危重症监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20
作者 李翠萍 钱素云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 2004年第2期84-86,共3页
近年来降钙素原 (PCT)作为一种新的细菌感染早期诊断指标日益受到临床重视。现已发现PCT能早期鉴别细菌与非细菌感染 ,并能早期识别脓血症和器官功能衰竭。PCT浓度与全身炎症反应程度密切相关 ,且其浓度的升降显示了全身炎症的活动度。... 近年来降钙素原 (PCT)作为一种新的细菌感染早期诊断指标日益受到临床重视。现已发现PCT能早期鉴别细菌与非细菌感染 ,并能早期识别脓血症和器官功能衰竭。PCT浓度与全身炎症反应程度密切相关 ,且其浓度的升降显示了全身炎症的活动度。PCT浓度变化可作为确定诊断、制定治疗方案以及判断预后的依据。目前PCT的生物学功能及感染时产生的来源等还不十分清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危重监护 研究进展 细菌感染 反应 脓血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