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用于二乙醇胺脱氢氧化制备亚氨基二乙酸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曾小君 杨高文 +1 位作者 徐肖邢 杨刚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608-610,616,共4页
用自制的非晶态合金催化剂一步催化脱氢氧化二乙醇胺合成亚氨基二乙酸 ,考察了催化剂与二乙醇胺的质量比、反应温度、时间、压力和pH值对亚氨基二乙酸转化率的影响 ,并与其它RaneyCu类催化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使用CSGZ - 0 4非晶... 用自制的非晶态合金催化剂一步催化脱氢氧化二乙醇胺合成亚氨基二乙酸 ,考察了催化剂与二乙醇胺的质量比、反应温度、时间、压力和pH值对亚氨基二乙酸转化率的影响 ,并与其它RaneyCu类催化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使用CSGZ - 0 4非晶态合金催化剂进行二乙醇胺脱氢氧化 ,当反应温度为 16 0~ 180℃、压力为 12~ 18MPa、pH值为 12 6 8、催化剂与二乙醇胺质量比为 16 5∶10 0、反应时间为 2 5~ 3h时 ,亚氨基二乙酸的收率≥ 98% ,CSGZ - 0 4催化剂重复使用2 4次时 ,亚氨基二乙酸的收率≥ 9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乙醇胺 亚氨基二乙酸 非晶态合金催化剂 脱氢氧化
下载PDF
脱氢氧化法合成亚氨基二乙酸 被引量:5
2
作者 曾小君 杨高文 +1 位作者 杨刚 廖维林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57-660,共4页
以非晶态合金制备的骨架铜作为催化剂 ,对二乙醇胺脱氢氧化制备亚氨基二乙酸的新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当反应温度为 180℃、反应时间为 2 .5h、反应压力为 1.8MPa、pH值为 13~ 14、催化剂与二乙醇胺的质量比为 9.8∶10 0时 ,亚... 以非晶态合金制备的骨架铜作为催化剂 ,对二乙醇胺脱氢氧化制备亚氨基二乙酸的新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当反应温度为 180℃、反应时间为 2 .5h、反应压力为 1.8MPa、pH值为 13~ 14、催化剂与二乙醇胺的质量比为 9.8∶10 0时 ,亚氨基二乙酸的产率≥ 98% ;催化剂重复使用 2 6次后 ,亚氨基二乙酸的产率≥ 95 % ,而亚氨基二乙酸的纯度≥ 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乙醇胺 亚氨基二乙酸 非晶态合金催化剂 脱氢氧化 合成 除草剂 草甘膦
下载PDF
乙苯脱氢氧化制苯乙烯工艺过程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顾雄毅 戴迎春 +1 位作者 张浩 朱中南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67-172,共6页
对乙苯脱氢氧化工艺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分析,表明氧化烧氢具有提高平衡转化率和能量合理利用的优点。通过一维拟均相模型模拟计算,比较了乙苯脱氢与乙苯脱氢氧化的反应结果,并由实验得到了验证。同时还讨论了乙苯实际转化率提高不多的... 对乙苯脱氢氧化工艺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分析,表明氧化烧氢具有提高平衡转化率和能量合理利用的优点。通过一维拟均相模型模拟计算,比较了乙苯脱氢与乙苯脱氢氧化的反应结果,并由实验得到了验证。同时还讨论了乙苯实际转化率提高不多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苯 苯乙烯 脱氢氧化 制备 过程分析
下载PDF
脱氢氧化合成草甘膦新工艺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维刚 黄小凤 李中林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60-162,共3页
以尿素、乙醇胺为原料,研究了脱氢氧化法合成草甘膦新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在高压釜内,加入 脱氢原料0.10mol,HO-05催化剂8.0g,初始氮气压力0.20MPa,反应温度200℃,反应时间6.5h,脱氢氧 化合成草甘膦的转化率70%以上。
关键词 草甘膦 合成 脱氢氧化 尿素 乙醇胺 除草剂
下载PDF
乙苯脱氢氧化制苯乙烯工艺中氢氧化反应器的开发
5
作者 顾雄毅 戴迎春 +1 位作者 张浩 朱中南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96-401,共6页
通过对乙苯脱氢氧化新工艺的过程分析,对氢氧化反应器的开发研究可进行必要的简化。对影响氧化反应结果的工艺及工程因素进行了实验考察,为氢氧化反应器的开发提供了依据和必要的数据。
关键词 脱氢氧化 乙苯 苯乙烯
下载PDF
乙苯脱氢氧化的热力学分析
6
作者 黄荣南 于红卫 《兰化科技》 1993年第2期121-125,共5页
针对目前乙苯脱氢氧化文献中尚无完整的热力学分析数据,本文计算了乙苯脱氢过程各主、副反应的热力学平衡常数及平衡转化率,分析了消氢率与平衡转化率的关系;计算了乙苯脱氢氧化的反应热效应,分析了转化率、消氢率与反应热效应的关系。... 针对目前乙苯脱氢氧化文献中尚无完整的热力学分析数据,本文计算了乙苯脱氢过程各主、副反应的热力学平衡常数及平衡转化率,分析了消氢率与平衡转化率的关系;计算了乙苯脱氢氧化的反应热效应,分析了转化率、消氢率与反应热效应的关系。从反应耦合和热量耦合的角度对乙苯脱氢氧化的增产节能原理作了初步热力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苯 脱氢氧化 平衡常数 热力学
下载PDF
丙烷脱氢氧化制丙烯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叶敏 李贤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 CAS 2011年第6期18-21,共4页
计算了丙烷脱氢过程各主、副反应的热力学平衡常数和平衡转化率,分析了平衡转化率、烧氢率与反应热效应的关系。表明氧化烧氢具有提高平衡转化率和能量合理利用的优点;丙烷脱氢平衡转化率随烧氢率的增加而增大;当反应温度为923K时要保... 计算了丙烷脱氢过程各主、副反应的热力学平衡常数和平衡转化率,分析了平衡转化率、烧氢率与反应热效应的关系。表明氧化烧氢具有提高平衡转化率和能量合理利用的优点;丙烷脱氢平衡转化率随烧氢率的增加而增大;当反应温度为923K时要保证热量耦合,烧氢率应大于48.6%;丙烷脱氢氧化工艺原理在于用氧化再热取代传统中的过热蒸汽再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烷 丙烯 脱氢氧化 平衡常数 转化率 反应热 热力学
下载PDF
丙烷脱氢氧化制丙烯反应动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尤廷秀 由宏君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1-56,共6页
从化学反应的原理、催化剂、催化原理和反应动力学等方面,详细地介绍了丙烷脱氢氧化的反应体系,分别就丙烷脱氢氧化催化剂及其载体和助剂的特点进行了概述,重点论述了Biloen、KaidongChen、陈光文和CJGasc幃n的催化历程及反应动力学。
关键词 丙烷 反应动力学 脱氢氧化 催化剂
下载PDF
如何准确把握和使用新课程教材中的实验资源——以乙醇脱氢氧化实验的改进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周改英 《化学教育》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2-84,共3页
就如何准确把握和使用教材中的实验资源,结合乙醇催化氧化实验的改进案例,探讨了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介绍分析了一种新方法,提出新课程背景下的实验设计要关注创新的承接性、把握创新的基础性、彰显科学的实证性的对策。
关键词 乙醇脱氢氧化 实验改进 问题探讨 氧化剂的选择 真实与安全
下载PDF
Raney-Cu催化二乙醇胺脱氢氧化生产亚氨基二乙酸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巫俭 陈运谋 +1 位作者 覃少球 吕玉利 《广西化工》 2000年第3期5-6,共2页
以 Raney- Cu为催化剂 ,催化二乙醇胺脱氢氧化 ,生产亚氨基二乙酸 ,讨论了影响反应及催化剂寿命的因素。
关键词 亚氨基二乙酸 Raney-Cu 脱氢氧化 催化 二乙醇胺
下载PDF
醋酸碘苯促进的脱氢氧化反应合成2-硫芳(烷)基苯酚及10H-吩噻嗪 被引量:1
11
作者 曹廷舒 魏向阳 +4 位作者 罗敏 汪逸飞 潘子俊 徐程 殷国栋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079-2088,共10页
报道了一种醋酸碘苯促进苯酚邻位C(sp^(2))—H与硫酚S—H之间通过氧化脱氢直接构建C—S键合成2-硫芳(烷)基苯酚衍生物的新方法.当底物为2-氨基苯硫酚时,则实现了缩合环化产物10H-吩噻嗪的高效合成.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均通过了^(1)H ... 报道了一种醋酸碘苯促进苯酚邻位C(sp^(2))—H与硫酚S—H之间通过氧化脱氢直接构建C—S键合成2-硫芳(烷)基苯酚衍生物的新方法.当底物为2-氨基苯硫酚时,则实现了缩合环化产物10H-吩噻嗪的高效合成.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均通过了^(1)H NMR、^(13)C NMR、IR和HRMS的表征,其中2-((4-溴苯基)硫代)-1,4-苯二酚(3i)的结构还通过了X-ray单晶衍射的证实.该方法原料易得、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同时具有良好的原子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硫芳(烷)基苯酚 10H-吩噻嗪 脱氢氧化 C—S键形成
原文传递
一种1,2-丙二醇的气相脱氢氧化合成丙酮醛的方法
12
《试剂与精细化学品》 2006年第10期15-15,共1页
本发明属于化学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1,2-丙二醇气相脱氢氧化合成丙酮醛的方法。本发明采用纳米银沸石膜催化剂,将1,2-丙二醇通过气相脱氢氧化制备丙酮醛。催化剂以金属网为骨架,在金属网上包裹沸石膜,通过电解将银沉积在沸... 本发明属于化学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1,2-丙二醇气相脱氢氧化合成丙酮醛的方法。本发明采用纳米银沸石膜催化剂,将1,2-丙二醇通过气相脱氢氧化制备丙酮醛。催化剂以金属网为骨架,在金属网上包裹沸石膜,通过电解将银沉积在沸石膜上,在反应温度280℃~380℃,氧气与1,2-丙二醇的摩尔比为1.2~3.2时,1,2-丙二醇的单程转化率达95.1%,丙酮醛的选择性达7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 氧化合成 丙二醇 丙酮醛 化学化工技术 膜催化剂 脱氢氧化 反应温度
原文传递
乙醇的(Cu)催化氧化实验补遗 被引量:3
13
作者 杜文敏 《化学教与学》 2018年第5期92-93,共2页
文章对乙醇的氧化剂氧化和催化氧化做了比较分析。现行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乙醇性质实验——红热螺旋铜丝与乙醇反应,当属于氧化剂(CuO)直接氧化,而乙醇的(Cu)催化氧化其本质是脱氢氧化。文章设计了乙醇催化氧化实验,在排尽空气(无氧)... 文章对乙醇的氧化剂氧化和催化氧化做了比较分析。现行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乙醇性质实验——红热螺旋铜丝与乙醇反应,当属于氧化剂(CuO)直接氧化,而乙醇的(Cu)催化氧化其本质是脱氢氧化。文章设计了乙醇催化氧化实验,在排尽空气(无氧)的条件下观察铜丝与乙醇蒸气的反应,并成功检验到乙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热铜丝 乙醇 乙醛 氧化 催化氧化(脱氢氧化) 氧化氧化
下载PDF
乙醇催化氧化实验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杜文敏 《教育与装备研究》 2019年第7期32-35,共4页
分析和论证了教材实验3-3所提供的红热螺旋铜丝氧化乙醇生成乙醛的实验,证明是红热铜丝提供的CuO氧化剂氧化乙醇,而不是Cu的催化氧化,更没有作为中间产物的CuO提供“O”的作用。
关键词 乙醇 乙醛 红热铜丝 催化氧化 乙醇空气氧化 中间产物 乙醇脱氢氧化
下载PDF
脂肪醇氨氧化反应制备脂肪腈研究进展
15
作者 李贵贤 谢小虎 +1 位作者 田俊英 成肖玮 《分子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03-612,共10页
脂肪腈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和中间体,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农用化学品、染料和合成树脂等领域.在诸多合成脂肪腈的路线中,脂肪醇氨氧化制备脂肪腈的路线使用可源于生物质资源的脂肪醇为原料,有助于“碳中和”和“碳达峰”目标的实现... 脂肪腈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和中间体,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农用化学品、染料和合成树脂等领域.在诸多合成脂肪腈的路线中,脂肪醇氨氧化制备脂肪腈的路线使用可源于生物质资源的脂肪醇为原料,有助于“碳中和”和“碳达峰”目标的实现;同时,该反应副产物为水或氢气,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根据脂肪醇氨氧化制备脂肪腈的过程中是否需要向体系中提供氧气,氨氧化过程可分为需氧氧化-氨化反应和脱氢氧化-氨化反应两类.需氧氧化-氨化反应在均相催化体系和非均相催化体系中均具有相关研究,而脱氢氧化-氨化反应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非均相体系中.按照以上分类,综述了脂肪醇氨氧化制备脂肪腈催化体系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种类催化体系的优势与尚存在的不足,并展望了该反应催化体系未来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腈 脂肪醇 氧化 需氧氧化-氨化 脱氢氧化-氨化
下载PDF
一种通过PhIO介导的脱氢反应合成色原酮衍生物的方法
16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20年第3期20-20,共1页
申请号:CN201910771001.9申请日:20190820公开(公告)号:CN110483221A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PhIO介导的脱氢反应合成色原酮衍生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苯并二氢吡喃-4-酮衍生物(II)溶于溶剂中,在PhIO的作用下发生脱氢氧化反应获得色原... 申请号:CN201910771001.9申请日:20190820公开(公告)号:CN110483221A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PhIO介导的脱氢反应合成色原酮衍生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苯并二氢吡喃-4-酮衍生物(II)溶于溶剂中,在PhIO的作用下发生脱氢氧化反应获得色原酮衍生物(I);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原料价廉易得,无金属催化,反应时间短,收率高,成本较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反应 苯并二氢吡喃 脱氢氧化 酮衍生物 色原酮 收率高 无金属催化
下载PDF
乙苯脱氢催化剂的发展现状 被引量:24
17
作者 印会鸣 林宏 +5 位作者 王继龙 王涛 姚文君 胡晓丽 柏介军 辛国萍 《工业催化》 CAS 2012年第1期13-18,共6页
阐述了乙苯催化脱氢催化剂的发展历程和国内外比较知名的进行乙苯催化脱氢催化剂研发和生产的公司。针对当前乙苯脱氢制苯乙烯领域的发展现状,对乙苯脱氢-氢氧化工艺和乙苯氧化脱氢工艺进行了介绍,并对新工艺配套催化剂的研发进行了概... 阐述了乙苯催化脱氢催化剂的发展历程和国内外比较知名的进行乙苯催化脱氢催化剂研发和生产的公司。针对当前乙苯脱氢制苯乙烯领域的发展现状,对乙苯脱氢-氢氧化工艺和乙苯氧化脱氢工艺进行了介绍,并对新工艺配套催化剂的研发进行了概括性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工程 乙苯氢催化剂 苯乙烯 乙苯氢-氢氧化工艺
下载PDF
络合铁脱硫工艺在粘胶纤维废气H_(2)S治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龙传光 邵虎 +1 位作者 潘威 王玉昆 《人造纤维》 2021年第2期23-25,40,共4页
介绍了络合铁脱硫技术的原理、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的控制要求。并应用于粘胶纤维生产中废气H_(2)S的治理。对比分析络合铁脱硫工艺与氢氧化钠碱洗脱硫工艺脱除H_(2)S的运行费用,结果表明:高浓度H_(2)S和高潜硫量粘胶纤维废气采用络合铁... 介绍了络合铁脱硫技术的原理、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的控制要求。并应用于粘胶纤维生产中废气H_(2)S的治理。对比分析络合铁脱硫工艺与氢氧化钠碱洗脱硫工艺脱除H_(2)S的运行费用,结果表明:高浓度H_(2)S和高潜硫量粘胶纤维废气采用络合铁脱硫工艺处理,运行成本和环保效益均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合铁 氢氧化钠碱洗 粘胶纤维 H_(2)S
下载PDF
制备条件对Raney Cu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曾小君 杨高文 +1 位作者 杨刚 廖维林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43-47,共5页
利用旋铸法制备了快速凝固Cu3 3 .5Al66.5合金 .描述了新型RaneyCu催化剂在制备时的抽提工艺、抽提温度、抽提时间、碱液浓度及合金组成等因素对其结构特征和二乙醇胺脱氢氧化催化性能的影响规律 ,得到了较优化的催化剂制备参数 :采用... 利用旋铸法制备了快速凝固Cu3 3 .5Al66.5合金 .描述了新型RaneyCu催化剂在制备时的抽提工艺、抽提温度、抽提时间、碱液浓度及合金组成等因素对其结构特征和二乙醇胺脱氢氧化催化性能的影响规律 ,得到了较优化的催化剂制备参数 :采用改进的制备途径 ,合金铝铜比为 2 ,抽提温度为 80℃ ,抽提时间 2h ,碱液浓度为 2 0 %NaOH ;所制备的RaneyCu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 ,催化剂重复使用 2 6次后 ,亚氨基二乙酸的转化率≥ 95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凝固 抽提工艺 RANEY CU催化剂 微孔分布 脱氢氧化 铜铝合金 亚氨基二乙酸 制备条件 催化性能
下载PDF
Promoting role of Ru species on Ir-Fe/BN catalyst in 1,2-diols hydrogenolysis to secondary alcohols
20
作者 Ben Liu Yoshinao Nakagawa +1 位作者 Mizuho Yabushita Keiichi Tomishige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89-102,共14页
Noble metal-based-bimetallic catalysts have been highly investigated and applied in wide applications including biomass transformation via regioselective C−O hydrogenolysis while further modification especially with n... Noble metal-based-bimetallic catalysts have been highly investigated and applied in wide applications including biomass transformation via regioselective C−O hydrogenolysis while further modification especially with noble metal is highly promising yet still under investigation.Herein,Ru was found as an effective modifier among the screened noble metals(Ru,Pt,Rh,Pd,Au,and Ag)for Ir-Fe/BN(Ir=5 wt%,Fe/Ir=0.25)catalyst in terminal C−O hydrogenolysis of 1,2-butanediol(1,2-BuD)to 2-butanol(2-BuOH).Only trace amount of Ru(up to 0.5 wt%)was effective in terms of high 2-BuOH selectivity(>60%)and activity(about twice).Larger amount of Ru species(3 wt%)highly enhanced the activity but gave low selectivity to 2-BuOH with by-products of terminal C−C bond scission.Optimized catalyst(Ru(0.5)-Ir-Fe/BN)was reusable at least 4 times and gave moderate 2-BuOH yield(47%)in hydrogenolysis of 1,2-BuD.The promoting effect of Ru addition(0.5 wt%)to Ir-Fe/BN on hydrogenolysis of various alcohols was also confirmed.Combining catalytic tests with various characterizations,the promotion mechanism of Ru species in trimetallic catalysts was clarified.The Ru species in Ru(0.5)-Ir-Fe/BN form alloy with Ir and are enriched at the interface with BN surface,and direct interaction between Ru and Fe was not necessary in Ru-Ir-Fe alloy.The interface of Ir and Fe on the surface of Ir-Fe alloy may work as active sites for 1,2-diols to secondary alcohols via direct C−O hydrogenolysis,in which Ru-modified Ir activates H_(2) to form hydride-like species.The activity of Ru species in C−C bond cleavage was highly suppressed due to the direct interaction with Ir species and less exposed to substrate.Larger loading amount of Ru species(3 wt%)led to the formation Ru-rich trimetallic alloy,which further works as active sites for C−C bond sci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mass-based polyols Secondary alcohol HYDRODEOXYGENATION Trimetallic alloy Boron nitrid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