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淮海夏玉米品种脱水类型与机械粒收时间的确立 被引量:34
1
作者 李璐璐 明博 +3 位作者 谢瑞芝 王克如 侯鹏 李少昆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64-1773,共10页
黄淮海一年两熟模式下玉米成熟和熟后籽粒脱水的热量资源紧缺,是制约机械粒收在该区域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尝试建立黄淮海一年两熟制地区玉米机械粒收适宜品种筛选和以授粉至生理成熟积温和生理成熟期籽粒含水率为指标,运用双向平均法... 黄淮海一年两熟模式下玉米成熟和熟后籽粒脱水的热量资源紧缺,是制约机械粒收在该区域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尝试建立黄淮海一年两熟制地区玉米机械粒收适宜品种筛选和以授粉至生理成熟积温和生理成熟期籽粒含水率为指标,运用双向平均法将参试品种划分为晚熟高含水率(I)、早熟高含水率(II)、早熟低含水率(III)和晚熟低含水率(IV)4种类型。基于玉米生长进程及籽粒含水率动态测试,估算不同品种播种至适宜机械粒收含水率(28%、25%)所需活动积温,以黄淮海区夏玉米常年播种日期为起点,结合历史气象资料的累积计算,利用地统计分析技术明确不同类型品种适宜机械粒收的时空分布规律,建立适宜机械粒收时期的预测方法,为机械粒收在黄淮海区域推广提供指导。选择27个主推品种,播种至籽粒含水率下降到28%、25%所需要积温分别为,类型I 2982°C d、3118°C d,类型II 2770°C d、2873°C d,类型III 2729°C d、2845°C d,类型IV 2860°C d、2980°C d。类型III品种降至28%、25%含水率时间分别较类型II品种早2~3 d、约2 d,较类型IV品种早7~9 d、7~10 d,较类型I品种早13~17 d、16~17 d。各类型品种籽粒由28%含水率降至25%水平,所需时间约6~8d。在当前玉米种植模式及下茬小麦适期播种条件下,黄淮海南部的豫南、皖北地区,各类玉米品种均能满足籽粒脱水至适宜机械粒收含水率的要求,而在黄淮海北部、关中西部以及山东半岛地区,现有品种很难降至适宜含水率,需通过选择早熟和籽粒脱水快的适宜品种加以实现。本研究建立的以积温预测籽粒含水率动态变化及其适宜机械粒收时间的预测方法,为各地合理配置玉米粒收品种、确定适宜机械粒收时间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籽粒含水率 脱水类型 粒收时期 空间分布
下载PDF
不同自然脱水类型玉米品种子粒含水率变化与灌浆动态的关系 被引量:15
2
作者 乔江方 李川 +5 位作者 刘京宝 谷利敏 夏来坤 朱卫红 黄璐 薛华政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6-101,共6页
采用不同自然脱水速率的玉米品种为材料,分析其花后子粒含水量、粒重、体积和子粒灌浆的动态变化以及灌浆参数,研究玉米子粒含水量变化与灌浆动态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自然脱水类型玉米品种子粒含水量变化,以花后29 d和46 d为时间点,... 采用不同自然脱水速率的玉米品种为材料,分析其花后子粒含水量、粒重、体积和子粒灌浆的动态变化以及灌浆参数,研究玉米子粒含水量变化与灌浆动态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自然脱水类型玉米品种子粒含水量变化,以花后29 d和46 d为时间点,可划分为3个阶段。两种类型玉米品种46 d后自然脱水速率与蜡熟期(29-46 d)子粒含水量的变化趋势都正好相反。子粒体积和粒重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花后46 d品种间差异逐渐加大。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灌浆动态变化差异较大,自然脱水快的品种(先玉335和桥玉8号)和自然脱水慢的品种(蠡玉16和中科4号)最大灌浆速率分别出现在花后29 d和36 d,二者最大灌浆速率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自然脱水快的品种平均灌浆速率低于脱水慢的品种,且活跃灌浆期较脱水慢品种短。两种类型玉米品种子粒含水量变化和灌浆速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脱水快的类型品种达到显著水平,相关系数为0.805(R0.05=0.7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然脱水类型 灌浆速率 子粒含水率
原文传递
4种荒漠植物气体交换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99
3
作者 邓雄 李小明 +1 位作者 张希明 叶万辉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05-612,共8页
在自然条件下我们对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策勒绿洲边缘 4种主要荒漠植物胡杨 (PopuluseuphraticaOliv.)、沙拐枣 (Calligonumcaput_medusaeSchrenk .)、骆驼刺 (AlhagisparsifoliaB .KelleretShap)和柽柳 (TamarixramosissimaLbd .)的气... 在自然条件下我们对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策勒绿洲边缘 4种主要荒漠植物胡杨 (PopuluseuphraticaOliv.)、沙拐枣 (Calligonumcaput_medusaeSchrenk .)、骆驼刺 (AlhagisparsifoliaB .KelleretShap)和柽柳 (TamarixramosissimaLbd .)的气体交换、水势及其δ13 C的季节变化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胡杨和沙拐枣气体交换日变化为单峰曲线 ,骆驼刺和柽柳为双峰曲线 ;其中骆驼刺属低光合低蒸腾型 ,WUEph最低 ,胡杨和柽柳为高光合高蒸腾型 ,而沙拐枣则属高光合低蒸腾型 ,WUEph最高 ;骆驼刺 (9:0 0~ 13:0 0 )和柽柳 (10 :0 0~ 14:0 0 )An 的“午降”主要取决于气孔导度 ,而柽柳午后 (15 :0 0~ 18:0 0 )的An 降低则主要取决于非气孔因子 ;耐旱机理上 ,沙拐枣和骆驼刺同属高水势延迟脱水类型 ,但是二者又有区别 ,沙拐枣通过减少水分丧失 ,而骆驼刺则通过发达的根和强大吸水输导系统来维持高水势 ,胡杨和柽柳属于低水势忍耐脱水类型 ;在试图建立起用δ13 C表现植物WUEph的关系时我们发现有δ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植物 气体交换特征 水势 生态学特性 脱水类型
下载PDF
超级多孔水凝胶
4
《化工文摘》 2001年第3期42-42,共1页
美国Purdue大学发明了一种新型材料——超级多孔水凝胶,它在用作药物释放系统方面正显示出很大的潜力,它可以用每日一次的配方替代一些多剂量的药物。Purdue大学的制药学和生物制药工程的教授Kinam Park先生已对这种材料研究了15年,现... 美国Purdue大学发明了一种新型材料——超级多孔水凝胶,它在用作药物释放系统方面正显示出很大的潜力,它可以用每日一次的配方替代一些多剂量的药物。Purdue大学的制药学和生物制药工程的教授Kinam Park先生已对这种材料研究了15年,现在被转让给MicroVention医疗设备公司用于开发治疗动脉瘤的技术。这种水凝胶是从丙烯酸聚合物中制成的,可是它们的化学成分无关紧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多孔水凝胶 药物释放系统 化学成分 生产工艺 脱水类型 产品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