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成气直接制取二甲醚的双功能催化剂Ⅱ.脱水组分对催化剂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葛庆杰 黄友梅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6-19,共4页
采用反应评价并结合XRD、TPR、吡啶-TPD等物理化学手段研究了不同脱水组分对合成气直接制取二甲醚双功能催化剂结构和催化性能的影响,发现采用共沉淀沉积法制备的以CuO-ZnO-Al2O3为甲醇合成活性组分、HSY或... 采用反应评价并结合XRD、TPR、吡啶-TPD等物理化学手段研究了不同脱水组分对合成气直接制取二甲醚双功能催化剂结构和催化性能的影响,发现采用共沉淀沉积法制备的以CuO-ZnO-Al2O3为甲醇合成活性组分、HSY或HZSM-5A分子筛为脱水组分的双功能催化剂表现出优良的催化性能:CO转化率达89%,DME在有机物中的选择性接近99%;此处还发现,双功能催化剂的两活性组分发生“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气 二甲醛 双功能催化剂 脱水组分
下载PDF
合成气直接制取二甲醚的双功能催化剂的TPR研究
2
作者 高志华 阴丽华 黄伟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79-281,共3页
利用浸渍法和共沉淀法合成Cu/Co/TiO2甲醇合成催化剂,选取γ-Al2O3、磷酸改性γ-Al2O3,二氧化钛改性γ-Al2O3,以及Hβ型分子筛作为甲醇脱水催化剂,两者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制得合成二甲醚的双功能催化剂,通过TPR、XRD等表征手段对其进行... 利用浸渍法和共沉淀法合成Cu/Co/TiO2甲醇合成催化剂,选取γ-Al2O3、磷酸改性γ-Al2O3,二氧化钛改性γ-Al2O3,以及Hβ型分子筛作为甲醇脱水催化剂,两者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制得合成二甲醚的双功能催化剂,通过TPR、XRD等表征手段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沉淀法制备的Cu/Co/TiO2催化剂比浸渍法制备的易于还原;添加甲醇脱水催化剂后Cu/Co/TiO2催化剂还原温度普遍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醚 Cu/Co/TiO2 脱水组分 TPR
下载PDF
二氧化碳加氢合成二甲醚CuO-ZnO/HZSM-5催化剂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志坚 廖建军 +1 位作者 谭经品 李大东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2期134-136,共3页
在CuO ZnO/HZSM 5双功能催化剂上进行了CO2 加氢合成二甲醚的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 ,CuO ZnO是CO2加氢合成二甲醚双功能催化剂的加氢组分 ,HZSM 5是脱水组分 ,二者应尽可能地紧密结合 ,以便充分发挥二者的“协调”和“促进”作用 ;CuO ZnO... 在CuO ZnO/HZSM 5双功能催化剂上进行了CO2 加氢合成二甲醚的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 ,CuO ZnO是CO2加氢合成二甲醚双功能催化剂的加氢组分 ,HZSM 5是脱水组分 ,二者应尽可能地紧密结合 ,以便充分发挥二者的“协调”和“促进”作用 ;CuO ZnO与HZSM 5的最佳配比为 9∶1(重量比 ) .通过DTA ,XRD ,TPR ,H2 TPD ,CO2 TPD ,BET等方法对双功能催化剂进行表征 ,考察了催化剂的还原、吸附等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醚 CuO-ZnO/HZSM-5 二氧化碳 加氢合成 催化剂 加氢组分 脱水组分
下载PDF
甲醇合成催化剂对由合成气直接制二甲醚的影响
4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63-1263,共1页
研究人员对在以H-ferrierite作为一种脱水组分直接合成二甲醚(DME)的反应中,在不同的沉淀条件下使用或不使用锆作为一种促进剂下制备的cu—zn—Al基甲醇合成催化剂进行了研究。在高过度饱和条件下制得的试样显示出构造和结构的变化,
关键词 甲醇合成催化剂 二甲醚 合成气 直接合成 脱水组分 研究人员 沉淀条件 促进剂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hollow fiber T-type zeolite membrane modules for ethanol dehydration 被引量:7
5
作者 Xuerui Wang Ji Jiang +3 位作者 Dezhong Liu Youquan Xue Chun Zhang Xuehong Gu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5期581-586,共6页
This work presents the design of hollow fiber T-type zeolite membrane modules with different geometric configurations. The module performances were evaluated by pervaporation dehydration of ethanol/water mixtures. Str... This work presents the design of hollow fiber T-type zeolite membrane modules with different geometric configurations. The module performances were evaluated by pervaporation dehydration of ethanol/water mixtures. Strong concentration polarization was found for the modules with big membrane bundles. The concentration polarization was enhanced at high temperature due to the higher water permeation flux. The increase of feed flow could improve water permeation flux for the membrane modules with small membrane bundle.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was used to visualize the flow field distribution inside of the modules with different configurations. The membrane module with seven bundles exhibited highest separation efficiency due to the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flow rate. The packing density could be 10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tubular membrane module. The hollow fiber membrane module exhibited good stability for ethanol dehyd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llow fiber Module Pervaporation T-type zeolite membran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