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釉质表层特征及其脱矿与再矿化行为
被引量:6
- 1
-
-
作者
宋丽媛
汪俊
-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医学院
上海市口腔医学研究所.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37-540,共4页
-
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08DZ2271100)
-
文摘
釉质表面约30μm的高钙化区称为釉质表层,在早期龋形成时该层结构保持相对"完整"。该文将从釉质表层固有的理化性质出发,对其抗酸性,形成机制,脱矿再矿化行为及其在龋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
关键词
釉质表层
菌斑-釉质界面
脱矿与再矿化
-
Keywords
emamel surface
plaque enamel interface
demineralization and remineralization
-
分类号
R780.2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
-
题名牙色度分析在原位乳牙脱矿与再矿化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 2
-
-
作者
赵是民
汪俊
-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医学院口腔儿童预防科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
-
出处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1年第5期527-530,共4页
-
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074119644
08DZ2271100)
上海重点学科建设项目(S30206)~~
-
文摘
目的:验证数码照相牙色度分析法进行体内乳牙脱矿与再矿化研究的可行性。方法:选取58例平均年龄为4岁的儿童,以左上中切牙为实验牙,先染色、数码拍照,然后对实验牙面进行酸蚀、染色、数码拍照,最后在口腔环境内自然再矿化24h和1周后再染色、拍照,运用图像分析软件进行牙色度R、G、B值分析,比较酸蚀脱矿及再矿化前后牙色度的变化。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酸蚀脱矿后及再矿化24h后的色值(R、G、B)与基值有显著差异(P<0.05);在1周时间点上,只有B值与基值有显著差异(P<0.05);再矿化24h及1周后,牙色度值与酸蚀后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数码牙色度分析法可识别乳牙脱矿及再矿化前后牙色度的变化,可用于原位乳牙脱矿与再矿化研究。
-
关键词
乳牙
脱矿与再矿化
色度分析
数码照相
-
Keywords
Deciduous teeth
De-and re-mineralization
Color values analysis
Digital camera
-
分类号
R781.1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
-
题名酸蚀时间、再矿化时间对乳牙釉质再矿化的影响
被引量:2
- 3
-
-
作者
汪俊
宋丽媛
-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儿童预防科
-
出处
《口腔医学》
CAS
2010年第10期590-592,595,共4页
-
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074119644
09DZ2272100)
上海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S30206)
-
文摘
目的本研究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来观测不同酸蚀时间、不同矿化时间对乳牙釉质再矿化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28枚离体乳切牙的唇面分别开4个窗,随机分到酸蚀30 s、60 s、90 s、120 s 4个处理组中,采用32%磷酸凝胶对标本进行酸蚀处理,而后采用人工唾液进行再矿化,分别于脱矿后、再矿化处理2 h,再矿化处理24 h进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记录其平均荧光量(AF),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显著性水平为0.05。结果多变量方差分析(MANOVA)结果显示:再矿化时间、酸蚀时间对再矿化后AF有显著影响(分别F=357.74,P<0.0001;F=51.62,P<0.0001);Bonferroni法多重比较显示:酸蚀时间对再矿化效果影响中,除90 s组与120 s组之间的差异没有显著性,其余各组AF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矿化时间对再矿化的影响中,两两比较AF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在进行乳牙抗酸能力及再矿化潜能检测时,酸蚀时间不可超过60 s,再矿化时间可以为24 h。
-
关键词
乳牙
釉质
脱矿与再矿化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
Keywords
primary teeth
enamel
de-and re-mineralization
CLSM
-
分类号
R780.1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