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ARTP诱变灰葡萄孢霉筛选高产脱落酸菌株
1
作者
周金龙
廖海兵
+3 位作者
毛玉华
卢山
雷文
聂志奎
《生物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35-39,共5页
目的: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Room Temperature Plasma,ARTP)技术对生产脱落菌的潜力宿主灰葡萄孢霉进行诱变,以获得遗传稳定性好的高产脱落酸的突变菌种。方法:利用酶解法去除灰葡萄孢霉细胞壁,从而获得灰葡萄孢霉原生质体...
目的: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Room Temperature Plasma,ARTP)技术对生产脱落菌的潜力宿主灰葡萄孢霉进行诱变,以获得遗传稳定性好的高产脱落酸的突变菌种。方法:利用酶解法去除灰葡萄孢霉细胞壁,从而获得灰葡萄孢霉原生质体。接着将灰葡萄孢霉原生质体在输出功率120 W,工作气流10 L/min,照射距离2 mm,照射时间120 s的条件下进行ARTP诱变处理。检测突变菌株的脱落酸产量,并对最佳突变菌株进行发酵优化。结果:与野生型相比,突变菌株的脱落酸生产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突变菌株A4和A7的脱落酸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分别提高了26.3%和30.5%。进一步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突变菌株A7的最佳发酵碳源和氮源成分为葡萄糖和黄豆粉,最佳接种量为8%。结论:采用ARTP诱变技术能够有效获得高产脱落酸的突变菌株,为脱落酸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有利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落酸
灰葡萄孢霉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
脱落酸
生产
水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葡萄成熟过程中生理特征与β-葡萄糖苷酶基因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段朝瑞
陈佩
+6 位作者
张国军
丁颖
汪文乐
高媛圆
王乐怡
赵飞
冷平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0-55,共6页
为了解β-葡萄糖苷酶基因是否与葡萄果实成熟有关,从基因库中分离出了3个β-葡萄糖苷酶基因,分别命名为VvBG1,VvBG2和VvBG3,并对其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所获得的3个基因在葡萄浆果成熟过程中均有表达。果皮中,随着果实的成熟,VvBG...
为了解β-葡萄糖苷酶基因是否与葡萄果实成熟有关,从基因库中分离出了3个β-葡萄糖苷酶基因,分别命名为VvBG1,VvBG2和VvBG3,并对其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所获得的3个基因在葡萄浆果成熟过程中均有表达。果皮中,随着果实的成熟,VvBG1变化较平稳;VvBG2在转色期时略有降低,之后不断升高,在完熟期时达到最大值;VvBG3在成熟过程中先升高后降低,在转色期时达到高峰。果肉中,VvBG1和VvBG2分别与果皮VvBG2和VvBG3变化趋势相似;VvBG3在转色前期和成熟期时表达较低,在完熟期达到最大值。种子中,VvBG1在转色前期出现最大值,之后迅速降低;随着果实的成熟,VvBG2不断上升;VvBG3在转色期时有个小峰,之后不断降低,在完熟期时表达量最低。综上,3个β-葡萄糖苷酶基因在葡萄成熟过程中的表达量和表达模式均不相同。其中果皮VvBG3和果肉VvBG2的变化趋势与ABA一致,可能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对ABA水平调节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脱落酸水平
Β-葡萄糖苷酶基因
原文传递
题名
ARTP诱变灰葡萄孢霉筛选高产脱落酸菌株
1
作者
周金龙
廖海兵
毛玉华
卢山
雷文
聂志奎
机构
江西新瑞丰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生物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35-39,共5页
基金
江西省赣鄱俊才支持计划——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项目(20232BCJ23072)
江西省地质局科技研究项目(2022JXDZKJKY12)。
文摘
目的: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Room Temperature Plasma,ARTP)技术对生产脱落菌的潜力宿主灰葡萄孢霉进行诱变,以获得遗传稳定性好的高产脱落酸的突变菌种。方法:利用酶解法去除灰葡萄孢霉细胞壁,从而获得灰葡萄孢霉原生质体。接着将灰葡萄孢霉原生质体在输出功率120 W,工作气流10 L/min,照射距离2 mm,照射时间120 s的条件下进行ARTP诱变处理。检测突变菌株的脱落酸产量,并对最佳突变菌株进行发酵优化。结果:与野生型相比,突变菌株的脱落酸生产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突变菌株A4和A7的脱落酸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分别提高了26.3%和30.5%。进一步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突变菌株A7的最佳发酵碳源和氮源成分为葡萄糖和黄豆粉,最佳接种量为8%。结论:采用ARTP诱变技术能够有效获得高产脱落酸的突变菌株,为脱落酸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有利支撑。
关键词
脱落酸
灰葡萄孢霉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
脱落酸
生产
水平
Keywords
abscisic acid
Botrytis cinerea
atmospheric room temperature plasma
abscisic acid production level
分类号
Q815 [生物学—生物工程]
Q933 [生物学—微生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葡萄成熟过程中生理特征与β-葡萄糖苷酶基因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段朝瑞
陈佩
张国军
丁颖
汪文乐
高媛圆
王乐怡
赵飞
冷平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
出处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0-55,共6页
基金
北京市科委重大资助项目(D070600200009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文摘
为了解β-葡萄糖苷酶基因是否与葡萄果实成熟有关,从基因库中分离出了3个β-葡萄糖苷酶基因,分别命名为VvBG1,VvBG2和VvBG3,并对其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所获得的3个基因在葡萄浆果成熟过程中均有表达。果皮中,随着果实的成熟,VvBG1变化较平稳;VvBG2在转色期时略有降低,之后不断升高,在完熟期时达到最大值;VvBG3在成熟过程中先升高后降低,在转色期时达到高峰。果肉中,VvBG1和VvBG2分别与果皮VvBG2和VvBG3变化趋势相似;VvBG3在转色前期和成熟期时表达较低,在完熟期达到最大值。种子中,VvBG1在转色前期出现最大值,之后迅速降低;随着果实的成熟,VvBG2不断上升;VvBG3在转色期时有个小峰,之后不断降低,在完熟期时表达量最低。综上,3个β-葡萄糖苷酶基因在葡萄成熟过程中的表达量和表达模式均不相同。其中果皮VvBG3和果肉VvBG2的变化趋势与ABA一致,可能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对ABA水平调节起作用。
关键词
葡萄
脱落酸水平
Β-葡萄糖苷酶基因
Keywords
Grape
regulation of ABA contents beta-glucosidase genes
分类号
S663.1 [农业科学—果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ARTP诱变灰葡萄孢霉筛选高产脱落酸菌株
周金龙
廖海兵
毛玉华
卢山
雷文
聂志奎
《生物化工》
CAS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葡萄成熟过程中生理特征与β-葡萄糖苷酶基因的表达分析
段朝瑞
陈佩
张国军
丁颖
汪文乐
高媛圆
王乐怡
赵飞
冷平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