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乳酸膜复合脱钙冻干异体骨修复下颌骨缺损 被引量:7
1
作者 李祖兵 侯劲松 程勇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312-315,共4页
目的 探讨聚乳酸 (polylactic acid,PL A)膜复合脱钙冻干异体骨 (demineralized freeze- dried bone,DFDB)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可行性 ,比较单纯 PL A膜和 PL A膜复合 DFDB的骨修复能力。方法 在 2 4只日本大耳白兔双侧下颌骨下缘中份形... 目的 探讨聚乳酸 (polylactic acid,PL A)膜复合脱钙冻干异体骨 (demineralized freeze- dried bone,DFDB)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可行性 ,比较单纯 PL A膜和 PL A膜复合 DFDB的骨修复能力。方法 在 2 4只日本大耳白兔双侧下颌骨下缘中份形成 1.0 cm× 0 .6 cm× 0 .4cm的矩形缺损。左侧缺损覆以 PL A膜 ,右侧缺损植入 DFDB后表面覆盖 PL A膜。术后 4、8、12周分期处死动物 ,取双侧下颌骨标本作大体观察 ,组织学观察 ,以及 X线片计算机灰度值分析。结果  PL A膜复合 DFDB侧成骨活跃 ,成骨量高 ,计算机灰度值分析表明 ,术后 4、8周两侧缺损区内骨密度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复合材料侧骨密度较高。结论  PL A/ DFDB复合材料是一种较理想的骨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膜 脱钙冻干异体骨 缺损修复
下载PDF
同种异体冷冻干燥脱钙骨在脊柱侧凸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江建明 金大地 +3 位作者 陈建庭 王吉兴 瞿东滨 蒋晖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2期194-195,共2页
目的应用同种异体冷冻干燥脱钙骨植入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内固定术病人,探讨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术骨融合问题。方法32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Cabb氏角42°~76°,矫形内固定后在植骨区域去骨皮质形成粗糙面,椎板及关节突,横突处... 目的应用同种异体冷冻干燥脱钙骨植入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内固定术病人,探讨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术骨融合问题。方法32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Cabb氏角42°~76°,矫形内固定后在植骨区域去骨皮质形成粗糙面,椎板及关节突,横突处植入长条状同种异体冷冻干燥脱钙骨。结果32例病人术后9~18个月随访,摄X线片显示植骨区域骨痂生长,未见假关节形成,内固定拆除术后3个月摄X线片,2例病人回复脊柱侧凸12°。结论同种异体冷冻干燥脱钙骨与植入自体骨一样产生相同的成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冻干 脊柱侧凸 矫形内固定术 融合 效应 组织工程
下载PDF
脱钙异体冻干骨联合富血小板衍生物治疗牙周骨内缺损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魏雪 钟晓波 +2 位作者 何斌 邓彦涵 骆书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36-642,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脱钙异体冻干骨(DFDBA)联合富血小板衍生物治疗牙周病导致的骨内缺损的有效性。方法在Pub 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中检索2016年5月之前发表的关于DFDBA联合富血... 目的系统评价脱钙异体冻干骨(DFDBA)联合富血小板衍生物治疗牙周病导致的骨内缺损的有效性。方法在Pub 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中检索2016年5月之前发表的关于DFDBA联合富血小板衍生物治疗牙周病导致的骨内缺损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CT)。对纳入的文献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应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9篇RCT文献纳入Meta分析,共194例患者,303个位点。Meta分析结果显示:DFDBA联合富血小板衍生物试验组较对照组可以降低短期组(6个月)和长期组(12~18个月)的牙周袋探诊深度,均数差(MD)分别为0.75 mm[95%可信区间(CI)(0.31 mm,1.20 mm),P=0.001 0]、0.87 mm[95%CI(0.02 mm,1.72 mm),P=0.04];增加短期组(6个月)和长期组(12~18个月)的临床附着水平,MD分别为0.65 mm[95%CI(0.08 mm,1.22 mm),P=0.03]、1.31 mm[95%CI(0.60 mm,2.01 mm),P=0.000 3];减少长期组(12~18个月)的牙龈退缩[MD为-0.58 mm,95%CI(-0.78 mm,-0.38 mm),P<0.000 01];增加短期组(6个月)和长期组(12~18个月)的骨充填高度,MD分别为0.52 mm[95%CI(0.03 mm,1.00 mm),P=0.04]、1.26 mm[95%CI(0.65 mm,1.86 mm),P=0.000 1]。结论 DFDBA联合富血小板衍生物能有效治疗牙周病导致的骨内缺损,效果优于单用组。但因为此次纳入研究较少,质量不高且样本量较小,所以仍需高质量的、大样本的RCT来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体冻干 富血小板血浆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内缺损
下载PDF
rhBMP-2/DFDBA复合材料植入大鼠体内不同部位后血管再生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李祖兵 曹清清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71-375,共5页
目的:比较rhBMP-2/DFDBA复合材料和单纯DFDBA材料在大鼠体内血管及肌、肌、皮下和脂肪组织4个不同部位异位植入后的血管再生能力。方法:72只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先根据植入材料不同分2组,即rhBMP-2/DFDBA复合材料(A组)和单纯DFDBA材... 目的:比较rhBMP-2/DFDBA复合材料和单纯DFDBA材料在大鼠体内血管及肌、肌、皮下和脂肪组织4个不同部位异位植入后的血管再生能力。方法:72只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先根据植入材料不同分2组,即rhBMP-2/DFDBA复合材料(A组)和单纯DFDBA材料(B组),再按植入部位不同进一步分为4组,分别植入大鼠的背阔肌及血管(血管及肌组)、背阔肌(肌组)、背部皮下组织(皮下组)和腹部脂肪组织(脂肪组)4个不同部位。于术后2、4、8周处死动物后进行大体观察、HE染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及VEGF表达的图像分析。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A组新生血管数量和VEGF的表达均高于B组。不同的植入部位,以血管及肌组新生毛细血管数量最多,VEGF表达最强,其次是肌组、皮下组,脂肪组最弱。结论:当加入外源性rhBMP-2时,rhBMP-2/DFDBA复合物可以表现出更强的血管再生能力;不同组织中,rhBMP-2/DFDBA复合植入物的血管再生能力有所不同,其中以血管及肌组织最强,肌组织和皮下组织次之,脂肪组织最弱,这可能由各组织的血流速率不同所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形成蛋白-2 异体冻干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再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