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泥砂强旋流湍动脱附机理及室内可行性试验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振波 朱卫权 +6 位作者 叶洋 尹虽子 石勇 霍建伟 都帅 武金辉 孙治谦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5,11,共6页
针对目前含油泥砂无害处理工艺流程繁琐、成本高昂的现状,基于旋流器内旋流场强湍动特性,将其应用于含油泥砂除油领域并展开室内可行性试验研究。通过微观分析得到油相在油泥砂中的4种存在状态:油泥中游离态油、颗粒间桥接油(絮团表面... 针对目前含油泥砂无害处理工艺流程繁琐、成本高昂的现状,基于旋流器内旋流场强湍动特性,将其应用于含油泥砂除油领域并展开室内可行性试验研究。通过微观分析得到油相在油泥砂中的4种存在状态:油泥中游离态油、颗粒间桥接油(絮团表面包覆油)、颗粒表面吸附油以及颗粒孔隙内微细油滴,并分别阐述了对应分离形式。采用轴流式DN50型旋流器开展室内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单级旋流器,在处理量4 m^(2)/h、溢流比12%、破乳剂浓度100 mg/L条件下,处理后油泥砂含油率可达0.5%;使用两级串联旋流器,在处理量4 m^(2)/h、一级溢流比12%、二级溢流比6%、破乳剂浓度100 mg/L条件下,原油回收率可达91.29%,处理后油泥砂含油率可达0.1%,低于直接排放标准值,表明旋流工艺能够实现油泥砂的高效分离、原油的高效回收和油泥砂的达标处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泥砂 旋流分离 强湍动 脱附机理
下载PDF
CO气体分子在金属氧化物SrO(001)表面吸附和脱附机理 被引量:5
2
作者 汪洋 孟亮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57-661,共5页
研究了高纯度金属氧化物SrO粉末表面吸附C18O后在程序升温热脱附过程中的脱附反应规律 ,讨论了CO气体分子在SrO( 10 0 )表面吸附和脱附之间的关系及机理 .SrO吸附C18O后 ,在升温过程中可通过氧的同位素交换生成C16O而脱附 ,同时伴随少量... 研究了高纯度金属氧化物SrO粉末表面吸附C18O后在程序升温热脱附过程中的脱附反应规律 ,讨论了CO气体分子在SrO( 10 0 )表面吸附和脱附之间的关系及机理 .SrO吸附C18O后 ,在升温过程中可通过氧的同位素交换生成C16O而脱附 ,同时伴随少量C18O的直接脱附 ,并与C16O具有相近的脱附活化能 .C16O的脱附量随C18O气体暴露量增加而增加 ,但当气体覆盖度超过一定值后 ,脱附量趋于定值 .脱附峰值温度随气体暴露量的增加而下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 气体分子 金属氧化物 氧化锶 机理 脱附机理 活化能 催化剂
下载PDF
超临界CO_(2)作用下甲苯在活性炭中的脱附机理
3
作者 孙宪航 任铸 +3 位作者 张国军 孙媛 范开峰 黄维秋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631-636,共6页
对吸附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饱和的活性炭进行脱附再生,既可延长活性炭使用寿命,又可减少固体废弃物处理量。超临界CO_(2)脱附活性炭能够较好地克服传统的热处理法固有的缺陷,被认为是目前较有前途的方法,但... 对吸附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饱和的活性炭进行脱附再生,既可延长活性炭使用寿命,又可减少固体废弃物处理量。超临界CO_(2)脱附活性炭能够较好地克服传统的热处理法固有的缺陷,被认为是目前较有前途的方法,但脱附机理尚不明确。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为研究手段,以甲苯的脱附过程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活性炭纳米孔隙中超临界CO_(2)分子的扩散、CO_(2)分子与甲苯分子的相互作用、脱附后的甲苯分子在CO_(2)相中的扩散等行为,从分子层面揭示了超临界CO_(2)分子的强扩散性、CO_(2)分子与甲苯分子之间作用能的大小以及CO_(2)大幅度地改善甲苯的流动性在微观脱附机理中起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_(2) 活性炭 脱附机理 分子动力学模拟
下载PDF
室温下Pt电极上CO的脱附机理
4
作者 刘少雄 康婧 +2 位作者 耿斌 陶骞 陈艳霞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82-1590,共9页
利用流动电解池与电化学原位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温度和阴离子竞争吸附等因素对室温下Pt电极上COad的脱附机理与动力学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溶液中有Cl-或硫酸根等离子时,室温下未观察到COad从电极表面脱附.但是当溶液相存在与COad的吸附能... 利用流动电解池与电化学原位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温度和阴离子竞争吸附等因素对室温下Pt电极上COad的脱附机理与动力学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溶液中有Cl-或硫酸根等离子时,室温下未观察到COad从电极表面脱附.但是当溶液相存在与COad的吸附能相当甚至比之更大的粒子如CO或CN-时,COad可以被取代而从电极表面脱附.红外光谱表明吸、脱附过程中CN-ad与COad的红外谱带强度存在反线性的关系,而且变温实验估算得到COad的脱附能垒小于40kJmol-1,该脱附能垒远比CO的吸附能(>60kJmol-1)小.上述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室温下COad在Pt电极上的脱附不是热激发脱附.据此结果,本文详细地讨论了我们早先提出的吸附驱动的脱附机理的历程与能量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电极 CO 电化学原位红外光谱 CO的脱附机理 热激发 驱动的
原文传递
乙二酸和苯甲酸在活性炭上的脱附行为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占营 刘应书 +3 位作者 李子宜 杨雄 杨权 姜理俊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016-4024,共9页
低挥发性有机酸不仅自身污染环境而且显著促进颗粒污染物形成,对其吸脱附性能的研究有助于这类物质的控制。采用程序升温脱附(TPD)技术对乙二酸、苯甲酸在活性炭(AC)上的脱附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吸附主要发生在粗微孔(0.7~2... 低挥发性有机酸不仅自身污染环境而且显著促进颗粒污染物形成,对其吸脱附性能的研究有助于这类物质的控制。采用程序升温脱附(TPD)技术对乙二酸、苯甲酸在活性炭(AC)上的脱附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吸附主要发生在粗微孔(0.7~2 nm)、细微孔(〈0.7 nm)中,对应TPD曲线中的吸附位Ⅰ、Ⅱ。粗微孔对乙二酸、苯甲酸的脱附活化能为101.63、112.43 k J·mol^-1,吸附量均大于总吸附量的91%。细微孔对乙二酸、苯甲酸的脱附活化能为118.01、130.87 k J·mol^-1,吸附量均小于总吸附量的9%。细微孔吸附强度高于粗微孔,但吸附量远低于粗微孔,因为细微孔对吸附质的迁移阻力较大,仅少量吸附质能进入细微孔中。苯甲酸在迁移中受到阻力较乙二酸大,在细微孔中吸附量更小,表现为分子筛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酸 苯甲酸 活性炭 动力学 吸-脱附机理
下载PDF
浮选槽中固-液-气三相流中颗粒的速度 被引量:6
6
作者 曾克文 薛玉兰 余永富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1-23,共3页
采用PDA激光流速测试技术 ,在固 -液 -气三相体系中对浮选槽中固体颗粒进行了流速测定 ,获得了固体颗粒的速度分布 ,为矿粒与气泡粘附过程和脱附过程机理的研究提供可靠数据。
关键词 三相流 浮选槽 三相体系 PDA激光流速测试技术 矿粒 气泡 过程机理
下载PDF
聚苯胺/α-磷酸锆电控膜高效去除水中微量镉离子
7
作者 高凤凤 陈如意 +1 位作者 杜晓 郝晓刚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1-34,40,共5页
以三维多孔碳毡(PTCF)为基底,将苯胺和α-磷酸锆(α-ZrP)电化学聚合成聚苯胺(PANI)/α-ZrP/PTCF膜,用于水中微量Cd^(2+)的电控分离。利用多种表征手段对PANI/α-ZrP/PTCF膜的微结构及离子吸脱附机理进行表征和分析。考察了不同操作条件... 以三维多孔碳毡(PTCF)为基底,将苯胺和α-磷酸锆(α-ZrP)电化学聚合成聚苯胺(PANI)/α-ZrP/PTCF膜,用于水中微量Cd^(2+)的电控分离。利用多种表征手段对PANI/α-ZrP/PTCF膜的微结构及离子吸脱附机理进行表征和分析。考察了不同操作条件下,PANI/α-ZrP/PTCF膜对Cd^(2+)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对吸附等温模型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Langmuir等温模型能够较好的描述Cd^(2+)吸附规律,且膜的最大吸附量为113.5 mg/g。此外,Cd^(2+)的浓度可从1 mg/L降低到0.09 mg/L,且脱附率为9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控离子交换 PANI/α-ZrP/PTCF膜 镉离子 脱附机理
下载PDF
Mechanism model for shale gas transport considering diffusion, adsorption/desorption and Darcy flow 被引量:9
8
作者 WEI Ming-qiang DUAN Yong-gang +3 位作者 FANG Quan-tang WANG Rong YU Bo-ming YU Chun-she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7期1928-1937,共10页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transport mechanism in shale gas reservoirs and build a theoretical basic for further researches on productivity evaluation and efficient exploitation, various gas transport mechani...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transport mechanism in shale gas reservoirs and build a theoretical basic for further researches on productivity evaluation and efficient exploitation, various gas transport mechanisms within a shale gas reservoir exploited by a horizontal well were thoroughly investigated, which took diffusion, adsorption/desorption and Darcy flow into accoun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usion in nano-scale pores in matrix and desorption on the matrix surface were both considered in the improved differential equations for seepage flow. By integrating the Langmuir isotherm desorption items into the new total dimensionless compression coefficient in matrix, the transport function and seepage flow could be formalized, simplified and consistent with the conventional form of diffusion equation. Furthermore, by utilizing the Laplace change and Sethfest inversion changes, the calculated results were obtained and further discussions indicated that transfer mechanisms were influenced by diffusion, adsorption/desorption.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when the matrix permeability is closed to magnitude of 10^-9D, the matrix flow only occurs near the surfacial matrix; as to the actual production, the central matrix blocks are barely involved in the production; the closer to the surface of matrix, the lower the pressure is and the more obvious the diffusion effect is; the behavior of adsorption/desorption can increase the matrix flow rate significantly and slow down the pressure of horizontal well obvious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le gas DIFFUSION ADSORPTION/DESORPTION transport mechanism horizontal well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