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原油和烃源岩中C_(24)四环萜烷及其成因 被引量:6
1
作者 包建平 朱翠山 +1 位作者 陈希文 王芳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2-133,共12页
在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原油中检测到4个C_(24)四环萜烷,其中已知的3个化合物分别为10β(H)-脱-A-奥利烷(峰A)、10β(H)-脱-A-羽扇烷(峰B1)和17,21-开环藿烷(峰C),化合物B的确切结构目前仍然未知。该化合物分子离子为m/z 330,表明它是一个... 在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原油中检测到4个C_(24)四环萜烷,其中已知的3个化合物分别为10β(H)-脱-A-奥利烷(峰A)、10β(H)-脱-A-羽扇烷(峰B1)和17,21-开环藿烷(峰C),化合物B的确切结构目前仍然未知。该化合物分子离子为m/z 330,表明它是一个C_(24)四环萜烷,基峰为m/z 191,这与五环三萜烷分子结构中D/E环的断裂有关,特征碎片m/z 287的出现证实其分子结构中存在一个异丙基,可见它可能是某个五环三萜烷脱A环后的产物。与羽扇烷类标志物一样,C30藿烷的E环上也存在一个异丙基,而脱-A-羽扇烷B1峰的确认排除了化合物B与羽扇烷类标志物有关的可能性。鉴于在所分析的煤成油中化合物B的含量极低,而湖相原油中较为丰富,且其相对丰度负相关于陆源三萜类而正相关于细菌成因的C30藿烷,故将其定性鉴定为C_(24)脱-A-藿烷。由于不同C_(24)四环萜烷的相对丰度随Pr/Ph比值呈现不同的变化,尤其是与细菌有关的化合物C和化合物B与Pr/Ph比值间展现出完全不同的相关性,这一现象可能表明它们的形成受特定的地球化学条件控制。研究区湖相烃源岩处于相对还原的、有利于厌氧细菌繁衍的环境,而煤系烃源岩则处于偏氧化的、有利于喜氧细菌活动的环境,这可能是导致地质样品中具有明显不同C_(24)四环萜烷的分布与组成特征的原因所在,这一特征的揭示在研究区油源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环境区分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24四环萜烷 -a-藿烷 脱-a-奥利烷 原油 烃源岩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