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肌酸激酶脲变性时的活性部位构象变化
1
作者 阴勇 王希成 周海梦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3期1232-1234,共3页
肌酸激酶(ATP:Creatine phosphocransferase EC 2,7,3,2)在盐酸胍、脲、SDS 溶液中去折叠时,构象变化与失活的比较研究,许多作者已经有过详细报道.这些实验结果表明,酶分子的整体构象尚未发生明显变化时,酶的活性已经全部或大部分丧失.... 肌酸激酶(ATP:Creatine phosphocransferase EC 2,7,3,2)在盐酸胍、脲、SDS 溶液中去折叠时,构象变化与失活的比较研究,许多作者已经有过详细报道.这些实验结果表明,酶分子的整体构象尚未发生明显变化时,酶的活性已经全部或大部分丧失.比较同浓度变性剂中酶的失活速度和构象变化速度时,发现酶的失活速度快于整个分子的构象变化速度.同样的现象也存在于核糖核酸酶和 D-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于大量实验事实的基础,邹承鲁提出了酶分子活性部位构象的柔性,以及这种柔性是催化活力所必需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酸激酶 脲变性 活性部位
原文传递
大豆分离蛋白在尿素/无机盐水溶液中的变性与流变特性 被引量:1
2
作者 郭子民 刘思 +2 位作者 吴海燕 王旭 尹翠玉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3-36,共4页
将大豆分离蛋白溶解在尿素/无机盐Au水溶液中,研究尿素/无机盐Au水溶液体系中尿素的浓度和无机盐Au加入量对大豆分离蛋白的变性和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在尿素/无机盐Au水溶液体系中能够形成稳定且流动性良好的溶液;大... 将大豆分离蛋白溶解在尿素/无机盐Au水溶液中,研究尿素/无机盐Au水溶液体系中尿素的浓度和无机盐Au加入量对大豆分离蛋白的变性和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在尿素/无机盐Au水溶液体系中能够形成稳定且流动性良好的溶液;大豆分离蛋白在尿素/无机盐Au水溶液中结构被破坏,溶解性增加;溶液表观黏度随无机盐Au加入量增加先减小后增加,随尿素浓度的增加明显下降,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大豆分离蛋白尿素/无机盐Au水溶液的吸光度随着尿素浓度的增加明显减小,而无机盐Au加入量对大豆分离蛋白尿素/无机盐Au水溶液的吸光度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脲变性 流变特性
下载PDF
脲对果菠萝蛋白酶活力与构象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清西 颜思旭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2年第4期400-404,共5页
本文用荧光光谱,紫外差示光谱和CD谱研究果菠萝蛋白酶在不同浓度的脲溶液中的构象及酶活力的变化情况。酶的荧光强度随脲浓度增大而明显增加,8mol/L脲使荧光强度增强65%,发射峰出现红移。差示谱表明在232nm和288nm出现二个正峰,它们均... 本文用荧光光谱,紫外差示光谱和CD谱研究果菠萝蛋白酶在不同浓度的脲溶液中的构象及酶活力的变化情况。酶的荧光强度随脲浓度增大而明显增加,8mol/L脲使荧光强度增强65%,发射峰出现红移。差示谱表明在232nm和288nm出现二个正峰,它们均随脲浓度增大而加剧,前者与主链构象变化有关,而后者与生色基团(Trp、Tyr)的微环境变化相关。CD谱表明:天然酶在208nm和225nm处有二个负峰,脲变性后,225nm的负峰基本上不随脲浓度增大而变化,但208nm峰则明显发生变化并逐渐出现红移,6mol/L以上此峰则完全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菠萝蛋白酶 脲变性 构象与活性
下载PDF
金属离子和脲对背角无齿蚌碱性磷酸酶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张洪渊 刘克武 +2 位作者 龚由彬 胡梅 罗胜清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1期100-105,共6页
研究了多种金属离子对背角无齿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a+,K+和Li+等一价金属离子没有影响;Mg2+,Ca2+,Ba2+,Ni2+,Mn2+和Co2+有激活作用;而Cu2+Zn2+,Hg2+,... 研究了多种金属离子对背角无齿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a+,K+和Li+等一价金属离子没有影响;Mg2+,Ca2+,Ba2+,Ni2+,Mn2+和Co2+有激活作用;而Cu2+Zn2+,Hg2+,Cd2+及Ag+有抑制作用.脲对AKP的变性失活作用,按脲浓度可分为低于2mol/L和高于2mol/L两种类型.低浓度脲对背角无齿蚌AKP活性抑制的动力学表现为混合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离子 脲变性失活 碱性磷酸酶 背角无齿蚌
下载PDF
去辅基天青蛋白突变体M121L至少存在两种不同的构象(英文)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洪杰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75-284,共10页
以往对绿脓杆菌去辅基天青蛋白变性机制的研究认为它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反应过程,相比之下,锌离子替代的天青蛋白的变性符合简单的二态模型。以脲为变性剂对去辅基天青蛋白突变体M121L的变性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虽然稳态条件下突变... 以往对绿脓杆菌去辅基天青蛋白变性机制的研究认为它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反应过程,相比之下,锌离子替代的天青蛋白的变性符合简单的二态模型。以脲为变性剂对去辅基天青蛋白突变体M121L的变性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虽然稳态条件下突变体的变性/复性符合二态模型,但其动力学过程复杂,并可用溶液中存在着两种可以相互转化的构象的变性/复性来解释。天然态N1去折叠的速度快,其重折叠的速度也快,N1的折叠机制可用存在着折叠途径上的快速折叠中间体模型来描述;天然态N2的去折叠速度慢,其重折叠主要是首先生成天然态N1,然后再缓慢地转化成N2。添加Zn2+能够把两种构象整合成一种构象,相应地,Zn2+替代的天青蛋白突变体的变性过程简化为单指数过程。对该突变体的研究加深了对天青蛋白去折叠机制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脲变性 去折叠 天青蛋白 荧光 停留
下载PDF
二氢叶酸还原酶天然状态可能存在两种构象
6
作者 刘沙 赵康源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696-603,共1页
鸡肝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平衡态的去折叠曲线符合二态模型,但在4.0mol/L脲中的去折叠动力学为两相。该酶的ArrehiusPlot有一个拐点,但在低浓度变性剂存在下,拐点消失。用二氢叶酸还原酶的天然状态存在两... 鸡肝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平衡态的去折叠曲线符合二态模型,但在4.0mol/L脲中的去折叠动力学为两相。该酶的ArrehiusPlot有一个拐点,但在低浓度变性剂存在下,拐点消失。用二氢叶酸还原酶的天然状态存在两种构象可以很好地解释上述现象。二氢叶酸还原酶去折叠过程中没有稳定存在的中间体,动力学过程中的两相可能是两种天然构象态的去折叠速度常数不同造成的。ArrehiusPlot的拐点是由于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两种天然构象的含量不同造成的,低浓度变性剂对两种构象的影响不同,使拐点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叶酸还原酶 变性 脲变性 活力
下载PDF
腺苷酸激酶的脲激活及构象变化
7
作者 张洪杰 潘宪明 +1 位作者 周筠梅 HiroshiKihara 《中国科学(C辑)》 CSCD 1998年第2期102-107,共6页
用紫外吸收、圆二色、ANS结合外源荧光和小角X 射线散射等方法研究了腺苷酸激酶 (AK)的脲变性去折叠过程 .实验发现 :低浓度脲对酶有激活作用 ,最大激活的脲浓度是 1mol/L ;伴随着激活 ,酶分子的二级结构发生了微小的变化 ,但此时观察... 用紫外吸收、圆二色、ANS结合外源荧光和小角X 射线散射等方法研究了腺苷酸激酶 (AK)的脲变性去折叠过程 .实验发现 :低浓度脲对酶有激活作用 ,最大激活的脲浓度是 1mol/L ;伴随着激活 ,酶分子的二级结构发生了微小的变化 ,但此时观察不到其整体结构的明显变化 .对照分析AK的晶体结构和催化反应机制 ,激活作用被认为是低浓度脲增加了酶分子活性部位的柔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酸激酶 脲变性 激活 活性部位 柔性
原文传递
Study of isolation of fluoroquinolone-resistant Ureaplasma urealyticum and identification of mutant sites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文波 吴移谋 +1 位作者 尹卫国 余敏君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133-135,157,共4页
To study the resistance mechanism of clinical isolates of Ureaplasma urealyticum resistant to fluoroquinolones Methods Thirteen isolates of Ureaplasma urealyticum resistant to six fluoroquinolones were selected out ... To study the resistance mechanism of clinical isolates of Ureaplasma urealyticum resistant to fluoroquinolones Methods Thirteen isolates of Ureaplasma urealyticum resistant to six fluoroquinolones were selected out of 184 clinical isolates and their QRDRs (quinolone resistance determining region) gyrA, gyrB, parC and parE were amplified by PCR Sequencing results were compared to those susceptible reference strains and a comparison of deduced amino acid sequences were performed Results Sequence comparison revealed a C to A change at 87nt of gyrA QRDR leading to the substitution of Asp95 with glutamic acid and a C to T change at 50nt of parC QRDR leading to the substitution of Ser80 with leucine Conclusion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a C to A change at 87nt of gyrA QRDR and a C to T change at 50nt of parC QRDR are associated with fluoroquinolone resistance of Ureaplasma urealytic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eaplasma urealyticum · genes structural · mutation · drug resistance microbial · fluoroquinolone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