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鲁迅与东北作家群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徐塞
-
出处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7-13,共7页
-
文摘
本文论述的范围是鲁迅与东北作家群,而并非鲁迅与东北作家,意在考察鲁迅对在抗战前后出现的这一作家群体的关怀、支持,以及给予他们的教益与影响。东北作家究竟有多少成员?由于各人理解的不同,范围或宽或窄,难以开出一张完整的名单。本文所论及的仅限于与鲁迅有过交往并受其影响的成员。
-
关键词
鲁迅作品
东北作家群
作家群体
李辉英
萧红
《生死场》
萧军
《呼兰河传》
穆木天
脸谱臆测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戏曲研究与地方戏曲博物馆散论
- 2
-
-
作者
蒋明明
-
出处
《文化艺术研究》
2002年第5期8-10,共3页
-
-
关键词
博物馆事业
戏曲研究
地方戏曲
散论
《琵琶记》
文博
宣传与做戏
张协状元
《南词叙录》
脸谱臆测
-
分类号
G269.2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鲁迅杂文的论战艺术
- 3
-
-
作者
杜一白
-
出处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27-31,共5页
-
文摘
伺隙乘虚,给以重创鲁迅是进行论战的能手。他的有关这方面内容的杂文写得十分严谨和泼辣有力,使论敌经常处于狼狈不堪、意想不到的被动境地,而自己则转守为攻,稳操胜券。之所以能够如此,是由于他掌握了高超、巧妙的论战方法。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即是能伺隙乘虚,抓住对方的矛盾,正对论敌之要害,给予致命的一击。鲁迅在《南腔北调集·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中指出:“况且即是笔战。
-
关键词
鲁迅杂文
伺隙乘虚
南腔北调集
寓言说
集外集
脸谱臆测
第三种人
再谈保留
登龙术
专文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试谈“跌宕”手法——学习鲁迅杂文的修辞
- 4
-
-
作者
何宗元
-
出处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4期52-61,共10页
-
文摘
一九七六年,适应中文系现代汉语修辞教学需要,我写了一本《学习鲁迅修辞》作参考书。去年湖南《吉首大学学报》第一期,有篇刘植先同志写的文章:《谈谈现代汉语修辞格的发展》,把我在《学习鲁迅修辞》中谈到的辞格“跌宕”,作为修辞格发展的一个方面。我的学养很差,试写的《学习鲁迅修辞》肤浅粗糙。即如“跌宕”一节,一直感到平淡空泛,远远未能显示鲁迅杂文运用“跌宕”手法的精妙。读了刘同志的文章,引起我进一步探索“跌宕”辞格的兴趣。我始终认为。
-
关键词
鲁迅杂文
修辞教学
现代汉语
艺术风格
徐懋庸
吉首大学学报
第三种人
且介亭杂文末编
脸谱臆测
一本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论鲁迅杂文创造艺术形象的象征色彩及其表现形态
- 5
-
-
作者
梁大志
-
出处
《枣庄学院学报》
1988年第1期58-62,共5页
-
文摘
时间筛选文学。历史选择文学。鲁迅的杂文,随时代变迁,历史演进,一直保持着盛旺的生命活力。以往许多评论者。
-
关键词
鲁迅杂文
鲁迅的杂文
艺术形象
《野草》
二丑艺术
脸谱臆测
历史选择
打杂集
答有恒先生
小说写作
-
分类号
I210.4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李辉英与《生生》
- 6
-
-
作者
林夏
-
出处
《寻根》
2014年第4期102-106,共5页
-
文摘
《生生》,1935年在上海出版的文艺月刊。李辉英编辑。李辉英(1911-1991),原名李连萃,笔名有梁晋、叶知秋、东篱、南峰、西村等。吉林吉林(今永吉)县人。1927年,考入上海立达学园,毕业后入中国公学。1931年日本侵略者的炮火炸毁了他心中的梦幻,起而执笔为文,以反映抗日为主题的作品跨入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左翼文坛。1932年,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发表在《北斗》。当年加入"左联"。
-
关键词
李辉英
文艺月刊
“左联”
左翼作家
中国公学
万宝山
日本侵略者
最后一课
脸谱臆测
第三种人
-
分类号
G239.29
[文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