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螺旋CT测算肝脾体积及其之间比值评估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储备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丹 刘建滨 李文政 《当代医学》 2018年第2期49-53,共5页
目的初步研究多层螺旋CT扫描测算肝脾体积及其之间比值在评估肝功能储备的价值。方法收集肝硬化行腹部CT检查的101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肝炎后肝硬化51例,胆汁性肝硬化50例),对照组收集同期于本院行上腹部CT增强扫描的健康体检者或者... 目的初步研究多层螺旋CT扫描测算肝脾体积及其之间比值在评估肝功能储备的价值。方法收集肝硬化行腹部CT检查的101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肝炎后肝硬化51例,胆汁性肝硬化50例),对照组收集同期于本院行上腹部CT增强扫描的健康体检者或者检查其他系统疾病的患者50例,应用CT扫描并重建肝、脾图像,测量各组患者的肝及肝各叶的体积、脾体积,并计算之间的比值,按不同的肝功能分级对上述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测量肝炎后肝硬化、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各项指标,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与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脾体积(Spleen volume,SV)均增大,肝脾体积比值(Liver volume/spleen volume,LV/SV)、肝右叶和肝方叶体积与脾体积比值(Right and quadrate liver lobes volume/spleen volume,RQLLV/SV)、左肝外叶体积与脾体积的比值(Left liver lobe volume/spleen volume,LLLV/SV)等指标明显变小,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肝体积(LV)、左肝外叶体积与肝右叶和方叶的比值(Left liver lobe volume/Right and quadrate liver lobes volume,LLLV/RQLLV)变化无规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LV、LV/SV、LLLV/SV、RQLLV/SV等指标与肝功能储备状态呈正相关;而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上述指标与肝功能储备状态无相关性。结论 MSCT测量肝体积(LV)、肝脾体积比值(LV/SV)、左肝外叶与脾脏的体积比值(LLLV/SV)、肝右叶和方叶与脾脏的体积比值(RQLLV/SV)、等指标可用于评估肝炎后肝硬化的肝功能储备,RQLLV/SV可能是其中的最佳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肝硬化 肝功能 脾体积 CHILD-PUGH分级
下载PDF
B超检测脾体积对门脉高压症的临床价值
2
作者 马庆勇 李松年 王斌 《淮海医药》 1999年第1期9-10,共2页
目的 研究脾形态学变化对肝硬变门脉高压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多体位B超扫查检测脾体积、门脉系统血管内径,结合食道静脉曲张程度和术中自由门静脉压力,研究脾体积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脾肿大反映着门脉压力变化,与门脉各分... 目的 研究脾形态学变化对肝硬变门脉高压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多体位B超扫查检测脾体积、门脉系统血管内径,结合食道静脉曲张程度和术中自由门静脉压力,研究脾体积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脾肿大反映着门脉压力变化,与门脉各分支循环之间存有代偿关系。结论 B超检测脾体积能及时帮助诊断门脉高压症,脾大小本身还具有监测反映门脉系统高动力循环状态和指导治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超检测 脾体积 门脉高压症 肝硬变 诊断
下载PDF
肝硬化活体肝脾体积变化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谢敏 叶耿辉 +1 位作者 金希 冯骏 《铁道医学》 1997年第1期6-7,共2页
目的对肝硬化的活体肝脾体积变化进行前瞻性研究。方法利用NAI-200医用图象处理系统测定81例肝炎后肝硬化、17例血吸虫性肝硬化和32例对照组的活体肝脾体积。结果(1)肝炎后组的肝体积为(416.64±90.63... 目的对肝硬化的活体肝脾体积变化进行前瞻性研究。方法利用NAI-200医用图象处理系统测定81例肝炎后肝硬化、17例血吸虫性肝硬化和32例对照组的活体肝脾体积。结果(1)肝炎后组的肝体积为(416.64±90.63)cm3/m2,脾体积为(623.49±281.17)cm3/m2;(2)血吸虫组的脾体积为(1239.06±879.64)cm3/m2;(3)肝炎后组中术后有严重并发症者肝体积为(346.25±90.83)cm3/m2,明显小于顺利康复者;(4)肝炎后组中断流术者术后肝体积稍增加,而断流加分流术者术后肝体积平均减少81.60cm3/m2。结论(1)肝炎后肝硬化的肝体积缩小,脾体积增大;(2)血吸虫性肝硬化的肝体积无变化,脾体积明显增大;(3)肝炎后组的肝体积最低,手术风险判断界值为400cm3/m2;(4)肝炎后组中分流加断流术后肝体积明显缩小,而断流术后肝体积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变 体积 脾体积
下载PDF
肝脾体积比值对预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
4
作者 赵明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5年第7期661-663,共3页
目的探讨肝脾体积比值对预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确诊为肝硬化的患者71例进行CT增强扫描,测定肝脾体积比值,比较胃镜检查不同级数静脉曲张患者的肝脾体积比值。结果胃镜检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0级9例,1级29例,2级2... 目的探讨肝脾体积比值对预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确诊为肝硬化的患者71例进行CT增强扫描,测定肝脾体积比值,比较胃镜检查不同级数静脉曲张患者的肝脾体积比值。结果胃镜检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0级9例,1级29例,2级26例,3级7例。不同级别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组的肝脾体积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肝脾体积比值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有密切关系,比值越高曲张程度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体积比值 无创性检测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临床应用价值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联合肝脾体积比值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杜丹 余卫中 甘洪颖 《中国医学装备》 2021年第2期32-36,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MR)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表观弥散系数(ADC)值联合肝脾体积比值诊断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合并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72例NAFLD患者,依据诊断结果将其分为无肝纤维化表现的NAFLD组(25例)、NAFLD轻... 目的:探讨磁共振(MR)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表观弥散系数(ADC)值联合肝脾体积比值诊断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合并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72例NAFLD患者,依据诊断结果将其分为无肝纤维化表现的NAFLD组(25例)、NAFLD轻度肝纤维化组(26例,S1~S2期)和NAFLD重度肝纤维化组(21例,S3~S4期)3组。所有患者均接受MR DWI序列检查,并计算和比较各组肝脏ADC值及肝脾体积比值,采用Spearman法分析肝脏ADC值与肝脾体积比值的相关性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分析肝脏ADC值和肝脾体积比值单一及联合诊断NAFLD合并纤维化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NAFLD组、NAFLD轻度肝纤维化组和NAFLD重度肝纤维化组肝脏ADC值及肝脾体积比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5.936,F=14.827;P<0.05),NAFLD轻度肝纤维化组和NAFLD重度肝纤维化组肝脏ADC值及肝脾体积比值均明显低于NAFLD组(t_(轻度肝纤维化组)=6.202,t=6.328;t_(重度肝纤维化组)=10.570,t=11.740;P<0.05),而NAFLD重度肝纤维化组肝脏ADC值及肝脾体积比值明显低于NAFLD轻度肝纤维化组(t=4.978,t=6.268;P<0.05);肝脏ADC值与肝脾体积比值呈正相关性关系(r=0.621,P<0.05);肝脏ADC值联合肝脾体积比值诊断NAFLD合并肝纤维化的AUC、灵敏度及特异度均优于单一指标检测。结论:MR DWI序列ADC值联合肝脾体积比值诊断NAFLD合并肝纤维化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加权成像(DWI) 表观弥散系数(ADC) 脾体积比值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 肝纤维化
下载PDF
CT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肝、脾体积与骨髓象、血象之间关系的研究
6
作者 华晨辰 尹其华 丁凯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3期420-423,共4页
目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的进展主要表现为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至肝脏及脾脏内并导致肝脾肿大,本文采用IQQA-Liver自动分析软件测量肝、脾体积,探讨CLL肝、脾体积的变化是否同骨髓象、血象之间的变化存... 目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的进展主要表现为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至肝脏及脾脏内并导致肝脾肿大,本文采用IQQA-Liver自动分析软件测量肝、脾体积,探讨CLL肝、脾体积的变化是否同骨髓象、血象之间的变化存在相关性,为临床提供更多影像学信息及参考指标,辅助临床判断CLL患者病情的进展或缓解情况,同时亦为患者提供一个无创可靠的随访手段。方法回顾性收集15例经临床免疫表型分析、细胞流式术、骨髓活检等检查确诊(其中8例行个体化化疗)并复查随访的CLL病例,每次随访的患者前后均行全腹部或胸腹部MDCT扫描,且在行MDCT扫描的短期内(7天内)亦行骨髓象、血象等相关实验室检查,分析每例患者前后肝、脾体积变化与实验室骨髓象、血象变化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LL患者的肝、脾体积及肝脾总体积与骨髓片、血片淋巴细胞比例计数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r值分别为0.627、0.658、0.683及0.674、0.654、0.695,P值均<0.05)。结论MDCT辅以智能化自动分析软件可精确测量肝、脾体积,所测得的肝、脾体积的变化与骨髓、血片淋巴细胞计数变化呈中等程度相关,对CLL的进展、缓解及化疗效果的评估有一定的增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脾体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肝硬化脾栓塞术后血小板升高水平与栓塞体积的关系以及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3
7
作者 周瑶军 刘长江 王要军 《肝脏》 2014年第7期518-520,共3页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PSE)术后血小板升高与栓塞体积的关系,以及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2010年3月至2011年5月收治52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行 PSE 治疗,选取术后1年资料完整的51例判断血小板升高(40~70)&#215;1...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PSE)术后血小板升高与栓塞体积的关系,以及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2010年3月至2011年5月收治52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行 PSE 治疗,选取术后1年资料完整的51例判断血小板升高(40~70)&#215;109/L 需栓塞的脾体积。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前脾体积<800 mL 者血小板升高(40~70)&#215;109/L 需栓塞脾体积为359 mL。术前脾体积≥800 mL 者,术后1年血小板升高30&#215;109/L、(40~50)&#215;109/L 和60&#215;109/L,需栓塞脾体积分别为511 mL、529 mL 和711 mL。Child-Pugh 分级 B 级或 C 级、术前 RBC<3.5&#215;1012/L、Alb<30 g/L、CHE<4 kU/L、首次栓塞脾体积≥450 mL 以及首次栓塞百分率≥50%为 PSE 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PSE 术后血小板的升高主要取决于已栓塞脾体积,但术前脾体积≥800 mL 者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应选择分次栓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栓塞术 功能亢进 脾体积 并发症
下载PDF
应用影像后处理技术测定脾体积评估原位肝移植缓解脾功能亢进的效果 被引量:2
8
作者 贺健 郭庆军 +5 位作者 谢炎 张骊 田大治 王洪海 陈池义 蒋文涛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目的应用影像后处理技术测定脾体积评估终末期肝病合并不同程度脾功能亢进(脾亢)受者接受原位肝移植后脾亢缓解的效果。方法纳入55例终末期肝病合并脾亢接受原位肝移植的受者,移植前后利用影像后处理系统Advantage Workstation 46(AW46... 目的应用影像后处理技术测定脾体积评估终末期肝病合并不同程度脾功能亢进(脾亢)受者接受原位肝移植后脾亢缓解的效果。方法纳入55例终末期肝病合并脾亢接受原位肝移植的受者,移植前后利用影像后处理系统Advantage Workstation 46(AW46)测定脾体积的变化,观察移植前后脾厚度、门脉流速、血小板计数的变化。结果55例受者移植后脾体积为(562.90±49.16)cm^3,较术前的(850.50±77.99)cm^3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降比例为(31.70±2.76)%。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脾厚度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于术后1个月后趋于稳定;脾厚度与脾体积呈正相关(r=0.78,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的门脉流速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于术后1个月达峰值(380.70±21.80)mm/s,之后开始下降并于3个月后趋于稳定。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血小板计数(PLT)均较术前显著上升(P<0.05),术后2周时达峰值(193.40±10.36)×10^9/L,之后开始回落并于2个月后趋于稳定;脾体积与PLT呈负相关(r=-0.44,P<0.05)。术后10个月内脾亢恢复率为(78.79±2.29)%,复发率为(17.75±2.31)%。结论原位肝移植术能有效缓解终末期肝病合并的脾亢;利用影像后处理系统测定脾体积并结合血常规及超声检查等临床指标可精确对肝移植缓解脾亢的效果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亢进 肝移植 脾体积 血小板
原文传递
CT检查脾肝体积比与肝硬化病理改变相关关系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宇 吴文建 +2 位作者 徐强 蒋鸥 吴道全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56-958,共3页
目的探讨脾肝体积比与肝硬化病理改变间的关系。方法通过手术方式获取所选患者标本,计算病理切片中的假小叶数目∶正常肝小叶数目,根据CT片计算脾肝体积比,统计假小叶数目∶正常肝小叶数目和脾肝体积比及患者术后肝功能评分的关系。结... 目的探讨脾肝体积比与肝硬化病理改变间的关系。方法通过手术方式获取所选患者标本,计算病理切片中的假小叶数目∶正常肝小叶数目,根据CT片计算脾肝体积比,统计假小叶数目∶正常肝小叶数目和脾肝体积比及患者术后肝功能评分的关系。结果假小叶数目∶正常肝小叶数目和患者术后肝功能评分直接相关,随着假小叶数目∶正常肝小叶数目的升高,患者术后改良肝功能评分明显升高(t=5.689,P<0.001),同样假小叶数目∶正常肝小叶数目与脾肝体积比也密切相关(t=2.934,P<0.001)。结论假小叶数目∶正常肝小叶数目可以考虑作为肝硬化的病理指标,脾肝体积比和肝硬化的病理改变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病理学 体积 改良肝功能评分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脾肝体积比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关系 被引量:6
10
作者 曾文勇 蒋鸥 +1 位作者 刘宇 吴文建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535-537,共3页
目的探讨脾肝体积比在预测静脉曲张程度中的价值。方法对51例确诊的肝硬化患者进行胃镜和增强CT检查,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分级并计算患者的脾肝体积比;比较这两个指标的相关性和各级静脉曲张患者的脾肝体积比。结果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目的探讨脾肝体积比在预测静脉曲张程度中的价值。方法对51例确诊的肝硬化患者进行胃镜和增强CT检查,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分级并计算患者的脾肝体积比;比较这两个指标的相关性和各级静脉曲张患者的脾肝体积比。结果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分级与脾肝体积比相关性明显(t=0.693,P<0.001)。各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之间的脾肝体积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硬化患者随着脾肝体积比值的升高,静脉曲张程度加重,脾肝体积比可以作为无创性检测手段判断静脉曲张程度,为进一步的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积 肝硬化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脾肝体积比与其体液及细胞免疫功能关系初探 被引量:2
11
作者 蒋鸥 刘宇 +2 位作者 吴文建 降礼军 徐强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1-265,共5页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不同脾肝体积比的体液及细胞免疫功能变化,为保脾手术提供保留脾脏体积的相对参考指标。方法:监测不同脾肝体积比患者的体液及细胞免疫学指标,并和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肝硬化组与健康对照组的IgA、IgG和IgM没有明...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不同脾肝体积比的体液及细胞免疫功能变化,为保脾手术提供保留脾脏体积的相对参考指标。方法:监测不同脾肝体积比患者的体液及细胞免疫学指标,并和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肝硬化组与健康对照组的IgA、IgG和IgM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但脾肝体积比>0.8组与健康对照组和脾肝体积比≤0.8组相比较,则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00和0.003;脾肝体积比≥0.6组和脾肝体积比<0.6组及健康对照组的Treg细胞占CD4+细胞比例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22和0.018。结论:当脾肝体积比>0.8时,体液免疫功能尤其是初级免疫应答能力明显下降,在脾肝体积比≥0.6时,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出现紊乱,因此考虑是否可以将保留的脾脏体积控制在0.6~0.8以内作为行保脾手术中保留脾脏体积的一个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积 免疫功能 肝硬化 TREG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脾肝体积比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关系 被引量:6
12
作者 曾文勇 蒋鸥 +1 位作者 刘宇 吴文建 《肝脏》 2012年第4期250-251,263,共3页
目的探讨脾肝体积比作为无创性检测手段在预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中的价值。方法对51例确诊的肝硬化患者进行胃镜和增强CT检查,并计算患者的脾肝体积比,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分级,采用Child-Pugh肝功能分级;比较这三个指标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脾肝体积比作为无创性检测手段在预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中的价值。方法对51例确诊的肝硬化患者进行胃镜和增强CT检查,并计算患者的脾肝体积比,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分级,采用Child-Pugh肝功能分级;比较这三个指标的相关性和各级静脉曲张患者的脾肝体积比。结果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分级与脾肝体积比相关性明显(t=0.693,P<0.001),与Child-Pugh分级相关性不明显(t=0.236,P>0.05),脾肝体积比与Child-Pugh分级存在相关性(t=0.309,P=0.0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0级的脾肝体积比为0.225±0.036,1级为0.603±0.192,2级为0.879±0.278,3级为1.256±0.261。各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之间的脾肝体积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0级与1级、1级与2级比较P<0.05,0级与2级、0级与3级、1级与3级、2级与3级比较P<0.001。结论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不能提示患者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严重程度,脾肝体积比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关系密切,随着脾肝体积比值的升高,静脉曲张程度加重,因此脾肝体积比可作为无创性检测手段判断静脉曲张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积 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下载PDF
脾脏体积的CT测量(附91例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青水 谢树鑫 +1 位作者 陆尚志 赖国军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1995年第2期113-115,共3页
我们在实践中感觉到,以五个肋单元为标准尚欠准确,为此本文试图探讨诊断脾大更为准确简便的方法 材料与方法 一。
关键词 CT测量 脾体积 准确简便的方法 例分析 CT机 正确率 可信区间 准确率 排水法
下载PDF
老年肝硬化患者脾肝体积比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4
作者 付忠 邱方芳 +2 位作者 毛国旭 钱玉蓉 巫祥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3631-3632,共2页
目的探讨作为无创性检测手段的脾肝体积比在预测老年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中的价值。方法对77例确诊的老年肝硬化患者进行胃镜和肝脾CT扫描检查,然后计算患者的脾肝体积比,采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分级及Child-Pugh肝功能分... 目的探讨作为无创性检测手段的脾肝体积比在预测老年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中的价值。方法对77例确诊的老年肝硬化患者进行胃镜和肝脾CT扫描检查,然后计算患者的脾肝体积比,采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分级及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并比较各级静脉曲张患者的脾肝体积比和三个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脾肝体积比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分级存在相关性(t=0.590,P<0.05),且呈正相关;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分级与肝功能分级相关性没有统计学意义(t=0.125,P>0.05)。另外,肝功能分级与脾肝体积比也存在相关性(t=0.312,P<0.05),且呈正相关。各个级别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脾肝体积比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功能分级不能提示老年肝硬化患者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严重程度,脾肝体积比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有正相关关系,因此脾肝体积比可作为无创性检测手段判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体积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下载PDF
功能性残余肝脏体积与脾脏体积比对病人术后肝功能不全以及肝功能恢复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鲍伟 《临床外科杂志》 2020年第8期750-752,共3页
目的探讨功能性残余肝脏体积与脾脏体积比(FreLSVR)对病人术后肝功能不全以及肝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2016年6月~2018年8月入院行肝脏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病人78例,对肝脏CT检查数据进行三维重建,计算病人残肝体积与脾脏体积比,并... 目的探讨功能性残余肝脏体积与脾脏体积比(FreLSVR)对病人术后肝功能不全以及肝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2016年6月~2018年8月入院行肝脏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病人78例,对肝脏CT检查数据进行三维重建,计算病人残肝体积与脾脏体积比,并预测与肝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 FreLSVR与病人肝功能相关,FreLSVR越大,病人术后肝功能越好,FreLSVR> 1.0组病人住院的中位时间为15天(8~22天),FreLSVR≤1.0住院时间中位数为21天(13~36天),两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reLSVR可反应病人术后肝功能不全以及肝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 肝功能实验 残肝体积 三维重建
下载PDF
男性军人胸腹部重点防护器官体积与人体测量学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16
作者 李若凡 马天 +3 位作者 黄献聪 祝庆平 王庆春 吕文平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6-161,共6页
背景防弹衣是用来防止或减轻人体胸腹部重要器官损伤的装备。但目前尚无相关研究能够确定依据身高、体质量、胸围、腰围等人体测量学参数设计的防弹衣与胸腹部重要器官的匹配程度。目的分析男性军人胸腹部重点防护器官如心脏、肝、脾、... 背景防弹衣是用来防止或减轻人体胸腹部重要器官损伤的装备。但目前尚无相关研究能够确定依据身高、体质量、胸围、腰围等人体测量学参数设计的防弹衣与胸腹部重要器官的匹配程度。目的分析男性军人胸腹部重点防护器官如心脏、肝、脾、胰腺体积与身高、体质量、胸围、腰围等常用人体测量学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9月招募的基层某部男性军人103例,着制式体能训练服及袜子,统一测量身高、体质量、胸围、腰围;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完成胸、腹部CT检查。将获得的胸、腹部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计算心脏、肝、脾、胰腺体积。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心脏、肝、脾、胰腺体积与身高、体质量、胸围、腰围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03名男性军人平均身高(1.76±0.06)m,体质量(69.1±8.5)kg,胸围(90.1±5.8)cm,腰围(79.2±7.6)cm;中位心脏体积648.51(491.14~846.64)cm3;中位肝体积1243.49(1017.63~1690.13)cm3;中位脾体积199.17(112.33~350.80)cm3;中位胰腺体积80.39(46.29~116.29)cm3。心脏体积与体质量呈中度相关(r=0.526,P<0.001),与身高、胸围、腰围呈低度正相关(r=0.324,P=0.001;r=0.365,P<0.001;r=0.393,P<0.001)。肝体积与体质量呈中度相关(r=0.661,P<0.001),与身高、胸围、腰围呈低度正相关(r=0.374,P<0.001;r=0.389,P<0.001;r=0.458,P<0.001)。脾体积与身高、体质量、腰围呈低度正相关(r=0.355,P<0.001;r=0.441,P<0.001;r=0.300,P=0.002),与胸围相关程度极弱(r=0.297,P=0.002)。胰腺体积与体质量相关程度极弱(r=0.229,P=0.020),与身高、胸围、腰围无相关性(r=0.028,P=0.782;r=0.110,P=0.267;r=0.100,P=0.313)。结论心脏、肝体积与体质量呈中度相关,其他变量之间相关性不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人员 心脏体积 体积 脾体积 胰腺体积 CT三维图像
下载PDF
MSCT测量胆囊周围间隙在评估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储备中的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丹 李文政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1期50-52,56,共4页
目的研究MSCT测量胆囊周围间隙在评估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储备中的意义。方法收集临床诊断为肝硬化并行腹部CT检查的101例患者为观察组,按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57例,B级27例,C级17例;并收集同期行上腹部CT增强扫描的健康体检者或者其他... 目的研究MSCT测量胆囊周围间隙在评估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储备中的意义。方法收集临床诊断为肝硬化并行腹部CT检查的101例患者为观察组,按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57例,B级27例,C级17例;并收集同期行上腹部CT增强扫描的健康体检者或者其他系统疾病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CT扫描并重建肝、脾、胆图像,测量各组患者的肝、脾体积及其比值和胆囊周围间隙,按不同的肝功能分级对上述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肝体积、肝脾体积比值均与肝功能分级呈负相关(P<0.05);观察组患者的胆囊周围间隙明显宽于对照组(P<0.05),其宽度与肝功能损害程度呈正相关(P<0.05),与肝体积、肝脾体积比和肝功能储备状态呈负相关(P<0.05)。结论胆囊周围间隙是评估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储备状态的简单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肝硬化 肝功能 胆囊周围间隙 脾体积
下载PDF
脾与残肝体积比在肝癌外科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8
作者 蒋鸥 刘宇 +2 位作者 吴文建 吴道全 徐强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528-532,共5页
目的探讨脾与残肝体积比在肝癌手术中对肝脏储备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应用影像学方法和水浸法计算脾脏与肿瘤切除后残肝的体积比,分析脾与残肝体积比与患者术后肝功能情况及住院时间的关系。结果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肝功能Child-Pugh... 目的探讨脾与残肝体积比在肝癌手术中对肝脏储备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应用影像学方法和水浸法计算脾脏与肿瘤切除后残肝的体积比,分析脾与残肝体积比与患者术后肝功能情况及住院时间的关系。结果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肝功能Child-Pugh评分与脾与残肝体积比有关,该比值越小,其评分越低(t=7.831,P=0.000),即肝功能越好。当脾与残肝体积比≤0.9时,患者中位住院时间为14 d(12~16 d),>0.9时为22 d(15~29 d),两者的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脾与残肝体积比能有效评估肝脏的储备功能,预测肝癌手术后患者的恢复能力,当预计肝癌手术后脾与残肝体积比≤0.9时,手术可安全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手术 体积 肝硬变
原文传递
术前脾肝体积比可预测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性
19
作者 朱耿隆 蔡潮农 +4 位作者 林志东 李坤伟 洪晓鹏 陈东 张百萌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1-184,共4页
目的 探讨术前脾肝体积比对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普外科75例肝癌肝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脾肝体积比的大小分为低指数组(脾肝体积比<0.8)和高指数组(脾肝体积比≥0.8),术后... 目的 探讨术前脾肝体积比对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普外科75例肝癌肝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脾肝体积比的大小分为低指数组(脾肝体积比<0.8)和高指数组(脾肝体积比≥0.8),术后应用门诊、电话方式随访至2014年3月,以Cox回归模型对其术后复发情况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肿瘤最大直径>5 cm、肿瘤数目>3个、甲胎蛋白异质体L3≥10%、脾肝体积比≥0.8、血管侵犯及肝静脉或门静脉癌栓、切缘阳性是影响肝癌肝切除术后无瘤生存的危险因素(P<0.05),Cox回归分析则提示术前甲胎蛋白异质体L3≥10%、脾肝体积比≥0.8、肿瘤最大径>5 cm、肝静脉或门静脉癌栓是肝癌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术前脾肝体积比≥0.8是影响肝癌肝切除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可用于初步预测肝癌肝切除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肿瘤复发 肝切除术 体积
原文传递
肝癌患者术前脾肝体积比对肝部分切除术预后的预测价值
20
作者 李关宁 杨振淮 《中国综合临床》 2016年第9期807-810,共4页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术前的脾肝体积比( SLVR)对肝部分切除术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86例行肝部分切除术肝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术前SLVR分为低SLVR组( SLVR<0.8,44例)及高SLVR组( SLVR≥0...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术前的脾肝体积比( SLVR)对肝部分切除术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86例行肝部分切除术肝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术前SLVR分为低SLVR组( SLVR<0.8,44例)及高SLVR组( SLVR≥0.8,42例),随访至2015年6月,对两组患者预后情况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低SLVR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5.5%、88.6%、81.8%,高SLVR组分别为73.8%、47.6%、40.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0.223、16.098、18.010,P均<0.05)。单因素分析:高SLVR组肿瘤最大径>5 cm、肿瘤数目>3个、门静脉或肝静脉存在癌栓、甲胎蛋白异质体L3(AFP-L3)≥10%、侵犯血管以及切缘阳性比例明显高于低 SLVR组[25.0%(11/44)、59.5%(25/42),22.7%(10/44)、54.8%(23/42),9.1%(4/44)、26.2%(11/42),38.6%(17/44)、78.6%(33/42),18.2%(8/44)、38.1%(16/42),2.3%(1/44)、14.3%(6/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0.645、16.180、24.728、4.819、18.402、20.105,P均<0.05)。经Cox多因素分析:肿瘤直径>5 cm、SLVR≥0.8、甲胎蛋白异质体L3≥10%、门静脉或肝静脉有癌栓是肝癌切除术患者预后独立的危险因素( OR值分别为6.141、3.753、6.968、7.763,P均<0.05)。结论术前SLVR≥0.8是影响肝癌切除术患者预后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可初步预测行切除术肝癌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部分切除术 体积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