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脾栓术治疗脾功能亢进疗效观察及血清促吞噬肽水平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玉平 黄飞舟 刘浔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394-1397,共4页
目的探讨部分脾栓塞术(partialsplenicembolism,PSE)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发脾功能亢进的疗效,并以促吞噬肽(Tuftsin)为代表,评价患者脾脏免疫功能变化。方法通过PSE治疗14例并发脾功能亢进的门脉高压症患者,比较PSE前后外周血象的缓解情... 目的探讨部分脾栓塞术(partialsplenicembolism,PSE)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发脾功能亢进的疗效,并以促吞噬肽(Tuftsin)为代表,评价患者脾脏免疫功能变化。方法通过PSE治疗14例并发脾功能亢进的门脉高压症患者,比较PSE前后外周血象的缓解情况及Tuftsin的变化。结果14例门脉高压症患者术前的脾亢症状,经PSE后可观察到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均明显上升,脾脏缩小,血清Tuftsin较术前无显著性变化而脾切除术后却明显降低。结论PSE可有效缓解门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PSE后Tuftsin水平较术前无显著下降,提示PSE不损害脾脏免疫功能;而脾切除术后Tuftsin水平较术前显著下降,提示脾脏免疫功能较术前降低;比较PSE和脾切除术,它们均可有效缓解脾亢,但是PSE不破坏脾脏免疫功能,而脾切除术后脾脏免疫功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塞术 吞噬 功能亢进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全脾切除后IgM减少与促吞噬肽降低及淋巴细胞亚群改变的关系和意义 被引量:10
2
作者 黄韬 仇登波 熊叔陶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79-281,共3页
检测因脾外伤而切除全脾的病人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及促吞噬肽(Tuftsin)和IgM水平,以及T、B淋巴细胞亚群和Tuitsin对B淋巴细胞合成免疫球蛋白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全脾切除后IgM的减少与CD21 ̄+... 检测因脾外伤而切除全脾的病人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及促吞噬肽(Tuftsin)和IgM水平,以及T、B淋巴细胞亚群和Tuitsin对B淋巴细胞合成免疫球蛋白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全脾切除后IgM的减少与CD21 ̄+B细胞及Tuftsin减少有直接关系,尤其与CD21 ̄+B细胞减少有关;而CD8 ̄+T细胞的减少使B细胞受抑制程度减轻,有利于B细胞合成IgM能力的代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除 吞噬 免疫球蛋白 淋巴细胞亚群
原文传递
肿瘤坏死因子对有脾和无脾动物促吞噬肽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朱安龙 姜洪池 +2 位作者 刘连新 许军 乔海泉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65-367,共3页
目的 研究促吞噬肽 (tuftsin)和肿瘤坏死因子 (tumornecrosisfactor α,TNF α)的相互关系。方法 建立大鼠有脾和无脾动物模型 ,通过静脉注射TNF模拟病理状态下血中TNF浓度升高 ,利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清中促吞噬肽的水平。结... 目的 研究促吞噬肽 (tuftsin)和肿瘤坏死因子 (tumornecrosisfactor α,TNF α)的相互关系。方法 建立大鼠有脾和无脾动物模型 ,通过静脉注射TNF模拟病理状态下血中TNF浓度升高 ,利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清中促吞噬肽的水平。结果 半脾切除组和全脾切除组术后 2周促吞噬肽水平下降 (P <0 .0 0 1) ,并以后者为著。注射TNF各组注射后d 3,d 5血清中促吞噬肽水平显著降低 (P <0 .0 0 1) ,并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结论 高浓度的TNF明显抑制促吞噬肽的产生 ,二者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作用。首次提出了TNF -促吞噬肽轴的概念和二者临床应用的设想。证明了血清中促吞噬肽水平依赖于脾脏细胞的总量 ,保留一定数量的脾脏细胞对维持机体的免疫功能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噬 肿瘤坏死因子 切除术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全脾切除术后的凶险性感染(OPSI) 被引量:10
4
作者 侯世明 《内蒙古中医药》 2008年第8期12-13,共2页
从1887年Spencer Wells和1892年Riegues开创了把脾切除术作为外科治疗脾疾病的先河,长期以来,脾外科遵循的法则是"生命第一,保脾第二",由于对脾脏的重要免疫功能认识不足,导致在处理外伤性脾破裂时把脾全切术奉为经典,从而导... 从1887年Spencer Wells和1892年Riegues开创了把脾切除术作为外科治疗脾疾病的先河,长期以来,脾外科遵循的法则是"生命第一,保脾第二",由于对脾脏的重要免疫功能认识不足,导致在处理外伤性脾破裂时把脾全切术奉为经典,从而导致病人出现高概率的脾切除后凶险性感染(OPSI)。无辜性脾切除受到广泛批评。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回顾性分析临床病例的统计资料,探讨外伤脾全切术后凶险性感染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噬(tuftsin) 移植 多价肺炎球菌疫苗 脏免疫功能 切除术后凶险性感染(overwhelming postsplenctomy infection OPSI)
下载PDF
检测血清促吞噬素浓度应用于脾保留术后疗效观察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玉新 马宏敏 +1 位作者 蔡志民 朱珠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479-481,共3页
作者为探讨检测血清促吞噬素浓度对脾保留术后疗效观察的价值,评价脾保留术的临床疗效,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检测了脾损伤、肝炎后肝硬变脾大脾亢、良性血液病三组40例患者保脾手术前后及10例对照组血清... 作者为探讨检测血清促吞噬素浓度对脾保留术后疗效观察的价值,评价脾保留术的临床疗效,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检测了脾损伤、肝炎后肝硬变脾大脾亢、良性血液病三组40例患者保脾手术前后及10例对照组血清促吞噬素(tuftsin)浓度的变化,对三组保脾术后近、远期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发现:应用RP-HPLC法检测血清促吞噬素浓度,具有检测方法快速简便、结果精确可靠的优点,具有临床实用价值。脾损伤组脾移植和脾大脾亢组脾次全切除术后可保持基本正常的血清促吞噬素浓度,良性血液病组脾移植术后仅能维持明显高于全脾切除,而低于正常的血清促吞噬素浓度。提示:选择性的有效保脾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噬 保留术 疗效
原文传递
脾外科畅谈 被引量:17
6
作者 夏穗生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23-326,共4页
关键词 外科 手术后感染 吞噬 手术
原文传递
倡导脾功能研究新思维 被引量:3
7
作者 汪谦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1-82,共2页
以脾切除术后凶险性感染(overwhelming postsplenectomy infection,OPSI)和脾脏分泌免疫因子促吞噬素Tuftsin为主要特征的脾功能研究,改变了对脾脏的传统认识以及临床对脾脏相关疾病的处理原则。无论是外伤脾、门静脉高压症、血液... 以脾切除术后凶险性感染(overwhelming postsplenectomy infection,OPSI)和脾脏分泌免疫因子促吞噬素Tuftsin为主要特征的脾功能研究,改变了对脾脏的传统认识以及临床对脾脏相关疾病的处理原则。无论是外伤脾、门静脉高压症、血液病还是肿瘤患者,外科医生在切脾的同时总会考虑这样的脾脏有无保留的价值或有无保留的可能。随着基础研究工作的不断积累,人们越来越深入地认识到脾功能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 tuftsin 思维 门静脉高压症 凶险性感染 切除术后 吞噬 免疫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