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36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例犬脾内血肿的诊治 被引量:3
1
作者 詹彦丰成 赵小浦 +2 位作者 龙珠 代飞燕 肖啸 《现代畜牧兽医》 2023年第1期58-62,共5页
脾脏血肿严重可引起腹腔大出血,脾脏血肿程度较轻则会产生两种情况:血液侵入浆膜之上形成包膜下血肿,血液侵入浆膜下则形成脾内血肿。脾内血肿又称脾实质血肿,血肿破裂可导致腹腔积血,往往导致预后不良。文章主要介绍一只14岁老年犬,经... 脾脏血肿严重可引起腹腔大出血,脾脏血肿程度较轻则会产生两种情况:血液侵入浆膜之上形成包膜下血肿,血液侵入浆膜下则形成脾内血肿。脾内血肿又称脾实质血肿,血肿破裂可导致腹腔积血,往往导致预后不良。文章主要介绍一只14岁老年犬,经一系列临床检测最终确诊为脾内血肿,通过全脾摘除术及对症治疗,患犬康复。临床治疗脾内血肿时,应综合分析患病动物的年龄、脾脏损伤程度以及血液指标等因素,灵活地制定治疗方案。术后动物应加强饲养管理,提升其免疫力,预防感染及其他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血肿 脾内血肿 老年犬
下载PDF
脾内动脉吻合的临床意义初探 被引量:7
2
作者 梅雀林 李彦豪 +1 位作者 鲁恩洁 陈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9年第4期275-277,共3页
目的:探讨脾内动脉吻合与部分脾栓塞术(PSE) 及部分脾切除术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10 例脾动脉造影病例,着重观察脾内动脉吻合的出现率、吻合形式、部位及吻合点远端脾动脉分支直径。结果:脾内动脉吻合的显示率为22-7 % ,其中... 目的:探讨脾内动脉吻合与部分脾栓塞术(PSE) 及部分脾切除术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10 例脾动脉造影病例,着重观察脾内动脉吻合的出现率、吻合形式、部位及吻合点远端脾动脉分支直径。结果:脾内动脉吻合的显示率为22-7 % ,其中叶间吻合10 % 、段间吻合7-3 % 。吻合形式分为短交通支吻合、弓形吻合、汇集型吻合三种。吻合点远端脾动脉分支直径≤1m m 者占5-5 % 。结论:若采用1m m3( 或以下) 容积的栓塞剂行PSE 术,栓塞剂绝大部分滞留在吻合点远端的脾动脉分支内,吻合动脉不能向被栓塞的脾实质供血。但行部分性脾切除术时,应警惕叶间、段间吻合动脉的出现并慎重处理这些吻合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内动脉吻合 栓塞 切除 动脉造影
下载PDF
倒千里光碱处理SD大鼠永生化肝细胞同种脾内移植增殖实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巴明臣 周晓东 +1 位作者 陈积圣 刘丽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46-548,552,共4页
目的探讨倒千里光碱(Retrorsine, Rts)处理对SD大鼠永生化肝细胞同种脾内移植增殖效率的影响。方法SV40 T抗原转染法制备永生化肝细胞。成熟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A、B、C 3组,A组为Rts处理SD大鼠永生化肝细胞移植组;B组为Rts处理SD大鼠... 目的探讨倒千里光碱(Retrorsine, Rts)处理对SD大鼠永生化肝细胞同种脾内移植增殖效率的影响。方法SV40 T抗原转染法制备永生化肝细胞。成熟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A、B、C 3组,A组为Rts处理SD大鼠永生化肝细胞移植组;B组为Rts处理SD大鼠正常肝细胞移植组;C组为正常SD大鼠永生化肝细胞移植组。A、B两组SD大鼠分2次腹腔注射Rts,间隔2周,第2次注射Rts 4周后备用。20%肝叶切除后,3组SD大鼠分别行永生化肝细胞移植或肝细胞移植,常规病理切片检查脾内移植永生化肝细胞增殖效率,免疫组化检测脾脏内移植永生化肝细胞白蛋白表达,透射电镜检测移植永生化肝细胞形态。结果病理检查显示,肝细胞移植后3周内,3组SD大鼠脾脏内均可见移植肝细胞;免疫组化结果显示,3组SD大鼠脾脏实质内均可见散在棕黄色白蛋白颗粒,A组大鼠脾脏内肝细胞面数密度与B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但与C组有显著差异;透射电镜检测结果显示,脾内移植永生化肝细胞具有正常肝细胞的超微结构。结论脾内移植永生化肝细胞具有正常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及白蛋白表达功能;Rts可促进永生化肝细胞SD大鼠脾脏内移植的增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千里光碱 SD大鼠 永生化肝细胞 脾内移植 增殖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利用改良后的脾内免疫和半固体培养基法制备单克隆抗体 被引量:8
4
作者 任瑞敏 王云龙 +4 位作者 张怡青 李恒思 王国强 李玉林 王继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66-169,共4页
旨在利用改良后的脾内免疫和半固体培养基法制备单克隆抗体,节约免疫原用量、简化试验操作、一步法筛选和克隆杂交瘤细胞、缩短单抗制备周期。通过局部麻醉小鼠脾脏区域皮肤,切开后透过腹膜直接向脾脏内注射微量抗原,使小鼠的脾细胞在... 旨在利用改良后的脾内免疫和半固体培养基法制备单克隆抗体,节约免疫原用量、简化试验操作、一步法筛选和克隆杂交瘤细胞、缩短单抗制备周期。通过局部麻醉小鼠脾脏区域皮肤,切开后透过腹膜直接向脾脏内注射微量抗原,使小鼠的脾细胞在短时间内产生免疫反应,尾静脉注射强化免疫后进行细胞融合;选取半固体培养基(甲基纤维素、软琼脂)法,以有限稀释法作对照筛选分泌高效价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结果显示,与传统的单抗制备方法相比,改进后的脾内免疫操作更简单,联合尾静脉注射,使用微量免疫原在短时间内产生高效价抗体;半固体培养基甲基纤维素浓度在1.1%条件下,获得克隆团较多,阳性率较高。本研究方法适用于大规模制备单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内免疫 软琼脂培养法 甲基纤维素法
下载PDF
脾内两种途径肝细胞移植治疗急性肝衰竭大鼠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冯渊 李德卫 杨均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422-1427,共6页
背景:肝细胞移植在治疗代谢性疾病和急性肝衰竭的动物实验中取得了一定成功,然而肝细胞移植的临床疗效却并没有动物实验理想。造成实验模型与临床疗效的差异可能与肝细胞移植途径有一定关系。目的:探讨经颈动脉途径脾动脉插管注射与脾... 背景:肝细胞移植在治疗代谢性疾病和急性肝衰竭的动物实验中取得了一定成功,然而肝细胞移植的临床疗效却并没有动物实验理想。造成实验模型与临床疗效的差异可能与肝细胞移植途径有一定关系。目的:探讨经颈动脉途径脾动脉插管注射与脾脏直接注射两种方法行肝细胞移植治疗急性肝衰竭大鼠的疗效,得出更加优化的移植方法。方法:在Seglen改良两步法的基础上稍加改进分离培养肝细胞。采用D-氨基半乳糖诱导大鼠(重庆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急性肝衰竭24h后,65只大鼠经颈动脉途径脾动脉插管,60只插管成功后随机分为3组:脾脏直接注射组(n=20)大鼠经脾脏直接注射约2×10~7个肝细胞、脾动脉注射0.4m LHank’s液;脾动脉注射组(n=20)大鼠经脾脏直接注射0.4 mL Hank’s液、脾动脉注射2×10~7个肝细胞;模型对照组(n=20)经脾脏直接注射0.4 mL Hank’s液、脾动脉注射0.4 mL Hank’s液。移植后14 d内观察各组大鼠的生存率及肝功能变化;移植后7d,荧光显微镜观察经脾动脉移植肝细胞的体内分布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移植肝细胞在脾内的分布和增殖情况;移植后14 d,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白蛋白合成情况。结果与结论:(1)大鼠肝细胞分离存活率达80%-90%;(2)3组大鼠生存率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脾脏直接注射组14 d存活率显著高于脾动脉注射组,脾动脉注射组14 d存活率高于模型对照组;(3)脾脏直接注射组、脾动脉注射组大鼠肝功能均明显改善,尤其以脾脏直接注射组最为显著;(4)CFDA-SE荧光标记的肝细胞经脾动脉移植7 d后,受体大鼠脾脏和肝脏可以看到散在绿色荧光分布;(5)移植14 d后,脾脏直接注射组、脾动脉注射组脾脏内有肝细胞白蛋白绿色荧光信号;(6)移植7d后,脾脏直接注射组、脾动脉注射组肝细胞在脾脏红髓中簇集在一起并定植下来;(7)结果表明,经大鼠颈动脉途径脾动脉插管移植肝细胞能提高急性肝衰竭大鼠的存活率和改善其肝功能;脾脏直接注射法优于脾动脉途径注射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衰竭 肝细胞移植 动脉插管 动脉注射 脾内直接注射 肝功能衰竭 急性 肝细胞 动脉 组织工程
下载PDF
药物性肝衰大鼠脾内移植异种肝细胞治疗前后的CD4,CD8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何震宇 高蓓 +3 位作者 朱泰来 陈永田 杨春 张萍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24-227,共4页
为探讨异种肝细胞脾内移植治疗大鼠药物性肝衰的意义 ,观察大鼠肝功能、存活率及CD 4,CD8在免疫排斥反应中的作用。笔者以豚鼠肝细胞为供体 ,SD大鼠为受体 ,D -氨基半乳糖(19.5ml/ )腹腔内一次性注射 ,制作肝衰模型。 48h后将微囊化的... 为探讨异种肝细胞脾内移植治疗大鼠药物性肝衰的意义 ,观察大鼠肝功能、存活率及CD 4,CD8在免疫排斥反应中的作用。笔者以豚鼠肝细胞为供体 ,SD大鼠为受体 ,D -氨基半乳糖(19.5ml/ )腹腔内一次性注射 ,制作肝衰模型。 48h后将微囊化的游离豚鼠肝细胞移植于大鼠脾脏内。以豚鼠裸肝细胞移植及生理盐水脾脏注射为对照。移植后 14d测定存活率和肝功能 ,检查病理切片及CD 4,CD 8的变化。结果示微囊化肝细胞移植组存活率 80 .0 % ,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2 5 .0 % )和裸肝细胞移植组 (70 .0 % ) (分别为P <0 .0 1和P <0 .0 5 )。微囊肝细胞移植组 14d总胆红素和ALT ,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和裸肝细胞组。移植后 72h和 14d分别测定受体脾脏CD4,CD8淋巴细胞 ,移植后 72h ,14d微囊化肝细胞组、裸肝细胞组CD 4,CD 8均呈阳性。提示 :大鼠药物性肝衰微囊化肝细胞脾内移植后可维持受体存活 14d ,体液和细胞免疫均参与排斥反应。肝细胞微囊化处理可延迟细胞免疫的发生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治疗 异种肝细胞脾内移植 CD4 CD8
下载PDF
同种肝细胞脾内移植治疗大鼠肝衰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滕光菊 白雪帆 +5 位作者 黄长形 孙永涛 徐哲 聂青和 刘节 顾炳权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12期1915-1918,共4页
目的:探讨经脾内同种异体移植培养的原代肝细胞与肝细胞悬液治疗大鼠药物性肝衰竭的疗效,并观察脾内移植肝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D-氨基半乳糖(D-gal)建立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24h后随机分为3组进行治疗,Ⅰ组:经脾内移植体外培养3d... 目的:探讨经脾内同种异体移植培养的原代肝细胞与肝细胞悬液治疗大鼠药物性肝衰竭的疗效,并观察脾内移植肝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D-氨基半乳糖(D-gal)建立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24h后随机分为3组进行治疗,Ⅰ组:经脾内移植体外培养3d的肝细胞2×107;Ⅱ组:经脾内移植预孵育8h的肝细胞悬液2×107;Ⅲ组:经脾内注射生理盐水1 mL.观察受体大鼠的存活率、肝脏功能和病理变化及移植肝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结果:Ⅰ组、Ⅱ组大鼠存活率(78%,71%)与Ⅲ组大鼠存活率(23%)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肝组织病理改变较轻.而Ⅰ,Ⅱ组大鼠的存活率、肝功能改变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经HE和PAS染色证实,移植的肝细胞在受体脾内结构和功能保持较好.结论:经脾内移植的培养肝细胞和肝细胞悬液均能提高大鼠药物性肝衰竭的存活率、改善肝功能及肝脏组织病理变化.而培养肝细胞与细胞悬液相比,统计学上没有明显差异,但结果显示培养肝细胞仍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肝细胞脾内移植 大鼠 实验研究 原代肝细胞 肝细胞悬液 药物性肝衰竭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脾内途径GM-CSF基因疗法增强巨噬细胞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弭静 曹雪涛 +3 位作者 袁孟彪 王全兴 张明徽 朱学军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82-86,共5页
探讨了该脾内途径的GM-CSF基因疗法对化疗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活性的影响及其机制。化疗小鼠脾内移植GM-CSF-FLC后d7,巨噬细胞数目升高1.5倍,移植后d14升高6~8倍;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抗原提呈功能及肿... 探讨了该脾内途径的GM-CSF基因疗法对化疗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活性的影响及其机制。化疗小鼠脾内移植GM-CSF-FLC后d7,巨噬细胞数目升高1.5倍,移植后d14升高6~8倍;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抗原提呈功能及肿瘤杀伤活性在治疗后d14明显增强,同时发现巨噬细胞MHCⅡ类抗原(Ia)表达水平以及IL-1、TNF和NO分泌水平亦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CSF 巨噬细胞 脾内移植 胎肝细胞
下载PDF
脾内免疫法制备抗α_2抗纤溶酶单克隆抗体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玉亮 黄繁墙 +3 位作者 穆红 彭林 李家增 武文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79-79,共1页
α2抗纤溶酶(α2Antiplasmin,α2AP)是由肝脏合成分泌的,含有452个氨基酸的单链糖蛋白,分子量为70000。α2AP属于丝氨酸酶抑制物家族成员之一,在人血浆中α2AP是主要的纤溶酶抑制物,在控制纤溶中起关键作用[1]。为此... α2抗纤溶酶(α2Antiplasmin,α2AP)是由肝脏合成分泌的,含有452个氨基酸的单链糖蛋白,分子量为70000。α2AP属于丝氨酸酶抑制物家族成员之一,在人血浆中α2AP是主要的纤溶酶抑制物,在控制纤溶中起关键作用[1]。为此制备α2AP单克隆抗体,建立EL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脾内免疫法 制备 α2-AP
下载PDF
脾内途径的肝脏靶向性基因治疗中Kupffer细胞的抗原提呈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士玉 弭静 +3 位作者 徐昌青 李雷 闫明先 曹雪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39-243,共5页
目的 :探讨肝脏Kupffer细胞 (KC)在脾内途径的肝脏靶向性基因治疗中的抗原提呈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以结肠癌肝转移小鼠为模型 ,以脾内移植GM CSF基因修饰的胎肝细胞 (FLC GM)与低剂量IL 2、5 Fu腹腔注射作为基因治疗与化学免疫治疗... 目的 :探讨肝脏Kupffer细胞 (KC)在脾内途径的肝脏靶向性基因治疗中的抗原提呈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以结肠癌肝转移小鼠为模型 ,以脾内移植GM CSF基因修饰的胎肝细胞 (FLC GM)与低剂量IL 2、5 Fu腹腔注射作为基因治疗与化学免疫治疗联合应用方案。结果 :荷瘤小鼠治疗后 2w ,整个肝小叶KC数目均扩增 ;KC对99mTc 亚锡植酸钠吞噬功能明显增强 ;与KC抗原提呈功能和活化T细胞功能密切相关的共刺激分子CD40虽在对照组KC中有基础性表达 ,但在基因治疗联合化学免疫治疗组中 ,其表达水平皆有不同程度的上调 ;此外 ,联合治疗后KC体外能有效诱导同种T细胞增殖反应 ,细胞因子IL 12和IL 12的分泌水平亦升高 ,并且这些反应能被抗CD40L抗体所封闭。结论 :脾内途径的肝脏靶向性基因治疗能有效提高KC的抗原提呈功能 ,CD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UPFFER细胞 脾内移植 基因修饰 抗原提呈 肝转移癌 基因治疗
下载PDF
小鼠脾内免疫法制备重组弓形虫SAG1抗原单克隆抗体 被引量:1
11
作者 武楠 周丹秋 +2 位作者 阮卫 吴丽桂 张慧涨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4-188,共5页
目的制备小鼠抗重组弓形虫SAG1抗原单克隆抗体,用于早期弓形虫感染的抗原检测。方法用弓形虫RH株重组抗原SAG1进行常规免疫结合小鼠脾内免疫,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ELISA法筛选阳性克隆,经亚克隆建株。诱生腹水法制备抗体,protein-... 目的制备小鼠抗重组弓形虫SAG1抗原单克隆抗体,用于早期弓形虫感染的抗原检测。方法用弓形虫RH株重组抗原SAG1进行常规免疫结合小鼠脾内免疫,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ELISA法筛选阳性克隆,经亚克隆建株。诱生腹水法制备抗体,protein-G亲合层析法进行纯化,测定其亚类、效价;Westernblot法分析其特异性;夹心-ELISA法检测抗体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检测弓形虫感染小鼠血液循环抗原,同时用PCR法检测弓形虫B1基因并比较结果。结果获得2株抗重组弓形虫SAG1抗原单克隆抗体3B6、10C4,抗体均为IgG1,轻链均为κ链,Western blot显示2株单抗均能识别弓形虫天然的和重组的SAG1抗原。3B6、10C4敏感度分别为31.3ng和62.5ng,与血吸虫病、钩虫病及疟疾患者血清均无交叉反应。弓形虫早期感染检测PCR及ELISA法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3.2%、47.4%。结论成功制备小鼠抗重组弓形虫SAG1抗原单克隆抗体,初步用于早期弓形虫感染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SAG1抗原 脾内免疫 单克隆抗体 夹心-ELISA 小鼠
下载PDF
小鼠脾内注射日本血吸虫病患者尿液循环抗原制备单克隆抗体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琛耘 娄文娴 薛纯良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59-161,共3页
目的: 探讨用一种快速免疫方法制备抗人尿液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的单克隆抗体。方法: 将日本血吸虫病患者尿液用15% 三氯醋酸提取循环抗原后采用脾内直接注射法免疫 B A L 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结果: 建立了 2 株分泌抗... 目的: 探讨用一种快速免疫方法制备抗人尿液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的单克隆抗体。方法: 将日本血吸虫病患者尿液用15% 三氯醋酸提取循环抗原后采用脾内直接注射法免疫 B A L 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结果: 建立了 2 株分泌抗人尿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的单克隆细胞株2 E6 及2 B11,两者免疫球蛋白鉴定均属 Ig M 类, E L I S A测得单抗对尿液循环抗原( I H U C Ag),效价分别为2.56×105 和6.4×104 。琼脂双扩散试验显示2 株单抗与正常人尿三氯醋酸提取物均不能形成沉淀线,而2 E6 与日本血吸虫病患者尿液循环抗原能产生沉淀线。分别用2 B11 和2 E6 腹水为捕捉抗体, H R P H11 为酶标抗体检测 12 例急性血吸虫病患者尿液,依次为6 例和3 例阳性,8 例正常人尿液均为阴性。结论: 用血吸虫病患者尿液提取的循环抗原经脾脏注射免疫 B A L B/c 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用于检测日本血吸虫病患者尿液中循环抗原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脾内注射 尿液 循环抗原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脾内一次性免疫莸取抗人体肺癌单克隆抗体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全海 张兆鸿 +2 位作者 冯怡 陈瑞岳 孟德鸣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0-12,28,共4页
用人体肺腺癌细胞(LAX)脾内一次性免疫BALB/C小鼠后,将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NSO)融合,融合率为80%,对LAX细胞反应阳性率为20%。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荧光试验和免疫组织化学试验,检测其与正常人体细胞,人体肿瘤细胞和人体肺腺... 用人体肺腺癌细胞(LAX)脾内一次性免疫BALB/C小鼠后,将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NSO)融合,融合率为80%,对LAX细胞反应阳性率为20%。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荧光试验和免疫组织化学试验,检测其与正常人体细胞,人体肿瘤细胞和人体肺腺癌的反应,发现获得的ALA-05单克隆抗体与正常人体细胞无交叉反应,与多株人体其他肿瘤细胞也无反应,而与人体肺腺癌则呈阳性反应,且为抗膜抗体。免疫扩散法证明其是IgG_(2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人肺癌单克隆抗体 肺癌细胞株LAX 脾内一次性免疫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脾内免疫制备抗人血小板第4因子单克隆抗体和鉴定 被引量:4
14
作者 许卫东 赵益明 +3 位作者 李佩霞 沈文红 何杨 阮长耿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制备抗人血小板第4因子单克隆抗体用于PF4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血小板活化状态的评价。方法用常规和脾内免疫相结合的方法免疫Babl/c小鼠,经细胞融合和ELISA筛选后,进行单抗的特性和特异性研究。结果成功制备了一株抗... 目的制备抗人血小板第4因子单克隆抗体用于PF4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血小板活化状态的评价。方法用常规和脾内免疫相结合的方法免疫Babl/c小鼠,经细胞融合和ELISA筛选后,进行单抗的特性和特异性研究。结果成功制备了一株抗人 PF4单克隆抗体(SZ- 95),ELISA显示上清和腹水效价分别为 2 × 10-3和 5 × 10-6,Westemblot证实SZ-95特异性识别人血小板第4因子。结论常规免疫结合脾内免疫是制备抗低分子量保守蛋白质单抗的有效方法,制备的SZ-95具有科研运用和临床应用的良好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第4因子 单克隆抗体 脾内免疫
下载PDF
微量抗原脾内包理免疫法制多CC-1的第二代单克隆抗体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飒 杨剑飞 孙去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19-223,共5页
采用革克隆抗体CC-1(IgM)免疫组化阳性的新鲜大肠癌组织制备粗抗原,经SDS-PAGE分离,Western-blot后进行免疫染色,检测刮CA-CC-1带。用附载CA-CC-1的硝酸纤维膜(NC)进行二次小鼠脾内... 采用革克隆抗体CC-1(IgM)免疫组化阳性的新鲜大肠癌组织制备粗抗原,经SDS-PAGE分离,Western-blot后进行免疫染色,检测刮CA-CC-1带。用附载CA-CC-1的硝酸纤维膜(NC)进行二次小鼠脾内包埋免疫和一次腹腔粗抗原加强免疫,成功地制备了两株CC-1的第二代单抗W135(IgM)与A12-2(IgGl)。亲和力均比原代高;抗原决定族为糖链结构;Western-blot免疫染色的比较发现:W135与A12-2除能识别CA-CC-1带外,尚能分别识别分子量为94KD左右和33KD的抗原带。免疫组化比较表明:对于大肠癌阳性反应率,A12-2基本与CC-1相同,而W135明显优于CC-1。以上研究表明:脾内包埋免疫法为一行之有效的免疫方式;第二代单抗可能较原代CC-1具有更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第二代 脾内 大肠肿瘤
下载PDF
介绍一种有效的拯救小鼠杂交瘤的方法:脾内接种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小宁 孙世荣 +2 位作者 李文简 马凯贤 汪美先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89年第3期57-58,共2页
在小鼠杂交瘤的制备、传代过程中,常遇到一些棘手问题;小到影响实验进展,大到细胞丢失:其中常见的是1.污染,包括支原体、细菌及真菌污染。在杂交瘤未冻存前,这些污染会造成很大的损失。2.有些杂交瘤复苏后不易存活。3.个别情... 在小鼠杂交瘤的制备、传代过程中,常遇到一些棘手问题;小到影响实验进展,大到细胞丢失:其中常见的是1.污染,包括支原体、细菌及真菌污染。在杂交瘤未冻存前,这些污染会造成很大的损失。2.有些杂交瘤复苏后不易存活。3.个别情况下杂交瘤增殖不良,不易向24孔板内扩增。腹腔接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瘤 接种 小鼠 脾内 细胞丢失 真菌污染 24孔板 支原体 复苏后
下载PDF
一例脾内异位妊娠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静 王立 田玉琴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37-1038,共2页
异位妊娠是受精卵种植于子宫体腔外部的妊娠,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该病起病急、进展快,若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输卵管妊娠占异位妊娠的95%,在极少数的情况下绒毛组织种植于腹腔内脏器继续发育,形成继发性腹腔妊娠。我院2010年11月2日... 异位妊娠是受精卵种植于子宫体腔外部的妊娠,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该病起病急、进展快,若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输卵管妊娠占异位妊娠的95%,在极少数的情况下绒毛组织种植于腹腔内脏器继续发育,形成继发性腹腔妊娠。我院2010年11月2日收治1例胚胎种植于脾脏患者,并成功实施脾脏切除术,术后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内异位妊娠 护理
下载PDF
常规免疫联合脾内免疫制备单克隆抗体 被引量:3
18
作者 许卫东 赵益明 +1 位作者 李佩霞 阮长耿 《苏州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251-253,共3页
目的 探索一种新的简便有效的应用微量抗原使脾细胞产生免疫反应 ,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实用方法。方法 在常规方法初次免疫后 ,用脾内直接注射法进行冲击免疫 ,只用微量的抗原就使Balb/c小鼠的脾细胞在短时间内产生免疫反应。结果 经细... 目的 探索一种新的简便有效的应用微量抗原使脾细胞产生免疫反应 ,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实用方法。方法 在常规方法初次免疫后 ,用脾内直接注射法进行冲击免疫 ,只用微量的抗原就使Balb/c小鼠的脾细胞在短时间内产生免疫反应。结果 经细胞融合和ELISA筛选后 ,成功获得一株抗人PF4 单克隆抗体 (SZ - 95 ) ,抗体亚型为IgG1,Westernblot证实其特异性识别人血小板第 4因子。 结论 常规免疫结合脾内免疫是制备抗低分子量保守蛋白质单抗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 单克隆抗体 脾内免疫 制备
下载PDF
脾内肝细胞移植(综述) 被引量:2
19
作者 邓小耿 《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80-83,共4页
脾内移植的肝细胞不仅能在脾内长期存活和增殖,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功能.借自体或同种异体肝细胞移植以形成肝化脾有可能成为终末期肝病、难治性肝病的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本文就脾内肝细胞移植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做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 脾内肝细胞移植 肝病 肝细胞
下载PDF
IL-2基因修饰的肝细胞脾内移植增强肝脏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
20
作者 曹雪涛 章卫平 +3 位作者 王建莉 黄欣 于益芝 顾健人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82-283,共2页
本实验在已证明Neo基因标记的肝细胞经脾注射后能在肝脏中定位生长、并稳定表达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细胞因子基因修饰的肝细胞脾内注射后,肝脏中表达的细胞因子对肝脏免疫功能的影响,为肝脏恶性肿瘤的免疫基因治疗提供实验依据。鉴于... 本实验在已证明Neo基因标记的肝细胞经脾注射后能在肝脏中定位生长、并稳定表达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细胞因子基因修饰的肝细胞脾内注射后,肝脏中表达的细胞因子对肝脏免疫功能的影响,为肝脏恶性肿瘤的免疫基因治疗提供实验依据。鉴于IL-2能显著增强免疫功能,对肝癌及多种肿瘤肝转移的疗效比较确实,我们选择了IL-2作为本实验的目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肝脏 免疫功能 脾内移植 IL-2 细胞因子 注射 目的基因 稳定表达 生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