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89篇文章
< 1 2 19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味理肠饮治疗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
1
作者 梁峻尉 白文筠 迟莉丽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10期1084-1091,共8页
目的:观察加味理肠饮治疗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疗效及对主要症状、疾病相关评分、炎症表现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肝郁脾虚型IBS-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复方组和西药组各30例,中药复方组给予加味理肠饮治疗,西药组... 目的:观察加味理肠饮治疗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疗效及对主要症状、疾病相关评分、炎症表现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肝郁脾虚型IBS-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复方组和西药组各30例,中药复方组给予加味理肠饮治疗,西药组给予利福昔明片,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治疗结束后4周进行随访。主要疗效指标为治疗2周后(治疗后)和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时)的有效应答率,即最严重腹痛评分的平均值较基线期改善30%且排便日记中6型或7型Bristol粪便天数较基线期减少50%的患者百分比。次要结局指标包括每周稀便天数、每周平均腹痛评分、IBS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评分、IBS专用生活质量问卷(IBS-QOL)评分、中医症状评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肠及回肠末端黏膜组织病理形态。结果:两组治疗后及随访时的有效应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及随访时每周稀便天数均减少(P<0.01),每周平均腹痛评分均降低(P<0.01),IBS-SSS、IBS-QOL、中医症状评分均改善(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P物质(SP)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1)。随访时,中药复方组每周稀便天数少于西药组(P=0.046),IBS-SSS评分优于西药组(P<0.01);治疗后及随访时,中药复方组IBS-QOL、中医症状评分均优于西药组(P<0.01);治疗后,西药组血清TNF-α水平低于中药复方组(P<0.01)。随访时,两组患者结肠及回肠末端黏膜组织绒毛结构完整,排列整齐,无炎症细胞浸润。结论:加味理肠饮能减轻肝郁脾虚型IBS-D患者的腹痛、腹泻症状,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缓解肠黏膜组织低度炎症反应,作用较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理 腹泻易激综合征 肝郁脾 腹痛 炎症
下载PDF
针刺联合神阙穴隔姜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证的研究
2
作者 王忠兰 井小会 +1 位作者 吴世铖 杨恂 《中医研究》 2024年第5期62-66,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神阙穴隔姜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diarrhea,IBS-D)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IBS-D脾肾阳虚证患者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取穴:天枢、三阴交、关元...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神阙穴隔姜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diarrhea,IBS-D)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IBS-D脾肾阳虚证患者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取穴:天枢、三阴交、关元、足三里、肾俞、命门)联合神阙穴隔姜灸治疗,1次/d。对照组口服匹维溴铵片,50 mg/次,3次/d。两组均治疗4个疗程判定疗效,观察中医证候积分、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symptom severity scale,IBS-SSS)评分、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量表(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quality of life measure,IBS-QOL)量表评分、炎症指标和3个月后复发率。结果:治疗组痊愈5例,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1.43%(32/35);对照组痊愈2例,显效11例,有效13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76.47%(26/34)。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IBS-SSS评分、IBS-QOL评分及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联合神阙穴隔姜灸治疗IBS-D脾肾阳虚证有较好疗效,能减轻腹痛、腹泻等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复发率低,远期疗效值得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激综合征 腹泻 脾肾阳 针刺 神阙穴 隔姜灸 炎症指标
下载PDF
仙鹤草-白术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阻证患者的疗效观察
3
作者 张梓岗 翟金海 汤瑜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4期114-117,122,共5页
目的探讨仙鹤草-白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阻证的临床效果及机制。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予以仙鹤草-白术汤剂口服治疗,对照组予以培菲康联合蒙脱石散口服治疗,疗程1个月。观察治疗后2组主要... 目的探讨仙鹤草-白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阻证的临床效果及机制。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予以仙鹤草-白术汤剂口服治疗,对照组予以培菲康联合蒙脱石散口服治疗,疗程1个月。观察治疗后2组主要症状改善情况、综合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5-羟色胺(5-HT)、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治疗组腹胀或腹痛症状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清5-HT、IL-1β均下降,但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腹痛积分和腹泻积分下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和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量表(IBS-QOL)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HAMA评分和IBS-QOL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仙鹤草-白术可能通过降低5-HT、IL-1β的分泌水平,达到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阻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鹤草 白术 腹泻易激综合征 5-羟色胺 白细胞介素-1Β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生活质量量表
下载PDF
自拟疏肝健脾汤联合穴位贴敷对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效果研究
4
作者 戴丽华 张赟 +1 位作者 顾芹 赵永新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4年第4期93-98,共6页
目的探究自拟疏肝健脾汤联合穴位贴敷对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将92例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匹维溴铵... 目的探究自拟疏肝健脾汤联合穴位贴敷对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将92例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匹维溴铵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疏肝健脾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疗效、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中医证候总积分、生活质量、疗效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疏肝健脾汤联合穴位贴敷可明显改善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中医证候和生活质量,并增强了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郁脾 腹泻易激综合征 疏肝健脾汤 穴位贴敷
下载PDF
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沈正寅 单静怡 朱凌宇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562-568,共7页
【目的】观察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肝郁脾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IBS-D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加味痛泻... 【目的】观察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肝郁脾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IBS-D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加味痛泻要方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匹维溴铵片(得舒特)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量表(IBS-QOL)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根据IBS病情严重程度量表(IBS-SSS)积分的分级情况评价2组患者的总体症状改善疗效,比较2组患者的腹痛、腹泻单项症状改善疗效和停药4周后的复发情况。【结果】(1)总体症状改善疗效方面,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3.33%(25/30),对照组为43.33%(13/30),组间比较(χ2检验),治疗组的总体症状改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单项症状改善疗效方面,治疗4周后,治疗组腹痛、腹泻症状改善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24/30)、90.00%(27/30),对照组分别为43.33%(13/30)、46.67%(14/30),组间比较(χ2检验),治疗组的腹痛、腹泻症状改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量表评分方面,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IBS-QOL评分、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且治疗组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复发情况方面,停药4周后,治疗组的复发率为24.00%(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1.54%(8/1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痛泻要方治疗IBS-D肝郁脾虚证患者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腹痛、腹泻症状和中医证候积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的焦虑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痛泻要方 腹泻易激综合征(IBS-D) 肝郁脾 生活质量 焦虑状态
下载PDF
痛泻安肠方治疗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廖玉婷 李同达 +2 位作者 姜艾利 石磊 李军祥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6期121-124,共4页
目的明确痛泻安肠方对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和治疗优势。方法采用单中心、随机、阳性药物对照的临床设计开展探索性研究。共纳入36例肝郁脾虚型IBS-D患者,分为2组,每组18例;治疗组予痛泻安肠方,对照组予阳性... 目的明确痛泻安肠方对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和治疗优势。方法采用单中心、随机、阳性药物对照的临床设计开展探索性研究。共纳入36例肝郁脾虚型IBS-D患者,分为2组,每组18例;治疗组予痛泻安肠方,对照组予阳性对照药匹维溴铵片,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疗效指标和安全性指标。结果治疗组肠易激综合征严重程度评测(IBS-SSS)总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改善IBS-SSS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8.89%(16/18)、83.33%(15/18),略高于对照组的83.33%(15/18)、77.78%(14/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结论痛泻安肠方治疗肝郁脾虚型IBS-D安全有效,在改善患者症状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泻 腹泻易激综合征 肝郁脾 痛泻安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理脾祛湿方治疗脾虚湿盛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陈钰凤 范明 马玉婷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61-67,共7页
【目的】观察理脾祛湿方治疗脾虚湿盛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脾虚湿盛型IBS-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理脾祛湿方治疗,连续治疗4周。观... 【目的】观察理脾祛湿方治疗脾虚湿盛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脾虚湿盛型IBS-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理脾祛湿方治疗,连续治疗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肠易激综合征严重程度量表(IBS-SSS)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量表(IBS-QOL)评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脱落情况方面:治疗过程中,观察组自行退出1例,脱落(因故未按疗程治疗)3例,失访1例;对照组自行退出3例,失访2例。最终2组各有30例患者完成全部疗程的治疗。(2)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93%(28/30),对照组为80.00%(24/30),组间比较,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量表评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IBS-SSS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和IBS-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的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IL-6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安全性方面: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结论】理脾祛湿方治疗脾虚湿盛型IBS-D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缓解患者肠道症状,降低患者肠道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易激综合征(IBS-D) 湿盛 理脾祛湿方 生活质量 焦虑 抑郁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基于“土虚木郁”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与溃疡性结肠炎共同发病机制及证治
8
作者 李璇 李中玉 +3 位作者 马金鑫 陈婷 王凤云 唐旭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57,共4页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与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二者虽在疾病性质上有所不同,但在临床症状表现、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等方面有诸多类似之处。基于对中医古籍的研究及临证经验的总结,众多中医学者认为“土虚...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与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二者虽在疾病性质上有所不同,但在临床症状表现、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等方面有诸多类似之处。基于对中医古籍的研究及临证经验的总结,众多中医学者认为“土虚木郁”是此二者疾病共同的发病机制,治疗时从肝脾论治往往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多项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中医“土虚木郁”与脑肠互动异常、肠道菌群-胆汁酸轴失衡等IBS-D和UC共同的病理生理学改变密切相关。该文基于中医“异病同治”理念及现代医学研究进展,以“土虚木郁”为切入点,探讨IBS-D和UC共同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证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易激综合征 溃疡性结 木郁 病因病机 健脾疏肝
下载PDF
肠安菌泰颗粒治疗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9
作者 张佳河 侯秋科 +4 位作者 张长荣 祝水恋 杨希玲 祝旺 刘凤斌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2679-2686,共8页
【目的】观察肠安菌泰颗粒(由太子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白芍、防风、陈皮、黄连、木香等中药组成)治疗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采用单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设计,... 【目的】观察肠安菌泰颗粒(由太子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白芍、防风、陈皮、黄连、木香等中药组成)治疗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采用单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设计,共纳入130例肝郁脾虚型IBS-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治疗组给予肠安菌泰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肠安菌泰安慰剂颗粒治疗,疗程为1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IBS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Bristol粪便性状分型量表(BSFS)、IBS生活质量量表(IBS-QOL)、医院焦虑与抑郁量表(HADS)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估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性。【结果】(1)脱落情况方面,研究过程中,治疗组脱落6例,对照组脱落8例,最终共有116例患者完成临床研究,其中治疗组59例,对照组57例。(2)临床疗效方面,治疗12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14%(52/59),对照组为45.61%(26/57),组间比较(χ2检验),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量表评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IBS-SSS评分及治疗组的BSFS和IBS-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2组患者的医院焦虑量表(HADA)和医院抑郁量表(HADD)评分及对照组的BSFS和IBS-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无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对IBS-SSS、BSFS和IBS-QOL评分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4)安全性方面,在整个试验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也未发现与药物有关的肝肾功能异常、血液和心功能异常等情况。【结论】肠安菌泰颗粒可有效改善肝郁脾虚型IBS-D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大便性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菌泰颗粒 腹泻易激综合征(IBS-D) 肝郁脾 临床疗效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刘凤斌教授从脾虚论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证经验
10
作者 杨希玲 张佳河 +2 位作者 祝旺 侯秋科 刘凤斌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5期903-906,940,共5页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predominant diarrhea,IBS-D)是临床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之一,刘凤斌教授治疗IBS-D经验丰富,认为其归属于中医学“泄泻”病范畴,病因病机以脾虚为本,常见证型有肝郁脾虚证、脾虚湿滞证...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predominant diarrhea,IBS-D)是临床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之一,刘凤斌教授治疗IBS-D经验丰富,认为其归属于中医学“泄泻”病范畴,病因病机以脾虚为本,常见证型有肝郁脾虚证、脾虚湿滞证、脾虚湿热证、脾肾不足证,治疗上以健脾补气、顾护中土为主,兼疏肝、祛湿、清热、补肾,调畅全身气机,常用的药对有甘草-白芍、陈皮-青皮、防风-白芍、柴胡-枳实,木香-黄连等,刘凤斌教授每以此法在临床辨证论治时,均能取得较好疗效,因此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凤斌 腹泻易激综合征 临证经验
下载PDF
参苓白术散加减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盛证患者血清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博文 徐海丰 程晨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4期530-532,537,共4页
目的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脾虚湿盛证患者应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该院收治的78例IBS-D脾虚湿盛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匹维溴铵治疗... 目的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脾虚湿盛证患者应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该院收治的78例IBS-D脾虚湿盛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匹维溴铵治疗,观察组联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总有效率、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管活性肠肽(VIP)、5-羟色胺(5-HT)、胆囊收缩素(CCK)水平,以及中医证候总积分、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CGRP、VIP、5-HT、CCK水平,中医证候总积分,IBS生活质量量表(IBS-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87%)高于对照组(79.92%),CGRP、VIP、5-HT、CCK水平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IBS-QOL评分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匹维溴铵治疗基础上联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IBS-D脾虚湿盛证患者效果确切,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易激综合征 湿盛证 参苓白术散加减 激素 生活质量 安全性
下载PDF
观察五音疗法联合雷火灸在肝郁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12
作者 蒙冬妮 曹云云 +2 位作者 潘红霞 黄晓燕 陈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045-0048,共4页
在肝郁脾虚(即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中医治疗中,实施五音疗法联合雷火灸治疗,探究其临床价值和治疗效果。方法 选用2021-2023年度在本院治疗的76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比较研究,根据随机抽样原则将其分为传统组(行匹维溴铵... 在肝郁脾虚(即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中医治疗中,实施五音疗法联合雷火灸治疗,探究其临床价值和治疗效果。方法 选用2021-2023年度在本院治疗的76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比较研究,根据随机抽样原则将其分为传统组(行匹维溴铵口服治疗)和联合组(行五音疗法联合雷火灸治疗),在干预4周后比较其临床治疗效果、中医症候积分和预后生活质量。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为92.11 %,而传统组仅为71.05 %,以前者明显较高,其组间差异显著,在统计学上有临床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均有所降低,与治疗前相比组内差异显著,而以联合组明显较低,其组间差异显著,在统计学上有临床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均有所升高,与治疗前相比组内差异显著,而以联合组明显较高,其组间差异显著,在统计学上有临床意义(P<0.05)。结论 肝郁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任重而道远,在五音疗法联合雷火灸的治疗下,其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可明显促进其治疗效果和康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音疗法 雷火灸 肝郁脾 腹泻易激综合征
下载PDF
经方治疗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研究进展
13
作者 孔静 庞业锋 +2 位作者 万谱德 董宏昊 王伟 《中医学》 2024年第9期2394-2400,共7页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是一种以腹痛、腹胀,伴有稀烂便、排便次数增多为主要症状的功能性胃肠病,其关键病机为肝郁脾虚,焦虑抑郁是肝郁脾虚IBS-D的主要情志表现。IBS-D的治疗上,各医家使用经方,如柴胡桂枝干姜汤、当归芍药散、柴胡...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是一种以腹痛、腹胀,伴有稀烂便、排便次数增多为主要症状的功能性胃肠病,其关键病机为肝郁脾虚,焦虑抑郁是肝郁脾虚IBS-D的主要情志表现。IBS-D的治疗上,各医家使用经方,如柴胡桂枝干姜汤、当归芍药散、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四逆散、乌梅丸、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均取得显著效果。文章从病因病机、经方治疗两个方面综述肝郁脾虚型IBS-D的中医研究进展,为经方治疗肝郁脾虚IBS-D提供依据。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D) is a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abdominal pain and bloating, accompanied by scattered stools, and increased frequency of bowel movements. Its key pathogenesis is liver depression and spleen deficiency, and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re the main emotional manifestations of liver depression and spleen deficiency in IBS-D. In the treatment of IBS-D, doctors have used classic prescriptions, such as Chaihu Guizhi Ganjiang Decoction, Danggui Shaoyao Powder, Chaihu Jialonggu Oyster soup, Sini Powder, Wumei Pill, Banxia Xiexin Decoction, and Licorice Xiexin Decoction, which have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earch on liver stagnation and spleen deficiency type IBS-D from two aspects: etiology,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s, providing a basis for the treatment of liver stagnation and spleen deficiency IBS-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易激综合征 肝郁脾 病因病机 经方治疗 综述
下载PDF
健脾止泻汤联合匹维溴铵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临床研究
14
作者 李海涛 纪云西 +1 位作者 郭婷婷 张晓明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9期71-75,共5页
目的:观察健脾止泻汤联合匹维溴铵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IBS-D肝郁脾虚证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匹维溴铵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 目的:观察健脾止泻汤联合匹维溴铵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IBS-D肝郁脾虚证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匹维溴铵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健脾止泻汤治疗。2组均治疗4周。评价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IBS症状严重程度积分(IBS-SSS)、血清细胞因子指标、肠屏障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79.17%(P<0.05)。治疗后,2组腹痛、腹胀、腹泻、急躁易怒、纳呆、两胁胀满及身倦乏力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生活困扰度、腹痛天数、腹痛程度、腹胀程度、排便满意度评分及总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白细胞介素-2 (IL-2)、干扰素-γ (IFN-γ)、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白细胞介素-4 (IL-4)、白细胞介素-10 (IL-10)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止泻汤治疗IBS-D患者,通过抑制胃肠道炎性反应,修复肠屏障功能,有效缓解腹痛、腹泻等临床症状,进而改善患者日常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易激综合征 肝郁脾 健脾止泻汤 中医证候积分 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积分
下载PDF
腹部推拿对内脏高敏感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肠道肥大细胞、TRPV1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华南 王毓岩 +4 位作者 张小凡 张玮 马菲 董桦 王金贵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1-195,I0008,共6页
目的观察腹部推拿对内脏高敏感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typ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模型大鼠肠道肥大细胞(mastcell,MC)及TRPV1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腹部推拿调控内脏高敏感IBS-D作用机制。方法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 目的观察腹部推拿对内脏高敏感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typ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模型大鼠肠道肥大细胞(mastcell,MC)及TRPV1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腹部推拿调控内脏高敏感IBS-D作用机制。方法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腹部推拿组、MC阻断剂组,每组10只。采用母婴分离法+慢性应激法制备IBS-D大鼠模型。应用粪便性状(Bristol)评分、旷场试验评价干预效果,透射电镜观察结肠组织MC变化,定量PCR检测TRPV1 mRNA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亚型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subfamily 1,TRPV1)阳性细胞数。结果(1)Bristol评分: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Bristol评分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腹部推拿组、MC阻断剂组评分降低(P<0.01)。(2)旷场试验: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穿行方格次数、中央停留次数、中央停留时间和站立次数均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腹部推拿组、MC阻断剂组各评分升高(P<0.05,P<0.01);与MC阻断剂组比较,腹部推拿组在站立次数方面低于MC阻断剂组(P<0.01)。(3)透射电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肠道MC微绒毛形态不规则,呈脱颗粒状态;腹部推拿组较模型组MC形态规整,脱颗粒程度不明显。MC阻断剂组形态规则与空白组近似。(4)TRPV1 mRNA表达: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腹部推拿组和MC阻断剂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与MC阻断剂组比较,腹部推拿组TRPV1 mRNA的表达略高(P<0.05)。(5)免疫荧光检测: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TRPV1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多,且荧光强度明显增高;与模型组比较,腹部推拿组和MC阻断剂组模型组TRPV1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且荧光强度明显降低。结论腹部推拿可能借助调控肠道MC脱颗粒,降低TRPV1表达,从而对内脏高敏感IBS-D大鼠起到干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推拿 腹泻易激综合征 内脏高敏感 作用机制
下载PDF
疏肝健脾法联合火龙罐治疗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16
作者 邓建梅 苏火财 王瑞芳 《北方药学》 2024年第9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法联合火龙罐治疗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21年7月至2022年8月诊治的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10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分...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法联合火龙罐治疗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21年7月至2022年8月诊治的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10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分为研究1组与研究2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疏肝健脾法进行治疗,研究1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火龙罐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1疗程后治疗总有效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HAM-D)评分、IBS-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IBS-QoL)量表评分。结果:经统计分析可知,研究1组患者在治疗1疗程后的治疗效果好于研究2组(96.00%>82.00%,P<0.05),研究1组患者在治疗1疗程后的抑郁程度好于研究2组(P<0.05);研究1组患者在治疗1疗程后的生活质量高于研究2组(P<0.05)。结论:疏肝健脾法联合火龙罐治疗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腹痛程度以及腹泻情况,同时还可有效避免患者因疾病因素影响而造成抑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健脾法 火龙罐 肝郁脾证腹泻易激综合征
下载PDF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与阳虚体质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17
作者 王康益 章莹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19期144-148,共5页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是肠道疾病中常见的慢性疾病,临床以腹痛、腹胀或腹部不适为主要症状,与排便相关或伴随排便习惯如频率或粪便性状改变,具有病情复杂、易复发的特征。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临床特征的一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是肠道疾病中常见的慢性疾病,临床以腹痛、腹胀或腹部不适为主要症状,与排便相关或伴随排便习惯如频率或粪便性状改变,具有病情复杂、易复发的特征。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临床特征的一种脾胃肠病证,所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在中医病证里属于“泄泻”的范畴。阳虚体质者常见大便溏薄、小便清长、精神不振等表现,发病易从寒化,易病泄泻、痰饮、肿胀。中医认为,脾的健运功能有赖于脾阳的温煦作用,脾阳有助脾运化水谷、运化水液以及温煦四肢等功能。脾阳不足可导致脾失健运,影响食物消化和精微物质吸收,从而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溏以及倦怠乏力等症状。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肾阳为脾阳之根本。肾阳虚衰,命门之火不足,不能助脾阳发挥作用,从而导致五更泄泻。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以改善焦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目的,而阳虚体质患者可以通过后天的调养平衡体内阴阳,进而改善或治愈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结合体病相关论,笔者认为阳虚体质者更易出现便溏、腹泻等病证。通过查阅近10余年的相关文献,笔者对阳虚质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相关性进行归纳总结,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以期能进一步完善体病相关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易激综合征 体病相关
下载PDF
热敏灸联合参苓止泻颗粒治疗脾胃虚弱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
18
作者 龙年宝 唐奔 +1 位作者 刘雅婧 葛来安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7期3460-3463,共4页
目的评估热敏灸联合参苓止泻颗粒治疗脾胃虚弱型肠易激综合征(IBS)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4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随机分为4组,各20例。分别为热敏灸(A组)、参苓止泻颗粒(B组... 目的评估热敏灸联合参苓止泻颗粒治疗脾胃虚弱型肠易激综合征(IBS)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4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随机分为4组,各20例。分别为热敏灸(A组)、参苓止泻颗粒(B组)、灸药联合(C组)与蜡样芽孢杆菌活菌胶囊(D组),均治疗28 d。比较4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肠道敏感性状况评分和IL-6、IL-8水平变化。结果最终纳入73例。治疗后,4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肠道敏感性状况评分、IL-6、IL-8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C组较其他3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总有效率与其他3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灸药联合治疗脾胃虚弱型IBS相较单一方案更有疗效,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泻 腹泻易激综合征 脾胃弱证 热敏灸疗法 参苓止泻颗粒
下载PDF
温肾健脾法联合耳穴埋豆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旖晴 杨洋 +3 位作者 牛然 苏晓兰 孙晓红 魏玮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温肾健脾法联合耳穴埋豆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于2020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IBS-D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 目的探讨温肾健脾法联合耳穴埋豆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于2020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IBS-D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接受温肾健脾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耳穴埋豆。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评分、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评分(irritable bowel syndrome-quality of life,IBS-QOL)及胃肠激素[包括血清5-羟色胺(5-hydroxy tryptamine,5-HT)、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P物质(substance P,SP)、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症状及IBS-QOL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IBS-QOL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IBS-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5-HT、VIP、SP、SS、CCK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5-HT、VIP、SP、CCK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S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肾健脾法联合耳穴埋豆应用于IBS-D患者可显著提升临床疗效,改善症状及生活质量评分,同时还能有效改善胃肠激素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激综合征 腹泻 温肾健脾法 耳穴埋豆 临床疗效 激素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痛泻要方颗粒对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20
作者 江沁 周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9期0047-0050,共4页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功能性疾病,表现为复发性腹痛和腹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采取临床观察,探讨痛泻要方颗粒对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效果。研究样本采用随机分配,一组采用痛泻要方颗粒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功能性疾病,表现为复发性腹痛和腹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采取临床观察,探讨痛泻要方颗粒对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效果。研究样本采用随机分配,一组采用痛泻要方颗粒治疗,另一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并比较疗效。结果显示,痛泻要方颗粒在改善症状、调节肠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安全性方面均优于常规治疗。另外,痛泻要方颗粒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这一结果表明,痛泻要方颗粒为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选项,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服药次数,降低不良反应等方面有显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易激综合征 痛泻要方颗粒 治疗效果 生活质量 临床应用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