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门脉高压脾肝分流术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1
作者 廖清华 林伟箭 +3 位作者 田磊 吴向华 张海添 黄理哲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170-2172,共3页
目的观察小型猪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动物模型建立远端脾静脉-肝总动脉分流术(脾肝分流术)后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影响。方法15头动物模型建立脾肝分流术,肝外门脉分割成胃睥静脉区和肠系膜上下静脉区,各自独立不相通。实验猪术后饲养30... 目的观察小型猪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动物模型建立远端脾静脉-肝总动脉分流术(脾肝分流术)后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影响。方法15头动物模型建立脾肝分流术,肝外门脉分割成胃睥静脉区和肠系膜上下静脉区,各自独立不相通。实验猪术后饲养30d。结果(1)脾肝分流术后门脉主干压为(23.49±1.10)emH20(1cmH20=0.098kPa),术后30d为(21.53±1.26)cmH,O(P〉0.05);脾静脉压为(35.45±2.88)cmH20,术后30d为(23.09±1.36)cmH20(P〈0.05);压力差为(17.90±3.31)cmH20,术后30d为(9.55±1.32)cmH20(P〈0.05)。(2)胃脾区静脉血经脾肝分流通道入肝,脾静脉注射亚甲蓝肝染色良好。结论脾肝分流术后肝外门脉血流通道发生了变更,但门脉血流动力学整体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建立了一种新的平衡机制来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压力差是维护这种新平衡机制的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 门脉高压症 模型 动物 脾肝分流术 门脉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远端脾静脉-肝动脉分流术治疗猪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被引量:2
2
作者 廖清华 林伟箭 +3 位作者 陆云飞 田磊 张海添 吴向华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41-1543,共3页
目的观察小型猪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动物模型建立远端脾静脉一肝总动脉分流术(下称脾肝分流术)后降低胃脾区静脉压力的效果。方法对照组和实验组猪各15头分别建立脾肝分流术,对照组猪术后处死不饲养,实验组猪术后饲养30d处死。结果脾... 目的观察小型猪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动物模型建立远端脾静脉一肝总动脉分流术(下称脾肝分流术)后降低胃脾区静脉压力的效果。方法对照组和实验组猪各15头分别建立脾肝分流术,对照组猪术后处死不饲养,实验组猪术后饲养30d处死。结果脾肝分流术后胃脾区静脉血人肝亚甲蓝肝脏染色良好。维持静脉血人肝的睥静脉压力对照组为(20.51±0.74)cm H2O(1cm H2O=0.098kPa),实验组为(23.09±1.36)cm H2O(P〈0.05)。脾肝分流术建立后静脉和动脉两端形成压力差,对照组为(7.17±1.02)cm H2O,实验组为(9.55±1.32)cm H2O(P〈0.05)。术后实验猪无肝坏死及肝性脑病发生,脾肿大消失,肝功能等生化代埘指标术后7d波动最大,14d逐渐恢复,30d恢复到成模时状态。结论压力差是维持静脉血入肝降低胃脾区静脉压力的原始动力。术后肝功能等生化代谢指标紊乱需要进一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 门脉高压症 远端静脉-动脉分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