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隔物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萎缩性胃窦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1
作者 林华群 潘红霞 +1 位作者 曹云云 黄晓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017-0020,共4页
探讨隔物灸治疗对脾胃虚寒型萎缩性胃窦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本院通过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窦炎的60例患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观察组采用隔物灸治疗,对照组给予胃复春片... 探讨隔物灸治疗对脾胃虚寒型萎缩性胃窦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本院通过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窦炎的60例患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观察组采用隔物灸治疗,对照组给予胃复春片口服治疗。治疗周期均为12周。通过血清PGI、PGII、促胃液素-17水平及PGI/PGII比值的变化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12周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血清PGI水平提升、PGII水平降低、PGI/PGII比值增高及促胃液素-17水平升高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P<0.05)。临床症状改善方面,观察组的痊愈率和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隔物灸治疗可显著改善脾胃虚寒型萎缩性胃窦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调整血清胃泌素I、胃泌素II、促胃液素-17水平及PGI/PGII比值,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这一发现为脾胃虚寒型萎缩性胃窦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值得进一步的研究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物灸 脾胃虚寒型萎缩性胃窦炎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理中汤加味联合隔物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萎缩性胃窦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孙建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45-48,共4页
目的观察理中汤加味联合隔物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共纳入60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窦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胃复春片口服,观察组采用理中汤加味联合隔物灸治... 目的观察理中汤加味联合隔物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共纳入60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窦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胃复春片口服,观察组采用理中汤加味联合隔物灸治疗,疗程均为12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Ⅰ、PGⅡ和促胃液素-17水平及PGⅠ/PGⅡ比值。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第12周末与治疗前比较,PGⅠ水平升高,PGⅡ水平降低,PGⅠ/PGⅡ比值增高,促胃液素-17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2周末,观察组较对照组PGⅠ水平升高,PGⅡ水平降低,PGⅠ/PGⅡ比值升高,促胃液素-17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中汤加味联合隔物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窦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中汤加味 隔物灸 脾胃 慢性萎缩性胃窦炎 胃蛋白酶原 促胃液素
下载PDF
黄芪建中汤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马刚 李连会 +2 位作者 宋永红 李红翠 杨韶华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22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穴位贴敷合用(下文以“汤药联合贴敷”代指)治疗脾胃虚寒型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山东省济宁市中医2022年10月—2024年1月接诊的90例脾胃虚寒型萎缩性胃炎患者,将其列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随机分成两组,...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穴位贴敷合用(下文以“汤药联合贴敷”代指)治疗脾胃虚寒型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山东省济宁市中医2022年10月—2024年1月接诊的90例脾胃虚寒型萎缩性胃炎患者,将其列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随机分成两组,各45例。对照组以胃复春治疗,观察组汤药联合贴敷方案治疗,两组患者治疗4周。比较两组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PG Ⅰ、PG Ⅱ)水平、中医证候积分、病理观察、不良反应、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前PGⅠ、PGⅡ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GI水平高于对照组,PGI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内镜下病理观察得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病理观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3/4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5/45),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汤药联合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良好,能够缓解疾病症状,改善胃部病理状态,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有助于生活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建中汤 穴位贴敷 萎缩性胃炎 脾胃寒型 中医证候积分
下载PDF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联合中药穴位贴敷辅治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型临床观察
4
作者 徐纪文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3期523-525,共3页
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辅治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脾胃虚寒型的疗效。方法:117例分为两组,两组均用西药治疗。试验组加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香砂六君子汤治疗。结果: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 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辅治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脾胃虚寒型的疗效。方法:117例分为两组,两组均用西药治疗。试验组加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香砂六君子汤治疗。结果: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胃镜疗效总有效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G17、PG Ⅰ和PG Ⅱ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Hp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砂六君子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辅治CAG脾胃虚寒型效果较好,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脾胃寒型 香砂六君子汤 穴位贴敷
下载PDF
原络通经针法联合浮针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涂焱华 时文远 施斌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5期17-21,共5页
目的:探讨原络通经针法联合浮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治疗的CAG患者106例,采用区组随机法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浮针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联合原络通经针法,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 目的:探讨原络通经针法联合浮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治疗的CAG患者106例,采用区组随机法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浮针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联合原络通经针法,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GSRS评分、胃黏膜评分、PCS评分及血清GAS、MTL和SS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GSRS评分、胃黏膜评分及血清GAS、MTL和SS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PCS评分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原络通经针法联合浮针治疗CAG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络通经针法 浮针疗法 慢性萎缩性胃炎 脾胃寒型
下载PDF
黄芪建中汤加减辅治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刘青松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5期888-890,共3页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加减辅治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型的效果。方法:11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黄芪建中汤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GS、PGI、IL-17、TNF-α水平均下降,IL-4、MOT水平均升高,观察组变...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加减辅治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型的效果。方法:11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黄芪建中汤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GS、PGI、IL-17、TNF-α水平均下降,IL-4、MOT水平均升高,观察组变化大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积分大便溏薄、神倦纳差、泛吐清水以及胃部隐痛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胃肠动力指标MAO、BAO指标以及胃排空量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加减辅治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型能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脾胃寒型 黄芪建中汤加减
下载PDF
黄芪建中汤合温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7
作者 张芳影 张维钢 周玲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3期186-189,共4页
目的探究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用黄芪建中汤合温针灸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黔西市中医医院于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进行附子理中丸治... 目的探究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用黄芪建中汤合温针灸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黔西市中医医院于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进行附子理中丸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进行黄芪建中汤合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组织病理评分、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组织病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病例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76,P<0.05)。结论中医辨证脾胃虚寒型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联合应用黄芪建中汤、温针灸治疗,可降低中医证候积分与组织病理评分,可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寒型 慢性萎缩性胃炎 黄芪建中汤 温针灸 中医证候积分 组织病理评分
下载PDF
健脾和胃方联合隔姜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
8
作者 罗小琴 郑凯玲 +2 位作者 尤紫莹 许宝才 陈胜红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7期175-179,共5页
目的:观察健脾和胃方联合隔姜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疗效。方法:选取96例脾胃虚寒型CAG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及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现代医学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脾和胃方联合隔姜灸治疗。... 目的:观察健脾和胃方联合隔姜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疗效。方法:选取96例脾胃虚寒型CAG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及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现代医学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脾和胃方联合隔姜灸治疗。连续治疗8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胃镜组织学评分、胃动力指标值的变化。结果:联合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79.17%,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胃脘隐痛或胀满、喜按喜暖、神疲乏力、纳呆少食、气短懒言、大便稀溏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联合组上述6项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肠上皮化生、腺体萎缩、异型增生、疾病活动度、慢性炎症胃镜组织学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联合组上述5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胃收缩频率、胃窦收缩幅度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联合组胃收缩频率、胃窦收缩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和胃方联合隔姜灸治疗脾胃虚寒型CAG效果较好,可调节异常胃黏膜组织,改善胃肠动力,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脾胃寒型 健脾和胃方 隔姜灸 质子泵抑制剂
下载PDF
香砂六君子汤联合针灸对脾胃虚寒型萎缩性胃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9
作者 程紫枫 李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171-174,共4页
香砂六君子汤联合针灸对脾胃虚寒型萎缩性胃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影响。方法 对照组采取加味香砂六君子汤;研究组采取加味香砂六君子汤联合针灸治疗,对比两组相关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炎症因子水平、胃镜组织学指标评... 香砂六君子汤联合针灸对脾胃虚寒型萎缩性胃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影响。方法 对照组采取加味香砂六君子汤;研究组采取加味香砂六君子汤联合针灸治疗,对比两组相关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炎症因子水平、胃镜组织学指标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味香砂六君子汤联合针灸可优化中医症候积分,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胃镜组织学指标,提升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砂六君子汤 针灸 脾胃寒型萎缩性胃炎 炎症因子
下载PDF
耳穴埋豆联合穴位贴敷对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护理对策与效果
10
作者 梁宏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42-0145,共4页
研究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使用耳穴埋豆联合穴位贴敷的护理对策以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组后,每组60例,研究组使用耳穴埋豆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及整体护理,对照组使用传统药物及常规护理,对... 研究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使用耳穴埋豆联合穴位贴敷的护理对策以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组后,每组60例,研究组使用耳穴埋豆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及整体护理,对照组使用传统药物及常规护理,对比组间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组干预后临床症状积分均明显更低,干预后胃黏膜病理积分均明显更低,P<0.05;对比两组干预前临床症状积分、胃黏膜病理积分得出P>0.05。结论 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使用耳穴埋豆联合穴位贴敷及整体护理对策的护理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埋豆 穴位贴敷 脾胃寒型 慢性萎缩性胃炎 整体护理对策 护理效果
下载PDF
温中健脾养胃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杨波 寇媛 《贵州医药》 CAS 2021年第4期611-612,共2页
目的探讨温中健脾养胃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温中健脾养胃汤治疗)与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各50例。对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 目的探讨温中健脾养胃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温中健脾养胃汤治疗)与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各50例。对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后,观察组在胃脘疼痛、嗳气反酸、乏力、纳差评分上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给予温中健脾养胃汤治疗可显著提升疗效,改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温中健脾养胃汤 脾胃寒型
下载PDF
中医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 被引量:5
12
作者 薛建华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1期139-140,共2页
目的:对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行中医方案治疗的临床价值进行深入分析。方法:研究以2013年1月-2015年12月进入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接受治疗的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从中抽选出48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 目的:对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行中医方案治疗的临床价值进行深入分析。方法:研究以2013年1月-2015年12月进入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接受治疗的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从中抽选出48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24例为参照组,而接受中医治疗的24例则为治疗组,用药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中医症状积分等,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参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16/2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3%(2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接受治疗后,治疗组大便稀溏症状、胃脘痛症状、纳呆少食症状、痞满不适症状、气短懒言症状及嗳气反酸症状等评分均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若其疾病类型是脾胃虚寒型,建议以中医方案进行治疗,通过对患者病情进行缓解,在提升其临床效果的基础上,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等评分,进而改善预后,应用价值显著,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治疗 脾胃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医症状 中医治疗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加味黄芪桂枝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安云 陈伟刚 +2 位作者 李强斌 方圆 多红东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2期84-86,共3页
目的:研究加味黄芪桂枝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收治的27例脾胃虚寒型CAG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加味黄芪桂枝汤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病理组织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分... 目的:研究加味黄芪桂枝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收治的27例脾胃虚寒型CAG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加味黄芪桂枝汤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病理组织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胃黏膜组织萎缩、肠上皮化生、活动性、病理总积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痞满、胃痛、便溏、恶寒、嗳气证候积分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7例患者使用加味黄芪桂枝汤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为55.56%,治愈率为37%。结论:加味黄芪桂枝汤治疗脾胃虚寒型CAG患者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胃黏膜病理状态,减轻患者症状,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 加味黄芪桂枝汤 中医证候积分
下载PDF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60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杜磊 《中国医药指南》 2009年第16期126-127,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脾胃虚寒型CAG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给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治疗,对照组60例给予与治疗组相同中药内服治疗(每日1剂,共60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脾胃虚寒型CAG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给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治疗,对照组60例给予与治疗组相同中药内服治疗(每日1剂,共60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显效率5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显效率20.00%,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脾胃虚寒型CAG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胃镜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脾胃寒型 中药外敷
下载PDF
火针速刺联合温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及对血清G17、PGI及PGR水平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姬旭 刘璐 +2 位作者 杜鑫 袁芳 武琛 《针灸临床杂志》 2022年第4期32-36,共5页
目的:探讨火针速刺联合温针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疗效及对血清G17、PGI及PGR水平影响。方法:选取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北京中医医院顺义中医院消化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脾胃虚寒型CAG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温针灸疗法)和... 目的:探讨火针速刺联合温针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疗效及对血清G17、PGI及PGR水平影响。方法:选取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北京中医医院顺义中医院消化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脾胃虚寒型CAG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温针灸疗法)和治疗组(56例,火针速刺联合温针灸疗法),对比治疗后的临床疗效、GSRS评分、QOL-100评分和胃黏膜组织病理评分、中医症候评分及血清G17、PGI、PGR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50/6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3%(54/56),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症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胃脘灼痛、嗳气反酸和食欲不振评分显著降低(P<0.05),并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GSRS评分、QOL-100评分和胃黏膜组织病理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胃黏膜组织病理评分、GSRS评分和QOL-100评分显著改善(P<0.05),并且治疗组改善程度较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G17、PGI及PG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G17、PGI及PGR水平显著升高(P<0.05),并且治疗组升高较多(P<0.05)。结论:脾胃虚寒型CAG采用火针速刺联合温针灸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升高血清G17、PGI及PGR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针速刺 温针灸疗法 脾胃寒型慢性 萎缩性胃炎
下载PDF
温中健脾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16
作者 张红梅 殷玉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10期272-274,共3页
探究温中健脾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患有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用数字随机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 探究温中健脾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患有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用数字随机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温中健脾汤进行治疗,分析比较对照组和研究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比观察,对于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效果而言,研究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温中健脾汤进行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单纯采用常规西医治疗,两组数据对比明显,P<0.05。结论:对于治疗对于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效果来说,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温中健脾汤治疗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中健脾汤 脾胃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 治疗效果
下载PDF
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庄大和 何丽姗 廖红梅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8年第14期2204-2205,共2页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200例,将其按照入院顺序进行奇偶排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200例,将其按照入院顺序进行奇偶排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接受中药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胃动素、生长抑素、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浆胃动素显著高于对照组,生长抑素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确切,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极大改善,并促进了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提高了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建中汤加减 奥美拉唑 脾胃寒型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下载PDF
当归四逆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8
作者 黄玉龙 曲学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69-572,共4页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海口市中医医院126例住院及门诊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中医辨证属脾胃虚寒型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5例...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海口市中医医院126例住院及门诊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中医辨证属脾胃虚寒型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1例。观察组服给予当归四逆汤(当归15 g,桂枝15 g,芍药15 g,细辛5 g,甘草10 g,大枣12枚,通草10 g)200 mL分2次餐前温服,每日1剂,每周服用6剂,共4周;对照组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每次20 mg,每日1次,联合多潘立酮(吗叮啉)每次10 mg,每日3次。治疗4周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总积分、中医症状学疗效积分、胃镜下黏膜组织病理学改善疗效及胃镜下黏膜组织学表现患者数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9%(63/65)比86.9%(53/61),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主要中医症状学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以观察组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症状总积分(分)为12.36±2.11比15.94±2.37,胃脘胀满积分(分)为1.23±0.72比2.12±0.78,胃脘疼痛积分(分)为1.18±0.67比2.25±0.94,喜温喜按积分(分)为1.03±0.46比1.62±0.79,纳差积分(分)为1.06±0.57比1.43±0.53,便溏积分(分)为1.36±0.43比1.67±0.58,神疲乏力积分(分)为1.24±0.32比1.65±0.42,均P<0.05〕。观察组胃黏膜组织病理学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77%(59/65)比81.97%(50/61),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慢性炎性细胞浸润(47例比54例)、红斑渗出(28例比30例)、平坦糜烂(8例比15例)、隆起糜烂(5例比6例)、胆汁反流(2例比3例)、幽门螺杆菌阳性(20例比29例)患者数均较对照组减少(均P<0.05)。结论当归四逆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四逆汤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脾胃寒型
下载PDF
调气温中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型)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丽华 马华 《临床医药实践》 2016年第4期271-273,共3页
目的:观察调气温中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调气温中方与温胃舒胶囊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 目的:观察调气温中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调气温中方与温胃舒胶囊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程度。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9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试验组患者临床痊愈率为46.7%,对照组为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主要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气温中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型)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气温中方 慢性萎缩性胃炎 脾胃寒型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艾条灸配合中医特色护理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0
作者 段丽娜 《中医药导报》 2014年第12期104-105,共2页
目的:观察艾条灸配合中医特色护理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六君子汤治疗,同时配合相应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艾条灸并配合中医特色护理。结... 目的:观察艾条灸配合中医特色护理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六君子汤治疗,同时配合相应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艾条灸并配合中医特色护理。结果:治疗组痊愈5例,总有效51例;对照组痊愈1例,总有效44例。两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满意度及住院时间比较,治疗组也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条灸配合中医特色护理对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 艾条灸 中医特色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