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慢性肾衰竭脾胃证候分布规律初探
被引量:
9
1
作者
焦安钦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47-949,共3页
观察符合诊断条件的CRF患者120例,拟定脾胃证候诊断标准及中医脾胃证候积分,以探讨临床症状分布、临床体征分布及中医证候分布情况。结果:CRF患者脾胃证候有本虚标实之分,脾胃本虚中以脾胃气虚证在CRF各期中出现频次最高,脾胃标实证中...
观察符合诊断条件的CRF患者120例,拟定脾胃证候诊断标准及中医脾胃证候积分,以探讨临床症状分布、临床体征分布及中医证候分布情况。结果:CRF患者脾胃证候有本虚标实之分,脾胃本虚中以脾胃气虚证在CRF各期中出现频次最高,脾胃标实证中以脾胃湿浊在CRF各期中最为多见,脾胃本虚标实证中则以脾胃气虚湿阻证更为常见;脾胃证候的演变规律,以脾胃亏虚为病之常,脾胃升降失常为病之变,脾胃阳衰为病之甚;脾胃虚证的病机演变依次为脾胃气虚→脾胃阴虚→脾胃阳虚→脾不统血;脾胃功能失调是病变的重要环节,且贯穿于慢性肾衰竭的始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脾胃证候
分布规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黄降浊冲剂对慢性肾衰竭脾胃证候作用特点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焦安钦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年第8期670-674,共5页
目的观察大黄降浊冲剂对慢性肾衰竭脾胃证候的治疗作用。方法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60例给予大黄降浊冲剂,每次9 g,每日2次;对照组60例予尿毒清颗粒,每次9 g,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控制率、显效率及总有效率虽...
目的观察大黄降浊冲剂对慢性肾衰竭脾胃证候的治疗作用。方法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60例给予大黄降浊冲剂,每次9 g,每日2次;对照组60例予尿毒清颗粒,每次9 g,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控制率、显效率及总有效率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在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的BU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均比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浆总蛋白(TP)、血浆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Alb较对照组提升更明显(P<0.05),而对照组只有Alb、Hb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大黄降浊冲剂能较好地改善中医脾胃症状与证候,调整脾胃升降功能,改善胃肠功能紊乱,降低血清肌酐、尿素氮,改善CRF患者的营养状态,纠正肾性贫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降浊冲剂
慢性肾衰竭
脾胃证候
临床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析《伤寒论》中的脾胃证候
被引量:
1
3
作者
高玉璋
高江燕
《光明中医》
2007年第9期1-2,共2页
本文通过《伤寒论》涉及脾骨证候的有关条文,分别从阐述病因病机、诊断主证病名、鉴别病证病位、揭示误治变证、确立治疗原则、推测传变预后等六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为后世医学家以脾胃为本作为治疗指导思想开了先河。
关键词
《伤寒论》/
脾胃证候
病因病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黑地黄丸对慢性肾衰竭脾胃证候、营养状态和胃肠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
11
4
作者
杨可新
张法荣
董彬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6-180,共5页
目的:观察黑地黄丸对慢性肾衰竭(CRF)脾胃证候,营养状态和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59例观察组和59例对照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黑地黄丸口服,9 g/次,3次/d。对照组给予尿毒清口服,9 g/次,3次/d。...
目的:观察黑地黄丸对慢性肾衰竭(CRF)脾胃证候,营养状态和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59例观察组和59例对照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黑地黄丸口服,9 g/次,3次/d。对照组给予尿毒清口服,9 g/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8周。进行治疗前后中医脾胃证候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总胆固醇(TC),胃泌素(GAS),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瘦素(Leptin)及神经肽Y(NPY)的变化。结果:脾胃证候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8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Hb水平得到显著提升(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ALb和PA水平均有升高(P<0.05),观察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GAS和MTL水平均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SS水平显著升高(P<0.05),比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leptin,NPY水平比治疗前下降(P<0.05),且比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黑地黄丸能较好地改善CRF患者中医脾胃证候和营养状态,其机制可能与调整胃肠激素紊乱有关,健脾(胃)法治疗慢性肾衰竭具有确切的近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地黄丸
慢性肾衰竭
脾胃证候
营养状态
胃肠激素
原文传递
探究基于气相色谱-声表面波传感器联用技术的中医脾胃证候辨识
被引量:
1
5
作者
黎渊
湛顺秋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第18期61-62,共2页
目的:探究基于气相色谱-声表面波传感器联用技术的中医脾胃证候辨识。方法:将于2019年2月~2020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50例脾胃功能异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专家医师进行会诊确诊患者病情,同时采集所有患者的呼出气,用气相色谱-声表...
目的:探究基于气相色谱-声表面波传感器联用技术的中医脾胃证候辨识。方法:将于2019年2月~2020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50例脾胃功能异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专家医师进行会诊确诊患者病情,同时采集所有患者的呼出气,用气相色谱-声表面波传感器联用技术分析采集到的呼出气。观察分析气相色谱-声表面波传感器联用技术对患者呼出气分析结果的准确情况。结果:该气相色谱-声表面波传感器联用技术对150例患者的呼出气进行了处理分析后,对脾气虚诊断的准确率为88.46%;脾胃湿热为92.59%;脾胃虚寒为90.48%;胃阴虚为84.21%;胃热诊断为82.86%;大肠湿热为93.75%;肝脾不和为83.33%。该系统对脾胃异常症状诊断的准确率均超过80%。结论:通过气相色谱-声表面波传感器联用技术,探索出一种能够通过对患者的呼出气进行分析处理,来辨别患者是否患有脾胃证候的新型临床闻诊手段,该方法具有应用价值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声表面波传感器
呼出气
脾胃证候
中医闻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组学技术与脾胃病证候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任彦
《光明中医》
2010年第9期1749-1750,共2页
结合组学技术的时代背景,回顾应用组学技术进行的脾胃病证候的初步研究,浅析当前研究所面临的辨证标准、模型制备、数据处理等难点及研究思路。认为遵循中医整体观念,采用组学技术深入开展脾胃病的证候研究势在必行,对于阐明脾胃病证候...
结合组学技术的时代背景,回顾应用组学技术进行的脾胃病证候的初步研究,浅析当前研究所面临的辨证标准、模型制备、数据处理等难点及研究思路。认为遵循中医整体观念,采用组学技术深入开展脾胃病的证候研究势在必行,对于阐明脾胃病证候的科学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学
代谢组学
蛋白质组学
脾胃
病
证
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慢性肾脏病消化道症状的中医证候特点
被引量:
1
7
作者
焦安钦
《中国医药导刊》
2011年第12期2154-2156,共3页
慢性肾脏病(CKD)临床表现繁多,常出现多个脏腑受累,CKD患者消化系统症状的普遍性已为多年的临床研究所证实,中医脾胃症状不仅包括CKD各阶段消化系统的恶心、呕吐、纳呆食少、腹泻或便秘、口中异味等临床表现,还涵盖了血液系统、内分...
慢性肾脏病(CKD)临床表现繁多,常出现多个脏腑受累,CKD患者消化系统症状的普遍性已为多年的临床研究所证实,中医脾胃症状不仅包括CKD各阶段消化系统的恶心、呕吐、纳呆食少、腹泻或便秘、口中异味等临床表现,还涵盖了血液系统、内分泌代谢系统、免疫系统、神经运动系统多系统紊乱的某些症状,诸如人体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蛋白质代谢、肝糖元合成、红细胞的生成等均与脾胃功能有密切的关系,上述多器官、多系统的临床症状或体征可表现为不同的脾胃证候,综合起来主要有本虚标实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脾胃证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慢性肾衰竭脾胃证候分布规律初探
被引量:
9
1
作者
焦安钦
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出处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47-949,共3页
文摘
观察符合诊断条件的CRF患者120例,拟定脾胃证候诊断标准及中医脾胃证候积分,以探讨临床症状分布、临床体征分布及中医证候分布情况。结果:CRF患者脾胃证候有本虚标实之分,脾胃本虚中以脾胃气虚证在CRF各期中出现频次最高,脾胃标实证中以脾胃湿浊在CRF各期中最为多见,脾胃本虚标实证中则以脾胃气虚湿阻证更为常见;脾胃证候的演变规律,以脾胃亏虚为病之常,脾胃升降失常为病之变,脾胃阳衰为病之甚;脾胃虚证的病机演变依次为脾胃气虚→脾胃阴虚→脾胃阳虚→脾不统血;脾胃功能失调是病变的重要环节,且贯穿于慢性肾衰竭的始终。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脾胃证候
分布规律
分类号
R692.53 [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黄降浊冲剂对慢性肾衰竭脾胃证候作用特点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焦安钦
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出处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年第8期670-674,共5页
基金
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No.2005-201)
文摘
目的观察大黄降浊冲剂对慢性肾衰竭脾胃证候的治疗作用。方法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60例给予大黄降浊冲剂,每次9 g,每日2次;对照组60例予尿毒清颗粒,每次9 g,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控制率、显效率及总有效率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在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的BU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均比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浆总蛋白(TP)、血浆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Alb较对照组提升更明显(P<0.05),而对照组只有Alb、Hb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大黄降浊冲剂能较好地改善中医脾胃症状与证候,调整脾胃升降功能,改善胃肠功能紊乱,降低血清肌酐、尿素氮,改善CRF患者的营养状态,纠正肾性贫血。
关键词
大黄降浊冲剂
慢性肾衰竭
脾胃证候
临床研究
Keywords
Dahuang jiangzhuo granules
Chronic renal failure
Spleen and stomach pattern
Clinical research
分类号
R692.5 [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析《伤寒论》中的脾胃证候
被引量:
1
3
作者
高玉璋
高江燕
机构
山西省保德县人民医院
山西省保德县计划生育指导站
出处
《光明中医》
2007年第9期1-2,共2页
文摘
本文通过《伤寒论》涉及脾骨证候的有关条文,分别从阐述病因病机、诊断主证病名、鉴别病证病位、揭示误治变证、确立治疗原则、推测传变预后等六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为后世医学家以脾胃为本作为治疗指导思想开了先河。
关键词
《伤寒论》/
脾胃证候
病因病机
分类号
R2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黑地黄丸对慢性肾衰竭脾胃证候、营养状态和胃肠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
11
4
作者
杨可新
张法荣
董彬
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济宁市中医院
出处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6-180,共5页
基金
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0G0020214)
文摘
目的:观察黑地黄丸对慢性肾衰竭(CRF)脾胃证候,营养状态和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59例观察组和59例对照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黑地黄丸口服,9 g/次,3次/d。对照组给予尿毒清口服,9 g/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8周。进行治疗前后中医脾胃证候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总胆固醇(TC),胃泌素(GAS),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瘦素(Leptin)及神经肽Y(NPY)的变化。结果:脾胃证候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8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Hb水平得到显著提升(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ALb和PA水平均有升高(P<0.05),观察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GAS和MTL水平均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SS水平显著升高(P<0.05),比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leptin,NPY水平比治疗前下降(P<0.05),且比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黑地黄丸能较好地改善CRF患者中医脾胃证候和营养状态,其机制可能与调整胃肠激素紊乱有关,健脾(胃)法治疗慢性肾衰竭具有确切的近期疗效。
关键词
黑地黄丸
慢性肾衰竭
脾胃证候
营养状态
胃肠激素
Keywords
Heidihuang Wan
chronic renal failure
spleen and stomach pattern
nutritive status
gastrointestinal hormone
分类号
R287.6 [医药卫生—中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探究基于气相色谱-声表面波传感器联用技术的中医脾胃证候辨识
被引量:
1
5
作者
黎渊
湛顺秋
机构
重庆市忠县人民医院
重庆市东南医院
出处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第18期61-62,共2页
文摘
目的:探究基于气相色谱-声表面波传感器联用技术的中医脾胃证候辨识。方法:将于2019年2月~2020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50例脾胃功能异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专家医师进行会诊确诊患者病情,同时采集所有患者的呼出气,用气相色谱-声表面波传感器联用技术分析采集到的呼出气。观察分析气相色谱-声表面波传感器联用技术对患者呼出气分析结果的准确情况。结果:该气相色谱-声表面波传感器联用技术对150例患者的呼出气进行了处理分析后,对脾气虚诊断的准确率为88.46%;脾胃湿热为92.59%;脾胃虚寒为90.48%;胃阴虚为84.21%;胃热诊断为82.86%;大肠湿热为93.75%;肝脾不和为83.33%。该系统对脾胃异常症状诊断的准确率均超过80%。结论:通过气相色谱-声表面波传感器联用技术,探索出一种能够通过对患者的呼出气进行分析处理,来辨别患者是否患有脾胃证候的新型临床闻诊手段,该方法具有应用价值和实际意义。
关键词
气相色谱
声表面波传感器
呼出气
脾胃证候
中医闻诊
Keywords
gas chromatography
surface acoustic wave sensor
exhaled gas
spleen and stomach syndrome
TCM smell and diagnosi
分类号
R318.6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组学技术与脾胃病证候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任彦
机构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
出处
《光明中医》
2010年第9期1749-1750,共2页
文摘
结合组学技术的时代背景,回顾应用组学技术进行的脾胃病证候的初步研究,浅析当前研究所面临的辨证标准、模型制备、数据处理等难点及研究思路。认为遵循中医整体观念,采用组学技术深入开展脾胃病的证候研究势在必行,对于阐明脾胃病证候的科学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基因组学
代谢组学
蛋白质组学
脾胃
病
证
候
分类号
R256.3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慢性肾脏病消化道症状的中医证候特点
被引量:
1
7
作者
焦安钦
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出处
《中国医药导刊》
2011年第12期2154-2156,共3页
文摘
慢性肾脏病(CKD)临床表现繁多,常出现多个脏腑受累,CKD患者消化系统症状的普遍性已为多年的临床研究所证实,中医脾胃症状不仅包括CKD各阶段消化系统的恶心、呕吐、纳呆食少、腹泻或便秘、口中异味等临床表现,还涵盖了血液系统、内分泌代谢系统、免疫系统、神经运动系统多系统紊乱的某些症状,诸如人体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蛋白质代谢、肝糖元合成、红细胞的生成等均与脾胃功能有密切的关系,上述多器官、多系统的临床症状或体征可表现为不同的脾胃证候,综合起来主要有本虚标实几个方面。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脾胃证候
分类号
R277.5 [医药卫生—中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慢性肾衰竭脾胃证候分布规律初探
焦安钦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黄降浊冲剂对慢性肾衰竭脾胃证候作用特点研究
焦安钦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试析《伤寒论》中的脾胃证候
高玉璋
高江燕
《光明中医》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黑地黄丸对慢性肾衰竭脾胃证候、营养状态和胃肠激素的影响
杨可新
张法荣
董彬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1
原文传递
5
探究基于气相色谱-声表面波传感器联用技术的中医脾胃证候辨识
黎渊
湛顺秋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组学技术与脾胃病证候研究
任彦
《光明中医》
201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试论慢性肾脏病消化道症状的中医证候特点
焦安钦
《中国医药导刊》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