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恶性淋巴瘤脾脏浸润灶化疗后超声造影影像特点分析
1
作者 刘志亚 郑笑娟 +3 位作者 彭敏霞 史晓龙 陈丽萍 蒋勇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5期496-498,共3页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脾脏浸润灶化疗后超声造影灌注动态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恶性淋巴瘤中11个脾浸润病灶经不同化疗周期后超声表现特点。结果:恶性淋巴瘤脾脏浸润灶化疗后造影显示筛网样强化,可出现少量对比剂沉积。结论:超声造影...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脾脏浸润灶化疗后超声造影灌注动态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恶性淋巴瘤中11个脾浸润病灶经不同化疗周期后超声表现特点。结果:恶性淋巴瘤脾脏浸润灶化疗后造影显示筛网样强化,可出现少量对比剂沉积。结论:超声造影对恶性淋巴瘤脾脏浸润灶进行治疗后的诊断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脾脏浸润 化疗 超声造影剂
下载PDF
时间-强度曲线在淋巴瘤脾脏浸润灶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王萍 刘健 +4 位作者 张宁 罗玉群 袁红梅 安姝 李祖坤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2-83,共2页
目的:探讨时间-强度曲线在淋巴瘤脾脏浸润灶临床研究和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对16例淋巴瘤脾脏浸润灶进行超声造影检查,绘制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测量并分析病灶与周围正常脾组织的定量参数,并对两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脾脏浸润灶的上... 目的:探讨时间-强度曲线在淋巴瘤脾脏浸润灶临床研究和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对16例淋巴瘤脾脏浸润灶进行超声造影检查,绘制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测量并分析病灶与周围正常脾组织的定量参数,并对两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脾脏浸润灶的上升支斜率、下降支斜率、始增时间和峰值强度均高于周围正常脾脏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时间-强度曲线可量化分析淋巴瘤脾脏浸润灶的血管生成情况;有助于淋巴瘤脾脏浸润灶的临床研究和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脾脏浸润 超声造影 时间-强度曲线
下载PDF
结节病伴脾脏浸润一例报告
3
作者 孙海馨 蒋涛 《北京医学》 CAS 2021年第3期280-281,284,共3页
患者女,65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胸痛,伴咳嗽,少量白痰2个月”于2013年4月8日入院。患者于2个月前出现右侧胸痛,咳嗽及深呼吸时胸痛加重,并逐渐出现双侧胸痛,右侧为主。不向肩部放射,无痰中带血及咯血,无畏寒、发热、盗汗,无胸闷、... 患者女,65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胸痛,伴咳嗽,少量白痰2个月”于2013年4月8日入院。患者于2个月前出现右侧胸痛,咳嗽及深呼吸时胸痛加重,并逐渐出现双侧胸痛,右侧为主。不向肩部放射,无痰中带血及咯血,无畏寒、发热、盗汗,无胸闷、心悸及气短。口服头孢类抗菌药物治疗,胸痛减轻,但未完全缓解。为求进一步诊治收入院,近2个月体质量下降约4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病 胸痛 白痰 头孢类抗菌药物 咯血 深呼吸 体质量下降 脾脏浸润
下载PDF
脾脏淋巴瘤的CT诊断 被引量:1
4
作者 谢敏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20期2492-2492,共1页
关键词 脾脏淋巴瘤 CT诊断 原发恶性淋巴瘤 脾脏浸润 恶性肿瘤 患者资料 病理证实 全身
下载PDF
淋巴瘤患者脾脏^(18)F-FDG PET/CT影像征象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邱琳 陈跃 +3 位作者 黄占文 朱艳 张莉 丁浩源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344-348,共5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淋巴瘤患者脾脏影像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纳入研究的136例淋巴瘤患者的18F-FDG PET/CT图像,按照有无脾脏浸润分为脾阳性组和脾阴性组,比较两组脾脏体积、SUVmax及伴脾以外结外浸润百分比。脾阳性组...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淋巴瘤患者脾脏影像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纳入研究的136例淋巴瘤患者的18F-FDG PET/CT图像,按照有无脾脏浸润分为脾阳性组和脾阴性组,比较两组脾脏体积、SUVmax及伴脾以外结外浸润百分比。脾阳性组进一步按临床分期及脾脏病灶PET/CT影像特征分为Ⅰ-Ⅳ期及A-D组4组分类分析。结果:136例淋巴瘤患者中,脾阳性组52例,脾阴性组84例,脾脏最大层面平均分别为5.08±1.10和3.73±0.64个肋单位(t=9.053,P<0.001),脾脏上下径分别为(15.51±4.48)cm和(10.54±2.36)cm(t=8.458,P<0.001),SUVmax分别为7.35±5.97和2.37±0.57(t=7.607,P<0.001),分别有82.7%和47.6%的患者伴有脾以外的结外病变(χ2=16.611,P<0.005)。脾阳性组根据临床分期分为Ⅰ-Ⅳ期4个期,脾脏病灶SUVmax分别为2.67±1.63、3.33±2.46、10.52±7.42及6.43±4.27。根据脾脏病变18F-FDG PET/CT影像特征分为A-D组4个组。D组脾脏结节/团块状糖代谢活性增高组SUVmax(12.02±6.24)较其他各组(A组2.00±0.30、B组5.9±4.58、C组7.26±4.32)SUVmax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q=2.46~5.32,P<0.05)。结论:脾阳性组脾脏平均体积、SUVmax及伴脾以外的结外病变百分比高于脾阴性组。淋巴瘤脾脏浸润主要表现有脾大、脾脏弥漫代谢活性增高、脾大伴弥漫性代谢活性增高及脾脏结节/团块状糖代谢活性增高,其中脾脏结节/团块状糖代谢活性增高表现较为复杂且代谢活性明显高于其他各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脾脏浸润 最大标准化摄取值
下载PDF
脾脏淋巴瘤的CT表现
6
作者 李洪亮 沈凤奇 《中外医用放射技术》 2001年第10期94-94,共1页
关键词 脾脏淋巴瘤 CT表现 症状 脾脏浸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